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吉庆和海洋发展有限公司在霞浦东壁海区开展了坛紫菜翻转式养殖新技术试验,养殖面积共6 hm2。结果表明坛紫菜翻转式养殖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环保、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应用范围广、产品质量高的养殖方式。坛紫菜翻转式养殖产量为1 100 kg/200 m2,产值为10 550元/200 m2,扣除生产成本1 150元/200 m2,利润为9400元/200 m2。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翻转式养殖新技术,总结了本试验的经验和不足,希望能够为紫菜养殖模式的创新以及日后翻转式养殖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低盐度海区的紫菜栽培模式,选用人工选育的耐低盐坛紫菜品系(DY-1),于2010—2013年在芦潮港海区开展了生产性栽培试验.2010—2011年度试验栽培面积为0.2 hm2,获得了初步成功;2011—2012和2012—2013两个年度试验栽培面积均为1 hm2,生产期分别为181 d和174 d,均采收了4...  相似文献   

3.
坛紫菜新品系“申福1、2号”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坛紫菜新品系"申福1号"、"申福2号"为研究对象,探讨坛紫菜新品系"申福1号"、"申福2号"的规模化养殖技术,本试验开展了坛紫菜新品系养殖方式、生长速度和养殖产量与本地传统品种的对比研究。2007年,福清沙浦、霞浦三沙、莆田秀屿、连江中麻、福鼎元当等五个养殖试验示范点的海上养殖试验数据表明:坛紫菜新品系平均每1/15hm2产量为224.7kg(干品),产值5794元,对照组本地种平均1/15hm2的产量为167.6kg(干品),产值5166元;新品系每1/15hm2的产量比本地现有栽培品种提高34.1%,增加经济效益628元。试验结果显示了坛紫菜申福系列新品系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特性,同时证明了坛紫菜新品系"申福1号"、"申福2号"可应用于大面积的养殖生产。本研究对坛紫菜申福系列新品系的生产性开发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条斑紫菜属于红藻门、原红藻纲、红毛菜目、红毛菜科,作为经济价值与营养价值较高的海藻,它具有食品、药用、保健等多种功能。条斑紫菜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适宜栽培海区的局限性与栽培技术的特殊性,而江苏省海安县条斑紫菜栽培海区面积近3万亩,全县11家紫菜企业年产一次性条斑干紫菜近10万箱,条味紫菜6万箱,条斑紫菜的育苗、栽培、加工是该县水产业的支柱产业。本项目通过研究条斑紫菜半浮动筏式栽培中的海区选择、栽培设施、苗网培育、病害防治、成菜栽培管理和成菜采收等技术关键, 1700公顷栽培海区3年平均单产9950kg/公顷,单产高于同类海区20%以上。一、栽培海区的选择栽培海区应选择离岸较远的近海辐射沙洲,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拓展坛紫菜“南菜北养”的范围,2018年和2019年在山东烟台海区进行了坛紫菜“闽丰2号”的养殖试验。2018年9月中旬将购自江苏、幼苗肉眼可见的网帘投放下海,至12月上旬采收五水(第一次采收的紫菜叫头水或一水紫菜,后面的依次叫二水、三水、四水、五水),总产量为2 359.5 kg/hm2(干质量);2019年8月下旬,采用坛紫菜成熟贝壳丝状体在当地进行采苗、下海,9月下旬进行一水紫菜的收获,至11月中上旬共采收五水,总产量为1 574.3 kg/hm2(干质量)。随着收获期的延长,藻体的长度、宽度均呈增加趋势,但2个年度产量分别以三水和四水为最高。海区营养盐测定结果表明:海水中的无机氮浓度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10月份的无机氮浓度明显低于8月份的,晒网同时喷洒施肥后藻体颜色快速好转,且产量有所提高,表明试验海区营养盐条件是影响坛紫菜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避免病害发生,在养殖过程中应及时施肥以促进藻体生长,提高坛紫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辐射沙洲型浅海水域全浮动筏式紫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华  彭张记  袁华 《水产养殖》2004,25(4):16-18,13
针对辐射沙洲型浅海水域风大、浪高、流急的特点,通过在抗风浪技术上的创新,同时采取栽培海区、栽培方式选择及采用冷藏网、机械收菜等配套措施,成功进行了全浮动筏式紫菜培技术的研究,平均亩产压水鲜紫菜达到1017kg/亩,平均亩产值达到2014元/亩,亩均效益达到1012元/亩,  相似文献   

7.
一、养殖海区的选择 全浮流式紫菜养殖在保证养殖器材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风浪、潮流度,以水质肥沃、水体交换流畅的海区为好,一般大潮干潮时深4~20米,海水比重1.015~1.023,pH7.8~8.4,流速0.4~2.3节,这是紫菜养殖的理想海区,底质以能使桩基打牢的软泥或泥沙底质为好。养殖海区要求无污染性工厂排泄物,道路畅通。  相似文献   

