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汽福田潍坊收获机械分公司在广泛市场调研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开发研制了 4LZ— 1 .5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该机以收获小麦为主 ,并可兼收其他作物 ,可在田间一次完成切割、脱粒、分离、清选、输粮等作业 ,也可用于固定脱谷作业 ,具有结构紧凑 ,机身较小 ,运转方便 ,操作灵活等特点 ,特别适用于中小地块和高产作物。该机已于 2 0 0 0年元月通过鉴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割幅 ( mm) 1 60 0喂入量 ( kg/sec) 1 .5总损失率 ( %)小麦≤ 1 .5 水稻≤ 3含杂率 ( %)≤ 2破碎率 ( %)≤ 2生产率 ( hm2 /h) 0 .2~ 0 .33油耗 ( kg/hm2 ) 1 8(包…  相似文献   

2.
大喂入量水稻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我国现阶段高产水稻的收获要求,自主研发了大喂入量履带式全喂入联合收获机。论述了切流脱粒分离装置、锥形螺旋喂入装置、斜置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和双出风口多风道离心风机清选装置等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与设计参数,提出了配套动力90~100k W、可承载6~7t的履带式行走底盘技术方案,突破了传统履带式底盘承载能力≤5t的限制。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该机收获产量9 000kg/hm2水稻时,总损失率为1.2%,含杂率1.0%,破碎率0.9%,机具生产率0.8 hm2/h,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该斜置切纵流全喂入履带式联合收获机喂入量达到了8.89kg/s,喂入量明显提高。该研究为大喂入量联合收获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谷物联合收获机的效率,必须使联合收获机能够始终保持理想的喂入量,这一点单纯依靠驾驶员的经验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采用自动调节。本文分析了谷物联合收获机上的喂入量自动控制装置、割台高度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操向装置和自动调平装置。  相似文献   

4.
针对谷物联合收获机喂入量实时调整的需求,研究成熟期作物密度与收获机喂入量间的函数关系。首先对图像进行灰度化与中值滤波处理,然后以改进的图像分割算法获得了更为准确的图像分割阈值,从而将作物的谷、叶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在此基础上,以数据拟合的方式得到小麦收获机喂入量随图像像素的变化模型,为谷物收获机实时、精准地控制喂入量提供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国家标准规定收获机在额定喂入量及籽粒含水率为15%~20%,谷草比为1:1.5的条件下,总损失率应小于等于2%(收获小麦)。收获作业损失往往不被重视,特别在收获作业后期或多雨季节,由下例可看出收获作业与损失的关系。 假如每公顷土地小麦产量为5000公斤,若谷物损失率为1%,每公顷地将损失50公斤;若谷物损失率为4%,每公顷地即损失200公斤。收获机每小时收获2公顷地,8小  相似文献   

6.
一、相关性能测试 4LZY-2A玉米籽粒收获机是在4LZ-2A自走式轴流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开发的自走式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可以收获玉米、小麦、水稻等多种作物。产品采用切、轴流双滚筒脱分原理,风筛式清选和风扇式复脱技术,收获玉米时的工作流程与收获小麦相同。作业时将整株玉米喂入,然后进行脱粒、分离、清选和集粮。  相似文献   

7.
谷物联合收获机喂入量建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液压无级变速系统,对该系统中封闭液压油的压力进行测量,用该油压力表示喂入量。通过台架试验,得出喂入量与油压力之间的关系方程,并与脱粒滚筒转速表示喂入量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联合收获机稳定工作,物料物理特性一致时,油压力随喂入量的增加呈线性上升,而此时脱粒滚筒转速可以视为常量,所以油压力能够准确地反映喂入量。  相似文献   

8.
脱粒分离是谷物联合收获机的主要作业环节,脱粒滚筒又是其中的主要工作部件,其工作参数直接影响着联合收获机的整机性能。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纵轴流小麦脱粒滚筒装置,以解决大喂入量状态下小麦收获机所出现的效率低、含杂率高及损失率严重等问题。该滚筒主要由导料月牙、喂入叶片、喂入锥体、纹杆座组合、滚筒壳体,以及排草板等组成。以含杂率、损失率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找出最佳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800r/min、凹板间隙15mm、滚筒倾角8°,在此参数下谷物的含杂率为0.11%、损失率为0.29%,收获质量符合农艺要求。该机构的设计为纵轴流滚筒技术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双板差分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设计了一种双板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及其差分消振电路,以消除车身振动对测产精度的影响.振动试验表明,在没有谷物输入时联合收获机车身振动导致前后2个检测板产生的2个振动信号是一对共模信号,可通过电路差分的方法消除;差分后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的信噪比由2.5dB提高到62dB.在零喂入量情况下,振动产生的零点误差小于0.01g/s;在联合收获机正常作业的喂入量范围内(0.5~2kg/s),实验室测量误差小于3%.田间实际测量误差不大于5%.  相似文献   

