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种好高产莲藕作用甚大,不仅能供应大批优质原料制作美味可口的副食品,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而且能大批量地供应城乡人民食用的优质蔬菜,一举双得。一、选田整地。要选土壤有机物含量达2%以上,土质较粘,保水保肥力强的低洼田种植,先施基肥,每亩用人畜粪2500~3000千克,或绿肥3000~  相似文献   

2.
南城为江西省典型的丘陵县份,农作物以栽培水稻为主,红花草为农田的主要绿肥作物,一般种绿肥的比未种绿肥的田,水稻产量每亩要高出50—150斤。南城县农民种植红花草的特点是:多播种于二季稻田和一季晚稻田,特别是利用双季稻田留种方面的经验,对双季稻地区推广一年三熟制,开辟了广宽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农民盲目追求增产、增收,耕地复种、化肥用量增加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地力下降、污染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因化肥施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种植绿肥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用油菜作绿肥,种植成本低,改良土壤的效果突出。本文总结绿肥油菜林下套种技术要点,为绿肥油菜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走在农技推广第一线,学在产业发展前端;手把手、面对面帮扶示范户,实实在在,省肥增产;推广种植绿肥保护耕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记宁国市农民满意农技员李佳新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区重要绿肥作物根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绪言广种绿肥,大开肥源,这是迅速提高作物产量行之有效的农业措施。我国在世界上栽培绿肥最古,根据历史记载,中国利用绿肥来培养地力已足有四千年之久。礼记月令(公元前1134—547)有“仲夏之月,犁以杀草,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齐民要术(公元前385—533)有“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禾冀)种,七、八月犁掩杀之,为春谷田,则每亩收十石,其美与蚕天熟粪同”。从这些记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绿肥的分解特点及矿化进程,总结了绿肥对植烟土壤及烟叶品质的影响,指出绿肥在烟田中应用的发展趋势,提出烤烟持续发展种植绿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郯城县泉源乡是农业大乡,每年玉米收获之后,各家各户门前堆满了玉米心,不是烂掉了,就是烧了火。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富有经济头脑的泉源农民开始“废里淘金”,他们利用资源优质,种植营养丰富的黑平菇。目前.全乡有800多户农民靠“黑色经济”走向了致富路。近日,笔者在乡村走访,了解到了许多农民种植黑平菇的致富趣闻。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不同水稻土多年冬种紫云英配施化肥的培肥效应。【方法】在湖南紫潮泥、江西黄泥田双季稻区设置了连续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冬闲(CK)、紫云英(MV)、紫云英+40%化肥(MV+40F)、紫云英+60%化肥(MV+60F)、紫云英+80%化肥(MV+80F)、紫云英+全量100%化肥(MV+100F)、单施全量100%化肥(100F)共7个处理的稻田土壤有机质(OM)、可溶性有机质(DOM)含量及其光谱学特性。【结果】湖南紫潮泥土壤OM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DOM的荧光吸光强度明显高于江西黄泥田,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值则相反。土壤OM在两地均表现为MV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多数处理(黄泥田MV+100F处理除外);同100F相比,MV+100F处理降低了湖南紫潮泥、但增加了江西黄泥田的土壤有机质;而绿肥种植体系下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绿肥对两类土壤OM的贡献降低。种植绿肥配施80%—100%化肥,土壤DOC含量较100F高(黄泥田MV+100F除外),但单种绿肥(MV)以及绿肥配施40%—60%化肥对两地土壤DOC影响不尽一致。单种植绿肥能够降低两类土壤DOC/SOC,其中,在江西黄泥田上显著低于100F处理;两类土壤上种植翻压绿肥,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土壤DOC/SOC随之增加(黄泥田MV+100F除外),表明配施化肥量越高其活化土壤碳库的作用越强。种植绿肥较100F能够有效降低土壤DON含量(黄泥田MV+100F处理除外),且在湖南紫潮泥上更为显著。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绿肥及绿肥配施40%—60%化肥下,两类土壤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值较100F低,且E250/E365值随配施化肥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土壤DOM分子量增大,分子结构越稳定。荧光光谱分析发现,两类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均以类富里酸为主;与100F相比,单种绿肥(MV)以及绿肥配施化肥(黄泥田配施40%—60%化肥)能够增加土壤DOM的荧光强度,降低DOM的腐殖化指数(HIX)。