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几年,养鸡专业户在育雏过程中,因为没有良好的育雏室,靠简单的煤炉供温,很难达到育雏期温度、湿度、通风的要求,造成雏鸡死亡率高,个别农户甚至还出现亏损。我们通过试验,对育雏室进行了3项技术收进,并在全县推广,大大提高了雏鸡的成活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大小群2.8万只雏鸡试验,20日龄成活率提高了11.6%,效果很好。 1.建立薄膜保温室育雏 在室内离地面2~3米高处。用竹杆或木杆搭一个水平框架,然后覆盖薄膜。可根据情况,借1~2面窗或墙壁,在方便的地方留1~2个出入门,便于喂食清扫。为保持通风换气,天气暖  相似文献   

2.
养鸡专业户在育雏过程中,因为没有良好的育雏室,靠简单的煤炉供温,很难达到育雏期的温度、湿度、通风的要求,造成雏鸡死亡率高,个别农户甚至出现亏损.因此,我们通过实验,对育雏室进行了3项新技术改进,大大提高了雏鸡的成活率.据大小群2万只雏鸡实验,20日龄成活率提高了10.3%,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正养殖雏鸡的合适温度是多少?温度是决定雏鸡养殖的关健因素,因此要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就要注意雏鸡舍的温度变动。育雏温度是指育雏室的温度,相比较而言,育雏室的温度要比育雏器边缘的温度低些,育雏器边缘的温度又要比育雏器内的温度低。通常情况下,育雏期间,育雏室的合适温度为:1~2日龄,温度为35℃;3~7日龄,32~35℃;7~14日龄,29~32℃;14~21日龄,温度为27~29℃;22日龄以后,温  相似文献   

4.
育雏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到成鸡的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因此正值春季育雏即将到来之际,谈几点关于雏鸡培育的体会。一、温度的控制育雏室合适的温度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小鸡接入育雏室后要立即给予较高的温度,一般应达32℃~34...  相似文献   

5.
前几年,养鸡专业户在育雏生产中,因育雏室没有良好的取暖设施,靠简单的煤炉供温,很难达到育雏期所需要的温度、湿度、通风的要求,造成雏鸡大量死亡甚至使个别的饲养户出现亏损。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通过试验,对育雏室进行了3项技术改进,并在全县推广。经对大小群2.8万只雏鸡试验,20日龄成活率提高了11.6%,大大提高了雏鸡的成活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春季是山鸡育雏的黄金季节 ,但由于春季温度低 ,气候多变 ,雏鸡易患病 ,尤其是 3周龄内的雏鸡更容易得病死亡。为使雏鸡长得快、成活率高 ,在饲养管理上必须做好以上六点。1 注意保温适宜的温度是山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雏鸡由于出壳时体小 ,绒毛稀短 ,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 ,抗寒能力差 ,容易感冒和拉稀 ,影响其生长发育或造成死亡。所以 ,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最初几天 ,育雏室温度要高一些 ,一般维持在 32~ 33℃ ;随着其生长发育 ,温度可逐渐降低 ,通常每周下降 2~3℃ ,到 4周龄后 ,维持 2 3℃左右即可。2 保持干燥雏鸡喜欢干燥 ,怕…  相似文献   

7.
随着集约化养鸡规模的扩大 ,应激性因素对鸡群的健康、生产能力均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1 不同生长期的应激的预防育雏阶段应激的预防。雏鸡 1~ 1 5日龄防止应激的重点是温度 ,其次是密度、水、料等其它因素。雏鸡刚出壳时 ,环境温度可在 30℃ ,1日龄温度为 30℃ ,3日龄 2 8℃ ,此后每 3天降1℃ ,直至常规育雏室温度 ,但是这一温度变化 ,不是绝对的 ,适宜温度的确定主要是根据雏鸡的行为来确定的 ,有经验的育雏员都懂得这一点 ,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育雏 ,可减少雏鸡疫病的发生 ,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同时又能降低料耗 ,促进增重 ,降低成本。实…  相似文献   

