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弱光胁迫下植物为了能够在逆境中正常生长,其光合特性会发生改变。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弱光逆境对蔬菜作物光合参数、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光合酶、叶片结构等光合特性影响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并对目前研究中的局限及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2.
光合作用的光抑制是一种发生在所有植物上的生理胁迫。光破坏的位点主要在光系统II反应中心,当光对光合机构的破坏速率超过了光合机构本身的修复速率时,就会引起光合电子传递下降。低温弱光下的光抑制主要发生在光系统Ⅰ。光抑制是近年光合作用的研究热点,主要采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及遗传学方法。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光抑制及防御机理。  相似文献   

3.
失水胁迫下辣椒幼苗离体叶片光合作用对弱光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弱光耐受性不同的4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自交系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的受控环境中研究叶片短期离体失水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对弱光(75~100 μmol·m-2·s-1)的响应。结果表明,对于正常光照或弱光环境下的辣椒幼苗,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气孔限制因素是引起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而严重的水分胁迫使光合速率大幅度下降则是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时,辣椒叶片光合作用对弱光的响应较迟缓,即弱光下光合速率随叶片相对含水量(RLWC)减小而下降的趋势相对缓慢,光合速率对水分的变化不敏感。失水胁迫下辣椒(果实味辣)对弱光的适应性强于甜椒(果实味甜)。弱光环境下生长的辣椒叶片水势较高,水合补偿点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辣椒幼苗光合特性及弱光耐受性的差异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在不同弱光处理条件下, 利用L I2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弱光对4个辣椒品种幼苗光响应曲线、CO2 响应曲线等光合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弱光下辣椒的光补偿点(LCP) 、光饱和点(LSP) 、光饱和光合速率、CO2 补偿点(CCP) 、CO2 饱和点(CSP) 、暗呼吸速率(Rd ) 、羧化效率(CE) 、RuBP羧化酶活性、RuBP最大再生速率均下降, 表观量子效率(AQY) 上升, 并且弱光下辣椒净光合速率( Pn)的下降是RuBP羧化限制和再生限制的共同结果。另外随光照的减弱, 辣椒叶片叶绿素(Chl. ) 含量上升,叶绿素a /b比值(Chl. a /b) 和比叶重( SLM) 下降。弱光下LCP和Rd 相对较低、AQY和CE较高的辣椒品种可能具有耐弱光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黄瓜低温弱光耐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近年来与黄瓜低温弱光耐性有关的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低温弱光对黄瓜光合代谢的影响以及相关指标遗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弱光胁迫对葡萄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以4年生‘巨峰’葡萄为材料,在盛花后进行20 d 70%遮光作为弱光处理,然后恢复至未遮光植株(对照)水平,测定果实品质和叶片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叶片糖含量及组分、光合酶基因及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表达等。结果发现,弱光处理导致成熟期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升高,果皮花色苷含量减少,果实纵径降低。随着弱光时间延长,叶片叶绿素b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下降,光合速率和光化学效率降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Rubisco大、小亚基,PRKase,SPS1-2,SPS3等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光照恢复至对照水平10 d后,光合速率、光化学效率及可溶性糖含量略有上升,光合酶基因表达得到部分恢复;恢复光照50 d后,叶绿素a/b、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部分光合酶基因和SPS表达等基本与对照水平一致,仅Rubisco大亚基1(RbcL1)表达仍低于对照。说明长时间弱光处理对葡萄叶片光合中心的损伤短期内不可逆,部分光合酶和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光合产物合成与积累减少,进而导致了葡萄果实变小,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7.
弱光对黄瓜功能叶片光合特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甄伟  张福墁 《园艺学报》2000,27(4):290-292
以日光温室正常光环境为对照 ,利用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和电镜等技术 ,比较了弱光处理 (2 0~ 90 μE·m- 2 ·s- 1)对不同生态型黄瓜功能叶片光合特性和光合机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弱光影响其光合机构和活性 ,但不破坏光合机构 ;弱光处理后耐弱光生态型黄瓜功能叶片叶绿素 (主要是Chl.b)含量明显增加 ,PSII光化学活性提高 ,叶绿体内基粒数增多 ,基粒的类囊体排列紧密 ;叶绿体结构发育完善 ,导致其功能有所改进 ,使得光胁迫下光能均衡地分配至两个光系统 ,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弱光对菊花‘清露’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霜 《北方园艺》2017,(6):81-85
以弱光敏感的菊花品种‘清露’为试材,采用分析光合参数的方法,在自然光照(对照)和30%光照(弱光处理)2个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光强梯度(1 500、1 200、1 000、800、600、400、200、150、100、50、20、0μmol·m~(-2)·s~(-1))下植株在0、5、10、15、20d各时间点的光合特性变化,以探讨弱光对菊花光合特性影响规律,为苗期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提高,净光合速率呈上升趋势,在弱光条件下也是如此,对照净光合速率(Pn)最大值达到15.31CO_2μmol·m~(-2)·s~(-1),而弱光下最大值仅达到7.94CO_2μmol·m~(-2)·s~(-1);光饱和点(LSP)最大值分别为1 061.00、825.00μmol·m~(-2)·s~(-1);光补偿点(LCP)最大值分别为58.7、76.42μmol·m~(-2)·s~(-1);对气体交换参数进行分析,发现弱光下植株通过增大气孔导度(Gs),减少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来减缓因光照不足而造成的光合速率下降;然而弱光下菊花虽然通过自身调节来适应环境变化,但低光照仍会造成其光合速率的下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这种效应既与气孔限制有关,又受非气孔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瓜低温弱光耐受性机理及其应用研究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低温弱光抗性水平不同的欧洲温室型、欧亚杂交型、华北温室型、华北露地型黄瓜(Cucumis sati- vus L.)的1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光合代谢为切入点,开展苗期光合速率、光补偿点、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rubisco)活性和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曲线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偏低温和偏低温弱光协效应未明显伤害光合系统,而临界低温可能伤及PSⅡ;偏低温和弱光组合时,弱光对黄瓜幼苗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弱光与临界低温组合时,临界低温起主导作用;偏低温弱光(单一弱光)下的叶面积增长量和临界低温下的冷害指数可分别作为评价黄瓜对偏低温弱光(单一弱光)耐受性和临界低温耐受性的比较稳定可靠的指标,据此设计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用117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以弱光下叶面积增长量为指标进行弱光耐受性评价并以RAPD、AFLP、SSR分子图谱为基础,通过区间作图,检测到5个与黄瓜弱光耐受性有关的QTLs。采用mRNA差异显示银染技术克隆得到黄瓜冷敏型品种津研4号低温锻炼中特异表达基因的cDNA克隆(ccr18),其大小为639 bp。在基因组中以单拷贝或低拷贝形式存在。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它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染色体ⅣBAC库中的 F14P3基因组序列具有88%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0.
黄瓜幼苗光合及荧光特性对弱光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耐弱光的‘津研2号’和较耐弱光的‘戴多星’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内研究其光合及荧光特性对弱光(75~85 μmol·m-2·s-1)的响应。结果表明,弱光处理后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呈增加趋势,尤其是戴多星更明显;叶绿素a/b比值呈减小趋势,且戴多星的减小幅度大于津研2号;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戴多星下降幅度小于津研2号;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反应速率、光系统非环式电子传递速率、光系统Ⅱ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对弱光的响应有一定差异,弱光下戴多星均有明显增加,而津研2号的增减不规律,且幅度均较小,说明弱光下戴多星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明显强于津研2号。  相似文献   