【结论】种植紫云英能有效促进稻田土壤有机质积累,配施化肥降低紫云英对土壤有机质积累的贡献。绿肥配施化肥能够提高土壤碳库活性,并且增加可溶性有机质的分子量及腐殖化程度,进一步解释了配施化肥降低紫云英对土壤碳库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一、整地与施肥(一)挑选藕田莲藕是水生作物,喜光、喜温、喜肥。可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沙壤土水田种植。(二)施足基肥莲藕耐肥能力较强,藕田应施足基肥。一般在整田时每667m~2施绿肥2 000kg,腐熟人畜粪1 500kg及45%氮磷钾复合肥30kg作基肥,种植时在退水后平田前每667m~2再施磷肥30kg,花生麸30kg。需要注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我国农业种植产业的发展,在种植过程中会施加各类化肥用以促进植物的实际生长。但是施加化肥不仅会增加种植的成本,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当前绿肥在各类作物的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烟草良繁田绿肥种植技术进行思考探究,提出绿肥在种植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并分析在烟草种植过程中应该如何选择绿肥,从而在获取自身种植经济效益的同时,使得生态环境也能得到有效维护。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中黄淮海地区适宜绿肥种植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作物品种不断出新,栽培技术不断革新、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等现代农业体系条件下,发展多样化的绿肥种植利用模式,采取因地制宜、见缝插针、有空就种、用养结合的原则,既可解决黄淮海地区多熟高产与肥料不足的矛盾,又有利于耕作制度的创新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升。根据黄淮海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特点,适宜绿肥种植模式有中高肥力区二粮二肥、二粮一肥;中低肥力区棉肥轮作、棉肥间作;盐碱地区二肥一粮、肥饲兼用等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大豆绿肥腐解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沧豆6号)为绿肥材料,采用在田间埋入尼龙袋子的绿肥施用方法,研究了在是否种植玉米和是否施用化肥条件下大豆绿肥的腐解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埋入时间的延长,绿肥的干物质量逐渐减少且腐解速率逐渐降低,其腐解过程表现为前期腐解快、后期腐解逐渐减慢的特点,不同时期的绿肥干物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绿肥在种植玉米条件下比不种植玉米条件下腐解得快,在施用化肥条件下比不施化肥条件下腐解得快,但差异均不显著;绿肥不论是单施还是与化肥配施均能够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单施绿肥的增产效果优于单施化肥,以绿肥与化肥配施玉米产量最高,且产量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种植玉米且施用化肥条件下,大豆绿肥腐解得最快,玉米产量最高为8 293.5 kg/hm2,分别较不施绿肥和化肥(CK)、单施化肥、单施绿肥增产19.91%、12.38%和3.97%;单施绿肥较单施化肥增产8.09%。在玉米生产上,提倡绿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3.
发酵腐熟处理后的鸡粪用作有机肥料时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还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因此提倡使用有机肥,将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河西平川灌区绿肥压青后氮肥最佳减施比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  包兴国  杨文玉  张久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16-12517
[目的]明确绿肥压青后小麦生产中的氮肥最佳减施比例。[方法]在河西绿洲生态条件下,设8个施肥处理,研究绿肥压青后小麦生产中的氮肥减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间小麦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以处理"绿肥+70%化肥"产量最高,而纯施化肥处理的小麦产量较低。在农艺指标方面,不同处理小麦株高、穗长、生物产量、收获指数、千粒重及产量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以处理"绿肥+70%化肥"及"绿肥+60%化肥"的生物产量、千粒重较其他处理处于较高水平。[结论]绿肥压青后减施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基本是呈增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经济绿肥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传统绿肥直接经济效益低 ,导致绿肥生产严重滑坡 ,土壤肥力普遍下降 ,农业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 ,以提高种植绿肥的经济效益为中心 ,采用“攻关—示范—推广”协同发展的技术路线 ,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经济绿肥引种筛选与评价方案的基础上 ,研究确定了 10多个适宜湖南推广应用的经济绿肥品种及其优化栽培技术 ,因地制宜组装了 11种与湖南农业结构调整相配套的高效复种制度 ,提出了走菜肥、饲肥、粮肥、经肥等兼用的道路来恢复和发展绿肥生产。 