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甘蓝蔬菜采后贮藏情况及影响甘蓝类蔬菜保鲜贮藏的因素,并提出减少蔬菜损失的方法,以期指导菜农采后保鲜贮藏。  相似文献   

2.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耀章 《世界农业》2007,(10):64-65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水果、蔬菜生产量日益增多,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国内外最新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与方法,以及果蔬气调贮藏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甘肃农业科技》2005,(8):F0004-F0004
颉敏华,女,汉族,1970年4月生,甘肃省甘谷县人,硕士,在读博士,副研究员。199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西北农业大学,攻读植物生理学果实采后生理研究硕士学位。1996年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从事蔬菜的贮藏保鲜研究工作,1999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2000年调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加工研究室,从事果品蔬菜的贮运保鲜研究工作,2001年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中心贮藏保鲜研究室主任,从事果品、蔬菜的贮运保鲜及果蜡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1):F0003-F0003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是全国农科院系统成立最早的从事农产品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专业机构。下设采后生理实验室、采后病理实验室、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室、办公室和龙田保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现有职工30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1人,博士生2人,硕士生5人。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学》2001,(12):40-43
一、预冷概念 各种蔬菜的生长需要温暖的环境条件,而蔬菜的保鲜需要适宜的低温环境,蔬菜采后产品高于适宜保鲜温度的热量称之为“田间热”,预冷就是将新采收的蔬菜在运输、贮藏、加工以前,迅速除去田间热的过程。一般为十几分钟到二十几小时,因预冷方法、菜体结构不同而有所不同。预冷是为蔬菜采后保鲜创造良好温度环境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宜昌柑橘贮藏保鲜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宜昌柑橘产量逐年增加,品质不断提升,但采后贮藏保鲜水平低下导致柑橘采后损失严重,柑农稳定增收困难。为减少柑橘采后损失、保障柑农稳定增收、促进宜昌柑橘产业协调发展,在实地调研宜昌柑橘贮藏保鲜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有针对性提出了整合柑橘科技资源、加强采后贮藏保鲜项目建设、加强采后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贮藏保鲜各环节综合控制、推进采后科技成果转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果蔬菜贮藏保鲜的最终目的是保持果蔬的风味和营养品质,影响果蔬贮藏性能的因素很多,其中农业技术措施是决定果蔬质量的前提,现就农业措施对果蔬贮藏性能的影响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因其独特口感及富含维生素C等特点,越发受到消费者所喜爱。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同时猕猴桃采后配套设施的缺失,使得果贱伤农事件频频发生。气调保鲜贮藏是指通过对贮藏环境中O_2与CO_2的比例进行调节以实现保持果蔬品质、延长果蔬贮藏保鲜期的目,本文通过对猕猴桃采后气调保鲜贮藏技术分类、气调保鲜技术分析、气调保鲜技术注意事项和采用气调保鲜贮藏技术的优势方面来介绍气调保鲜贮藏技术在猕猴桃中的运用,以期为猕猴桃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草莓的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草莓在常温下放置1~3 d后就开始变色、变味、不耐贮藏和运输等问题,从草莓采后的生理特性变化分析入手,介绍了气凋贮藏、冷藏保鲜、SO2处理、几丁质保鲜等几种草莓贮藏保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百香果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受到消费者普遍欢迎。百香果采后极易因失水引起果皮皱缩,影响品质,采后运输贮藏难度较大。为百香果采后运输、贮藏保鲜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介绍影响百香果采后贮藏品质的因素,从低温贮藏、化学保鲜剂、涂膜保鲜、气调保鲜等方面综述百香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从冬枣贮藏保鲜的方法和影响其贮藏保鲜的因素等方面,对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总体来看,冬枣贮藏保鲜的物理贮藏方法包括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和减压贮藏,化学方法中包括一些化学杀菌剂、保鲜剂和激素处理,考虑到化学药剂的残留对人体的影响,近几年来,科研人员逐步探索开发冬枣采后生物防治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论述了影响冬枣保鲜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冬枣自身因素、农业技术措施和环境条件等,并对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人参果营养成分、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方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果又名香瓜茄,新鲜的人参果水分含量高,且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及多酚类抗氧化活性物质,但采后易发生病原菌侵染及褐变,因此采后保鲜是人参果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综述从人参果的营养物质、酚类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等进行概述。对人参果采后果实颜色、呼吸作用、碳水化合物和质地变化等影响果实采后生理特性的关键因子做了详细介绍,并对采后低温、气调及其他贮藏保鲜处理方式进行综述。同时指出人参果在营养成分开发和贮藏保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水果蔬菜保鲜贮藏,是降低果蔬菜损耗、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然而目前国内果蔬保鲜均采用低温贮藏法,成本高、投资大、不易普及推广。本文介绍的一种常温下果蔬保鲜贮藏技术,成本低、操作方便、保鲜周期长,中小企业及个体农户均可运用。 1、原料选择选择无变质腐烂、无  相似文献   

14.
荔枝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存在收获时间短、采后果皮褐变严重、耐贮运性差等特点,对荔枝的生产与销售极为不利。因此,掌握荔枝采后的生理变化规律,探索荔枝的贮藏保鲜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文章主要从荔枝的结构、采后生理特性、果皮褐变等方面综述荔枝保鲜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比较常用的荔枝贮藏保鲜技术,总结荔枝保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荔枝保鲜研究的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猕猴桃果实保鲜效果研究进行了综述,从猕猴桃生产状况、采后生理研究、贮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贮藏保鲜技术以及贮藏保鲜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毛叶枣的贮藏保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印度对毛叶枣贮藏保鲜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从毛叶枣的采收、采前处理、采后处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贮藏保鲜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葡萄采后生理生化特征及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83-11185
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葡萄贮藏生理生化的特性以及葡萄采后主要病害等的研究状况,对葡萄采后保鲜技术冷藏、气调贮藏、辐射贮藏保鲜、钙对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涂膜保鲜、气体防腐保鲜、采前喷雾保鲜剂、臭氧保鲜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开发安全、无毒的保鲜剂或无公害的保鲜方法如生物防治、诱导抗病性、紫外线处理、O3处理、变温处理等,将是今后葡萄保鲜领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王新民 《吉林农业》2010,(7):121-121
文章提供了一些有关苹果采后的贮藏保鲜技术和方法,以期对果农和苹果经营者在运用保鲜技术和方法时起到借鉴意义,进一步提高苹果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橄榄果实采后病害及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国内外橄榄采后主要侵染性病害的症状及其病原特征,综述了橄榄果实贮藏保鲜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今后橄榄贮藏有保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枣果采后生理特性与保鲜贮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综述了中国枣(Zizyphus jujuba Mill.)采后主要生理特性,研究表明:多数中国枣呼吸属于非跃变类型;枣果采后呼吸强度大;内源脱落酸对成熟和衰老起主导作用;鲜枣采后贮藏期易积累二氧化碳和乙醇,导致枣果软化、褐变;枣果采后易失水软化、腐烂。枣果采后保鲜贮藏技术有:常温保鲜技术;低温冷藏保鲜技术;湿冷保鲜技术;气调保鲜技术;减压贮藏保鲜技术;冷冻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