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蔗作为广西贵港地区的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其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较高,严重影响到该地旱地甘蔗的种植,文章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在防治旱地甘蔗病虫害中的应用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贵港地区旱地甘蔗的种植情况,介绍旱地甘蔗的常见病虫害以及其防治策略,为广西贵港提高甘蔗生产量提供可行依据。  相似文献   

2.
甘蔗作为广西贵港地区的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其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较高,严重影响到该地旱地甘蔗的种植,文章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在防治旱地甘蔗病虫害中的应用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贵港地区旱地甘蔗的种植情况,介绍旱地甘蔗的常见病虫害以及其防治策略,为广西贵港提高甘蔗生产量提供可行依据。  相似文献   

3.
旱地甘蔗在广西占甘蔗种植面积80%以上,而旱地甘蔗除了干旱影响以外最突出问题是土壤比较瘠瘦,旱地瘠瘦的程度据桂中地区新兴农场1980—1981年土壤普查0—20厘米表土层旱地红壤结果,PH 值一般为5.3,有机质1.44%,全氮0.111%,全磷0.088%,全钾0.18%。碱解氮为90PPM,速效磷1P  相似文献   

4.
介绍景谷县甘蔗发展现状,总结了旱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为景谷蔗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甘蔗的茎长、茎径、有效茎数和单茎重是甘蔗蔗茎产量的构成因素,直接关系着产量的高低,但各个因素对蔗茎产量的贡献大小不一。目前,我省沿海水浇旱地甘蔗占有较大的面积,但各地产量差异甚大。本文应用通径分析,研究水浇旱地甘蔗产量构成因素对蔗茎产量的贡献及各性状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为提高水浇旱地甘蔗的产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甘蔗是云南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达20万hm2,年产糖150万t,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近年,各蔗区种植业结构大幅度调整,使我省旱地甘蔗面积增至80%以上,而旱地蔗由于没有灌溉条件,完全靠雨水滋养,加之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要实现旱地甘蔗高产高糖,应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项目,我们于1993—1994年开展了旱地甘蔗深沟、板土、镇压的抗旱保水栽培试验研究。据昌宁县两年的试验研究结果,新植蔗每公顷增产21—22.2吨,宿根蔗增10.46吨,增糖0.5%。此项栽培技术具有抗旱、保水、延长宿根年限、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含糖量的明显效果,是适合云南旱地甘蔗推广的一项高产、高糖重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的甘蔗种植在全国甘蔗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长期以来亩产都在2-3吨之间徘徊,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旱害严重;二是土壤质地瘦瘠;三是施肥少,种管粗放。采用旱地甘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利于加快海南省旱地甘蔗生产跃上新台阶。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9.
采用五因子二次旋转组合回归设计,对旱地蔗区影响甘蔗产量的下芽量、行距及氮、磷、钾肥的用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甘蔗产量的函数模型,通过模型解析选优,得出不同目标产量水平的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不同条件的旱地蔗寻优组合,各变量对甘蔗产量的影响程度,效应作用顺序:下芽量(X1)>氮肥(X3)>磷肥(X4)>行距(X2)>钾肥(X5),以及两因子之间的一级交互作用。为提高滇西旱地甘蔗生产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旱地甘蔗抗旱栽培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旱地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 ,以选用抗旱良种、利用植期、耕作栽培、覆盖减蒸发等多项抗旱技术进行组配集成 ,突出解决萌发出苗期的“旱”字关 ,生长中后期的土壤持续保水能力 ,为旱地甘蔗的萌发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旱地甘蔗是指无水灌溉条件的蔗地,经常遇到雨水不调而受干旱威胁,干旱的土壤严重影响着肥料的溶解和吸收而影响产量的提高,所以有水灌溉的水田蔗与无水灌溉的旱地甘蔗在施肥技术上应有区别,这些区别就是战胜干旱的对策。众所周知,甘蔗需肥以氮磷钾三要素为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实用技术》2013,(2):33-34
1、技术背景甘蔗是需水量较大的经济作物。在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土壤栽培甘蔗,采用传统开沟种植技术,由于种植沟内土壤保蓄能力低,导致有限的自然降水成了制约甘蔗萌发出苗、生长的首要因素。同时,施入土壤中的肥料也因降雨冲刷、径流等水分损失而部分损失,造成甘蔗对肥料利用率低,集中表现在旱地甘蔗单位面积收获有效茎数量少,单茎节间短、茎细,单茎产量不高。  相似文献   

