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魁杨梅深植矮冠安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东魁杨梅引进河源市山地栽培,通过选择良好的产地环境,采用深植、矮干、矮冠、开天窗、控肥、抑梢、预防果蝇等综合技术措施,培育自生水平根系和斜生枝群、控制结果树树势、避免抽生晚秋梢和高效生产安全果品,结果3年生树冠高162.5 cm、冠幅185.7 cm×178.6 cm的早结树冠,4年生树单株产量15~25 kg,6年生树冠高342.5 cm、冠幅468.8 cm×457.4 cm的矮化树冠、平均株产45.5 kg、平均单果重24.9 g,果品质量达到国家无公害标准的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2.
东魁杨梅生长结果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州气候条件下,10-11年生东魁杨梅的夏梢无论是一次枝还是二次枝,大多数能成为结果枝。大多数春梢成为夏梢二次枝(40.8%)和秋梢二次枝(2.5%)、三次枝(23.0%)的基枝;而大多数夏梢则成为秋梢(73.3%)的基枝。因秋梢很少能成为结果枝,所以在生产上抑制秋梢生长与促进夏梢生长,对提高东魁杨梅的产量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东魁杨梅结果枝的顶芽为叶芽,有一部分结果枝在开花结果的同时能抽生春梢,消耗大量的营养,引起落花落果。因此,在结果枝数量偏少的年份,采取控春梢保果,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东魁杨梅果型特大(似兵乓球),糖度高,口味好,产量高,鲜果和加工制品市场都较畅销,经济效益较好。1.生物学特性(1)开花结果习性东魁杨梅一年抽梢4~5次,即春梢1次,夏梢1次和秋梢2次以上。以春、夏梢的中短果枝挂果为主,3月上旬盛花,6月初收获,中旬收完,收获期约10~15天。(2)温度要求东魁杨梅和其他杨梅一样,可在北纬20~30度之间,即长江流域以南、海南岛以北的地区均可种植。东魁杨梅喜湿耐寒,最适气温在15~20℃之间,年降雨量1 000毫米以  相似文献   

4.
大枝疏删对杨梅冠高、果实品质及采摘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枝疏删是东魁杨梅树冠矮化、果实品质提升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东魁杨梅最佳的修剪时间为夏季,适宜的年修剪量为2~3条直立性大枝,13 a生树的矮化率28.89%~43.46%。夏季修剪后,平均单果重25.42 g,可溶性固形物12.82%,果实钙含量339 mg·kg-1,株产量82.75 kg,站立采摘率88.82%,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2.74%,1.84百分点,10.42%,67.17%和62.07百分点,成熟期提早了5 d,而总酸下降了0.26百分点。东魁杨梅果实品质优化,采摘安全系数极大地提高,适宜各杨梅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东魁杨梅矮化优质丰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关键期管理、保持中庸树势、看树管理、形成开张树冠、留用斜生枝梢、压梢、疏花疏果、喷施营养液及白腐病防治、施肥等方面介绍东魁杨梅矮化优质丰产管理技术,以为东魁杨梅优质、丰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柠檬花期、幼果期抹梢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不同树龄柠檬在开花期与幼果期,通过抹除全部不带花蕾的嫩梢,研究其对柠檬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一次生理落果至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时,均未出现生长的新梢.柠檬的结果量、春花着果量及其坐果率均较对照增加,春花着果量比对照增加46.0%~92.4%.3年生、4年生、5年生柠檬树平均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高11.8、9.9、9.8 kg,平均产量分别为26 748、40 570.5、51 72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8 813、16 626、17 652 kg/hm2;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增加49 467、43 300.5、50 775元/hm2.梢抽生数量、平均梢长都与第二次生理落果后春花着果、柠檬着果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柠檬落果数量与平均单株产量及实际测定产量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2016年,景宁提出东魁杨梅单株罗幔栽培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主要内容是:在采前40~50 d将杨梅丰产树覆盖上40目防虫网,同时停用一切农药、激素和营养液,既能保证杨梅产量,又能确保果品安全。  相似文献   

8.
以营养钵栽培2年生东魁杨梅小苗为试材,进行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研究多效唑对东魁杨梅新梢、根系生长等形态学指标,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影响,探索多效唑与杨梅树体早衰的关系。结果表明,土施多效唑可以减少秋梢抽发,并显著抑制树体和秋梢的生长,其中以土施多效唑6 g·m-2处理的效果最明显;施用多效唑后枝叶黄化枯死现象明显加重,根系腐烂率显著增高,土施12 g·m-2多效唑的秋梢发病率达26.7%,须根烂根率达到84.2%;施用多效唑后过氧化氢酶酶活性显著提高,且随多效唑施用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杨梅土施多效唑抑制秋梢抽发和根系生长,导致生长衰退、根系坏死腐烂,最终叶片脱落、杨梅枯死。  相似文献   

