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明解除休眠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种子适宜的贮藏条件,以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经室温自然阴干至不同含水率(低含水率7%、中等含水率10%和高含水率14%),分析种子不同含水率和不同温度(25℃、5℃、-20℃)干燥贮藏后的萌发表现。结果表明:种子含水率、贮藏温度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均对干燥贮藏后水曲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时间影响极显著(P<0.01);室温贮藏条件下,种子含水率越高,水曲柳种子发芽率越低;低温(-20℃、5℃)贮藏条件下,高含水率种子仍然可以保持很高的发芽率。因此,生产实践中,低温贮藏种子的含水率控制在7%~14%,室温条件下贮藏种子含水率控制在7%。若短期贮藏水曲柳种子可以选择5℃条件贮藏,长期贮藏水曲柳种子选择-20℃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用技术》2012,(12):37-37
1、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丽江山慈菇在自然条件下种子育苗存在的问题,使丽江山慈菇种子育苗出苗时间缩短到40~50d,出苗率高达95%以上,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本发明主要步骤包括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管理:1)种子处理种子在2~5℃下储藏5~6个月后,用pH=6~7的水浸泡  相似文献   

3.
毛竹种子种质保存对含水量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毛竹种子为试材,研究自然干燥的毛竹种子在4℃下自然老化过程,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在4℃和25℃条件下贮藏2年后生活力变化。结果表明:4℃下毛竹种子(MC9.09%)的最佳保存期为1年,贮藏2.5年后种子基本丧失生活力。贮藏温度直接影响毛竹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4℃和25℃贮藏条件下毛竹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分别为7.45%和6.46%。毛竹种子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与种子活力呈显著负相关,SOD、POD、CAT活性与种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适度干燥的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和种内MDA含量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保持膜的完整性、提高种子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膜质过氧化是低温和适度干燥条件下有效保持毛竹种子活力的主要生理生化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美女樱种子进行超干处理之后研究其生活力及生理生化特征,从而为探寻美女樱种子适宜的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硅胶干燥法将美女樱种子含水量由6.7%分别降至4.6%、3.5%、3.0%、2.6%和2.3%5个梯度,用铝箔袋密封后在室温下保存1年,随后测定不同含水量超干种子经复水处理后的生活力及生理指标,包括发芽率、发芽势、电导率、TTC还原力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经过超干处理的美女樱种子在室温条件下贮藏1年后,发芽率、发芽势、电导率、TTC还原力以及POD活性均有所下降。含水量为4.6%和3.5%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TTC还原力以及POD活性与对照(含水量为6.7%,0℃贮藏)相比,差异较小。含水量为3.0%、2.6%和2.3%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TTC还原力以及POD活性降幅较大,电导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将美女樱种子经室温适度超干后在室温下贮藏可以取得与未超干种子在0℃条件下贮藏相似的效果,为探讨美女樱种子的适宜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离体培养基法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杨树花粉生活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贮藏后的花粉用于杂交育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Ⅰ-63杨和辽宁杨花粉于-20℃贮藏1 a后生活力分别为23.77%和34.19%,与新鲜花粉相比,其生活力分别降低48.51%和62.23%,花粉管长度分别短48.9%和48.45%.用4℃条件贮藏1 a或-20℃条件贮藏2 a的花粉授粉后可以得到正常萌发的种子,尤以-20℃下贮藏的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6.
气调贮藏对冬枣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韩冰  王文生  石志平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1):2379-2379
【目的】从气调组分入手研究不同的气体指标对冬枣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以期得出比较理想的组分指标。【方法】采用2%~3% O2,0~0.5% CO2;5%~6% O2,0~0.5% CO2;8%~9% O2,0~0.5% CO2的气体指标,在温度为(-1.5±0.5)℃、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进行了冬枣气调贮藏研究,以(-1.5±0.5)℃、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无气调控制的冬枣作对照(21% O2,0~0.5% CO2)。【结果】在90 d的贮藏期内,5%~6% O2、0~0.5% CO2的气体成分,能更好地延缓冬枣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果肉硬度的降低,降低乙烯释放量,减少乙醇和乙醛在果肉内的积累量。【结论】试验肯定了气调储藏的优越性和可行性,补充了气体组分的数据参数。  相似文献   

