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对虾育苗场的设计进行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试验,于136m^3水体中投放状幼体1438万尾,育出商品仔虾964万尾,幼体培育成活率为67%,平均每尾亲虾出苗4725尾,单位水体平均出苗量为7.09万尾,最高为10.2万尾/m^3。从4月上旬到5月下旬,罗氏沼虾雌性亲虾可抑卵三次以上,前后抱卵批次所孵出的幼体质量没有明显差异。试验还证明,幼体培育池内氨氮浓度高达1056.4μg/l对成活率没有多大曩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育自繁亲虾,用温泉水高温,人工育苗18.59万尾(0.8-1.0cm),最高育苗密度10.3万尾/m^3,成活率84.5%;外购亲虾用锅炉提温,人工育苗7.79万尾(1.65cm),育苗密度5.53万尾/m^3,成活率64.98%,孵化育苗水温26.0-30.0℃、PH7-8.5、盐度12-14‰、溶氟4-6.5mg/l,氨氮0.3-0.8mg/l。本试验表明,罗氏沼虾人工孵化育苗,在辽宁地  相似文献   

3.
日本囊对虾亲虾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18日~2004年6月18日期间,采用人工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经过越冬培养和室外培育(性腺促熟、交尾),人工控制光线、饵料、温度和培育密度等手段,亲虾性腺均可发育成熟。在越冬培养中光线为500~800lx之间、温度为9~10℃、饵料为沙蚕及杂色蛤,亲虾培育密度为12~30尾/m^2,越冬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10.9%,存活率为93.2%。在室外培育中温度为13.6℃、养殖密度为1.3尾/m^2,饵料以蜾赢蜚、藻钩虾和低值贝类为主。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5.1%、存活率为90.5%、交尾率为100%。2004年6月24日~7月10日利用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进行苗种生产实验。实验结果,每尾亲虾产卵量为20~25万粒/尾、孵化率为82.96%、出苗率为62.8%。实验表明,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可用于正常的苗种生产。  相似文献   

4.
日本对虾亲虾越冬及性腺促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静涛 《齐鲁渔业》1997,14(4):27-28
利用当地养殖的日本对虾作亲虾,进行了越冬增减和性腺促熟技术研究。从入池越冬水温13℃开始,每天升温0.5℃,至20-23℃时,恒温2天,对24℃停止升温,取出交尾雌虾放入温水池,每天按0.5℃升温至26℃待产。性腺发育快,产卵效果好。用镊烫法处理雌虾眼柄,比未处理眼柄的亲虾能提前7天产卵。处理过的亲虾死亡率为3.62%,结果:497尾越冬亲虾产下6980万粒受精卵,孵化率平均为77.08%。  相似文献   

5.
利用温泉水越冬罗氏沼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温泉水,在土池塘越冬罗氏沼虾,历经197天,平均水温21.7℃,水质状况,一般溶解氧4mg/l,PH7 ̄8,氨氮0.5mg/l,透明度30 ̄40cm。经常投饵,越冬期平均尾日增重0.06g,性腺发育正常,成活率达66.6%,试验获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市场需要,支持养殖生产,近年来上海市水产研究所苗种技术中心不断探索并提高罗氏沼虾育苗技术,取得了单位水体育苗产量5万~10万尾/m^3(平均仔虾成活率50%)万尾仔虾耗饵量(以丰年虫卵为主要指标)降到140~200g的成绩,显示了较好的技术水准和经济效益,提高罗氏沼虾育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是,选好亲虾,加强越冬培育,掌握适当的布苗密度,投喂适口饵料,维持良好水质,重视防病工作等。在综合运用各项  相似文献   

7.
酶饲料添加剂在罗氏沼虾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酶饲料添加剂对罗氏沼虾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提高增重率12.95%-48%、意境产1-1.6kg/100m^2、商品率2.4%-5.4%,纯收入增加20元/100m^2。  相似文献   

8.
罗氏沼虾亲虾的越冬培育直接关系到虾苗繁殖的质量。为更好地搞好罗氏沼虾繁殖,为养殖户提供数量足、质量好的苗种,现将罗氏沼虾人工繁殖过程中有关亲虾培育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亲虾的选择1.规格一般雌虾选择体长8~10厘米,雄虾个体一般为10~11厘米以上,且规格...  相似文献   

9.
翁祖桐 《淡水渔业》1996,26(1):37-38
利用空闲养鳗池越冬培育罗氏沼虾亲虾翁祖桐(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1994年我所在连江康隆养鳗场利用空闲养鳗池越冬培育罗氏沼虾亲虾。从1994年10月30日亲虾入池过冬至1995年2月25日提温强化培育到1995年3月23日放水清塘分...  相似文献   

10.
反季节养殖罗氏沼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敏亮 《水利渔业》1999,19(1):15-16
1997年9月至1998年4月池塘养殖罗氏沼虾,常规鱼池单产0141kg/m2,投入产出比1∶162;高产池塘单产0274kg/m2,投产比为1∶190,利润65万元/hm2。罗氏沼虾的中间培育成活率578%。  相似文献   

11.
碳酸盐碱、pH对中国对虾幼虾的致毒效应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结果表明,pH为8.6、9.0、9.3和9.5时,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幼虾24h半致死碱度(LC50)分别为22.00、11.66、6.57和3.28mmol/L;随着碱度、pH的升高,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下降。碱度和pH对幼虾的致毒效应应具综合作用,pH8。6~9.0时,HCO3^-、CO3^2-共同影响幼虾的存活率;pH9.0~9.5时,OH^-协同CO3^2-影  相似文献   

