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不同动物肠道微生物对黄豆苷原的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比较了32种不同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对黄豆苷原的转化情况。在全部供试动物中,只有大熊猫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对黄豆苷原未表现转化能力,其余31种动物的代谢产物中均出现了去氧甲基安哥拉紫檀素;有14种动物对黄豆苷原的代谢产物中出现了高活性植物雌激素雌马酚。研究表明,不同动物对黄豆苷原的代谢能力强弱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同时还与动物本身的饮食结构等环境因素有关。通过测定黄豆苷原在不同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确定了一些对黄豆苷原具有较强代谢能力的动物种类,尤其是确定了一些能将黄豆苷原高效转化为雌马酚的理想动物种类。  相似文献   

2.
通过体外培养研究了 3窝(A、B、C) 二花脸猪的粪样微让物对大豆黄酮的降解和雌马酚的产生规律.每窝各含1头母猪和3头仔猪.通过HPLC测定培养液中大豆黄酮和雌马酚的含最,并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图谱分析每窝猪粪样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头猪中有8头猪的粪样微生物可将大豆黄酮降解成雌马酚.其中A窝母猪粪样微生物小能代谢大豆黄酮,但在断奶后的2头仔猪粪样培养液中检测到雌马酚;B窝和C窝母猪粪样培养液中均检测到较高含量的雌马酚,在B窝1头仔猪和C窝3头仔猪炎样培养液中均检测到雌马酚.通过DGGE指纹图谱分析,每窝猪粪样培养液中可检测到雌马酚的猪粪样细菌菌群之间的相似性均大于60%,高于它们与未检测到雌马酚的猪粪样菌群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添加来源于迪庆藏猪消化道的6种益生菌组合的复合益生菌对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影响。采集不同处理的12头(每组6头,对照组,试验组)猪的粪便,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粪便的差异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添加复合益生菌对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2)试验组粪便菌群的α多样性指数中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提高(P0.05)。3)优势菌群分析发现: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上升(P0.01)。属水平上,理研菌科_RC9肠群(Rikenellaceae_RC9_gut-group)的相对丰度极显著提高(P0.01)。4)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LDA Effect Size,LEfSe)发现:两组粪便菌群的相对丰度差异显著(P0.05),LDA值大于2.0时,获得16个生物标记物,其中试验组获得6个生物标记物,对照组获得10个生物标记物。对照组和试验组LDA值最大的分别是毛螺菌科AC2044群(Lachnospiraceae_AC2044_group)和瘤胃球菌科_UCG_014(Ruminococcaceae_UCG_014)。5)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发现,两组代谢物质差异显著(P0.05),添加复合益生菌后雌马酚(P0.05)和香豆素K(P0.01)的含量上调。综上,添加复合益生菌后,丰富了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度,提高了抗病菌(瘤胃球菌科_UCG_014和理研菌科_RC9肠群)的相对丰度,提高了与抗病(雌马酚)和抗真菌(香豆素K)相关代谢产物的相对含量,具有潜在的益生功能。  相似文献   

4.
肠道菌群是动物正常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动物健康密切相关,高比例的豆粕替代鱼粉作为鱼类饲料蛋白源严重影响了鱼类健康。采用3种不同种类的平板培养基对大菱鲆肠道不同部位菌群数量进行了体外模拟培养,证实了大菱鲆肠道各部位间均存在大量的微生物,且大菱鲆肠道可培养的需氧菌数量高于厌氧菌,前肠可培养的微生物数量也相对较多。采用DGGE指纹图谱检测和Bio-rad的Quantity One分析软件研究了蛋白源体外发酵对大菱鲆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菱鲆肠道菌群受不同蛋白源的影响,且厌氧发酵条件下,发酵豆粕和鱼粉有着相似的主菌群结构。通过对内容物及发酵液的PCR-DGGE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和切胶回收,发现有氧条件下,菌群种类亲缘关系受蛋白源影响较大,且变形菌门为大菱鲆肠道利用蛋白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5.
余欢  李辉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8-20,29
肠道微生物与机体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它们不仅在机体的消化吸收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机体免疫、营养物质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研究的快速发展,人们利用宏基因组在动物肠道菌群上进行了广泛研究,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在生理代谢途径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更全面的认识。综述宏基因组在肠道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动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健康的肠道系统对家禽生产至关重要.有害的变化会导致肠道菌群和功能失调,从而使鸡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下降.多酚类化合物及其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抗菌作用和益生元效应.文章详细论述了多酚类化合物对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产地高节竹竹叶次生代谢物差异、土壤微生物特征及两者之间关系,测定不同产地竹叶中9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和土壤中3种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及3种土壤酶活性等指标,利用SPSS软件对土壤微生物特征与竹叶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高节竹竹叶的9种次生代谢产物差异显著,不同产地的3种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和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等土壤微生物特征有明显差异。高节竹竹林土壤细菌数量与竹叶荭草苷、对香豆酸和牡荆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真菌数量与竹叶异荭草苷和木犀草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节竹竹叶次生代谢相关产物的含量与土壤中3种酶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土壤微生物特征能够影响高节竹竹叶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但是不同次生代谢产物对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响应不同,增加土壤细菌可以提高高节竹竹叶荭草苷、对香豆酸和牡荆苷含量,增加土壤真菌可以提高高节竹竹叶异荭草苷和木犀草苷。  相似文献   

8.
