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穿龙薯蓣的丛生芽为材料,对根的诱导及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根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不添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是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生根率最高达76.7%;MS+0.2 mg/L NAA+0.5 mg/L IBA+0.2-0.5 mg/L PP333为根增殖的最佳培养基,60 d时增殖倍数超过93;快繁过程中根的生长形态发生变化,不同类型的根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差异不显著,平均为0.21%  相似文献   

2.
盾叶薯蓣良种离体快繁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盾叶薯蓣的单节茎段为外植体,培养基 MS 2.0mg/L BA 0.6mg/L NAA对腋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 77.4%; MS 0.5mg/L BA 0.5~ 1.0mg/L 2,4- D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在 MS 1.0mg/L BA 0.2mg/L NAA或 MS 2.0mg/L BA 0.5mg/L IBA培养基上能有效地诱导多芽; BA与 NAA的组合较 BA与 IBA组合更有利于多芽的诱导; MS 2.5mg/L BA 0.5mg/L NAA可作为愈伤组织及多芽组织的继代培养.  相似文献   

3.
张晓丽  刘雯  芦婕  刘露颖  周颖媛  李明军 《种子》2013,32(2):114-116
为获得大量盾叶薯蓣试管苗以进行规模化生产,以盾叶薯蓣顶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1/2 MS和MS)和生长素(NAA和IBA)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得到较有利于生根的基本培养基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在含有生长素的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硝酸铈[Ce(NO3)3]或活性炭,综合生根率、根数、根长、株高、叶片数等指标,筛选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1/2 MS、IBA和Ce(NO3)3利于盾叶薯蓣试管苗的生根,NAA和活性炭不利于盾叶薯蓣试管苗的生根。盾叶薯蓣试管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3 mg/L+Ce(NO3)35 mg/L,生根率达98.75%,根16.1条,长4.17 cm,试管苗高3.86 cm,有叶片6.44个。可用于盾叶薯蓣试管苗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盾叶薯蓣组织培养及四倍体诱导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盾叶薯蓣的茎段、叶柄、叶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其效果以茎段和叶柄最好。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以MS+2,4-D 2.0mg/L+BA 0.5mg/L为佳;在培养过程中,可用MS+BA 3.0mg/L+NAA 0.2mg/L作为分化培养基,后逐步转为MS+BA 1.Omg/L+NAA 0.2mg/L作为继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可使用MS+NAA 1.0mg/L的培养基。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对盾叶薯蓣进行了多倍体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用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小时后,诱导率可达50%,效果较好。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变异株,与正常的二倍体植株相比,植株粗壮,叶片变大变厚,叶色浓绿,部分还出现畸形叶。叶片表皮气孔检测发现,多倍体植株叶片表皮气孔变大,且单位面积下的气孔数目减少;进行细胞学研究发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的数目为2n=2x=20,变异植株染色体数目为,变异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4x=40,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5.
以薄荷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对薄荷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增殖、不定芽分化和诱导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 6-BA1.5mg/L 2,4-D0.5mg/L NAA0.5mg/L,其愈伤组织生长良好;最佳愈伤增殖培养基为MS NAA1.0mg/L或MS IAA2.0mg/L,其褐化率均较低;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 6-BA2.0mg/L NAA0.1mg/L,分化率达77%;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2.0mg/L,且根较为粗壮。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芦笋组织培养中影响生根的培养基激素配比、嫩茎增殖培养中激素配比及嫩茎增殖次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嫩茎增殖培养基激素配比和嫩茎增殖次数等因素对后续的茎段生根有重要影响。芦笋组培再生完整植株优化培养过程为:芦笋外植体(茎段)在J2(MS NAA 0.2 mg/L BA 0.5 mg/L)培养中诱导出嫩茎后,再在嫩茎增殖培养基J3(MS NAA 0.2 mg/L BA 0.1 mg/L)或J9(MS NAA 0.05 mg/L BA 0.1 mg/L)增殖1次(嫩茎增殖次数对后续生根影响极大),然后取增殖1次后的茎段接种到生根培养基G4(MS IBA 0.5 mg/L BA 0.05 mg/L 2.0 mg/L PP333)中进行生根培养,最高生根率可达90%以上。芦笋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主要受诱导出的根质量的影响。通过几个因素的优化,最终可使芦笋根诱导率达90%~100%,移植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驱蚊香草快繁体系的建立及工厂化育苗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驱蚊香草的幼嫩叶片作外植体,在含不同激素的不同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的诱导、芽的继代增殖、芽生根与移栽研究,以快速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以MS+6-BA1.0mg/L+NAA0.1mg/L较好,诱导率为96%;增殖培养基以MS(B5)+6-BA0.5mg/L +NAA0.1mg/L较好,增殖系数达8倍以上,且增殖芽生长好;壮苗培养基为MS(B5)+6-BA0.1mg/L+NAA0.2mg/L为好;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0.1 mg/L和MS+IBA0.2 mg/L为最佳,生根率达100%,幼苗生长势旺。影响工厂化育苗的主要因素有激素浓度、继代次数和移栽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的种子、无菌苗的根及生长点为材料,以2,4-D、NAA、6-BA设置不同的激素配比,以建立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结果显示,用0.1%升汞溶液为消毒剂,5.5 min为最佳的消毒时间,此时的种子发芽率为56.7%;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以种子为外植体诱导愈伤,MS+0.6 mg/L 2,4-D为最佳的培养基。以无菌苗的根为外植体诱导愈伤,进行暗培养,MS+1.0 mg/L 2,4-D+0.2 mg/L 6-BA为最佳的诱导培养基。以无菌苗的生长点为外植体诱导愈伤,并进行光培养,MS+2.0 mg/L NAA+1.0 mg/L 6-BA为最佳的诱导培养基;愈伤增殖培养:由种子诱导愈伤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6 mg/L 2,4-D。MS+1.0 mg/L 2,4-D+0.2 mg/L 6-BA是无菌苗的根诱导愈伤的最佳增殖培养基。MS和MS+2.0 mg/L NAA+1.0 mg/L 6-BA为生长点诱导愈伤的最佳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由种子、生长点诱导并增殖愈伤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本研究为总状绿绒蒿的快速繁殖和分子育种提供了基...  相似文献   

