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4):F002-F002
2002年9月,广西农科院水稻所野生稻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陈成斌领导的课题组实施“野生稻资源调查”国家课题.在玉林市重发现国内罕见、连片分布、面积最大的野生稻原生地.引发了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并派员前来视察.经科学论证和积极申报,国家农业部批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示范区”作为国家重点项目立项、  相似文献   

2.
云南三种野生稻的濒危现状与研究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分布于云南21个县143个点的热带、亚热带温热生境中的三种野生稻,由于人为干扰和生境被破坏,居群大量绝灭,尤其是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报道了云南野生稻的濒 状况及研究利用现状,探讨了致濒的原因及利用对策,着重强调建立野生稻原生地自然保护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广西桂平市野生稻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桂平市原分布有两种野生稻,一种为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另一种为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2007年5月重新对桂平市野生稻资源进行调查与收集,结果表明:发现原生地新分布点2个,面积约1998 m2;普通野生稻原生地现存分布点24个,占原记载的42%,毁灭程度为58%;药用野生稻原生地现存分布点2个,占原记载的14%,毁灭程度为86%。导致桂平市野生稻资源严重被毁的原因主要是农业开垦、过度放牧、外来物种侵蚀以及开采矿石等,据此提出了提高全民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意识、建立原生境野生稻保护区、加强异位保存等3项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野生稻资源十分丰富,分布范围南起海南岛的崖县,北至江西省东乡县,东到台湾省,西达云南省盈江县。我国主要有三种野生稻,即普通野  相似文献   

5.
云南3种野生稻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差别较大,疣粒野生稻花药最易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为3.3%,其次是景洪普通野生稻为2.1%;元江普通野生稻再次之,为1.2%;药用野生稻诱导率最低,仅为0.8%。疣粒稻花药愈伤组织植株再生能力最强,再分化率在37.4%~52.6%,普通野生稻再分化率为19.2%~26.3%。本试验建立了疣粒野生稻、景洪类型和元江类型普通野生稻的花药培养离体无性系,为长期保存云南野生稻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3):F002-F002
2002年9月,广西农科院水稻所野生稻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陈成斌领导的课题组实施“野生稻资源调查”国家课题,在玉林市重发现国内罕见、连片分布、面积最大的野生稻原生地,引发了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并派员前来视察。经科学论证和积极申报,国家农业部批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示范区”作为国家重点项目立项、资助,  相似文献   

7.
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示范区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示范区(玉林)包括药用野生稻和普通野生稻资源保护区,资源现状调查及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稻种质贮量达110.90万份(丛),其中药用野生稻2.91万份(丛),普通野生稻107.99万份(丛);包含白芒直立型、白芒半直立型普通野生稻,半卷叶型与展叶型药用野生稻等类型,优异种质资源丰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保护、研究、利用野生稻种质资源的建议及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依据20年前贵港市覃塘区野生稻分布记录情况,对该区原生地野生稻现状进行了重新考察评估。通过考察,弄清了该区野生稻分布现状及原生地野生稻濒危现状和原因,并抢救性收集了一批宝贵的野生稻种质新资源;提出建立野生稻保护区、加强抢救性收集保存、加强保护野生稻的立法与宣传、加强对野生稻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创新利用与合作研究等措施,以保护和利用现有的野生稻资源,充分发挥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IRRI野生稻种质资源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RI野生稻种质资源应用研究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杨仁崔一、野生稻研究的内容和方法60年代末,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从野生稻中筛选到抗草状矮缩病毒病的唯一抗源———尼瓦拉野生稻(O.nivara),并通过杂交、回交,把抗性基因导入栽培稻。...  相似文献   

