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番茄"美罗迪"为试材,研究了固态微生物菌剂对温室番茄的株高、单果质量、单株果数、商品率、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的土壤里穴施微生物菌剂,能够促进番茄"美罗迪"的生长,增加番茄的商品率、单株果数、单果质量,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并高于常规施肥和添加等量基质。番茄株高在A1(常规施肥)、A2(常规施肥+液体微生物菌剂)、A3(常规施肥+等量基质)处理下与CK(不施肥的空白对照)差异显著(P0.05),且分别比CK增加了1.69%、3.60%和1.91%。A2处理番茄的商品率表现最为突出,平均商品率达到92.60%,比A1、A3处理分别增加了1.19%和0.88%,A2与A1、A3处理差异显著(P0.05)。番茄产量A1、A2、A3处理与CK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每667 m2分别比CK增产1 209.83、1 454.34、1 253.07kg,分别增加了34.05%、40.94%、35.27%,A2处理番茄产量表现最为突出,每667m2平均产量达5 006.95kg,比A1、A3处理分别增加了5.13%、4.19%。A2与A1、A3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以"秀玉"番茄为试材,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对温室番茄的株高、单果重、单株果数、商品率、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土壤上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促进番茄的生长,增加番茄的商品率、单株果数、单果重,提高番茄的商品率和产量,且高于常规施肥和添加等量基质。番茄商品率A1(常规施肥)、A2(常规施肥+液体微生物菌剂)、A3(常规施肥+等量基质)处理与不施肥的空白对照(CK)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分别比CK增加了0.44%、1.67%和0.87%。番茄商品率A2处理表现最为突出,平均商品率达到94.25%,比A1、A3分别增加了1.22%和0.79%,A2与A1、A3处理相比差异显著(P0.05)。番茄产量A1、A2、A3处理与CK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分别比CK增产1 170.70、1 453.45、1 193.26kg/667m2,分别增加了28.40%、35.26%和28.95%。番茄产量A2处理表现最为突出,平均产量达到5 575.68kg/667m2,比A1、A3处理分别增加了5.35%和4.91%,A2与A1、A3处理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生物菌肥对设施连作番茄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连作5a的设施番茄地块栽植的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生物菌肥对设施连作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明确生物菌肥对缓解设施番茄连作障碍的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菌肥与化肥的合理配施,可显著促进连作番茄的生长发育,并提高果实产量,其中等价格生物菌肥和标准化肥配施效果最优,较对照增产22.27%;同时,增施生物菌肥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番茄红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改善了果实的品质,同时可提高果实糖酸比,改善果实的风味。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菌肥对大棚番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番茄生长势、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指标,探索微生物菌肥在番茄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微生物菌肥处理番茄生长势较强、抗病性较好;单株坐果数为47个,每667 m^2产量可达5 272 kg,比对照增产10.92%;果实总酸、硝酸盐含量均较低,分别为2.5%、36.7 m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2%,果实品质较佳;因此,微生物菌肥有一定的推广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氮处理对番茄植株叶片养分的影响及增施CO2的效果。以番茄"鸿途"为试验材料,在2个自然光照人工气候室内,采用苗钵基质栽培,设置5个氮素处理的营养液(50、150、250、350、450 mg·L^-1,分别设为N1~N5)、2个CO2浓度(300、600μL·L^-1,分别设为C1、C2),分别测定植株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生物量及叶片硝态氮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中氮处理(N 250~350 mg·L^-1)下,植株干质量、叶片硝态氮含量以及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均较高。增施CO2处理后,番茄植株干质量较C1处理增加了10.2%,叶片N、K、Mg含量都增加了20%左右,P含量没有变化,Ca含量降低了25.67%;低氮处理(N 50 mg·L^-1)下,番茄植株干质量、叶片硝态氮含量以及矿质元素N、P、K、Mg、Ca含量均较对照N3处理低。增施CO2处理后,植株的总干质量没有显著增加,其叶片硝态氮含量以及N、P、K含量也没有显著变化,而Ca含量在开花期和坐果期较C1处理分别增加了37.72%、15.45%,Mg含量在开花期较C1处理增加了43.86%;高氮处理(N 450 mg·L^-1)下,植株干质量较N3处理降低了18.03%,叶片硝态氮含量较N3处理增加了111.44%,叶片N、Ca、Mg含量与N3处理接近均较高,P、K含量较N3处理均降低了10%。增施CO2处理后,植株干质量较C1处理增加了35.92%,叶片硝态氮含量增加不显著,叶片N、K、Mg含量较C1处理分别增加了19.06%、27.82%、24.87%,而叶片P含量变化不显著,叶片钙含量在番茄开花期、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都较低,较C1处理分别降低了21.37%、17.16%、7.75%。