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2,39(2):40-40
有蚕农问 :“发生蚕病 ,不知道怎么办 ?眼看着蚕一天天死完 ,不知道是什么病 ?应该用什么药治疗 ?”我说 :“蚕一般得了病 ,是无法治好的 ,因为蚕的生命周期太短 ,且蚕发病时 ,已不吃叶 ,无法添食药物进行治疗。”所以防治蚕病应该以防为主 ,尽量避免蚕生病。但是遇到蚕发病了 ,怎么办呢 ?只有想办法控制 ,不让其继续传染 ,采取如下措施 ,让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 )及时用棍子夹走蚕座上的少量死蚕和病蚕 ,投入石灰缸里 ,不能乱仍 ,以免病菌扩散。然后用防病一号、蚕用消毒净或新鲜石灰粉进行局部消毒或整体蚕座消毒 ,如果发现蚕座上病蚕…  相似文献   

2.
蚕用消毒药“养蚕欢二号”是“养蚕欢”液荆的换代产品,由次氯酸盐等多种有效成分蛆成的复合消毒粉剂.用“养蚕欢二号”0.2%~0.5%的水剂或粉剂消毒蚕宣,蚕具或蚕体、蚕座,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微粒子病、猝倒病等防治效果迭93.3%~100%.养蚕欢二号按规定剂量使用对家蚕的发育及体质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蚕用消毒药“养蚕欢二号”是“养蚕欢”液剂的换代产品,由次氯酸盐等多种有效成分组成的复合消毒粉剂。用“养蚕欢二号”0.2%至0.25%的水剂或粉剂消毒蚕室、蚕具或蚕体、蚕座,对家病毒病、真菌病、微粒子病、卒倒病等防治效果达93.3%至100%。养蚕欢二号按规定剂量使用对家蚕的发育及体质无影响。用于农村消毒防病、比常规消毒药——漂白粉用量少、成本低、运输、保管和使用方便,药效稳定,消毒效果好,增产增收显著。  相似文献   

4.
养蚕是江苏省农村的一项重要副业,而多种蚕病对蚕茧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每年因此而损失的茧量难计其数。尤其是病毒性蚕病,常占发病率的70~80%,当病毒性蚕病发生时,往往导致绝收。为了提高养蚕业的经济效益,我们研制了蚕用新型添食剂“健蚕增丝灵”,业经春、秋蚕的小试和中试,证明具有健蚕促长和抗病增茧的双重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秋蚕由于继春、夏蚕之后,经过连续多批饲养,饲养环境免不了被污染,会留存有许多病原体,极容易发生蚕病。因此,为减少秋蚕蚕病的发生,应加强以下防病措施:一、提高环境消毒效果。春、夏蚕生产中,因消毒不严,病死蚕乱丢,蚕沙、蔟具乱放等都会造成养蚕环境的污染,给下次养蚕带来感染的机会。因此,在秋季养蚕前,应对蚕室、蚕具全面清洗,清理蚕室周围的杂草、阴沟,并用新鲜石灰粉消毒1次。室内及蚕具用消特灵、漂白粉进行喷洒消毒,彻底消灭各种病原体。二、改进消毒方式。选择正宗产品“消特灵”消毒剂,并进行“两改”消毒措施。即一改“喷雾”为…  相似文献   

6.
陈端豪 《蚕桑通报》2001,32(1):48-49
蚕药是防治蚕病的物质基础 ,其质量的好坏与消毒防病效果直接相关。为了解我市蚕药的质量情况 ,笔者于1999~2000年春、秋蚕期前作了调查。1蚕药质量情况采用随机取样的办法 ,共调查了蚕室蚕具和蚕体蚕座消毒用氯制剂和醛制剂样品共64只。调查结果 ,氯制剂合格率67.6% ,醛制剂合格率63.3 % ,调查样品的平均合格率为65.6 % ,见表1。目前蚕药产销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陈端豪(浙江省湖州市蚕桑科学研究所 ,湖州313000)表 1 蚕药质量调查结果年份期别氯制剂样品(只 )合格(只 )合格率(% ) 醛制剂样品(只 )合…  相似文献   

