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对其防控措施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够降低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通过RT-PCR方法,我们在辽宁地区检测出了该病,并且辽宁地区的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与早期我国在广东地区检测到的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基因序列有所不同,推测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可能存在地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辽宁地区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RT-PCR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通过RT-PCR方法,我们在辽宁地区检测出了该病,并且辽宁地区的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与早期我国在广东地区检测到的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基因序列有所不同,推测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可能存在地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独有的蜂种,囊状幼虫病是目前危害中华蜜蜂最主要的病害。试验以囊状幼虫病流行后自愈的蜂群为基础选育素材,采用人为感染、逐级淘汰、闭锁繁育、固定有益基因的育种手段,进行中蜂囊状幼虫病抗病品系的选育,大大地提高了其抵抗囊状幼虫病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三、常见蜂病防治技术 (一)蜜蜂囊状幼虫病 1.危害特性:囊状幼虫病是蜜蜂的恶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幼虫,对成年蜂不表现症状,但病毒在成年蜂体内繁殖,如工蜂头部的王浆腺内。西方蜜  相似文献   

6.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病原为一小正链RNA病毒。本试验通过囊状幼虫病的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发现该序列与广东的囊状幼虫病毒有较高的同源性,但也存在着个别的碱基差异,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变异囊状幼虫病毒。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ChineseSacbroodDisease),简称中囊病,是由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中华蜜蜂极易感染该病毒,蜂群一旦发病,蜜蜂死亡率较高,而且会迅速在其他蜂群传播,危害极其严重。山东是传统的中华蜜蜂养殖大省,中蜂饲养具有悠久的历史。2017年,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蜂产业创新团队对我省中蜂主要存养区的蜜蜂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发现,本省近年来中蜂囊状幼虫病发病  相似文献   

8.
徐书法 《中国蜂业》2012,(1X):65-65
<正>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囊状幼虫病是常见且对蜜蜂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种疾病,由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引起。1971年我国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东方蜜蜂(Apis cerana F)先后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障养蜂业的大发展,杜绝蜜蜂的传染性病虫害藉铁路运输线到处传播蔓延。开展好铁路运输蜜蜂检疫工作十分重要。目前,危害我国蜜蜂的传染性病虫害有囊状幼虫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  相似文献   

10.
<正>蜜蜂囊状幼虫病又称"尖头病"、"囊雏病",是由肠道病毒属的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西方蜜蜂对该病的抵抗力较强,感染后常可自愈,东方蜜蜂对该病的抵抗力弱,在该病大面积流行时,中蜂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该病是蜜蜂的主要病害之一。1病原引起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是肠道病毒属的囊状幼虫病毒。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其在59℃热水中只能生存10min,室温干燥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基因组序列AF469603中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建立该病毒的半套式RT-PCR检测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检测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死中蜂幼虫,可扩增到特异的目的片段,序列分析得出,PCR扩增片段与AF469603同源性高于97%,与其他病原无同源性,表明该方法可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近几年传入长白山区西部的中蜂囊状幼虫病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不仅对抗病中蜂和营养杂交中蜂进行了试验观察,而且在试验和调查过程中发现中囊病在长白山区西部传播的链条上有一个可以切断的薄弱环节:在中囊病区内,病蜂病虫断绝,病毒消亡1a左右的地方试养中蜂,不发生中囊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在当地条件下利用时间隔离法防治中囊病。  相似文献   

13.
蜜蜂囊状幼虫病RT-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为害严重的疾病,病原为小正链RNA病毒。实验通过RT-PCR的方法检测出了该病毒,经序列测定发现与广东的蜜蜂囊状幼虫病毒基因序列有所差别,推测可能是由于地区和蜜蜂种类差异导致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SBV)灭活疫苗作为抗原制备兔多克隆抗体。利用RT- PCR方法对疑似感染CSBV的中蜂样品进行检测,检测阳性后,经差速离心法纯化CSBV,并用BCA方法检测病毒浓度,将病毒浓度稀释至0.25 mg/mL。按稀释后的CSBV体积的0.3%加入甲醛灭活进行灭活,制备CSBV油乳剂灭活苗,经无菌、安全性和稳定性检验合格后,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3次免疫,每次间隔2周,对其产生的多克隆抗体进行了SDS- PAGE分析和效价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兔多克隆抗体效价OD值最高可达到1.109。实现了中蜂囊状幼虫病毒高效价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深入研究CSBV和综合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四川省东方蜜蜂主要病毒病:蜜蜂黑王台病毒(BQCV)、畸翅病毒(DWV)、囊状幼虫病毒(SBV)、克什米尔蜜蜂病毒(KBV)、急性蜜蜂麻痹病毒(ABPV)和慢性蜜蜂麻痹病毒(CBPV)的感染状况。采用RT-PCR方法对来自四川省9个地区共270份东方蜜蜂样品进行快速病原学检测。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东方蜜蜂群中有5种病毒的感染;其中,BQCV总阳性率为17.8%,KBV总阳性率为3.0%,SBV总阳性率为1.1%,ABPV总阳性率为1.9%,CBPV总阳性率为2.2%。在被调查的9个地区中,有7个地区蜂群存在至少1种以上病毒病感染的现状,表明四川省东方蜜蜂群疾病感染状况较为严重,其对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危险需要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通过箱体、实行中蜂贮蜜与繁殖分区管理,解决流蜜期繁殖与贮蜜的矛盾,发挥蜂群繁殖与采集的积极怀,增加蜂蜜的产量,获得纯正的成熟蜂蜜。三个阶段的试验结果表明:中蜂改造式蜂箱与中蜂标准箱、即氏蜂箱相比每群平均多增蜂1.0框,多造牌0.3和,越冬蜂损失少0.2框,提高蜂蜜产量30%以上,增加浓度1-2Be,中囊病病情指数低13.2%。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与传统RT-PCR检测方法比较,建立了一种新的快速、准确鉴定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SBV)的方法,为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对陕南、陕北、关中三地的健康蜂及CSBV感染蜂分别进行传统RT-PCR和梯度条带PCR两种方法的检测,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结果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传统RT-PCR和梯度条带PCR方法对陕西三地的感染病毒蜂鉴定结果一致,而梯度条带PCR方法相对更快速和直观。与传统RT-PCR鉴定方法比较,该新方法能够在电泳检测阶段通过DNA片段的梯度次序即确定是否存在病毒,能够省去PCR产物测序步骤,缩短了对该病毒的鉴定周期,对及时发现和鉴定病蜂、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因此,梯度条带PCR快速鉴定方法不仅为CSBV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直观的方法,对类似动物病毒的快速鉴定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由中蜂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严重威胁中蜂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由于该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因此,预防与及时检测对于遏制该病传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临床诊断、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面总结中蜂囊状幼虫病检测与鉴定的方法,包括形态诊断、RT-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巢式PCR、胶体金免疫快速诊断技术、ELISA、血清学技术和基因芯片等,为中蜂囊状幼虫病毒检测方法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