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荟萃     
芦笋出口商机来了芦笋,学名石刁柏,又称龙须菜,是经人工培植后所采集的嫩茎为食,形同芦笋初发的嫩芽。石刁柏属百合科类门冬亚属的宿根植物,1次栽培,一般可采集15~30 a,是一种多年生的连作蔬菜,1次种植多年受益,是其他蔬菜作物无法比拟的特菜。芦笋通常以嫩茎为食用器官,是一种出口创汇的外销型蔬菜。芦笋嫩茎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蔬菜,且风味鲜美、芳香,纤维柔嫩可口,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尤其硒元素的含量较高,是一种公认的绿色保健蔬菜。常食芦笋能增强人体对多种疾病的抵抗力,在国外市场上属于一种高档蔬菜。国内的芦笋尤其…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芦笋生产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艳秋 《植物医生》2006,19(1):40-42
芦笋学名Asparagus officinalis L,又名石刁柏、龙须菜.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嫩茎具有鲜美芳香的风味.而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为高档名贵蔬菜。有“蔬菜之王”的美称。长期食用有抗癌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心率过速等也有一定的疗效。因此,芦笋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出口量稳步增长,在徐州地区因其种植效益大于传统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0.3万-0.5万hm^2.成为栽培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产品主要出口日本、欧美等国。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日本为了控制进口。制订出了严格的‘农残’检测标准。因此,无公害芦笋生产中病虫草害防治是一个主要环节,若防治不当就会影响芦笋质量。为确保芦笋产品质量,经过几年调查研究,并对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是1种以嫩茎为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1次栽培可连续采收10~15年.芦笋嫩芽除含较高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是1种高档营养保健蔬菜.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对芦笋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海丰总公司于2001年与1家外企合资生产经营4 000 hm2以"泽西巨人"、"泽西至上"为主的全雄性芦笋种植基地,目前已进入产出期.针对近几年来芦笋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非侵染性病害的成因,总结实施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东  顾曰群 《植物医生》2000,13(3):21-21
芦笋又称石刁柏,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因嫩茎富含天门冬酰胺、天门冬氨酸及其他多种甾体皂甙物质,对癌症、心血管病、水肿、膀胱炎等有特殊疗效,天门冬酰胺酶能治疗白血病。作为特种保健蔬菜而倍受市场青睐。不少地区开始引种,但芦笋病害一直制约芦笋的生产,针对其发生特点,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是芦笋生产的当务之急。 一、症状特点 1.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造成苗枯,种子、种芽受害变黑褐色腐烂。受害幼苗、茎基部出现水渍状黄褐色至暗褐色条斑,渐呈黑褐色环形缢缩腐烂,幼苗倒伏死亡。病部缠有稀疏淡褐色菌丝联…  相似文献   

5.
<正>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又名石刁柏,是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植物,是世界公认的高级保健蔬菜。我国是芦笋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大国,但茎枯病的危害严重影响了芦笋的产量与质量。芦笋茎枯病是由天门冬拟茎点霉菌(Phmopsis asparagi(Sass.)Bubak)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因气候原因,我国3年以上笋田发病率几乎100%,而  相似文献   

6.
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笋是石刁柏嫩茎的俗称。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且具保健功能,故被视为高档蔬菜。近来年,在我国农村发展种植,作为保鲜、速冻和罐头加工出口国际市场,是国内出口创汇高效益的重要农产品。芦笋茎枯病[病原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是世界上温暖多雨地区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所有种植省份均有该病发生,但以东南沿海省份最为严重,大流行年份往往造成大面积毁灭。  相似文献   

7.
芦笋(Asparagu offiua List),又名石刁柏,属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蔬菜,具有很高的食用和经济价值。连云港市1978年引进种植,1987年达4万亩,成为创汇农业的主要项目。1983年个别芦笋田出现死株,因原因不明,未引起重视。1985年至1986年芦笋死亡普遍发生,1987年调查,新笋田死亡率10%,三年以上笋田死亡率40~100%,严重死亡的笋田达1万亩,耕掉芦笋改种其他作物的1500亩,芦笋生产面临覆灭境地。1986年至1989年作者对当地芦笋死株原因、发病规律及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inn)又称石刁柏,百合科天门冬属,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为"蔬菜之王"。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并能润肺、镇咳、祛痰,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药理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1]。近年来,随着芦笋市场与栽培面积的扩大,病害的发生也逐年加重,尤其茎枯病的严重发生已影响芦笋的产量与质量,轻者生长发育不良,降低产量与品质,重者病株提前枯死,全田毁灭,严重影响芦笋生产与出口创汇[2]。目前该  相似文献   