7.
张稀  李宁 《广西蚕业》2004,41(1):48-49
一、建立健全蚕病综合防治体系1、建立“五个一”的综合防治制度,即统一消毒时间、统一消毒药品、统一消毒程序、统一消毒标准、统一防病制度。2、实施“五个三”、“六个消”的规范防治技术,即蚕期三隔离(前后批、大小蚕、蚕室与贮桑室及生活用房),重点防三病(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预防抓三期(蚁蚕期、起蚕期、将眠期),做好三处理(蚕沙、旧蔟、桑叶),实行三个专(专室、专具、专人);“六个消”即养蚕前全面消,蚕期中经常消、蚕儿眠中四周空中消、蚕体、蚕座定期消,发现蚕病及时消,上蔟采茧回山消。3、消毒规范化,即蚕室、蚕具消毒实行一…  相似文献   

8.
人工饲料育蚕和桑叶育蚕对核多角体病(以下简称NPV)感染性的差异早有研究。据这些研究,可知人工饲料育蚕的感染性,因饲料组成和饲育环境不同,与桑叶育蚕相比,其感染性有显著提高。两者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消化液中NPV不活化作用力的缘故。本课题主要是了解用人工饲料育蚕和桑叶育蚕,NPV的感染性在蚕品种间的差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养蚕条件下,选取9户蚕病多发户对防治细菌和僵病的新蚕药“蚕病清”的效果做了同户对比实验调查,与同批添食常规药物氯霉素对照区比较,添食“蚕病清”实验区由于蚕病发生率降低,平均张种下茧量减少33.3%,下茧率降低46.9%、20粒茧壳重增加8.5%,单张产茧量提高11.2%,单张产值增加14.0%,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 “朝雾”的育成 1990年3月新蚕品种—广食性蚕日601号×中601号,爱称“朝雾”由农林水产大臣指定推广。数年前,食苹果或食香蕉和蛋糕一类的蚕作为新闻介绍,在周刊杂志上成为漫画材料的事还记忆犹新。在蚕丝·昆虫农业技术研究所遗传素材研究室保存的食性异常的“沢J”就属于这种蚕品种。在松本支所耐性蚕品种育种研究室寻找适于用脱脂米糠或鱼粉、酵母、麦麸粉等畜用廉价饲料素材,完全不食桑叶粉的LP—1(堀江等,1983)新的人工饲料的蚕品种,从选育适合于一般人工饲料的半成品  相似文献   

11.
使用蜕皮激素能使蚕儿缩短龄期、老熟齐一,利于自动上蔟,从而节省劳动力。但生产中部分业主使用蜕皮激素的时间掌控不好,严重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蜕皮激素的施药时间,建议:(1)依蚕品种:春用品种见熟10%、夏秋用品种见熟5%时添食;(2)依饲育时的气温:高于25℃时见熟5%、低于25℃时见熟10%的标准把握;(3)在缺叶或五龄后期发生蚕病时,可以提早到见报信熟蚕时使用,促使蚕儿提前老熟变态、提前上簇,减少因缺叶或蚕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吴永才 《广西蚕业》2006,43(1):62-63
小蚕共育为了有效防止蚕病的发生,促进蚕体强健好养,降低养蚕成本,达到稳产高产、增加蚕农收入的目的,特制定以下制度:1蚕室、蚕具及蚕药的准备共育小蚕,首先要有条件较好的共育室。共育室一般要求能保温、保湿、光线均匀、空气流通、水泥地面、墙面批灰、有天花板便于消毒和清洗。每共育10张蚕种需蚕房面积10~15平方米,蚕匾80个(每个面积0.7平方米,可共育至四龄饷食),以及相配套的蚕架等蚕具。还需要约5公斤的漂白粉、1盒蚕安王、一包小蚕“防病一号”、生石灰20公斤等蚕药。2小蚕共育技术2.1共育室及蚕具的消毒养蚕前一周进行,用共育室催…  相似文献   

