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41个番茄育种品系的单株前期产量构成因素中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种果型的番茄单株前期产量的规律不同,大果型番茄单株前期产量与茎粗、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小果型番茄的单株前期产量与单果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16个番茄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和总采果数、株高、叶片数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86,0.6144和0.5182。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采果数、平均单果质量、果肉厚、株高、总采果数对单株产量直接作用较大,早期采果数通过总采果数、第1穗果数、平均单果质量、株高、茎粗、果肉厚对单株产量间接作用均为负值且较大。  相似文献   

3.
对16个番茄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和总采果数、株高、叶片数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8 6,0.614 4和0.518 2.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采果数、平均单果质量、果肉厚、株高、总采果数对单株产量直接作用较大,早期采果数通过总采果数、第1稳果数、平均单果质量、株高、茎粗、果肉厚对单株产量间接作用均为负值且较大.  相似文献   

4.
以4个鲜食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番茄的14个农艺性状,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番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及与番茄产量的关系,为筛选番茄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番茄产量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4 2**,产量与株高、始花节位、平均坐果数、果实纵径、平均单株结果个数和果形指数呈不显著的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番茄的各性状与产量间的关联度为生育期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单株坐果数株高始花节位果肉厚度心室数量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单株结果个数果实纵径茎粗果形指数;多元线性回归表明,影响番茄产量的性状是单株产量和平均结果数;试验表明,平均结果数和单株产量是影响番茄产量的关键性状。  相似文献   

5.
弱光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性状稳定的4个番茄品系为试材,利用模拟弱光环境研究弱光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使植株株高/茎粗增加,干质量、比叶重、叶片数、坐果率、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降低。番茄产量的降低幅度与弱光下植株各个生育期的生长特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株高/茎粗、总干质量和叶干质量、比叶重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趋势相似,但不同品系的变化程度不同,因此,可考虑用其作为番茄苗期鉴定耐弱光性强弱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施用酵素菌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柴达木地区番茄的种植中,进行单因素四水平的酵素菌有机肥的基肥试验。结果表明:酵素菌有机肥作为基肥可以明显促进番茄茎粗、单果重、果实横径生长、增加单株结果数,能明显提高番茄的小区产量、总糖含量、维生素含量。其最佳施用量为3600 kg/hm2+农家肥30000 kg/hm2+磷酸二铵375 kg/hm2。  相似文献   

7.
樱桃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9个樱桃番茄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每穗结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967.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结果数和单果重对单林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单株穗数对产量的间接作用大;这三个性状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可作为樱桃番茄丰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8.
对11个番茄育种品系选取与单株产量有关的5个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果型番茄的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不同,小果型番茄(var.cerasiforme)的单株产量与单果重、花序数和每花序果数关系密切,每花序果数是最重要的产量因素;大果型番茄(var.vulgare)的单株产量与每花序果数和单果重关系密切,单果重是最重要的产量因素。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进口番茄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当地温室专用番茄高产优质品种,选取了2个进口品种和2个国产品种,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和主茎叶片数在苗期、盛花期和盛果期,进口品种均高于国产品种;单株果穗数和单株果数,进口品种高于国产品种,单果重和综合产量在早春茬栽培中并无绝对优势.株高、主茎叶片数和单株果数等3个测试指标的动态分析表明,规律一致但分布不同,2个进口品种的动态曲线从苗期到盛果期始终保持上位,说明进口品种在株高、主茎叶片数和单株果数3个生长发育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植株生长旺盛,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0.
加工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加工番茄11个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估测加工番茄12个主要性状对单株产量形成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果质量、干物质含量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5和-0.7627;单株产量与果形指数、前期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与干物质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在加工番茄丰产育种中可作为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1.
对"实践八号"返回式卫星搭载循化线辣椒种子SP2代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检测了变异性;并对SP2代辣椒碱提取率与其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循化线辣椒种子经太空诱变处理后,SP2代处理在株高、茎粗、叶片、植株开展度以及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及单株产量等方面均与对照表现出较大差异,且以正向变异居多;对SP2代辣椒碱提取率与株高、果纵径、植株径粗的相关程度较高,可将其作为品种选育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番茄5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以及各数量性状与小区产量的相关遗传进度和选择指数。结果表明:病毒病病情指数、单株果数和小区产量的变异程度高,分别为17.89、12.62和12.54;病毒病病情指数的遗传力大,为66.13%;病毒病病情指数的遗传进度和相对效率高,分别为18.58和29.97%;单株果数与小区产量的相关遗传进度较高,为0.462;凡含有单株果数这一性状的选择效率最高,其次为单果重;多个性状的选择优于单一性状的选择,并且由单株结果数、病毒病病情指数、果肉厚、小区产量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综合选择响应值最大为26.9%。  相似文献   