9.
石刁柏茎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刁柏又名芦笋,属百合科天门冬属,被欧美各国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我省前后两次引种种植,但由于茎枯病发生为害严重,大片毁种,影响到石刁柏的生产发展。为此特对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有效防治法作了一系列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国内近年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创汇蔬菜石刁柏(芦笋)的栽培面积日益扩大。这一宿根性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蔬菜的草害十分严重,惯用的人工除草已不能适应需要。芦笋的化学除草在国内尚属空白,急待研究与试验。  相似文献   

11.
芦笋又名石刁柏,在我国已有很久的栽培历史,但栽培面积很小。到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外贸出口大增,芦笋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遍布沿海及内陆十多个省市,成为重要的创汇产品。但是,近年来由于病害的严重发生,使芦笋的栽培和出口受到重大影响。据报道,在国外芦笋的病害有以下十几种:真菌病10种:  相似文献   

12.
何燕 《广西植保》2005,18(3):18-19
莴苣是菊科莴苣属1、2a生蔬菜,有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2种,在八步区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尤其是作为肉质嫩茎食用的莴笋,由于其具有口感好、耐贮存、运输方便等特点,常被大批量销往广东,且其销量好,价格平稳,如2004年冬平均肉质茎售价为0.9元/kg,给当地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深得农民的喜爱,近年在八步区种植面积发展较快,2004年复种面积累计达4680hm^2,是八步区秋冬季种植及外销的主要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13.
芦笋不经培土长出土面的绿色嫩茎,称绿芦笋,是1种高档的营养保健蔬菜。由于栽培时间长,造成芦笋茎枯病及夜蛾类害虫的大量发生为害,笋农盲目使用农药,导致绿芦笋农药残留量超标严重,对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发展无公害绿芦笋生产已迫在眉睫。为此,我们进行了探索,总结形成了1套比较完整的绿芦笋无公害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并推广应用于生产。现介绍如下:1)选择适宜土壤种植。种植绿芦笋,以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pH5.8~6.7、含盐量不超过0.2%的沙壤土种植为宜。如果土层浅薄,透气性不良,表土板结,则根系分布浅,地下茎…  相似文献   

14.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inne)又称石刁柏,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并能润肺、镇咳、祛痰,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药理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芦笋市场与栽培面积的扩大,在生产上病害的发生也逐年增加,尤其茎枯病的严重发生已严重影响了芦笋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吴安华  陈思 《江西植保》2000,23(4):124-124
芦笋又叫石刁柏,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保健蔬菜,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由于种植芦笋效益高,发展也非常快,目前我国约种有十万亩。但是有些地方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跟不上,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得不到控制,导致了芦笋茎枯病的不断蔓延。芦笋茎枯病是直接影响芦笋生产的严重病害,该病发生快,流行广,适合该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春季最易感染流行,又因其早期分生孢子器能越夏,成为秋季的侵染源,故芦笋在一年之内有多次被侵染引起病害流行现象,引用单一的预防手段是达不到防治的目的,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或减轻茎枯病的发…  相似文献   

16.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是一种品味兼优营养丰富的名贵蔬菜,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畅销不衰,是国内出口创汇经济价值很高的作物。全国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每年出口芦笋罐头为国家创汇达6000万美元。但芦笋茎枯病(Phoma asparagi  相似文献   

17.
叶炳元  张慧娣 《植物检疫》1991,5(5):332-335
1989年8月,我们在太原市调查花卉蚜虫时,在石刁柏(又名芦笋)Asparagusofficinalis Linn.上采到一种蚜虫,经鉴定是天门冬小管蚜。这种蚜虫至今我国没有记录。现把这种蚜虫的有关方面介绍如下。1 名称中名:天门冬小管蚜  相似文献   

18.
正十四点负泥虫属鞘翅目叶甲科Chrysomelidae。寄主植物有石刁柏(芦笋)、文竹等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可成为芦笋的害虫。幼虫(封面图片a)不负泥。成虫体长5.5~7.5mm;棕黄色或橘红色(封面图片b),具黑斑;头前端、复眼及四周、触角均  相似文献   

19.
我国芦笋茎枯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琪明 《植物保护》1991,17(1):30-32
芦笋(石刁柏)茎枯病,又称芦笋茎腐病,是芦笋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在美国、日本、印度、朝鲜、巴西等国都有发生,并趋严重。国内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江苏、上海、安徽、湖北、四川、陕西、河南、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已成为阻碍芦笋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国内各省市的芦笋生产基地该病日渐严重,本文试就我国芦笋茎枯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一.病原菌研究 1.病菌种类鉴定 各地的研究结果均表明,我国芦笋茎枯  相似文献   

20.
芦笋茎枯病的研究Ⅰ,症状,侵染期及侵菌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芦笋(又称石刁柏)茎枯病(Phoma、asparagi、Sace)是芦笋上的重要病害,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芦笋已受到严重为害,1981年巴西栽培作物研究中心种植的0.4公顷芦笋,受害株达80%以上,现在病害已扩展到中部(Reifschneider、F、J、B,1983、)。目前上海、浙江、广西等省该病发生也较为普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对芦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