7.
比较不同贮藏温度下自然干燥的毛竹种子贮藏2.5年后的发芽力,分析种子含水量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2年后的毛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和适度干燥是保存毛竹种子生活力的重要因素,单独的低温处理效果不显著,干燥和低温相结合是保存毛竹种子的有效手段.贮藏温度直接影响毛竹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温度越低,最适含水量越高,保持较高种子生活力的适宜含水量范围越宽.4℃条件下毛竹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为7.45%,25℃条件下毛竹种子保存的最适含水量为6.46%,但同样在适宜的含水量条件下25℃的储存效果没有4℃好.4℃贮藏后的种子内MDA含量明显低于25℃贮藏的种子,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则显著高于后者.适度干燥的种子内MDA含量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提高种子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膜质过氧化是低温和适度干燥的毛竹种子贮藏期间有效保持种子活力的主要生理生化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自然条件下贮藏1、4、8个月的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种子的发芽率、生活力和含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集后短时间贮藏栀子种子能保持较高的生活力和发芽率,但栀子种子寿命较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种子对环境的耐受性也大大降低。生活力与贮藏时间的相关系数r=0.958,种子的生活力(Y)与贮藏时间(X)回归方程Y=102.794-3.736 X;发芽率与贮藏时间的相关系数r=0.881,种子的发芽率(W)与贮藏时间(X)回归方程W=95.740-6.368 X,均显著相关。长时间贮藏后栀子种子的含水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TTC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木豆种子生活力的影响,探寻木豆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TTC法能够很好地检测木豆种子生活力,可用来估测种子的潜在发芽能力。30℃下浸种40 min后,置于40~50℃黑暗条件下、TTC浓度1.0%、染色40~60 min为木豆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TTC浓度和染色时间在生活力测定中呈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确定文蛤冻结点和临界温度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温度(-2℃~0℃,1℃~2℃,4℃~6℃,15℃~20℃和24℃~26℃)条件对文蛤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文蛤的结冰点在-2℃,临界温度为0℃~2℃;在1℃~2℃条件下保活效果最好,保存11d后存活率为100%。在上述5种不同的保活温度下,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文蛤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灰分含量呈上升趋势。文蛤在1℃~2℃下保活10d,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下降了2.8%、22.1%和9.3%,灰分含量则相应上升了121.3%。  相似文献   

11.
采种温度及贮藏年限对籽瓜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控制的温度条件下研究了采种温度对籽瓜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45~55℃的干燥温度不影响籽瓜种子的生活力;但2℃的低温会显著降低籽瓜种子的生活力,而遭遇0℃及其以下低温2h以上就会使籽瓜种子失去种用价值。对不同年份采收的种子进行的发芽试验表明,籽瓜种子的生活力随贮藏年限的延长而降低,黑籽籽瓜种子的有效贮藏期限约为2~3a,红籽籽瓜种子的有效贮藏期限为4~5a。  相似文献   

12.
莴苣种子贮存最适含水量与贮藏寿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水量为9.9%~1.6%的莴苣种子,密闭包装后于50、35、20℃保存,定期检测种子生活力和活力,并计算种子贮藏寿命。结果表明,莴苣种子在50,35、20℃贮藏,最适含水量分别为2.0%-3.0%、1.9%-4.0%和1.9%-6.4%。种子最适含水量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种子寿命不断延长,在50~20℃的范围内,每降低15℃,种子寿命延长10.2倍。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种子寿命不断延长,每降低1%的含水量,种子寿命延长1.2倍。种子含水量与贮藏寿命成对数回归关系,关系式为Y=b+mlnX,其中Y为含水量(%),b,m为常数,x为种子寿命(d)。  相似文献   

13.
青叶胆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青叶胆种子的保存及人工驯化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从云南弥勒山采集青叶胆种子,自然风干20 d后测其千粒重;在不同温度(15、20、25、30、35、40℃)及光照(红、黄、蓝、绿、白光及黑暗)条件下培养30 d后,记录发芽种子数;分别将种子在GA3(100和200 mg/L)溶液、3%KNO3溶液及蒸馏水(CK)中浸泡3 h,在(25±1)℃、自然光照下培养30 d,计算种子发芽率。[结果]青叶胆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30℃;光照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在自然状态下贮藏4个月的种子发芽率最高;种子寿命约为7个月,4℃低温冷藏可延长种子寿命;GA3、KNO3浸种可打破种子休眠,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结论]该试验结果与大多数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贮藏条件对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掌握贮藏期间萌发能力与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为菘蓝种子的科学贮藏及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贮藏前种子为对照(CK),设4种贮藏条件:C为自然常温干藏(20~25℃)、CG为自然常温硅胶混合贮藏(20~25℃)、D为低温贮藏(0~4℃)、DG为低温硅胶混合贮藏(0~4℃),分别在贮藏的第0、90、180和270 d时取样,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以及幼苗中渗透调节能力、酶促抗氧化系统酶活力和丙二醛(MDA)等指标,并进行各测定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菘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下降,至贮藏结束,C、CG、D和DG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较CK分别显著下降26.50%、14.53%、31.63%和27.35%(P<0.05,下同),发芽势分别下降14.28%、3.06%、22.44%和23.47%,发芽指数分别显著下降32.31%、23.28%、38.90%和45.33%,且CG条件下各指标明显高于其他贮藏条件。此时,酶促抗氧化系统逐渐失去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后降,而MDA含量在初期下降较明显、后期下降趋于平缓,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现一直下降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萌发特性与幼苗的抗氧化酶系统和贮藏物质呈正相关,但与MDA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整个贮藏期,种子的萌发指标与SOD和CAT活性变化的相关性更高。【结论】菘蓝种子适宜贮藏的条件为20~25℃下与硅胶1∶1混合,SOD和CAT活性可反映出菘蓝种子的活力状况,适用于菘蓝种子活力水平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首次研究了黄花风铃木〔Tabebuia chrysantha(Jacq.)Nichols〕种子的贮藏特性及多胚苗发生规律。结果表明,黄花风铃木种子种皮轻薄具薄翅,千粒重12.1 g,含水量7.8%,发芽率87%,在常温25℃下保存45 d即完全失去活力。15℃以下低温适宜种子的活力保持,贮藏180 d后发芽率高达87%~100%,苗重和简化活力指数有所提高。新鲜种子多胚苗发生率高达67.5%,15℃贮藏180 d后多胚苗率仍保持56.7%;多胚种子产生2~6株多胚苗,其中以2~3胚苗居多。  相似文献   