13.
番茄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建超  郑士金 《吉林蔬菜》2000,(2):34-35,37
研究了番茄6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以及各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和选择指数等。结果表明:病毒病情指数、小区产量的变异系数较高,分别为17.89%、12.54%;病毒病病情指数的遗传力最高为66.13%、小区产量的遗传力最低为19.63%,病毒病病情指数、单果重、单株果数的遗传进度相对效率分别为29.97%、11.93%、12.99%,从其相关上看,影响小区产量的性状主要是单株果数和  相似文献   

14.
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迺妮 《长江蔬菜》2013,(22):16-19
对辣椒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估测了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几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试验结果表明,单株果数与单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果肉厚与果长、果宽呈显著正相关,株高、果宽、果肉厚、单果质量等性状都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果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相当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9319,平均单瓜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8421,因此,在辣椒育种中,应同时考虑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2个性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从西班牙引进的7份甜(辣)椒品种的试验数据为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试品种进行株高、茎粗、平均单果重、果长、果径、果肉厚、单株结果数、单株早期产量、单株总产量等性状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与品种材料的实际表现一致。还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甜(辣)椒几个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找出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通过这两例的分析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甜(辣)椒引种上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番茄7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病毒病病情指数的变异系数、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相对效率最高,分别为17.89%、66.13%和29.97%,从其相关上看,影响小区产量的性状主要是单株果数和单果重、果肉厚、果形指数,在选择时应予以重视,但在选择单株果数的同时,要考虑单果重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湖南辣椒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以湖南本地16个辣椒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鉴定,分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系数及通径分析系数。试验结果表明,湖南的主要辣椒品种间产量、株高等8个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有选育价值;鲜果产量与果宽、单果鲜质量、单株挂果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对辣椒鲜果总产量的直接贡献依次为:单株挂果数(0.648)单果鲜质量(0.629)果宽(0.511)果长(0.328)果肉厚(0.304)果柄长(-0.014)株高(-0.105)。  相似文献   

18.
张广楠 《北方园艺》2012,(13):50-52
2011年度在青海省6个试点对引进的3个番茄新品种进行了区域试验,对产量、农艺性状、生育期、抗性、稳定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阳光F1"番茄为无限生长型;属鲜红色,中型果,果型均一,果实鲜艳有光泽,硬度强,耐贮运;连续坐果率强,单株结果数多,单果重165g左右;667m2产量可达8 000kg;稳定性及丰产性均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9.
以17个地方辣椒品种为试材,选取20个主要农艺性状和4个品质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探寻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指标之间的关联,更全面地对这些辣椒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辣椒地方种质资源实现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株高、茎粗、株幅、果面棱沟、果肉厚、果横径、叶形和分枝性是影响地方辣椒产量的主要因素。粗纤维含量与单株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含量与单株果数、粗纤维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辣椒素含量与单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平均单株果数为99.53个,平均单果质量为7.66 g,辣椒素、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平均含量分别为1.18 g·kg-1、11.79%、13.42%和30.19%。辣椒素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4.92%。聚类分析按农艺、品质指标将17个品种分为4个类群。筛选出单株果数多、综合品质最优的“黄胆辣”,辣椒素、蛋白质含量高的“剑河独杆辣椒”,蛋白质含量高的“内黄尖椒”,单果质量最大的“牛场辣椒”等。  相似文献   

20.
张娜 《蔬菜》2022,(11):29-31
摘要:为探索微生物菌剂对番茄连作障碍的防治效果,通过在3个地点5年连作番茄的设施地块 上施用不同用量微生物菌剂,以98%棉隆M G处理为对照,比较分析番茄生育性状、产量和效益。 结果表明:667 m2 用20 kg微生物菌剂效果最佳,可改善番茄生育性状,与对照相比较,株高增加 4.8~6.0 cm,茎粗、单果质量、单株结果数、病株率均无显著差异,667 m2 节本增效480~840元;同时 省时省力,无环境污染,能够优化土壤微生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