13.
旱地甘蔗地膜覆盖高产栽培选用健康、耐瘠、抗旱良种为核心,深耕栽培、科学种植、地膜覆盖、合理用肥、有效防治病虫草害为重点的栽培技术,进一步优化配组各种实用、先进技术,实现旱地甘蔗双高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甘蔗地膜覆盖少耕法栽培(简称甘蔗少耕法),是用较少的的人工、种苗、肥料和农药,而获得高产高糖高效的耕作模式。选地整地早春栽植甘蔗采用少耕法栽培,以土层肥沃深厚、排灌方便的旱地或地下水位较低的水田为好。地下水位太高、容易渍水的水田或不能灌溉的旱地不宜种植。犁耙整地按常规进行,以两行甘蔗为一厢,厢面呈龟背形。按旱地行距90厘米、水田行距100厘米开播种沟。播种沟底宽12厘米、深9厘米,沟底土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勐海县旱地甘蔗单产低、糖份低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勐海县今后发展旱地甘蔗规划,抓好旱地甘蔗良种推广,积极引进良种,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体优势,从而实现高产高糖目标。使其成为"育、繁、推"一体化、从而更好、更快的为农民提供良种。  相似文献   

16.
2018年开展旱地晚砍甘蔗宿根蔗高产管理试验结果为:每666. 67m~2试验地块的宿根蔗比同一时期按传统常规管理的宿根蔗增产1. 01t,比早砍2个月按传统常规管理的甘蔗的减产0. 18t,结果表明,旱地晚砍甘蔗宿根蔗进行一套田间科学管理等技术集成,可以弥补宿根蔗生长期不足的问题,几乎可抢回近2个月的生育期,提高旱地蔗产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阐述旱地蔗区甘蔗生产的“三高”问题。认为旱地蔗区甘蔗生产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商品经济的观念;要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发展蔗地主体农业,发展甘蔗生产的规模经营;搞好糖厂的综合经营;要保护农民利益,不断提高农民的实际收益。根据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及旱地甘蔗生产经验,认为旱地甘蔗“三高”工程的技术主要是推广良种;推广地膜覆盖综合栽培技术;提早下种,延长生长期;深种或深松;因土配方施肥;病虫鼠害的综合防治;推广涂层尿素、复硝钾和稀土等科技新产品。各地应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进行优化组合,组装成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三高”综合技术,更好地促进旱地蔗区蔗糖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探讨“旱地龙”对甘蔗抗旱增产的调节作用机制,研究了喷施不同质量浓度“旱地龙”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叶片矿质营养和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喷施“旱地龙”能明显提高甘蔗叶片的矿质营养含量,“旱地龙”喷施质量浓度以3g/L、2g/L、4g/L分别对提高甘蔗叶片N、P、K含量效果最好,分别比C K (0 g/L )提高0.13、0.04、0.12个百分点。在光合指标方面,以“旱地龙”3g/L喷施处理对提高叶绿素含量和4g/L喷施处理对提高气孔导度作用较大,分别比CK增加0.19 mg/g和0.05μmol/(m2· s);喷施“旱地龙”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整个伸长期均高于CK ,以4 g/L处理作用较大,分别比CK增加4.94μmol/(m2· s)和0.42 mmol/(m2· s),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以“旱地龙”4 g/L喷施处理最高,为0.32μmol/(m2· s)。可见,喷施“旱地龙”可有效促进甘蔗对N、P、K等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甘蔗产业和科技的新发展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广西为主要代表的旱地蔗区在中央和主产省(区)政府的支持下,依靠科技进步,研究推广适应旱坡地的高产高糖甘蔗良种及先进适用的旱地甘蔗栽培技术如机械深耕深松、节水灌溉(喷灌和滴灌)、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作液肥、智能化施肥、地膜覆盖、健康种苗、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蔗叶还田、化学调控等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甘蔗的单产和蔗糖分,糖厂农务技术服务体系开始实现信息化,实现了我国甘蔗糖业的跨越式发展,甘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了我国的甘蔗科研水平;主持举办多次甘蔗国际学术会议,组织成立国际糖业科技协会(IAPSIT),秘书处永久设在中国,使我国逐步成为国际甘蔗学术交流的中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雷州半岛旱地甘蔗生态系统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平衡被破坏,土壤“库”容变小,土壤给"源"减少,土壤“流”增强,旱灾频繁等严重问题,论述了改革栽培制度、蓄水保墒耕作、选用高产多抗良种、建立高效低耗群体等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对提高旱地甘蔗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