综合番茄生长各项指标及经济效益,在营养液N浓度为250~350 mg·L^-1时,增施CO2浓度到600μL·L^-1(C2)最能促进开花期番茄植株叶片养分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几种微生物菌肥对连作黄瓜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盆栽方法研究了4种微生物菌肥(连茬王、多功能木霉菌肥、金宝贝和护根宝)对连作黄瓜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菌肥均能明显促进连作黄瓜生长,其中护根宝处理的黄瓜株高、叶片数、叶干质量、植株总干质量及叶面积指数分别比对照增加54.8%、40.0%、96.0%、94.9%、73.2%,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处理效果最好。除金宝贝外,其余3种微生物菌肥均能显著增加黄瓜叶片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以连茬王效果最好,增加幅度分别为34.0%、28.0%。多功能木霉菌肥处理下的黄瓜连作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孔隙度显著提高。4种微生物菌肥均能有效改善黄瓜连作土壤化学性状,多功能木霉菌肥处理下土壤pH值及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3%、14.3%、21.5%、14.1%、14.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总体来看,4种微生物菌肥对黄瓜连作障碍抑制效果依次为:多功能木霉菌肥>护根宝>连茬王>金宝贝。  相似文献   

7.
以瑞粉882为试材,采用限根栽培方式,分别设定0.5、1、4、15 L(CK)4种限根体积处理,研究不同限根处理下根系矿质元素和微生物互作对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限根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番茄植株的株高、叶面积及单果质量;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果实品质,其中0.5 L限根体积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5.48%、36.09%、29.69%。根系受限后根系悬浮液EC值增加,p H值降低,根系活力提高,但对全氮、全磷、全钾的吸收比例不同,其中根系中全氮、全钾含量升高,全磷含量降低。根系微生物方面,限根栽培增加了细菌、放线菌数量,但减少了真菌数量。综合分析可知,限根栽培番茄植株的根系受垂直和水平方向的限制,根系微环境含盐量高、养分含量失衡,从而导致植株生长矮小,但0.5 L限根体积可以显著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含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秸秆源提取物在番茄上的适宜的喷施时期,以冬春茬日光温室番茄"皇家优秀"为试材,研究了秸秆源提取物不同施用时期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秸秆源提取物后能够促进番茄植株生长,番茄产量略有增加,其中T1(初花期)处理产量最高为8 190kg/667m2;喷施后番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T1(初花期)、T2(坐果期)和T3(果实膨大期)处理与CK相比,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59.2%、36.0%、39.7%;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41.4%、37.3%、34.4%,番茄红素含量分别提高53.4%、17.7%和28.3%,处理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综合产量和品质等指标,T1处理(初花期)是该试验条件下番茄种植中秸秆源提取物较适宜的施用时期。  相似文献   

9.
刘素慧  徐金强  秦旭  尉辉  陈昆 《北方园艺》2018,(12):119-124
以番茄品种"劳斯特"和大蒜品种"苍山白皮蒜"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方法,分别以单作大蒜作为对照(D1)、单作番茄作为处理1(D2)、番茄定植0d后套作大蒜作为处理2(B1)、番茄定植15d后套作大蒜作为处理3(B2)、番茄定植30d后套作大蒜作为处理4(B4),研究了不同套蒜时期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不同套蒜期处理下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硫化细菌数量与D1和D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细菌、放线菌、硝酸细菌、氨化细菌数量在整个处理期内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处理100d时达到最大值,其中B1、B2和B3处理较D1分别增加83.06%、63.75%、44.65%和52.46%、11.32%、29.50%;硝酸细菌和氨化细菌数量在处理70d时达到最大值,其中B1、B2和B3处理较D1分别增加132.51%、105.56%、74.50%和70.00%、50.36%、37.54%。真菌和硫化细菌在整个处理期内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至处理第130天时达到最大值,其中处理B1、B2和B3较D1分别增加87.44%、67.98%、62.64%和154.34%、151.08%、148.53%。不同套蒜期对番茄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套蒜番茄根际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单作番茄和单作大蒜,以番茄定植后15d套蒜最有利于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增加,有利于番茄根际土壤微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肥料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红泽拉118"为试材,采用不同的肥料处理(微生物菌剂与化肥混施、微生物菌肥、常规施肥、化肥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等5种)对番茄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其产量和品质,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番茄植株形态均有促进作用,番茄产量比对照提高8.32%~33.30%,维生素C含量提高14.93%~23.38%,总糖的质量分数提高1.58%~5.35%,糖酸比提高9.47%~37.68%,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提高7.78%~22.96%,番茄红素提高1.89%~18.87%。综合产量及品质因素,微生物菌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微生物菌肥与肥料混配效果较好,可作为番茄生产的高效肥料。  相似文献   

11.