张永勇  叶正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913-13915,13962
使用雾化喷淋法对TNT浓度约为1800mg/kg的土壤进行了生物修复研究,并分析了不同土壤污泥混合比例对该工艺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中TNT及其代谢产物均可得到高效降解,加入污泥可提高TNT的降解速率。通过无生物控制试验对比可知,TNT的转化主要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完成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P125在高TNT浓度下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率并维持较高的降解TNT及其代谢产物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动物肠道屏障系统是机体同外界环境接触并且相互作用的最大区域,也是病原体入侵的主要门户。因此,完整和高效的动物肠道屏障系统对调控肠道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至关重要。通过介绍肠道屏障系统的构成,综述了不同肠道屏障系统对肠道菌群变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葛博文  阎力君 《特产研究》2023,(2):137-140+148
丁酸盐作为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对动物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绿色、安全和无耐药性的特点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本文详述了丁酸盐通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调节肠道炎症反应、抑制肠道肿瘤生长、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及抗腹泻等方面来调节畜禽肠道健康,并对近些年在仔猪及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丁酸盐在后抗生素时代的畜禽生产中发挥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酵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粪便差异代谢物的影响,每日一次使用剂量为0.2 mL/10 g(体质量)的羊栖菜酵素对体质量为(25±2)g的雄性小鼠连续灌胃45 d后,同时设灌胃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的空白组,收集2组小鼠粪便,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小鼠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同时采用UPLC-TOF-MS代谢组学对小鼠粪便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确定代谢通路,并研究羊栖菜酵素与肠道微生物菌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Illumina MiSeq平台,与灌胃生理盐水的空白组相比,羊栖菜酵素灌胃组小鼠粪便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等有益菌丰度升高,拟杆菌属Bacteroides、幽门螺杆菌属Helicobacter等有害菌丰度降低;采用UPLC-TOF-MS代谢组学分析确定了正负离子模式下,有14个与羊栖菜酵素灌胃相关的粪便显著差异代谢物,涉及7个主要相关代谢通路,分别为嘌呤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嘧啶代谢,半乳糖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精氨酸的生物合成,其中对前5个代谢通路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表明,小鼠肠道中有益菌与致病菌比例在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羊栖菜酵素组中有益菌群比例均大于空白组,代谢产物也存在明显差异,羊栖菜酵素对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研究同一地域来源、不同树龄的凹叶厚朴7种次生代谢产物质量分数变化,为确定凹叶厚朴最佳采收条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厚朴酚与厚朴酚进行分离,并建立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分析随着树龄的增加,其叶、枝皮、茎皮和根皮中7种次生代谢产物质量分数积累情况.结论:不同树龄的凹叶厚朴叶片、枝皮、茎皮和根皮中7种代谢产物质量分数随着树龄积累差异较大,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等主要存在于在树龄相对较小的叶片和枝皮中,随着树龄从7年增加至26年其积累变化不明显;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主要分布于凹叶厚朴的树皮中,其中根皮质量分数最高,茎皮、枝皮次之;7至13年树龄的植株,其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积累量随树龄增加而明显增加,13至26年树龄的植株随树龄增加二者积累量增幅不大.因此,凹叶厚朴的最适采收对象是树龄超过13年之后的植株.  相似文献   

13.