11.
低温弱光胁迫是瓜类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瓜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商品产量的影响极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瓜类作物耐低温弱光的研究进展,包括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光合特性、分子基础等方面,展望了瓜类作物耐低温弱光性的研究前景。从施用外源物质、选育耐低温弱光品种和农艺措施等方面论述了提高瓜类作物耐低温弱光性的途径和措施,旨在建立科学快速的瓜类作物耐低温弱光鉴定体系,为解决生产过程中低温弱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瓜耐低温弱光品种的评价体系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低温弱光抗性水平不同的16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低温弱光逆境下的光合代谢、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和形态指标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实用性强的早期黄瓜低温弱光耐受性鉴定方法和体系,并用于黄瓜育种材料的选择,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同时对该体系的稳定性、可操作性、选择压力和标准化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低温弱光是大棚蔬菜栽培普遍面临的问题,低温弱光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主要非生物胁迫.本文综述了黄瓜的温光需求特性和低温弱光对大棚黄瓜的生长特性、膜稳定性、光合作用等的影响,讨论了增强大棚黄瓜抵抗低温弱光的措施.希望以此为基础,为大棚黄瓜抗低温弱光的种质资源筛选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光合有效辐射日总量(Daily light integral,DLI)是指一天中用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能总量。就DLI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讨论,总结其对植物种子萌发、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设置合适的DLI提供借鉴和指导。弱光条件下提高DLI,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阶段,需光种子萌发率与DLI呈正相关;营养生长阶段,适当提高DLI,可以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提高生物量的积累;生殖生长阶段,提高DLI可以促进植物的花芽分化,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盐胁迫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是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植物遭受盐胁迫时,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这通常与光合作用效率的下降密切相关。本文针对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不同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气孔导度、光合色素、PSⅡ光化学反应、光合电子传递、叶绿体超微结构、类囊体膜蛋白复合体以及光合磷酸化和CO2固定等方面,以期为丰富盐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西瓜苗期耐低温弱光性鉴定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温弱光(昼/夜温度 7.5 ℃,光照度 4 000 lx)下对 5 个西瓜品种苗期生长的影响,并对不同品种耐低温弱光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根据低温弱光下西瓜幼苗生长量、冷害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叶片电导百分率变化,不同品种表现差异明显。综合比较,朝霞耐低温弱光能力较强,金玉玲珑、5318 耐低温弱光能力次之,早春红玉、京欣 2 号耐低温弱光能力较弱。植物体内发生的生理反应与植物生长情况基本一致。幼苗生长量、冷害指数、叶片电导百分率、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西瓜苗期低温弱光抗性指标,几项指标应互相参照。  相似文献   