9.
防虫帐防控杨梅果蝇及改善果实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防虫帐对杨梅果蝇发生以及产量品质、贮藏性、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从2012—2013年连续2年对浙江临海东魁杨梅进行防虫帐单株挂帐试验。结果表明,东魁杨梅挂防虫帐对防治果蝇效果显著,有虫果率与对照相比降低了5714~9524个百分点。挂防虫帐杨梅单果重与对照相比平均增加218 g,果实硬度提高了014 kg·cm-3,果实成熟期也分别比对照推迟3~4 d以上,贮藏期延长,色泽更亮丽。挂防虫帐处理单株产值与对照相比平均增加7719元。防虫帐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防控措施,具有防虫效果好、显著延长贮存期、提高杨梅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等优势,具备在生产上规模化应用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0,(11)
"东魁杨梅"是缙云县杨梅的主栽品种,属于杨梅目杨梅科的常绿果树,产量较高、树势强健,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耐瘠薄、耐干旱。树冠圆头形,整体较高大,枝叶繁茂。果实个头较大,如乒乓球般,单果重平均25克左右,最大可达52克左右。东魁杨梅进入初果期较迟,一般嫁接苗定植5~6年后才开始少量结果,定植后14年左右进入盛果期,东魁杨梅盛果期较长,可达50~60年,若采用农业栽培措施可提早结果1~2年,提前3~4年进入盛果期。东魁杨梅种植栽培管理较为方便、简单,易种植,效益高,非常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续第1期第11页)3.施肥管理柚园施肥总的原则是深施、重施粗有机肥(如绿肥、杂草、秸秆等),适时补施优质腐熟的液态有机肥(如沼液、枯饼水、人畜粪尿等)及速效化肥,每年重点施好2~4次肥,酌情进行叶面施肥。幼树1施肥。1~3年生幼树单株年施纯氮300~800克,氮、磷、钾比例1∶0.3~0.4∶0.5。第4年单株年施纯氮800克,氮、磷、钾比例1∶0.4~0.5∶0.6~0.8为宜。1~3年生幼树,1年抽3次梢,第4年只放春、秋2次梢,在每次抽梢前10~15天及抽梢后10~15天,各进行1次土壤施肥;在每次新梢生长期结合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晚稻杨梅品种为材料,以山地酸性土壤种植的植株为对照,首次于浙江定海pH>8.1的碱性土壤中进行杨梅的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碱性土壤种植的杨梅植株明显矮化,4年生树高度降低37.9,春梢长度缩短47.6,南北向和东西向树冠直径分别缩小45.4和42.0,春梢粗度和树干基部直径分别缩小26.5和38.9,叶片长度和宽度分别减少13.5和26.1,均达极显著差异.碱性土壤种植的杨梅始果期提早,栽后第3年普遍开始结果,第4年结果树率达80以上,单株产量3.6 kg,而对照第4年结果树率仅为4.5,几乎没有产量.碱性土壤种植后果实品质发生明显变化,4年生树龄果实总糖度为15.52,总酸度为0.83,比对照分别增加33.4和10.6,果实P2O5,K2O,Ca分别比对照增加29.41.4.80和24.3,但碱性土壤杨梅果实和果核重量分别比对照减轻24.3和20.6,均达极显著差异.初步研究表明碱性土壤可以种植杨梅,且树体矮化、提早结果,果实品质生理指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大棚促早栽培技术对杨梅生长的影响,本文以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开展大棚促早栽培对东魁杨梅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东魁杨梅大棚促早栽培可提早上市17~22 d,采果期长达21~24 d;平均单果重可达到24.7~25.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1.4%~12.5%,达特级果标准;落果率控制在6.4%~8.0%之间,商品果率稳定在79.4%~88.8%之间,商品果产量为7 740~8 280 kg/hm~2,产值达61.92万~99.36万元/hm~2,增加效益40.9万~74.5万元/hm~2,可2年收回投资成本,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燕明、替码珍珠、紫珀、北京8号、大青杆和燕山魁6个板栗品种为试材,2005~2007年连续3 a对板栗密植园幼树嫁接后进行了四季修剪技术试验,研究四季修剪技术对树高、冠径、单位面积树冠投影抽生果枝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季修剪能加快栗树的整形速度,促进结果,且控冠效果显著。其中,四季修剪的树,产量第2 a就与只进行冬季修剪的树(对照)产生了明显差异;第3 a树体丰满紧凑,平均产量为1 293.3 kg/hm^2,较CK增产133.9%;第4 a平均产量为2 542.8 kg/hm^2,较CK增产133.0%。而对照第3 a整形尚未完成,但新梢已部分搭接,第4 a开始郁闭。6个板栗品种中,以燕山魁栗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巨峰葡萄采用"X" 形整形,以弱修剪为主,充分扩大树冠,随着树冠的扩大,逐年间伐,3年生树产量基本稳定在15 000 kg/hm2左右,5年生树冠占面积达到83.3 m2.17年生树冠单株平均占面积226.8 m2,中庸枝长度在50~150 cm的枝条比例达57.4%,树干横断面积达190.1 cm2,新梢平均长度为68.6 cm,新梢的整个生长过程呈双"S"形曲线,表明树势中庸,树体处于盛果期,成枝率高达71.7%.4根主枝分布平衡,接近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6.
怀化市时鲜水果系列报道(5)木洞杨梅栽培及管理(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②幼树施肥.幼树成活后第2年开始施肥,勤施薄施,以氮肥、钾肥为主,适当施用磷肥.春、夏、秋梢抽生期施肥二三次,以稀释的人畜粪尿为主.幼树单株年施纯氮100克,氮肥、磷肥、钾肥比例以1:0.5:1为宜.③结果树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施肥2次.第1次于萌芽抽梢前的2月~3月进行,氮施用量占全年的60%~80%,磷肥、钾肥施用量占全年的20%~30%;第2次施肥在采果后,氮肥用量占全年的20%~40%,磷肥、钾肥施用量占全年的70%~80%.全年施肥量按每100公斤产量施纯氮700克,氮肥、磷肥、钾肥比例为1:0.2:1.2为宜.  相似文献   