以苹果M9T337矮化砧木幼苗为试材,设置对照(CK)、菌肥120 g+正常施肥(T1)、菌肥240 g+正常施肥(T2)、菌肥360 g+正常施肥(T3)4个处理。研究不同微生物菌肥施用量对苹果营养生长、土壤特性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苹果品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肥施用量显著促进了苹果的营养生长和根系活力的提高,总生物量、总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和根系活力分别较CK提高了35.2%、11.9%、59.4%、10.7%和65.1%,以T3处理效果最好。不同微生物菌肥施用量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63.1%、47.2%、35.5%、72.3%。同时脲酶、磷酸酶及蔗糖酶的活性相对于CK分别提高了79.5%、50.8%、75.4%。植株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较CK分别提高了66.5%、78.2%和76.8%。表明微生物菌肥能够提高苹果M9T337幼苗的生长,在苹果的生长过程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菌肥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贞  杨延杰  林多  李素美  陈宁 《中国蔬菜》2012,1(18):149-153
以鲁黄瓜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微生物菌肥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促进黄瓜营养生长,尤以光合细菌菌剂效果最为显著,黄瓜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均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均能提高黄瓜品质,光合细菌菌剂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黄瓜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VC含量分别提高了19.44%、126.50%、138.85%|五色土处理效果次之,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分别提高了124.79%、103.24%|壮园肥微生物菌剂(颗粒型)、禾苗牌-清根再生素、海亿生物源处理的黄瓜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了66.67%、68.33%、66.67%。同时,施用微生物菌肥提高了黄瓜的产量,尤以五色土、光合细菌菌剂处理效果最佳。综合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菌剂对日光温室黄瓜高产优质效果最为显著,五色土次之。  相似文献   

13.
以秋冬茬番茄为研究对象,应用磷脂脂肪酸(PLFA)谱图分析测定技术,比较夏季休闲模式和种植甜玉米并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休闲处理相比,种植填闲玉米并秸秆还田对设施番茄土壤微生物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尤其在秋冬茬设施番茄初花期填闲处理土壤微生物总PLFAs含量、真菌和细菌PLFAs含量分别比休闲处理增加18.2%、17.9%和23.6%,差异达显著水平,坐果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达到2.07,比休闲处理增加99.04%。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探索新疆博州地区设施蔬菜生产中化肥减量增效提质技术,逐步解决近年来设施温室由于种植年限长而引发的土壤盐渍化、设施番茄因感染真菌或生理病害而引发的产量下降、商品果率低等问题,采用农户常规施肥与部分农户常规施肥配合氨基酸生物有机肥的对比试验方法,以番茄品种T70和雅菲F_1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叁利"牌液体氨基酸有机生物菌肥肥效对比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参试番茄品种T70和雅菲F_1施用氨基酸有机生物菌肥后,能够提早成熟5 d,单株坐果数、单果质量和折光糖含量均比对照处理有所增加,其中,T70分别增加0.7个、29 g和0.4%,雅菲F_1分别增加0.7个、37 g和0.2%;T70和雅菲F_1处理667 m2产量分别达到10 721.79 kg和12 117.83 k g,分别较对照增加1 593.03 k g和1 929.40 kg,且经济效益显著。"叁利"牌氨基酸有机生物菌肥增产效果明显,投入产出比显著,建议在新疆博州地区设施春提早茬口番茄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温室番茄最佳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温室冬春茬大果型番茄"金棚323"为试验材料,设置T_1(有机肥1.5t、微生物菌剂25kg、EM菌剂15L)、T_2(有机肥2.0t、微生物菌剂50kg、EM菌剂15L)、T_3(有机肥2.5t、微生物菌剂75kg、EM菌剂15L)、T_4(有机肥3.0t、微生物菌剂100kg、EM菌剂15L)、CK(仅施用有机肥4.0t)5个处理,主要测定单果质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固酸比、口感接受度8项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番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番茄产量作为番茄综合品质的评定指标,研究有机肥(沼液)减施,微生物菌剂增加对番茄品质的影响,明确温室番茄优质高效的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比。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除可溶性固形物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处理均差异显著。