10.
从野生稻的种质资源概况、野生稻所具的优良性状、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及其在常规育种、杂交育种、生物技术上应用等方面论述野生稻种资源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并提出应加强对野生稻中优良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促进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分子育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野生稻多样性的评价与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稻资源在水稻育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天然的基因库.中国现有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分布,均已成为濒危物种.因此,对现存野生稻资源的多样性进行全面深入评价和科学有效地保护刻不容缓.同时,野生稻的多样性研究对其自身的遗传进化探讨以及在遗传育种上的利用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表明,中国野生稻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切实有效的多样性保护方法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回顾了近年来有关中国野生稻多样性的评价与保护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用15个云南栽培稻与元江,景洪普通野生稻杂交,对20个组合的F2代分离群体的决策性状频率分布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元江普通时取生稻比景洪普通野生稻更为原始和保守,F2代呈现显著性基因频率较高;(2)云南优异稻种资源及其灿粳分化中存在较复杂的基因多样性,(3)云南稻作育种骨干亲本及其收良品系是改良云南普通野生稻株型差的良好亲本,利用元江普通野生稻作亲本可望获得遗传基础较宽的群体。  相似文献   

13.
为何奇迹难以再现,野生稻研究应避免“诸侯割据”局面 “中山一号”和杂交稻一直是我国野生稻研究专家津津乐道的育种奇迹,“但由于科研力量和资源分散,始终没有形成全国性攻关态势,近30年我国再也没有研究出在世界上有如此影响力的成果”——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如是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野生稻研究课题组  相似文献   

14.
野生稻原位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管理体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取得了良好进展,异位保存体系较为完善,但原位保存工作则在“十五”期间刚刚起步。建立完善的原位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意义重大:有利于种质资源的长期安全保存;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鉴定、评价与可持续利用;有利于稻作基础理论研究;有利于决策者的有效管理与利用调配。文章提出管理体系的模式图,明确了各部门的保护职责及保护区内的管理制度、方法和措施等,并指出法律法规是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区管理体系的核心,保护好野生稻原位保护区内的种质资源必须依托独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做好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浦野一号野生稻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是不可再生的基因资源。对研究我国稻种起源、演变、亲缘关系等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作为水稻育种的亲本,也是水稻基因研究的宝贵材料。详细阐述了浦野一号野生稻的特征特性、生长环境条件及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对浦野一号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前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野生稻资源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野生稻资源含有栽培稻在进化过程中丢失的许多优异基因,是栽培稻突破性育种与稻作理论研究的宝贵材料,对解决粮食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综述野生稻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具有的优异种质及其在育种上应用的成就,提出加强野生稻原位与异位保存,加强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遗传学研究,促进优异种质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云南新平县戛洒江流域的野生稻资源及其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于2007年3~10月对云南新平县腰街镇戛洒江流域的曼蚌南碱河谷、峨德河谷的疣粒野生稻原生境进行了调查,找到了2个新的居群。调查发现,新平县腰街镇的疣粒野生稻资源极少,正面临灭绝危险,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广西是我国现存野生稻分布点最多的省(区)之一,野生稻资源丰富.文章介绍了广西野生稻资源保护概况、野生稻优异基因挖掘与评鉴情况及野生稻育种应用现状,认为稳定经费支持力度,加强对广西野生稻资源收集及原位、异位保护的力度,建立健全资源共享平台及合作模式是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保障,今后应利用现代分子生物高新技术加大对广西野生稻资源抗虫、抗病、抗胁迫等优异基因资源的评鉴、定位和克隆,利用连续回交、复交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手段,加快野生稻优异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和材料创新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野生稻是栽培稻的祖先,是稻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稻育种最直接的材料,它包含有大量的优异基因,是解决目前水稻生产难题的"资源宝库",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利用价值,是植物中的大熊猫。1992年,我国将野生稻列入国家2级保护的濒危物种。保护好野生稻资源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光壳陆稻和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以下简称疣野)在云南西南部栽培稻的起源地区皆广泛分布,且二者都是旱生生态型,谷粒又均为无毛的光壳,因此有人认为云南的光壳陆稻可能起源于疣野。为了探讨云南光壳稻与普通籼粳稻的亲缘关系及其在栽培稻分类上的地位我们对光壳稻进行了综合研究,现将云南光壳稻与疣野及普野(普通野生稻O.perennis 的简称)谷粒形态的电镜比较研究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