乳酸菌制剂是经特殊工艺制成的活菌饲料添加剂。它能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菌团及其代谢产物或生长促进物质.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而对动物施加有利的影响。添加微生态制剂不但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而且可以减少养殖环境及粪便中的矿物质元素、氮、磷、恶臭物质及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病死黑斑原鮡表皮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与黑斑原鮡死亡的关系。[方法]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病死黑斑原鮡表皮皮肤黏液和肠道内容物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对黑斑原鮡死亡的影响。[结果]黑斑原鮡病变死亡后,肠道中Acinetobacter sp.、Flavobacterium sp.、Vagococcus sp.、Carnobacterium sp.、Bacillus sp.和Malassezia sp.6种优势微生物菌群减少,而Pseudomonas sp.、Tremellales和Agaricomycetes 3种优势微生物菌群增加;黑斑原鮡病变死亡后其表皮皮肤黏液中Pseudomonas sp.、Vagococcus sp.、Providencia sp.、Morganella sp.、Pleosporales、Mucorales、Tremellales和Agaricomycetes 8种优势微生物菌群减少,而Acinetobacter sp.、Proteus sp.、Carnobacterium sp.和Malassezia sp.4种优势微生物菌群增加。[结论]细菌和真菌在黑斑原鮡表皮和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可能是导致黑斑原鮡病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不同周龄健康家兔及腹泻家兔肠道微生物的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二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多样性及其差异性,为优化家兔饲养和疾病防治打下基础.[方法]收集l~8周龄健康家兔与腹泻家兔粪便样本,分离肠道微生物并提取其基因组DNA,PCR扩增其16S rDNA与ERIC,构建ERIC-PCR指纹图谱,对不同同龄健康家兔及腹泻家兔肠道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肠道微生物迅速在1周龄仔兔肠道中定植且总量达最高值,其后不断减少,5周龄后总量趋于稳定,且l周龄仔兔与5周龄后(断奶后)家兔的肠道微生物总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周龄的增加,肠道微生物ERIC条带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各周龄出现了不同的特征性ERIC条带.与同一周龄健康家兔相比,腹泻家兔肠道微生物ERIC条带明显减少,条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菌群多样性低于健康家兔.[结论]随着周龄的增加,健康家兔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发生明显变化.与同一周龄健康家兔相比,腹泻家兔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明显改变,多样性明显降低,且出现健康家兔中未出现过的优势菌群,进一步证明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家兔生长发育和腹泻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时期高节竹竹叶和竹林土壤为材料,研究竹叶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探讨竹叶中次生代谢产物质量分数变化与竹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0种次生代谢产物的质量分数在1月份最高(6.601 7 mg·g~(-1)),7月份最低(1.044 0 mg·g~(-1))。异荭草苷、荭草苷、对香豆酸和苜蓿素7-O-葡萄糖苷等均在1月份和11月份质量分数最高。异荭草苷、荭草苷和芦丁等5种次生代谢产物的质量分数在7月份最低。苜蓿素7-O-葡萄糖的质量分数最低值出现在5月份;对香豆酸的质量分数最低值出现在9月份。夏季高节竹竹林土壤细菌数量最多,7月份细菌数量为24.91×10~6菌落·g~(-1);真菌数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春夏季放线菌数量较高,显著高于秋冬季。次生代谢物总量、异荭草苷变化与细菌数量、微生物总量变化均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因此,研究竹叶中次生代谢产物质量分数变化与竹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可为高节竹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有机污染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清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方式。近些年,有关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纯培养单菌株。然而,单个降解菌株的生物强化修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效果不佳。实际上,自然界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大多数是由微生物菌群介导,而不是由单个微生物菌株独立完成的。与单个降解菌株相比,微生物菌群具有更强的代谢互补性和互营作用,其在有机物污染的修复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具有有机污染物降解功能的不同微生物菌群以及菌群高效代谢有机污染物的机制,概述了菌群代谢互作的最新研究方法,并强调基于菌群代谢互作设计合理菌群结构在微生物强化修复应用中的重要性,重点讨论了基于菌群代谢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在研究复杂微生物菌群代谢互作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指导最佳功能菌群的人工设计和构建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修复污染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鸡大肠杆菌病是肠道的常住菌,主要侵害4周龄以内的仔鸡,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的致病性菌株所引起的疫病,在养鸡生产中危害甚大。近年来,应用有益微生物的制剂,该制剂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具有调节畜禽肠道微生物群落,维持肠道正常菌群,抑制病原菌,对病原性大肠杆菌的生成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用其发酵饲料,可以有效的调整微生物菌群,对提高和增强动物体内器官的功能,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和抗病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一种新型饲料,它是配合饲料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生物发酵,经发酵后含有更多的活性益生菌菌体、各种酶、各级代谢产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分解产物、活性小肽、氨基酸、抑菌物质、免疫增强因子、促生长因子等,起到促进生长,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作用,发酵饲料一方面可获得多种微生物代谢产物,另一方面可以降解饲料原料中的多种抗营养因子,同时起到体外预消化的目的。在现代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动物疫病形势越来越严峻及应用抗生素又受到限制的形势下,益生菌发酵饲料技术由于不添加抗生素等药物,不会造成抗生素药物残留,因此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主要阐述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特点以及微生物发酵饲料对仔猪的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益生素是一种微生态制剂,近年来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较多,但益生素产品对生产工艺要求高,质量不稳定,且生产成本较高,投人实际使用的产品很少。本文介绍了益生素在畜禽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1益生素的特点益生素是一种用于动物的有益微生物制剂,益生素含有大量有益菌及代谢产物,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对动物施加有益影响,其用作饲料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