17.
李翔  桑勤勤  束胜  孙锦  郭世荣 《园艺学报》2016,43(10):2012-2020
以弱光敏感型番茄品种‘基尔斯’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喷施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弱光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光合碳同化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胁迫下幼苗质量、茎粗和壮苗指数分别下降了70.5%、13.0%和77.7%,而株高增加了45.3%,说明外源EBR显著缓解了弱光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弱光胁迫使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降低42.8%,而喷施EBR后Pn提高到对照的72.0%。弱光胁迫导致番茄光合碳同化相关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Ald)、果糖–1,6–二磷酸酯酶(FBPase)和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分别降低41.6%、31.3%、31.4%和19.6%,EBR处理后显著提高了这些酶的活性。同时弱光胁迫显著降低碳同化关键酶基因RbcLRbcSRCAAldFBPaseSBPaseGAPDHTKPRK的表达量,而EBR显著提高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其中SBPaseGAPDH的mRNA转录接近对照水平,TKPRK的mRNA转录水平比对照提高了29%和37%。这些结果表明外源EBR通过调控弱光胁迫下番茄幼苗碳同化相关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缓解弱光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从而增强番茄幼苗的弱光耐性。  相似文献   

18.
低温弱光对辣椒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低温弱光条件对2个辣椒品种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适温弱光(100 μmol·m2·s-1,23℃/10℃)条件下,辣椒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增加,叶绿素a/b降低,随着温度的降低,光照的减弱,叶绿素a、b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a/b有上升趋势,低温弱光处理后,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
黄瓜耐弱光性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遮阳网模拟弱光条件, 调查18份黄瓜自交系苗期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价黄瓜品系耐弱光性强弱。结果表明, 参试品系的13个指标在品系间存在显著差异, 利用因子分析将这些指标综合成5个主因子, 累计贡献率达85.62%。对旋转后的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 供试品系可分为4类: 耐弱光材料M22、M43、Ma9; 较耐弱光材料M8、M11、M3、M4、M34; 弱光中度敏感材料M12、M21、M14、M2、Ma1、M28和弱光敏感材料M10、M44、M32、M36。经过弱光处理后耐弱光指数较大、光合速率降低幅度较小的品系耐弱光性强, 应结合耐弱光指数与光合、生长等因子综合进行黄瓜耐弱光性鉴定。  相似文献   

20.
葫芦科作物耐弱光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葫芦科作物耐弱光研究进展,包括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光合代谢等方面,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