16.
夏枯草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夏枯草种子最适发芽条件。[方法]夏枯草种子发芽试验中,温度设5个处理(171、9、212、3、25℃),浸种时间设7个处理(04、、81、22、43、6和48 h),光照设2个处理(光照、黑暗)探讨温度、浸种时间、光照对夏枯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温度对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显著影响,在17~25℃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势在21℃下达最高值,为39%。浸种时间对夏枯草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在0~12 h范围内,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发芽势逐渐升高;在24~48h范围内,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发芽势逐渐下降,光照有利于夏枯草种子发芽。[结论]夏枯草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1℃,夏枯草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17.
大葱种子贮存最适含水量与贮藏寿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密闭包装的大葱种子在50℃、35℃、20℃下贮藏,最适含水量分别为1.8%、1.8%~5.1%和1.8%~8.1%,其相应的平衡相对湿度分别为5%、5%~14.2%和5%~33.5%。种子最适含水量和相应的平衡相对湿度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随着贮藏温度和含水量的降低,种子寿命不断延长,每降低1%的含水量,种子寿命延长1.3倍。种子含水量(%)与贮藏寿命(d)之间呈对数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8.
张晓艳  殷寿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25-6727
[目的]为了研究海芋种子脱水耐性的形成机制和种子萌发生理。[方法]通过常规萌发试验探讨不同温度、光照条件对海芋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脱水处理后萌发实验来研究不同发育时期海芋种子的性状和脱水耐性的变化。[结果]海芋种子从花后45~95 d,果实颜色从绿色—黄绿色—橙黄色—红色;千粒重逐渐增大,85 d达到最大,90 d后有所下降;干重逐渐增加,85 d达到最大,85 d后无明显变化。海芋种子45 d尚无萌发,50 d萌发率为17.0%,65 d达到87.5%,随后保持在较高水平,95 d又有所下降。发芽指数和萌发率的变化同步。花后45~85 d海芋种子脱水耐性逐渐增强,85 d达到最大,95 d有所减弱。光照对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有促进作用,25~35℃光照条件下,种子萌发较好,幼苗鲜重也较大。[结论]光照和温度对种子萌发有单独影响,但又相互作用,同时光照对萌发的影响还与含水量有关。海芋种子脱水耐性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变化,说明它是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以白术、黄芩和远志3种药用植物种子为材料,分别将含水量为3%、5%和15%的3种处理的种子在-10、0、20和36℃条件下贮藏1年,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在贮藏1年后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在温度和含水量2个控制因素中,含水量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影响较温度更为明显;3种药用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随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种子含水量控制在3%或5%时,温度的高低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影响不明显,而含水量为15%的种子在0℃环境下的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花期花粉的采集和有效保存等问题,系统观测雄蕊开花习性,采用荧光染色反应(FCR)法研究了不同散粉期花粉生活力差异,以及不同储藏条件(室温密封、室温密封干燥;4℃密封、4℃密封干燥;-70℃密封、-70℃密封干燥)和储藏时间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4月26日薄壳山核桃雄蕊花萼开裂,5月6日花药由绿变黄,5月7-9日雄蕊进入散粉期,5月8日散粉量最大,占花粉总量的75%,至5月10日花粉基本散尽,花药变黑、小花开始脱落;②散粉期花粉生活力大小依次为即将散粉期(花药由绿变黄)>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花粉耐储藏性亦是即将散粉期最优,即将散粉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③储藏条件对花粉活力的保持有显著影响,利于花粉生活力保持的储藏条件依次为-70℃密封干燥>-70℃密封>4℃密封干燥>4℃密封>室温密封干燥>室温密封;在任一储藏条件下,花粉活力均随储藏时间而下降,干燥与不干燥差异不显著.室温下花粉活力下降最快,50 d后花粉已经完全丧失活力;4℃下花粉活力次之,120d后花粉已经完全丧失活力;-70℃超低温条件下保存效果最好,与常温、低温储藏差异极显著,储藏360 d花粉还保持43.55%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