8.
1 温度 育雏第1周温度很重要,建议育雏温度32℃左右,以后每周降2~3℃,直至21℃.夏季至少提前1d,冬季至少提前2d提高室温,使舍内温度均匀.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①要测量鸡背高的温度或离地面6~8cm,为育雏室温度;②水温最好为26~27℃;③垫料温度最好为27~28℃.如温度适宜,鸡爪放在人的脖子上不觉得有凉感.适宜的温度可大大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一)雏鸡的管理 (1)雏鸡进入消毒好的育雏室,所需温度为1~3日龄35℃,4~7日龄33℃,第2周30℃,第3周27℃,第4周24℃,第5周21℃.雏鸡在采食前要先饮水,饮5%的葡萄糖水,实践证明,头7天饮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提高雏鸡成活率,摸清雏鸡死亡的原因,本人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养殖户饲养雏鸡死亡原因。供读者参考。1育雏期温度养殖户育雏一般采取用纸箱或竹笼作为育雏的保温设备。在育雏期间要注意温度的调整,因为温度过高或或低都会给雏鸡生  相似文献   

11.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1育雏舍:选择普通民房或建简易鸡舍,按每平方米育雏50只安排育雏舍的面积。要求鸡舍密闭良好,门窗通风良好,地面清洁、干燥。1.2育雏季节:为了使育成鸡上山即能采食到充足的饲料,宜在3月下旬开始育雏,4月下旬移鸡上山。1.3鸡苗选择:选择来自健康无病种鸡群所产种蛋,经正规孵化出的雏鸡,品种选择优质鸡或当地土鸡即可。1.4育雏前的准备:在入雏前7天,对鸡舍地面、墙壁和周围环境用甲醛加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3天后开启门窗,使气味消散。入雏前2天要准备好饮水器、料桶等必要工具,铺好垫料。雏鸡到达前2~3小时育雏室温度达…  相似文献   

12.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 ,是育雏旺季 ,为了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应严格注意以下几点。1 消毒将鸡舍彻底清扫冲洗干净 ,用福尔马林(甲醛 )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关严门窗 1 2~2 4h ,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所有用具用 0 2 %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后 ,方可接雏入室。2 饮水雏鸡开食前 ,要先给饮水。头几天可加入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和清洗胃肠、促进小鸡胎粪排出。饮水的温度应与育雏室温度基本一致。3 开食雏鸡出壳后 2 4~ 36h方可开食。饲料要新鲜 ,颗粒大小适中 ,以便于雏鸡啄食 ,营养丰富易消化 ,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大米、碎小…  相似文献   

13.
斗鸡又称咬鸡、打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禽品种。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视野的开阔,人们玩斗鸡的热情不断兴起,斗鸡这一古老的娱乐活动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使斗鸡娱乐活动的推广普及、人工养殖也展现出良好前景。1只斗鸡售价80~1000元不等,开发斗鸡产业颇有商机。现将斗鸡的饲养与驯斗技术介绍如下: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温度育雏舍应在接雏前2~3天提前预温。育雏舍温度应保持在35~36℃,以后每周下降1~2℃,直到降至25℃。2湿度第1周最好在75%~80%,随雏鸡日龄的增长,应逐渐降低湿度,育雏后期湿度为50%~55%。湿度过高雏鸡易患真菌感染性疾病;过低易患呼吸道疾病。3通风在保证温湿度的前提下,要注意适当通风换气,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中毒,以利于雏鸡新陈代谢。4光照雏鸡出壳后3天内应保持24小时光照,光照时间随日龄增长而逐渐缩短,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直到利用自然光照为止。5饮水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初次饮水要用温开水,温度为18~20℃,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或蒽诺沙星等抗菌药物,可预防雏鸡胃肠炎和痢疾的发生。6开食饮水后2小时即可开食。开食料可用煮熟的蛋黄或用开水浸泡的雏鸡料,并在料中加多种维生素。以后用雏鸡料直到育雏结...  相似文献   

14.
于化洲 《中国家禽》1998,20(5):31-32
在养鸡科学上,提高蛋鸡育雏成活率、培育健康鸡群是育雏阶段一切技术措施的中心,要抓好以下八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1 及时饮水 饮水,要在开食之前。雏鸡进入育雏室1~2h,即可供给雏鸡21C的3%糖水(红糖或白糖),连饮4h。饮完糖水后,再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各2000 IU/只)混合液饮水,1d两次,每次2h饮完。2周龄前,要给凉开水,让鸡自由饮水。  相似文献   