其中,T_3处理的单果质量最大,为203.67g;T_2处理的维生素C最高,为37.04mg·(100g)-1;T_4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为0.84%;T_2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89.78mg·g-1;T_2处理的糖酸比含量最高,为14.63;CK的固酸比最高,为10.38;T_2处理的口感接受度最好,为49.40。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有机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比的供试番茄品种的单果质量、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等8项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将8个品质指标转化为3个主成分,代表主要品质性状遗传信息的90.412%的信息量。通过综合分析,明确T_2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通过分析不同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番茄产量影响,明确T_4处理施用微生物菌剂最多,其产量最高。若仅考虑不同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比对产量的影响,则T_4处理的配比最佳;若考虑番茄的综合品质,则T_2处理的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比最适宜。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温室内土壤有效热量从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流失,以无保温基础作对照,在热阻值相同的前提下,设置外置、内置聚苯乙烯泡沫板(EPS)2个处理,探究不同位置隔热层对温室地温及室内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隔热层内置还是外置,温室内平均地温均极显著高于对照。隔热层内置处理的保温效果优于外置处理,水平方向地温较外置处理、对照平均提高0.5、1.3℃;垂直方向地温显著高于外置处理(平均提升0.6℃),极显著高于对照(平均提升1.3℃),5~25cm范围内随耕层深度增加增温幅度先增后减;番茄植株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外置处理,极显著高于对照;番茄产量较外置处理、对照分别增产10.9%、29.1%。综上,内置隔热层可有效提高温室内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地温,不同位置地温均匀度更好,番茄根系活力和产量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散射光薄膜对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博粉为试材,以普通薄膜为对照,研究散射光薄膜对番茄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薄膜,在散射光薄膜温室中生长的番茄长势更强,叶绿素含量更高,番茄果实数量和平均单果质量分别增加12.52%和7.71%,产量提高21.19%;果实的体积显著增大,果形更接近于该品种特征果形(果形指数为0.8~0.9);在果实品质方面,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都有显著提高。表明散射光薄膜不仅有助于番茄植株的生长,对果实的品质也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方法研究了4种微生物菌肥(重茬灵、重茬PK、重茬净、净地菌)对重茬苹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菌肥均能明显促进连作苹果生长,以重茬净处理的苹果新梢长度和粗度增加最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处理效果最好。4种微生物菌肥均能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均比对照增加,土壤真菌比对照减少,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日光温室番茄、黄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用不同新型EM菌肥对有机蔬菜中重金属含量、蔬菜产量以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试验中,施用新型EM菌肥的各试验中果实所含的五种重金属含量仅为对照组的19.51%~31.56%;在番茄试验中,施用新型EM菌肥各试验果实所含的五种重金属含量仅为对照组的23.81%~36.36%;施用新型EM菌肥的果实重金属均低于相关的国家标准。试验组的黄瓜及番茄产量均高于对照组,分别达到7931 kg/667 m~2和6388 kg/667 m~2,增产率分别为9.76%和8.57%,每667 m~2分别可增加纯收入3894元和3495元,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相比普通的有机肥料,新型EM菌肥是一种品质较优的提质、增产、增收的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20.
金硕  王升厚 《现代园艺》2013,(18):13-14
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双孢菇菌糠对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以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中处理1(30%双孢菇菌糠+70%田土)的栽培效果最佳,不仅有效地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而且显著改善了番茄果实的品质。处理1番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33.4%,Vc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1.4%,可溶性总糖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23.4%,有机酸含量无显著变化。可见,双孢菇菌糠堆肥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和番茄果实品质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