13.
莫嘉凌 《广西蚕业》2003,40(3):56-56
一、蓖麻蚕病的种类与识别蓖麻蚕(木薯蚕)病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病两大类。生产上常见的传染性病有微粒子病、核多角体脓病和软化病。非传染性病有中毒症(农药中毒和工厂废气中毒)。蚕病发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生物因素(致病微生物)、化学因素(农药、废气)、物理因素(创伤)、饲料因素(不良叶)和环境因素(高温、多湿、闷热)等。蚕病的发生通常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微粒子病:蓖麻蚕微粒子病是蓖麻蚕微粒子原虫寄生蚕体内的一种原生动物病。微粒子孢子是微粒子原虫的滞育体,大小为3~5×1.4~2.4μm。在光学显微镜下,成熟的微粒子孢子通常…  相似文献   

14.
于永霞 《广西蚕业》2005,42(2):49-50
近来,有许多蚕农来电反映:“养蚕最头疼的是每批五龄蚕都发生脓病,给蚕添食什么药都试过了,不管用”。现就这个问题做一下解答。蚕农说的脓病是指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广西蚕区经常发生的一种蚕病,养蚕户一旦发生这种病,非常难控制,往往出现批批蚕都发生脓病的现象。这里强调要控制住脓病蚕的发生,办法在于防而不是治疗。  相似文献   

15.
家蚕添食脓微灵,亮蚕灵,复合酚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有关药剂给蚕添食对防治蚕病的效果 ,1998年中秋蚕、1999年春蚕期 ,我们在海安镇平桥村三组杨本明家开展了家蚕添食脓微灵 (又名强力碘 )、亮蚕灵、复合酚的试验 ,对防治蚕病有一定的效果 ,现初报如下 :1 试验方法   1.1  添食药剂 :脓微灵、亮蚕灵、复合酚三种家蚕添食药剂。  1.2 添食方法与次数脓微灵 :将 10 0倍稀释液均匀喷洒在桑叶上 (与桑叶之比为 1:10 ,以下两种药剂稀释液与桑叶之比类同 ) ,稍晾干后给蚕添食 ,4龄起蚕添食一次 ,5龄起蚕隔日添食一次。亮蚕灵 :5 0倍稀释液 ,每支药剂加白酒10 0毫升 ,将稀释液与白酒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省养蚕在壮蚕期发生传染性蚕病严重,为害面大,造成蚕茧单产和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低,影响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因此,控制蚕病为害,便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壮蚕隔沙饲育,有利于防除蚕病感染,促进壮蚕健壮发育,促进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总结经营专业化小蚕共育成功经验,提出了血液型脓病、僵病、败血病的预防方法。脓病重点防接触传染和交叉传染;白僵病用自配的防僵粉在蚕不同的生长期用不同浓度的防僵粉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细菌病则注意不要喂湿叶、堆沤叶、污叶和虫叶,定时添食蚕服康1号,控制蚕头密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简化养蚕设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养蚕效益,蚕业界的科技工作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大蚕室外棚架育、地蚕育和简易蚕台育等饲育方法,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方法未经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县从事蚕桑生产的科技人员,经多年在生产实践中反复摸索、试验、比较,将大蚕简易蚕台进行了技术改进:蚕台增加接沙层,可随时漏排蚕沙,改善了蚕儿的生长发育环境,减少了蚕病的发生;蚕台用篾条制作,也可用桑条、黄荆条、玉米秆、高梁秆等制作,达到了取材广泛、制作简易、经济实用的效果。 1992年,“大蚕简易蚕台改进与推广”项目课题组在我县白龙镇、广坪乡(指现行行政区划建制,下同)等地进行了简易蚕台育的试点、示范,以及全具较大面积的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浅谈蚕病的综合防治曾春生(江西省修水县蚕桑局332400)“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防治病虫工作的方针,是劳动人民长期同病虫害作斗争的经验总结。蚕病的防治,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才能有效地把蚕病的发生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蚕病...  相似文献   

20.
“原虫净”是一种复合化学制剂,能多层次破坏家蚕微粒子原虫的代谢链。经试验,该药剂给蚕添食后对带毒蚕有明显疗效,而且由于该药在蚕体内有一定的残留期,所以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在迟眠蚕中有微粒子病蚕检出时,连续用药3次即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作为预防用药,在每龄起蚕时用药一次即可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