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进行大叶冬青混交试验。结果表明,大叶冬青、马尾松比较适合试验地气候、土壤,马尾松是大叶冬青的较佳混交树种,大叶冬青×马尾松混交能够促进大叶冬青和马尾松的生长,可在同立地条件林地进行推广;建柏、乳源木莲与大叶冬青混交也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林木的生长,可根据具体情况营造大叶冬青和建柏或乳源木莲的混交林;光皮桦不能适应该立地条件,大叶冬青和光皮桦混交林的生长状况不良。  相似文献   

2.
玉米及其野生近缘材料的分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大刍草形态学性状的显著区别,大刍草可分为5个植物学种。大刍草是玉米亲缘关系最近的野生近缘材料已被众多研究结果证实,玉米的直接祖先是否是大刍草还没有定论。对玉米与大刍草的分类系统作了介绍,同时对5个大刍草植物学种的特征特性、玉米与摩擦禾分类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媒体环境逐步形成,"大数据"已然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鲜明特征,并对广告营销领域带来极大的影响。在茶叶广告营销体系中,大数据对传统营销体系进行了解构,同时也使得基于大数据背景下茶叶的全媒体广告营销体系得以重构。本文从大数据的形成出发,探讨大数据背景下茶叶广告营销体系解构,同时分析大数据背景下茶叶广告营销体系重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以177份大豆微核心种质为材料,利用豆芽机进行豆芽生产实验,采用SAS 9.2对大豆百粒重、大豆芽鲜产量、大豆芽干产量、大豆芽芽长、大豆芽根长、成芽率和维生素C含量7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以上7个性状变异广泛,各性状在品种间差异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芽维生素C含量与干产量和成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大豆芽鲜产量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以大豆芽VC含量为主要指标,筛选出7份高VC含量的大豆芽芽用种质,为选育高VC含量的优良芽用大豆品种提供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5.
单季稻大螟防治问题及氯虫苯甲酰胺对大螟白穗防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螟的数量在局部地区已上升为主要害虫,其种群数量也已超过二化螟。大螟上升主要原因,一是耕作制度多样化与农田生态环境改善有利于多食性大螟的发生;二是大螟发生期早于二化螟,在当前普遍采用长持效药剂,防治间隔时间拉长情况下,大螟容易出现失治漏治;三是当前螟虫主治药剂氟虫腈三唑磷等对大螟防效不理想。为此,笔者进行了新药剂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大螟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对单季晚稻破口期大螟的防效为94%、保穗率71%,显著高于90%杀虫单200 g/667 m2高剂量处理的84.6%、54.7%。同时提出"改变作物布局,集中连片种植,及时清除田边杂草,恶化大螟生存环境,加强测报,适期防治"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福建省大小麦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建国以来大小麦生产取得很大发展,尤其是单产不断提高,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单产提高更快,2003年春收大、小麦单产分别为2595kg和3150kg。认为我省土地资源、自然条件、种麦的历史和经验,科研优势,以大小麦为原料的工业迅速发展等均有利于发展大小麦生产。提出我省今后发展大小麦生产应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手段,往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专用化方向发展。还从提高认识、科技创新、专用麦生产基地、栽培技术、市场管理服务等方面探讨了今后发展大小麦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用裂区设计,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玉草2号、川单14×墨西哥大刍草和墨西哥大刍草产量以及最适密度下饲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密度下,玉草2号鲜、干草产量均最高,川单14×墨西哥大刍草其次,墨西哥大刍草最低;3种饲草其鲜、干草产量随密度增加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最适密度下饲用价值比较表明,玉草2号和川单14×墨西哥大刍草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粗脂肪4种饲用成分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墨西哥大刍草,其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低于墨西哥大刍草;玉草2号和墨西哥大刍草相对饲用价值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川单14×墨西哥大刍草。  相似文献   

8.
王莹  王桃云  钱玮  赵卉 《大豆科技》2011,(2):27-28,31
为了解大豆荚壳中的营养成分,以大豆荚壳为原料,对大豆荚壳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豆荚壳中含有总黄酮、蛋白质、还原糖、总糖、粗纤维、粗脂肪和灰分等多种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8.49%、4.39%、2.23%、5.05%、7.32%、32.22%、5.28%。大豆荚壳所含的17种氨基酸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01%。针对大豆荚壳的营养特点,可以进行不同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水分和氮肥对大穗型水稻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与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穗型水稻具有较大的库容,增产潜力大。灌浆结实期的水分和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起关键作用,研究此阶段水分和氮肥对大穗型水稻生理机制的影响,对于指导大穗型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有关大穗型水稻籽粒灌浆结实特点、水分和氮肥对大穗型水稻灌浆结实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了一些目前大穗型水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盐城市大麦种子生产的现状出发 ,提出要实现大麦生产的现代化 ,推进大麦原料的深度开发利用 ,提高大麦的经济效益 ,必须实现大麦种子产业化经营。并从大麦种子产业化生产的内在要求、本地大麦种子生产的优越条件、大麦种子产业化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所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对维管束性状与穗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倒二节间大维管束韧皮部面积与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大小维管束数、大维管束韧皮部面积与一、二次枝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倒二节间大维管束木质部面积和大维管束面积与一、二枝梗结实率和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倒二节间大、小维管束数量多的前提下,大维管束韧皮部面积,大维管束木质部面积等性状的优良,有利于改善穗部性状。  相似文献   