9年来 ,经济绿肥已推广应用 83万hm2 ,新增产值 3 2亿元 ,产生了显著的生态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大豆(沧豆6号)为绿肥材料,在田间采用埋入和覆盖尼龙袋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条件(是否种植玉米)、利用方式(埋入土壤、覆盖在地表)和使用量(200 g/袋、250 g/袋)下绿肥腐解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绿肥的腐解过程表现为前期腐解快、后期腐解逐渐减慢的特点,在种植玉米条件下比不种植玉米条件下腐解得快,在施用化肥条件下比不施化肥条件下腐解得快,绿肥埋深10 cm比覆盖在地表腐解得快,但差异均不显著;在田间翻埋条件下,大豆绿肥的腐解速率几乎不受翻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绿肥与蚯蚓粪、饼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养分,烟株农艺性状,烟叶化学成分及其产、质量的影响,为其推广提供试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绿肥与蚯蚓粪和饼肥配施都能提高土壤有效养分,改善烟株农艺性状,协调化学成分,提高烟叶经济性。但绿肥与饼肥配施烟叶产质量、经济性优于绿肥与蚯蚓粪的配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玉米连作对化肥依赖过高、水分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探讨间作绿肥和减施氮肥对玉米农田耗水特征的影响,以期明确间作绿肥生产玉米的水分利用特征,为玉米生产减氮及水分高效利用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实践依据。【方法】2018—2019年,在河西绿洲设置田间定位试验,设玉米间作绿肥和单作玉米(M)两种种植模式,减量25%施氮(N1:270 kg·hm-2)和传统施氮(N2:360 kg·hm-2)两个施氮水平,绿肥种类包括作箭筈豌豆(V)和油菜(R),研究不同处理下耗水特性和产量表现。【结果】间作绿肥可保证玉米稳产,在玉米/绿肥带状间作模式中,N1与N2处理的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间作绿肥和减施氮肥25%处理可提高绿肥刈割期、玉米收获后土壤含水量,以M/VN1处理提高幅度最大,较传统施氮下单作玉米(MN2)分别高17.2%—18.9%、28.6%—31.3%;间作绿肥和减施氮肥25%处理可降低作物在绿肥播前至刈割、绿肥刈割至玉米收获和作物全生育期的耗水量,以M/VN1处理降低幅度最大,较MN2分别降低38.8—48.8、32.9—53.9和80.9—92.7 mm;间作绿肥可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以M/V处理最为突出,比M处理高14.9%—15.6%;N1与N2相比,M/R、M/V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3.4%—5.2%、5.7%—6.5%,M处理的降低4.0%—5.5%;提高幅度以M/VN1处理最大,较MN2高14.8%—16.8%。玉米间作绿肥、减施氮肥25%处理可有效改善土壤含水量,降低系统耗水,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具有较高的水分生产力。【结论】在水资源短缺的河西绿洲灌区,间作绿肥可保证玉米稳产,具有较高的水分供给潜力,其中玉米间作箭筈豌豆集成减量25%施氮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向景葵  彭星辉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5-16,157
种植绿肥是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充分利用秋冬阳光固氮吸碳、改善土壤结构,培养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减少化肥施用量,节能减耗等方面。岳阳市有种植绿肥习惯,从20世纪70年代最高达到24.67万hm2,到近年面积锐减至3.33万hm2,冬闲宜植绿肥面积达20万hm2,开发潜力巨大。要实现绿肥生产快速发展,支持科研与种子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绿肥生产的政策导向与利益共享机制,为推进岳阳市农业向"低碳循环"的现代农业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有机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湖口、南昌、上高、泰和、兴国、余江县有机资源及其利用状况,量化分析相应区域有机资源利用情况,以此为基础衡量江西省有机资源量及其利用现状,总结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显示2007~2008年江西省年均作物秸秆产量1764.6万t,作物秸秆直接还田31.8%,间接还田12.0%,燃烧还田52.5%,其它用途3.8%;绿肥种植面积53.3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5.1%,年产鲜草1237.2万t,其中直接还田85.6%,间接还田14.4%;人畜禽有机肥料年产9074万t,还田利用比例64.7%,流失35.3%;江西省直接还田、间接还田、燃烧还田和其它利用四种秸秆利用方式,养分回收占施肥量的比例分别为9.9%、10.1%、22.9%和4.6%。深入研究高效秸秆还田技术,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开发新型有机肥综合利用模式,平衡利用有机肥资源,有效提升江西省整体农田质量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