10.
喂入量是谷物联合收获机的主参数,其对机器的作业性能、整机可靠性以及经济性有着深刻的影响。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是验证谷物联合收获机实际喂入量大小的唯一途径,喂入量的大小也直接影响着补贴额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联合收获机监控系统主要是对谷物损失、产量、喂入量和工作部件工作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并对喂入量进行自动控制以提高其收获效益。为此,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线监测系统现状,对比了控制系统发展状态,指出国内外存在的差距,得出将CAN总线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在收获机械上促使监测系统与控制系统综合发展从而使联合收获机智能化发展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2.
名企名品     
《山西农机》2009,(6):46-49
4YZ-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4LL-1.5型全喂入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4LZ—2型自走轮式全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13.
JDL3 0 6 0型谷物联合收割机是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共同研究开发的新型机型。为大豆收获研制了低割仿型挠性割台 ,解决了大豆收获一大难题。1 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该机为全喂入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发动机功率 48KW ,割幅 2 .75m ,喂入量 2 .4kg/s,总损失率≤ 1 .5 % ,脱粒装置形式为切流式 ,滚筒长度 1 70cm ,直径 5 5cm ,清选机构为风选式 ,清选面积 1 .75m2 ,粮箱容积 1 .6m3 ,外形尺寸 (运输状态 ) 6 .3× 3 .2× 2 .7m ,整机重量42 0 0kg ,行走速度 1 .1— 1 8km/h。2 结构…  相似文献   

14.
名企名品     
4YZ-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4LL-1.5型全喂入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4LZ—2型自走轮式全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15.
收获机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工具,其喂入量控制一直是自动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收获机工作方式,建立收获时收获机喂入量变化模型。设计开发收获机作业参数监测系统,以小麦作为实验对象,在我国华北地区开展田间实验,验证系统喂入量监测精度并同步采集产量、含水率和作业速度等参数,系统喂入量监测平均相对误差为8.55%。以收获机在割台高度不变条件下保持额定喂入量为控制目标状态,收获机作业速度作为控制量,采用模型预测的方法对收获机喂入量进行仿真控制。采用灰狼优化算法优化二次规划的权值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权值矩阵优化后,喂入量控制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1 kg/s,平均降低38.1%。喂入量控制误差与收获区域的产量成反比,与含水率成正比。在相邻时域内产量、含水率变化较小的收获区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小麦联合收获机杂质清理技术路线和方案,对小麦联合收获机杂质清理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和完善,增加小麦精选清理系统,并进行实地收获应用,对增加精选清理系统前后收获的小麦进行取样和统计分析,有效降低了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小麦的含杂率,使收获小麦含杂率由符合国家农业行业"谷物联合收获机械作业质量(NYT 995-2006)标准"提升到符合国家"小麦(GB 1351-2008)"商品粮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今年前4个月,收获机械行业并没有再现2009年同期的繁荣景象,市场的冷清出乎许多人的意料。统计数据显示,有收获机行业风向标之称的小麦联合收获机截至4月底实销量仅8000台左右,另外全喂入水稻收获机销量也只有2000台左右.而去年同期小麦联合收获机实销量已经达到了3.5万台.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实销量1.35万台,两种产品实际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5%和80%,下降幅度之大,令人震惊,一些企业人士陷入恐慌和迷茫之中。今年收获机市场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切纵流联合收获机田间小麦收获时的最优行走路径和最佳前进速度,分析了割台宽度为4.75m的切纵流联合收获机在田间收获小麦时的3种典型路径,并从收获拐弯换向耗时最小的角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在田间进行前进速度与籽粒总损失速率之间的试验并建立数学模型,在室内依据等效喂入量进行前进速度与脱粒分离总功耗之间的试验并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最佳前进速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切纵流联合收获机在田间应采用回转式收获路径,当前进速度为小于等于1.0m/s时,等效喂入量为小于等于7.79kg/s,籽粒总损失速率为小于等于19.33g/s,籽粒总损失率为小于等于0.609%,切纵流脱粒分离部分总功耗为小于等于83.94kW。  相似文献   

19.
柳琪 《当代农机》2023,(1):15-18
<正>水稻联合收获机按喂入结构可分为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和半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速度快、作业效率高,更加适合于规模化、数量型、粗放型农业生产,以及可以收获多个品类的农作物,能帮助机手挣更多的钱,从而更受机手的认可。近几年,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占比越来越高,不但把半喂入挤到无足轻重的位置,而且在不断地蚕食小麦联合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市场份额。经过连续多年的高位运行,水稻联合收获机行业步入了调整期,  相似文献   

20.
切纵流双滚筒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喂入量为4~5 kg/s的履带式切纵流双滚筒联合收获机的总体配置方案,论述了切纵流双滚筒脱粒分离装置切流脱粒滚筒、切流凹板、过渡口、纵轴流滚筒和纵轴流凹板等结构与运动参数的设计。田间试验与性能测试表明:该机收获水稻时喂入量达到4.86 kg/s时,整机损失率为1.47%,破碎率为0.2%,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