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6份安徽乌菜为试材,研究基因型、6-BA、AG对乌菜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及6-BA对植株再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乌菜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具有明显差异,6份乌菜材料中有3份诱导出胚状体,H-4出胚率最高,平均每花蕾诱导8.76个胚;NLN-13培养基中添加0.2 mg/L 6-BA和AG 10 mg/L均能促进胚状体发生,后者促进作用更明显;MS培养基中添加1 mg/L 6-BA可提高乌菜胚状体成苗率。  相似文献   

2.
菜心小孢子培养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菜心小孢子培养体系,以10个菜心品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研究基因型、不同培养基配方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孢子胚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决定菜心品种能否出胚的一个重要因素,且不同基因型试材间小孢子胚诱导率具有明显差异,其中'Cx1'Cx6'Cx8'经过小孢子培养后较易获得胚状体,而其他材料则没有获得胚状体,基因型的不同导致胚状体诱导率在0~2.10胚·蕾~(-1)之间;同一基因型,在不同培养基成分诱导条件下,添加活性炭对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较大,胚诱导率在0.03~2.10胚·蕾~(-1)之间;培养基中蔗糖质量浓度为130 g·L~(-1)时',Cx1'的胚诱导率最高;此外,在培养基中添加0.05 mg·L~(-1)6-BA和0.5 mg·L~(-1)NAA可以显著提高菜心'Cx1'胚状体诱导率。  相似文献   

3.
以10个球茎甘蓝品种(系)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胚状体发生及其再生植株获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6-BA不仅使胚诱导成功率达到了100%,还显著提高了出胚率;胚状体发育程度和整齐度与基因型及每皿出胚数有关;子叶期为最佳的转接时期;MS+0.5 mg/L 6-BA+0.1 mg/L NAA是最适的成苗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春结球黄心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洪艳  冯辉 《中国蔬菜》2009,1(8):32-35
以引自韩国和日本的14个春结球黄心大白菜优良杂交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对影响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春结球黄心大白菜小孢子胚诱导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对培养基中添加生长调节剂的反应不同;40r·min-1 低频振荡培养对小孢子胚诱导有促进作用;适宜的小孢子胚生芽培养基为MS+2.0 mg·L-1 -16-BA+0.1 mg·L-1 -1NAA+3%蔗糖+0.8%琼脂。  相似文献   

5.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6):198-199
采用略加修改的NLN培养基(无机大量元素1/2)和甘蓝型油菜小孢子的胚状体诱导程序,培养了5个中国菜用小白菜品种和1个中国大白菜品种的小孢子,进行了双单倍体的诱导。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小孢子产胚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6.
胡萝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技术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种基因型胡萝卜品种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离体培养的方法,对影响胡萝卜小孢子诱导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胡萝卜小孢子培养过程中的相关环节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有3个基因型诱导出胚状体,不同基因型之间胚诱导率差异明显,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胚诱导的重要因素;盛花期取材进行诱导的出胚率显著高于其它2个时期,表明盛花期为最佳取材时期;33℃处理2 d的出胚率最高,为胡萝卜小孢子胚诱导的最佳热激条件;激素最佳配比为0.5 mg·L^-1 2,4-D;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活性炭有利于小孢子诱导产生胚状体,最佳浓度为0.2 g·L^-1。  相似文献   

7.
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基因、温度和培养基,遗传基因对小孢子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低温预处理花蕾可明显提高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率,高温预培养能促进胚状体诱导,NLN-13液体培养基中添加谷氨酰胺、谷胱甘肽、L-丝氨酸可明显促进小孢子胚状体形成.  相似文献   

8.
球茎甘蓝小孢子培养中影响胚诱导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份球茎甘蓝品种(系)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影响胚状体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胚状体发生的关键因素,不同基因型间胚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异;初花期为最理想的取蕾时期;添加适量激素能够提高胚诱导率,6-BA的适宜浓度为0.2mg·L-1,NAA的作用因基因型而异;4℃低温预处理24h可以明显提高胚诱导率;添加0.25mg·mL-1活性炭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胚诱导率,而且能够改善胚状体发育状态。  相似文献   

