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保清淤是为改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而进行的清淤,也是黑臭河道综合治理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了在珠三角感潮河道底泥环保清淤的工程实践中,较常采用的两个方案:抓斗式挖泥船+泥驳运输方案、绞吸式挖泥船+输泥管输送方案,并由此形成的管道搅拌脱水固结一体化技术、带式机脱水固结一体化技术、板框机脱水固化一体化技术等系列的成熟技术,在环保清淤的处理处置过程中不造成"二次污染",并实现了退水达标排放、固化淤泥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由于长期大量的工农业污水排向河道,河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严重超标,如何高效经济地修复污染底泥,并拓展资源化利用路径是个难点问题.目前采用的传统的底泥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大多借用污泥处置或者土壤修复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有pH值偏高等固有的弱点.本次实验研究采用了新型改性剂,对重金属稳定后,浸出浓度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修复后土壤偏中性,表明产品适合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污泥是废水处理之后引入的二次污染,它已经成为目前环境方面急需解决的固废污染问题.结合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简要介绍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及国内外一些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我国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4.
清淤底泥资源化利用可行性研究——以浙江温瑞塘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污染防治的不断推进,各地实施了大流清淤工程,但是清淤底泥如何处理已成为另一个环境问题。对浙江省温瑞塘河流域14条河流的底泥重金属(Hg、As、Cd、Pb、Cr、Ni、Cu和Zn)进行调查,对清淤底泥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绿化种植土壤》(GJ/T340-2016),底泥可用于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绿(林)地的河流数量分别为1、3、1和9条。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有3条河流底泥重金属含量低于风险筛选值,其余11条高于风险筛选值但低于风险筛选值。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有13条河重金属含量均低于I类风险筛选值,只有1条河的底泥重金属高于Ⅰ类筛选值但低于Ⅱ类风险筛选值。整体而言,研究流域清淤底泥主要的可利用途径是Ⅳ级绿(林)地和Ⅱ类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5.
底泥污染是造成茅洲河流域水质黑臭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底泥勘查取样检测,采用底泥沉积物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底泥营养盐污染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营养盐、有机质污染均达到了重度污染等级.采用单一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和多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污染达到了极强生态风险等级.根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观澜河底泥量和污染状况,预测底泥清理对水质的影响,探讨清理观澜河底泥的方式、工艺及处理处置方案。主要结论:观澜河底泥总量为38.8万m3,其中泥量为19.3万m3;观澜河底泥主要污染为有机质、Ni,Cr,Zn,Cu及Hg;清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挖泥车下河挖泥、格栅分离石块、除砂、絮凝及重金属稳定等。  相似文献   

7.
研发了一套对河道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实用技术,通过将高含水率的污泥进行脱水后,与各种辅料及复合菌剂按比例加入混合均匀进行堆垛发酵,最终充分腐熟,可有效去除病原微生物、蛔虫卵等有害物,有机污染物被充分降解.经发酵后所得的发酵产物与当地禽畜粪便堆肥产物经合理配比及深加工后,可应用于园林绿化、花卉种植和矿山修复等...  相似文献   

8.
北方典型污水处理厂污泥农用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营养元素,其农业利用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污泥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从而实现污泥的资源化、无害化、稳定化和减量化处置目标。为此,以北方四大典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对象,对其2007-2008年的污泥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污泥中的主要成分,与国家污泥农用标准比较,判别污泥农用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北方地区污泥合理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探索经济有效的适合城市污泥处置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沼气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叙述了污泥厌氧消化沼气利用的运行管理与注意事项,介绍了污泥厌氧消化采用超声波和臭氧的预处理技术,以及利用厌氧消化所产沼气进行发电的技术应用.提出了厌氧消化利用沼气是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有效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底泥修复技术与资源化利用途径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当今污染底泥修复技术方法,以及污染底泥资源化利用途径。目前物理修复主要有疏浚、掩蔽和引水等方法,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方法。物理修复效果明显,但投入大;生物修复投入低,修复面积大,但速度慢等特点。底泥资源化利用途径有土地利用,填方材料,建筑材料,污水处理材料等。并且对各种修复技术和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了比较探讨,分析了各种技术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