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万钧 《花木盆景》2005,(10):30-31
岭南盆景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推陈出新,但其制作及鉴赏的审美观始终打上国画的烙印。这种雅俗共赏的视觉效果,使得岭南水岸盆景能真实自然有趣地反映自然.以立体的形式极大限度地表现岭南人精神。上于岭南盆最有形随意动的树桩风格,因而岭南水岸盆景的制作就具有较高的难度,集中表现为制作时间长,树桩与地貌、水岸、假山、人物结合,必须有丰富的内涵.要做到人与自然、艺术与现实的高度统一.这是一个艰巨而且要持之以恒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岭南盆景就是在岭南这块土地上,岭南盆景艺术师对各种素材进行培植、加工、造型,创作出具有岭南特色的盆景。  相似文献   

3.
正岭南地区水横枝树种较为常见,性喜温、粗生耐湿、生长快速、可水养,是制作盆景好桩材,深得盆景爱好者青睐。岭南盆景艺术讲究截干蓄枝,水横枝造型有一定难度,因新生芽节位相距过长,新枝老化后才有新芽丛生,截干蓄枝的时机拖长。虽然整体树桩生长较快,但做到枝托短蓄、积厚劲力,需要更多年功才能渐趋实现,这是水横枝岭南盆景艺术造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为展现园林文化,打造魅力湛江,弘扬岭南盆景艺术,由湛江市城市综合管理局主办,广东省盆景协会、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岭南盆景网站指导,湛江市寸金公园、湛江市盆景协会承办的"园林文化·魅力湛江"2019岭南盆景艺术博览会2月1日至2月20日在湛江市寸金桥公园文化广场举办。2月1日上午,2019岭南盆景艺术博览会盛大开幕。广东省盆景协会会长黄远颖,终身名誉会长谢克英,秘书长邓孔佳,常务副会长何伟源,副会长、粤西盆  相似文献   

5.
正7月29日上午,广东省盆景协会评审第二批"广东省岭南盆景艺术大师"、"广东省岭南盆景艺术家"现场创作考评在中山古镇绿博园举行,此时距离第一批岭南大师评定已有十年。广东省盆景协会于2005年启动了第一次评选"广东省岭南盆景艺术大师"、"广东省岭南盆景艺术家"工作。十年来,被评为"广东省岭南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6.
《花木盆景》2022,(2):60-65
<正>岭南盆景以自然界的树木为师,运用蓄枝截干、大树缩影等艺术手段,将其优美形态浓缩,重现咫尺盆盎之中,作品野趣天然,形神兼备,富有诗情画意。2021年第十三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暨花都·赤坭盆景节期间,在分会场瑞岭村的岭南盆景大师园内展出广东籍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大师、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家、中国盆景高级技师、广东省盆景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的特邀盆景作品100盆,陈设格局高雅,作品精致脱俗,充分展示了岭南盆景特色,特选登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为发掘传承岭南"素仨格"盆景艺术,广州海幢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赏石分会、广东省盆景协会联合决定于"素仁格"盆景创始人和发源地广州海幢寺,举办岭南"素仨格"盆景艺术研讨会,同期举办一个约80盆"素仨格"盆景的小型展览。名称:岭南"素仁格"盆景艺术研讨会主办单位:广州海幢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承办单位:广东省盆景协会、广州盆景协会协办单位:"弄文玩素"盆景群支持单位:《花木盆景》杂志社、《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岭南盆景网  相似文献   

8.
正岭南盆景历史悠久,是中华盆景艺术的重要一脉。岭南盆景依托底蕴深厚的岭南文化,经过历代盆景爱好者的努力,逐渐建立、完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最终形成了"崇尚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师承画理"的岭南盆景文化,成为中华盆景中的一朵奇葩,并以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享誉海内外。在无数的岭南盆景人中,有一位出道早、在国际国  相似文献   

9.
《花木盆景》2007,(12):9-15
岭南盆景产生于明清,建国后形成独特风格,是我国传统盆景艺术五大流派(苏派、扬派、川派、徽派和岭南派)之一。 岭南盆景师承画理,融会岭南画派的艺术特点,几经传承,形成了雄伟苍劲、纯朴自然、飘逸挺拔的鲜明风格。截干蓄枝和分段培育是岭南盆景的主要技法,  相似文献   