9.
路艳  马明东  曹慧  毛美琴 《种子》2023,(4):145-151
为解决药用观赏植物红凉伞野生资源匮乏、自然繁殖率低等问题,以红凉伞种子为材料,探讨取材时间、培养基、外植体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无菌苗萌发、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建立红凉伞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取材时间是红凉伞种子无菌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3月取材的种子培养效果最佳,启动时间7 d,萌发率达93.68%;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是茎段,显著高于根和叶,最适培养基为MS+2,4-D 0.2 mg/L+NAA 0.5 mg/L+6-BA 0.2 mg/L,诱导率为93.33%。愈伤组织呈颗粒状、冰沙状、致密状3种形态;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 0.1 mg/L,诱导率为91.11%,增殖系数3.47,芽苗生长健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生根率为90.74%,平均根数4.6条,移栽成活率为75.4%。  相似文献   

10.
中国樱桃泰山干樱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樱桃泰山干樱(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一年生枝的休眠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泰山干樱初代培养、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泰山干樱的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6-BA1.0mg/L+IBA0.2 mg/L;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5mg/L 6-BA 和0.1mg/L ZT,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达6.8,有效新梢数可达80.2%;组培苗在1/2 MS+IBA 0.5mg/L培养基上根诱导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80%,平均根长4.54cm;移栽到草炭土和河沙1∶1的混合基质中,温室炼苗后,成活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硫处理在果蔬保鲜与加工中的利与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硫处理在果蔬保鲜与加工领域应用广泛,可用作杀菌剂、贮藏剂、护色剂等,与其它方法相比硫处理有许多优势.首先,不需要冷藏处理即可杀菌或抑菌保鲜,能够较好地保持原料的品质;其次,用量少,价格低廉,使用简便;再次,SO2易挥发,残留量低.因此,硫处理在许多种果蔬保鲜和加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选育和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高粱、苏丹草强大的杂种优势,选育的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经试验、示范,不仅单株优势明显、单位面积产量高,而且品质也十分优良,用于养鱼和养牛,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随机选取14头秦川牛(其中1.5岁的公、母牛各4头,2.0岁的公、母牛各3头),按性别分为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的水平,并对每头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腰角宽等体尺指标及体重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表明: 在1.5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2.0岁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呈下降趋势而胰岛素则呈增加趋势,且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呈差异不显著的负相关(P>0.05)。通过对体尺指数进行分析得出:较1.5岁而言,2.0岁秦川牛体躯发育程度更大,胸围更宽,尻部增幅明显,骨骼等体躯部分生长速度相对减慢,而肌肉等体量部分增长速度则相对加快,符合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秦川牛中、晚熟的特点。将实测体重与经济性能划分标准比较,发现秦川牛仍属于役肉兼用型品种,但经过近几年的选育,体重有了很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以一定浓度的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水溶液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能明显提高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胚乳中淀粉酶的活力,并能使苗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幼苗的高度增加。青霉素以40IU/L效果最好,氨苄青霉素则是在800mg/L浓度时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5.