15.
草鸡的大棚饲养技术 ,主要是指在大棚蔬菜生长旺期过后 ,在大棚内利用拱棚育雏 ,大棚作物结束后 ,在棚内散养 ,至中秋节前将成品鸡出售的一种技术。1 育雏前的准备1 1 建育雏室 接雏鸡前可在大棚一端按饲养量的多少将作物退茬 ,按 2 0只 /m2 整平地面后建拱棚 ,铺上经阳光晾晒 1~ 2d无霉变的干燥垫草。1 2 消毒处理 接鸡前 2~ 3d ,对育雏室要进行全面消毒处理。首先用 2 %~ 3%的氢氧化钠对地面、四周及垫草彻底喷洒消毒。有条件的再用甲醛熏蒸消毒 ,按 2 1ml/m3甲醛、1 0 5g/m3高锰酸钾熏蒸 2~ 3h后 ,通风换气。1 3 …  相似文献   

16.
1 蛋鸡育雏期须采取哪些关键性的技术措施? 雏鸡(0~6周龄)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育成鸡的整齐度和合格率,以至影响成年母鸡的生产性能.所以育雏的目标是全群生长均匀,成活率高.育雏技术的关键是防疫卫生、温度和空气质量、均衡营养和光照. (1)育雏期的防疫卫生 ①雏鸡舍的消毒:雏鸡舍在进雏之前要按照清扫冲洗、喷烧、喷雾和熏蒸四步消毒法进行全面消毒:首先将所有育雏用具搬到室外清洗并在阳光下晾晒,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病原微生物,同时将舍内清扫干净.然后用2%的火碱溶液冲洗地面,用汽油喷灯依次喷烧墙壁、隔网、地网(铁质)等,再用2%~3%火碱液或0.2%~0.5%过氧乙酸等溶液喷雾消毒墙壁、网具和天花板.最后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5 g、福尔马林30 ml进行熏蒸消毒72 h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17.
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摸索制订了一套免疫程序,主要是通过血清学抗体检测,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按此程序进行免疫,没有发生过较大的疫情。该免疫程序如下(本程序仅供参考,应根据当地疫情适当调整):一、免疫程序蛋鸡免疫程序见表1。二、育雏注意事项1.雏鸡远距离运输,一定注意通风、保暖,防止闷死、热死或冻死。2.育雏室温度第一周应保持在37℃,以后每周降低2℃。雏鸡进舍,如温度不够,应先调温后再进鸡,进鸡时最好用庆大霉素涮嘴一次。3.育雏室必须上下有通风孔,昼夜不关,室温不够可加炉加火,同时注意…  相似文献   

18.
<正>1创建适宜雏鸡生长的环境保持育雏舍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在出壳的第1周雏鸡生长适宜温度为35℃左右,以后每周下降2℃~3℃。在保持育雏舍温度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通风换气,防止室内空气污浊。湿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头10天室内相对湿度保持60%~65%,中后期注意防潮。2适时"开饮",供给全价饲料刚出壳的雏鸡应在24h内饮水,促使其新成代谢,避免发  相似文献   

19.
春季育雏 ,常因温度变化较大 ,易引发脱水、脐炎和白痢等病 ,有时导致雏鸡成批死亡。因此 ,抓好“三防”是春季育雏成功的关键。一、防室温不均。雏鸡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 ,尤其是 1 0日龄以内的雏鸡 ,常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诱发疾病而死亡。正常的育雏温度是 :第 1周 2 9~ 30℃ ,以后每周降低 1~ 2℃。掌握育雏的适宜温度 ,可观察雏鸡的表现 ,若拥挤成团或尖叫 ,则是温度过低 ;张口呼气 ,远离热源 ,则说明温度过高 ,可据此调节育雏室温度。二、防脱水、脐炎。用新鲜种蛋孵化 ,出雏 1 2~ 2 4小时内供水 ,然后开食。饮水以温凉开水加庆大霉素 …  相似文献   

20.
即可开食,开始时应少量多次,少给勤添,昼夜喂料,一般每2~3h喂料1次。育雏期间除喂配合饲料外,还应适量饲喂青绿饲料,并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可增加育雏成活率和促进雏鸡发育。3断喙断喙可防止啄癖发生,节约养殖成本,还可促进雏鸡生长发育。适宜断喙的时间第1次一般为1周龄左右。雏鸡断喙一般采用电子断喙方法,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4适宜的育雏环境4.1场所育雏舍应建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尽量避免来访人员。在免疫的前1d和后2d,在饮水中加入0.1%泰乐菌素或其它抗应激药物。4.2适宜的温度刚出壳的雏鸡,神经系统和生理机能还不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