9.
黄瓜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成胚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艳  陈劲枫 《园艺学报》2009,36(2):221-226
 以10个不同基因型黄瓜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通过对成胚条件的系统研究,从‘7447’和‘Poinsett97’中获得了子叶形胚和再生植株。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和小孢子发育时期是限制黄瓜游离小孢子成胚的关键因子。不同品种间胚状体产量差异显著,每皿产胚1.5~33.4个。单核靠边期是进行黄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最佳时期。低温预处理有利于胚状体的诱导,4 ℃预处理2~4 d为宜,以处理2 d时胚状体产量最高。外源激素在诱导胚状体时并非必需,但低浓度的外源激素(0.5 mg·L-1 2,4-D、0.2 mg·L-1 6-BA)更能促进小孢子成胚。NLN和B5两种基础培养基在诱导胚状体上无显著差异。子叶形胚易分化成苗,而其它类型的胚状体不能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羽衣甘蓝小孢子胚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凤英  冯辉 《园艺学报》2006,33(3):642-644
 以‘圆叶红心’和‘皱叶红心’2个羽衣甘蓝F1杂交种为试材, 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 研究了6-BA、NAA和2, 4-D对其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结果表明: 6-BA对诱导胚状体起促进作用, 其适宜浓度为0.2 mg·L - 1 ; NAA抑制小孢子胚状体发生, 但能促进其发育, 提高正常胚比例; 2, 4-D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只有少量细胞团的形成; 6-BA、NAA综合作用能显著提高胚状体诱导率, 其浓度配比以1∶1或2∶1为佳。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和振荡培养对提高大白菜胚诱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1个大白菜品种(品系)为材料,采用NLN培养基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了活性炭和振荡培养对小孢子胚诱导和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1个大白菜品种有9个诱导出胚,每花蕾诱导胚数0.056~12.67个。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0.5g/L),有利于小孢子胚的诱导和形成,Y536和Y585胚诱导率分别提高了16.1和4.8倍,极难诱导出胚的材料Y516也诱导出胚;采用振荡培养方式(65r/min),Y531和Y445胚诱导率较静置培养分别提高了18.23%和30.91%,出胚时间提早2~4d。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耐抽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中出胚难的问题,以23个耐抽薹大白菜品种为试材,探究不同基因型间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差异以及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对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NLN-13培养基,23份耐抽薹大白菜材料中仅有3份诱导出胚,胚诱导成功率为13.0%,且不同基因型间小孢子出胚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大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的重要因素。添加适宜浓度的两性霉素-B和灰黄霉素,23份耐抽薹大白菜材料的胚诱导成功率分别达到60.9%和82.6%,添加1.0~2.0 mg·L-1两性霉素-B和0.5 mg·L-1灰黄霉素时诱导出胚材料数量最多,胚诱导率最高可达0.467胚·蕾-1和0.733胚·蕾-1,表明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耐抽薹大白菜小孢子胚胎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以多种类型的大白菜品系及F1为试材,探索了若干因素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大白菜游离小孢子的成胚能力差异极大,产胚量最高的基因型达到187个/皿,最低的为0个/皿;NLN-13液体培养基中BA的浓度为0.2mg/L(毫克/升),有利于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NLN-13液体培养基中添加少量活性碳可明显促进小孢子胚状体的形成;大白菜小孢子植株在1/2MS+3%蔗糖+0.8%琼脂+0.1mg/ml(毫克/升)NAA生根培养基上生根良好,将已生根的小孢子植株移到1/2塘土+1/2粪土的盆中便可成活与生长。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阳  叶雪凌  冯辉 《中国蔬菜》2006,1(7):16-18
以福田50、长快两个大白菜一代杂种为试材,对影响小孢子胚状体形成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1~1.0mg·L-1的NAA对大白菜小孢子胚的发生有抑制作用,而且随生长素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加大。2,4-D对小孢子胚的形成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较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胚状体的发生,而较高浓度则产生抑制作用,ZT的最适宜浓度为0.2mg·L-1,6-BA的最适浓度为0.4mg·L-1,且6-BA的作用大于ZT。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综合影响是两者影响的叠加。NLN培养基是最适于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基本培养基。活性炭对大白菜小孢子胚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影响菜心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影响菜心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胚状体的主要因素如基因型、花序低温预处理、高温起始培养和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小孢子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材料之间,诱导频率差异显著;低温预处理幼花序可明显提高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率,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可改善胚的分化,高温预培养促进胚状体诱导。  相似文献   