17.
批杷属常绿果树,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年抽生新梢3~4次?发育良好的春梢和夏梢,均可成为优艮的结果母枝,秋梢和冬梢,因抽生迟发育不良,一般难成花芽.受结果影响,高产树春梢较少,同时,因果实对营养的消耗,影响到花芽形成。而夏梢在采果后盛发,气候温和,养料集中,抽梢多  相似文献   

18.
<正>贵妃芒果又名"黄金龙芒"、"红金龙芒",我国台湾地区选育而成,1997年台商廖健雄先生自台湾地区引入海南。在海南试种表明,该品种长势健壮,早结,丰产,4~5年生嫁接树单株产量20~30kg或更高,10年生以上嫁接树单株产量可达50kg以上或更高。年年结果,结果性能不亚于"台农1号",但比之更早熟。果实长椭圆形,果顶较尖小,果形近似"吕宋芒",单果重200~500g;未熟果紫红色,成熟后底色深黄,盖色鲜红,表皮光滑,布满均匀的白  相似文献   

19.
绿竹林丰产结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对不同年龄组成的绿竹丛产笋量对比、丛立竹数和该丛当年笋产量的回归关系、以及绿竹丛立竹数 ( N)与丛冠幅 ( CW)的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组成的绿竹丛平均单株产笋量差异显著 ,由 1、 2年生竹组成的绿竹丛平均单株产笋分别比由 1~ 3年生竹组成的绿竹丛和 1~ 4年生竹组成的绿竹丛多 0 .1 638kg和 0 .1 979kg.丛立竹数为 4~ 7(株 /丛 )的绿竹林 ,在相应最大密度下可获得最大笋产量 (笋产量大于 4650 kg/hm2 ) .研究结果提出了绿竹林丰产结构指标 ,可为绿竹丰产培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杨梅大小年结果普遍存在,大年时结果量多,产量高,但果实小,色泽浅,味酸,品质差,成熟期推迟,甚至果实不能转色成熟;而小年时结果量仅有大年的1/10~1/3。这一现象严重地影响杨梅生产,现把杨梅大小年结果成因及其纾解措施介绍如下: 1 杨梅大小年结果的成因   导致杨梅大小年结果现象主要是气象因子及生产管理不当造成。大年树体挂果负载过多,春 梢抽生数量少而短小,果实采后,恰逢7~8月份高温干旱季节,而杨梅大部分是种植在无人工 灌溉条件的山地,高温干旱抑制了枝梢生长,使其在较低温季节难于完成花芽分化,导致翌 年挂果少,形成小年;而小年树体挂果负载少,春梢大量抽生,枝条粗壮充实,6月~7月份,新发的枝条已完成花芽分化,形成大量充实的翌年结果枝,导致来年挂果多,形成大年 。如此往复,形成了杨梅大小年结果的现象。此外,花芽形成期或花期受到冻害、 连续干旱或连续降雨等自然灾害,导致大量落花、落果,或受病虫害侵袭,也会造成大小年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