12.
1997~1998年连续两年进行池养罗氏沼虾试验,年均养殖面积4468m^2,年均产虾1496.3kg,每667m^2产量罗氏沼虾223.4kg,平均起水130608.2元,总成本46645.5元,每667m^2养殖水面年利润在12531.7元,投入产出比为1:2.8。  相似文献   

13.
利用476m^2温室和四口池塘共9333m^2(合14亩)进行罗氏沼虾高产养成试验。温室培育大规格虾苗;土池适时清塘施肥,饲养中期及时调整日投饲率,调控好水质,后期强调采取综合措施,保证虾的顺利蜕皮和生长,以及提高商品虾质量。经过四个月左右的饲养,平均每公顷产罗氏沼虾2031kg,合亩产135.4kg,最高亩产209.0kg,平均亩净利润4056.5地。  相似文献   

14.
本人根据几年来的实践,对罗氏沼虾亲虾的选留及越冬培育管理技术总结如下:1.亲好的选留用于人工繁殖的亲虾,一般来源于成虾养殖池中,其选留标准为:(1)个体要大。雌虾要求10厘米以上,体重25~30克以上,雄虾的体长及体重均要大于雌虾。我们发现个体小的亲虾产卵量少,孵出幼体质量差,且易引起性状退化。为确保虾卵和幼体有较高的质量,在选留亲虾时原则上以个体越大越好。(2)健康无病。亲虾必须挑选身体肥壮、体色鲜艳、活动正常、健康无病的虾。(3)附肢完整。亲虾必须触角、附肢完整,特别是步足和腹足要完好。所以在选捕亲虾…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年适宜罗氏沼虾生长所需温度的时距较短,每年5月中旬和9月中旬常有气温突降现象出现。因此在气温稳定适宜罗氏沼虾生长的时间,能否提供大规格幼虾放养是影响新疆地区罗氏沼虾养殖成效的关键因素。为此,我公司在1996年~2000年利用温流水池进行罗氏沼虾大规格幼虾的培育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培育技术总结如下。1 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设在玻璃温棚内,为50m2或100m2水面,池深 2m,水深 1.8m;长方形,有独立的进排水,阀门拄制进排水量,进水管设在鱼池前顶部,排水口设在鱼池后…  相似文献   

16.
刘俊利 《内陆水产》2003,28(12):14-14
罗氏沼虾原产于东南亚地区,因生长快、食性杂、味道鲜美、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好而深受养殖户的欢迎,现已发展为经济虾类的主要养殖对象。为适应我国淡水水域的养殖条件,亲虾必须经过越冬培育使其翌年春季产卵、孵化,以提供养殖生产所需的苗种。因此,亲虾的选择及越冬培育已成为人工育苗丰产的保证。1亲虾的选择每年的10月下旬开始收集当年的罗氏沼虾作为亲本。挑选亲虾时要求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体格健壮、体色鲜艳、活动力强。雌虾规格为40~50尾/千克,雄虾为30~40尾/千克。如果个体太大,成活率低;个体太小,怀卵量少,后代优势少。雌雄…  相似文献   

17.
1993年7月~1997年5月,在夏季采用网袋、网箱开展虾夷马粪海胆F2代稚海胆的海区渡夏,壳径日平均生长量比室内提高33.6%~61.6%;采用网箱平面培育方法进行F2代稚海胆室内中间育成和F3代稚海胆室内中间育成中试,壳径的日平均生长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为0.53×10-2~1.46×10-2cm/d,体重日平均生长量呈上升趋势,介于2.32×10-2~10.72×10-2g/d之间,培养中密度过大会降低海胆的成活率并导致疾病发生;采用立体水槽开展陆地工厂化养成,经13个月,海胆壳径由1.16cm增至5.98cm,体重由0.47g增至61.0g,性腺指数达18.0%。  相似文献   

18.
虾夷扇贝地播增殖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叙述了虾夷扇贝生长、成活率率同地播底质、密度、水深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播度质;浅水区以沙泥底为宜;深水区以沙底和水砾底为宜,地质密度为8枚/m^2,地播规格为2.5cm-3.0cm。地播时间为每年11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9.
张红华 《科学养鱼》1997,(12):13-13
一、亲虾的强化培育亲虾的强化培育一般在育苗前一个月进行。其方法是将水温逐渐升至26~27℃,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6%~7%,每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1/2。还可加入少量盐度低于4‰的海水,促进亲虾的性腺发育。定期清除残饵。二、抱卵虾的培育挑选同批的抱卵虾放入培育池中。饲养期间应注意保持培育池的安静,尽量避免干扰抱卵虾,以免引起剧烈运动而造成脱卵。孵化时适宜水温26~28℃,必须连续不断地充氧,使水中溶氧接近饱和。当虾卵由橙黄色变为浅灰色时,每天向池内加入少量海水,使池水盐度每天递增1…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利用地热水进行罗氏沼虾亲虾土池越冬及工厂化育苗的工艺流程及各个环节的技术关键。研究期间共培育出性腺成熟亲虾26122尾;培育出淡化苗种6800万尾,育苗成活率331%,最高63%,单位水体最高出苗量68万尾/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