12.
大麦黄花叶病是欧亚冬大麦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国内外对大麦黄花叶病抗病品种培育的重视,大麦黄花叶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麦黄花叶病病毒株系的分类、病害的发生与传播、抗性遗传、抗病基因的定位以及抗黄花叶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就大麦黄花叶病遗传育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育种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叶龙茶解剖学、肌动蛋白基因及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叶龙茶是来源于江西修水茶科所宁州群体茶园中一株自然突变体形成的大叶并无蕾无性繁殖新品种。对大叶龙茶及其母株的成熟叶片和不同时期的芽进行石蜡切片研究表明,大叶龙茶叶片栅栏组织细胞较长、海绵组织层数增加;大叶龙茶无蕾的原因是由于所有的芽始终保持营养芽的状态所致。首次克隆了茶树3个肌动蛋白基因片段(CS-ACT1,CS-ACT2,CS-ACT3),且都编码225个氨基酸,大叶龙茶与母株及500个BlastX分析获得的肌动蛋白序列在保守结构域F、G、H区有相应的四个氨基酸不同。对大叶龙茶及其母株进行AFLP分析表明,大叶龙茶总带数比母株少,并出现一部分特有带;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大叶龙茶及其它常见品种进行研究,表明大叶龙茶等4个修水品种与龙井43有相似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关于湖南种粮大户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南省种粮大户生产情况的调查,作者认为,湖南种粮大户具有以下特点和趋势:大户不大,大户不多;大户难大,大户盼大;大户可大,大户在大;大户当大,大户必大.要使种粮大户健康发展,这需要相关部门因势利导,通过“五个结合”(土地流转与土地整理相结合、稳定稻谷价格与稳定农资价格相结合、大户履约与惠农政策相结合、行业协会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立即行动与长远规划相结合),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大数据时代到来。在大数据环境下,茶叶企业生产成本利用先进的数据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摒弃了传统的茶叶成本控制方式,使得茶企业在生产成本控制、企业资源的利用上更加透明化。以往的企业数据内容众多、数据量过大,在大数据平台的管理下,虽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挑战,需要高效的利用大数据进行企业成本的控制管理,降低企业在生产、采购、运输等各方面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茶叶企业的成本节约情况,以及大数据环境下茶叶企业成本控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茶叶企业成本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麦散黑穗病是大麦常发病害,尤其是单二品种的散黑穗病最为严重.6%立克莠30 ml加5.5%浸丰Ⅱ50 ml处理,可有效地防治大麦散黑穗病,兼治大麦条纹病.药后调查,它对大麦散黑穗病防效达100%,出苗相对安全,分蘖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李瑞  周玮  李丽  陆巍 《中国水稻科学》2009,23(5):555-558
 以水稻低叶绿素b突变体及其野生型(镇恢249)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第5叶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光合放氧、Rubisco大亚基含量变化以及对胰蛋白酶敏感性的变化,并通过喷施不同的抗氧化剂以及氧化剂研究其对Rubisco大亚基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全展后随着衰老进程,突变体与野生型光合放氧速率、Rubisco大亚基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抗氧化剂可以不同程度地缓解Rubisco大亚基含量的下降,而氧化剂则加速Rubisco大亚基含量的下降。低叶绿素b突变体的光合放氧速率高于野生型,Rubisco大亚基含量下降慢于野生型,并且衰老进程中突变体Rubisco大亚基对胰蛋白酶的敏感性低于野生型,推测活性氧是Rubisco降解的调节剂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对黑龙江及国内外马铃薯生产地区的生产水平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马铃薯生产技术当中的垄体耕翻区别。从马铃薯大垄栽培的理论依据、黑龙江省推广大垄栽培的现实依据及黑龙江省推广大垄栽培的奈件方面对采用大垄深翻提高黑龙江省马铃薯产质量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在我国北方一作区推广大垄马铃薯栽培应注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大垄与小垄栽培条件下不同耕层的地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马铃薯大垄栽培方式的优势及推广价值,对马铃薯大垄(90cm)和小垄(70cm)两种栽培模式分别进行了不同耕层地温测定,观察其地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大垄栽培条件下的地温总体低于小垄,但是马铃薯生长发育前期地温差异不明显,基本重合,马铃薯生长发育后期大垄地温明显低于小垄,可见大垄栽培模式适合马铃薯生长发育的规律,前期有利于马铃薯的植株生长,后期有利于马铃薯的块茎膨大。试验表明,马铃薯大垄栽培是有待于大规模推广利用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解决大株红景天种子发芽率低的问题,探讨了大株红景天种子的休眠原因,采用不同浓度的GA3溶液浸种法,观测其发芽情况,结果表明大株红景天种子的休眠是由吸水障碍和含有抑制发芽物质所致,用水或50mg.L-1的GA3溶液浸种48h可解除大株红景天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