杨梅果实代谢旺盛、含水率高且无外果皮保护,在采收、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易遭受机械损伤及霉菌侵染,进而导致其品质劣变,严重制约杨梅产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产地保鲜技术(保鲜剂、预冷、短波照射以及静电场等)和贮运包装(减震包装、气调包装和蓄冷包装)对杨梅鲜果采后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引起杨梅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提出"低温环境"+"缓震处理"+"气调技术"三维一体的栅栏保鲜技术将成为杨梅鲜果的保鲜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选用96份黄麻属种质资源,比较了SRAP、ISSR及二者结合的方法在黄麻属起源与演化研究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1)SRAP方法的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00%,高于ISSR方法的98.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亦高于ISSR方法。(2)SRAP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可大致将各类型种质资源区别开来,可较明确、清晰地展现黄麻属的起源与演化趋势。但无法区分开个别种质; ISSR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将很多圆果黄麻品种聚在一起,无法区别开来,且分枝长度短,无法确定进化时间;(3)SRAP与ISSR结合构建的进化树将不同类型的黄麻种质资源有序排列,可清晰地明确其进化趋势及演化关系。比较而言,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优于SRAP方法,而SRAP方法又优于ISSR方法,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优先考虑采用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沙棘果实、沙棘叶的采收和加工状况进行了归纳,系统分析了沙棘饮料、沙棘酒、沙棘油和沙棘叶提取物等产品特点,概括了上述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和重要参数,建议对沙棘果采用冷冻贮藏或者部分玻璃化状态贮藏,深度开发高档沙棘冰酒和胶囊化、微胶囊化沙棘油产品。  相似文献   

18.
以Y05-222A和Y06-136R杂交得到的135株F2群体为研究材料,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Pro)、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等6个生理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对F2群体进行偏度及峰度分析。结果显示,以上6个生理指标在F2群体中P>0.05,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显示,这些指标与抗盐碱系数均呈极显著相关(正相关或负相关),且相关系数与总间接通径系数方向一致。POD活性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5003,可见POD直接影响抗盐碱性;CAT活性和Pro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1317和-0.0384,间接影响抗盐碱性;SOD活性、MD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直接或间接影响抗盐碱性。POD、SOD、Pro、CAT、可溶性蛋白和MDA各生理指标的抗盐碱作用表现为POD>CAT>Pro>可溶性蛋白>MDA>SOD。叶片数、株高、茎粗和盘径与抗盐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性表现为叶片数>盘径>株高>茎粗。以上结果可为研究油用向日葵抗盐碱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Some novel concepts of chemomics/molomic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hydrocarbomics, alcophenomics, carboxomics, pepitomics, metabonomics, etc. like genomics, protomics and glycomics in bioomics. Some examples a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chemomics and/or molomics 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y based chemoinformatics and bioinformatics and their wide applications in Chemistry and Biology.  相似文献   

20.
蚯蚓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蚯蚓是一种大型的土壤动物,在土壤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植被生产力、有机质的矿化分解、生物利用等方面总结了蚯蚓在土壤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内在机理,蚯蚓通过对土壤的取食、钻孔,以及自身代谢产生的粪便和分泌物提高了植被生产力、增加了土壤碳库存量和土壤—大气碳通量、增加了生物固氮作用、加速了凋落物的碎屑和分解、加速了土壤氮素的矿化和反硝化作用的进行、减少了土壤氮的淋失,提出了蚯蚓在稻田生态系统的应用前景,为培肥土壤和土壤的可持续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