8.
2001年6月~2002年6月,在0 53hm2池塘中进行了鲤鱼夏花直接养成商品鱼试验。7月初放养鲤鱼夏花1 7万尾,鲢春片鱼种1680尾,鳙春片鱼种440尾,越冬后于翌年6月末出塘销售,避开集中上市时间,商品鱼价格提高了0 8~1 0元/kg,利润70792 4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 67,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包维网是由纯聚乙烯加工而成的紫菜网帘。与多股线网不同,具有重量轻、滤水快、产量高等优点,适宜潮问带偏低的滩涂紫菜养殖。江苏省启东市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小面积生产性试养,通过3年生产实践,对包维网紫菜养殖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坛紫菜移动养殖即在海区采苗时,把苗帘推向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上部,当时一般海区的水温为29~31℃,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上部水温较低,以避开高温造成的烂苗。经过一段时间养殖收获以后,随着水温降低至约18~19℃,再及时把低潮区的苗帘移向中潮区和中潮区上部,以防低温侵害蓄小潮不干露烂苗。当水温明显下降至约16℃时,应把中潮区下部的苗帘移向高潮区,以增加光照,延长坛紫菜的生长期。在这种移动养殖  相似文献   

11.
在紫菜大面积养殖中,近年来由于许多海区发生了大规模的烂菜,严重地影响了紫菜养殖产量的稳定和提高,这是当前紫菜养殖枝术上一个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2011年3月,笔者在江苏省启东茅家港海域选择中低潮海区实施杂色蛤滩涂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应用与研究,苗种中间培育面积14-3hm^2,投养杂色蛤苗种60.2t,经过10~14个月的滩涂养殖,生产出1.0~2.0cm、2000~4000粒/kg的大规格杂色蛤苗种226.9t,平均每667m^2产量1056.3kg,实现产值131.6万元,利润加.8万元。现将杂色蛤滩涂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应用与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半浮动筏式条斑紫菜养殖大面积减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条斑紫菜养殖业是连云港市海洋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紫菜养殖面积约8万亩,约占全国条斑紫菜养殖面积的1/3。由于病害的频繁发生,连云港市紫菜平均亩产由1990年~1991年(连云港市高公岛)的1800kg下降到2006年~2007年的300kg~400kg。笔者对条斑紫菜养殖大面积减产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半浮动筏式紫菜养殖是连云港市紫菜养殖的主要养殖模式,因此本文的分析主要针对这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2014,(3):54-54
<正>福建宁德霞浦县2013年从上海海洋大学引进条斑紫菜新品种进行人工育苗试验取得成功,11月26日在三沙镇石头鼻海区开展试验养殖,2014年2月17日收获鲜菜22 kg,条斑紫菜在霞浦首次试验养殖获得成功。条斑紫菜原产于江苏连云港、南通等北方海区,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2012年霞浦县首次从上海海洋大学引进条斑紫菜进行人工育苗试  相似文献   

15.
在紫菜大面积养殖中,近年来由于许多海区发生了大规模的烂菜,严重地影响了紫菜养殖产量的稳定和提高,这是当前紫菜养殖技术上一个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在养殖过程中紫菜腐烂的类型有多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病害型的传染性烂菜。我场于1971年、1972年、1975年和1976年  相似文献   

16.
坛紫菜(Porphyra haianensis)人工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诸多,如生态环境因子问题、苗种品质问题、养殖技术问题,同时,海区采壳孢子苗(下称海区采苗)时间的选定也是关键一环,它关系到海区采苗的成败、病烂的发生与发展程度等,是养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技术关键。笔者通过对福建省莆田市坛紫菜海区采苗的历史、现状及其过早采苗危害的论述,提出适宜的采苗时间,以期坛紫菜人工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一、海区采苗时间提早的概况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南方坛紫菜主要产地之一,在过去漫长的增养殖过程中,渔农们发明用“石灰水清坛”进行“菜坛式增殖…  相似文献   

17.
2004~2005年,在沈阳市苏家屯区养殖场进行丁<鱼岁>池塘养殖试验,试验结果:鱼种培育平均单产6 375.0kg/hm2,平均利润29 668.8元/hm2;成鱼养殖平均单产14071.5kg/hm2,平均利润57 962.0元/hm2.  相似文献   

18.
一、网箱的设置1.海区的选择海区流速一般在1米/秒以内,流向平直且稳定,避免设置在有洄旋流的海区。在低潮时,箱底距离海底应有1.5米以上距离,全年海区的表层水温在7~30℃,盐度在12~32,透明度在0.2~3.0米间。2.网箱规格的选择目前培育大黄鱼鱼种的网箱均为浮动式网箱,即把网箱悬挂在10个5米×5米框位的木质框架上。规格为4~5厘米的鱼种一般使用目长5~8毫米的无结节网片,  相似文献   

19.
利用1口回形池(1.33 hm2)和3口精养池(1.61 hm2、1.13 hm2、0.90 hm2)进行克氏原螯虾、河蟹、鱼混养试验,在池内人工种植伊乐藻为主.克氏原螯虾捕捞以市场价格为主导,大量起捕在6~8月.4口池塘克氏原螯虾平均单产为2 318 kg/hm2,平均产值26 493元/hm2;河蟹平均单产为659 kg/hm2,平均产值26 904元/hm2;鱼平均单产924 kg/hm2,产值4 620元/hm2;合计单产3 902 kg/hm2,产值5 8017元/hm2,平均纯收入37 768元/hm2,平均收人率65.1%.  相似文献   

20.
坛紫菜是我国浙江、福建沿海的一个主要浅海栽培品种,江苏省紫菜主要栽培品种是条斑紫菜,栽培面积15多万亩,由于栽培品种单一,亩产量及综合效益不高,有限的海区滩涂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条斑紫菜栽培筏架及加工机械设备有5~6个月的空闲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