16.
影响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影响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54个基因型之间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差异显著; 对供体材料低温处理, 在0~5 d范围内小孢子胚诱导率差异不大, 超过5 d则明显降低; 高温诱导在12~60 h范围内差异不大, 超过此范围则小孢子胚诱导率明显降低; NLN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NAA) 和细胞分裂素(6-BA) 对小孢子胚诱导率影响不大, 添加的浓度过大时小孢子胚诱导率反而降低; 活性炭的有无和浓度大小对小孢子胚诱导率影响极大。通过基因型、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活性炭4因素分析表明: 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 活性炭不同浓度之间差异显著; 基因型与活性炭不同浓度之间的互作差异显著; 其它的5个一级互作、4个二级互作和1个三级互作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红菜薹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红菜薹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红菜薹材料之间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差异很大;4℃低温预处理2 h时小孢子胚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NLN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NAA)和细胞分裂素(6-BA)对小孢子胚诱导率影响不大,添加浓度过大时诱导率反而降低;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能提高小孢子胚诱导率;子叶型胚在15 g/L琼脂的培养基上直接成苗率最高,达56.7%;再生植株在MS和1/2MS+IBA(0.5 mg/L)中的生根能力最好,1/2MS生根效果其次.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红菜薹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红菜薹材料之间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差异很大;4℃低温预处理2h对小孢子胚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NLN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NAA)和细胞分裂素(6-BA)对小孢子胚诱导率影响不大,添加浓度过大时诱导率反而降低;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能提高小孢子胚诱导率;子叶型胚在15g/L琼脂的培养基上直接成苗率最高,达56.7%;再生植株在MS和1/2MS IBA(0.5mg/L)中的生根能力最好,1/2MS生根效果其次。  相似文献   

19.
菜用羽衣甘蓝的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辉  郭姝  冯建云  王玉书 《园艺学报》2009,36(4):587-592
 以引自日本村田种苗公司的菜用羽衣甘蓝杂交种‘绿叶多汁’为试材, 对小孢子胚诱导条件、胚状体转接时间、生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在NLN-13 + 0.1 mg·L- 1 6-BA + 0.1mg·L-1 NAA和NLN-13 + 0.2 mg·L-1 6-BA + 0.2 mg·L-1 NAA两种培养基上获得了胚状体, 其发生率分别为1.38胚·蕾-1和0.98胚·蕾-1; 转胚时间以接种培养后25 d为宜; 适宜的胚状体生芽培养基为MS +2.0 mg·L-1 6-BA + 0.1 mg·L-1NAA + 3%蔗糖+ 0.7%琼脂, 丛生芽诱导率为56138%; 生根培养基以1/2MS + 0.1 mg·L-1 NAA + 3%蔗糖+ 0.7%琼脂为宜, 生根率100%。  相似文献   

20.
在花前14 d,分别对4个抗寒无核葡萄杂交组合‘火焰无核’×00-1-5、‘秦红10号’×00-1-5、‘秦红2号’ב木星’和‘红宝石无核’×00-1-5的母本花序施用不同浓度6-BA,以MM3固液双相培养基作为胚发育培养基,WPM固体培养基作为胚萌发培养基进行胚挽救,研究花前施用6-BA对胚挽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前施用6-BA对胚的发育起促进作用,但不同浓度6-BA对不同杂交组合的胚挽救效果不同,其中‘秦红10号’×00-1-5、‘秦红2号’ב木星’和‘红宝石无核’×00-1-5在6-BA浓度为50mg/L时,胚发育率、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而‘火焰无核’×00-1-5在6-BA浓度为30 mg/L时,胚发育率、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无核品种‘秦红2号’‘红宝石无核’最适宜作母本,‘火焰无核’胚挽救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