10.
<正>为发掘传承岭南"素仁格"盆景艺术,广州海幢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赏石分会、广东省盆景协会联合决定于"素仁格"盆景创始人和发源地广州海幢寺,举办岭南"素仁格"盆景艺术研讨会,同期举办一个约80盆"素仁格"盆景的小型展览。名称:岭南"素仁格"盆景艺术研讨会主办单位:广州海幢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承办单位:广东省盆景协会、广州盆景协会协办单位:"弄文玩素"盆景群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中国盆景以崇尚自然为基调,创作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体现了对中国艺术传统和创作规律的自觉回归,对传统规则式盆景的否定、超越,并在对其它如台湾、日本等不同盆景艺术的吸收借鉴中逐步走向成熟。崇尚自然的审美倾向在岭南盆景艺术中表现尤为突出,孔泰初与素仁作为岭南最杰  相似文献   

12.
正为推动岭南盆景艺术持续发展,弘扬"中国盆景名镇"精神,容桂园林盆景协会定于2016年10月1日至7日在容桂文化中心广场举办罗崇辉盆景藏品、根雕展。本次展览将展出岭南盆景传统树种香、榆、松、柏大型盆景200余盆,凸显藏品大、怪、奇特点,充分展示收藏者对盆景艺术的追求和和收藏理念,并展出海南黄花梨根雕60余件。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1月9日,顺德盆景艺术联展暨广东乐从岭南盆景博物园落成仪式在刚刚竣工的乐从岭南盆景博物园举行。一百多件来自顺德地区各盆协精心遴选的参展盆景陈设得体,雅致大方,汇聚成艺术的海洋,为省内外盆景艺术爱好者和广大市民奉上了一场高水平的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14.
《花木盆景》2014,(11):78-79
罗小冬出生于1962年12月,现任国际盆景协会(BCI)中国地区委员会副秘书长、广州盆景协会常务副会长。 他是一名政府公务员,自幼即喜欢艺术,1990年代接触盆景后,就被岭南盆景的优美造型和艺术魅力深深吸引。从1995年起,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开始从事岭南盆景的栽培与创作,从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和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正>三角梅为岭南地区常见树种,生长迅速,萌芽密集,愈伤能力强,一年可修剪多次,赏花、赏叶、赏型、赏枝爪,四季迥异,景色多变,且虫害较少,不失为岭南盆景的热门树种。在2015年粤桂港(廉江)第二届盆景艺术博览会上,笔者一盆养护了十多年的三角梅盆景作品《春意盎然》荣获金奖:在2016年第十一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上,百盆岭南盆景首次跨越  相似文献   

16.
韩学年先生是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在工作之余十分爱好盆景艺术,注重对岭南盆景的创作与研究。在岭南盆景的众多树种中,对山松(马尾松)尤其偏爱, 十多年来,一直在摸索山松的生长规律,探索培育山松盆景的经验,运用岭南盆景“蓄枝截干”的技法和丰富的枝法,采用靠接、  相似文献   

17.
<正>为发掘传统岭南"素仁格"盆景艺术,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广州海幢寺主办,广东省盆景协会、广州盆景协会承办的"岭南'素仁格'盆景艺术研讨会"于9月28日在素仁格盆景发源地——广州海幢寺举办,同期展出的80余盆精品素仁格盆景也于9月29日-30日对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18.
正谈到岭南盆景艺术,就很自然提到岭南枝法。众所周知,截干蓄枝是岭南盆景艺术枝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很多不同类型枝法造型。其实是不同的枝形,造就于不同的法则去处理盆景构图,如脱衣换锦法、柳格法、木棉品字枝法、跌枝法、飘枝法、平行枝法等,皆是根据不同的枝形,配以不同的法则处理构图所需。目前,岭南盆景枝法运用很多,但总体没有摆脱传统困境,束缚着构图造型的禁忌。创新是盆景艺术的生命,笔者在十多年的盆景创作过程中,摸索出一种全新的枝法,即模拟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月9日至11日,应香港岭南盆景艺术学会之邀,本人作为特邀嘉宾专乘赴香港参加了该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就职典礼。在港期间,笔者与香港盆景界同仁进行了广泛的盆艺探讨和交流,并借此机会专访了香港岭南盆景艺术学会会长黄就成先生。黄就成,现年65岁,现任香港岭南盆景艺术学会会长及创会会长、香港工会联合会业余进修中心园艺导师、香港圆玄学院园艺技师。从事盆景艺术研究、教学  相似文献   

20.
这次我们是专程来观摩、学习以探讨韩学年先生山松盆景艺术为主的岭南山松盆景研讨会。山松盆景的成功,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喜悦,韩先生不愧为岭南山松盆景开拓创新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