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银鲫的第3代新品种,具有生长快、出肉多、病害少等特点。2012年4月底,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从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中试基地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乌仔80万尾,在山东省东平县第一淡水养殖试验场进行了苗种培育及1龄鱼种培育,并选取部分养殖户进行了池塘主养推广。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山区池塘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高产高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2014年我县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新品种在池塘内养殖获得高产高效试验情况。通过一年试验,初步摸索和总结出山区池塘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有利今后进一步推广,从而不断优化调整本县水产养殖品种结构。  相似文献   

3.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ASⅢ”)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鲫品种,因其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出肉率高、营养丰富、养殖效益好等特点,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1-2]。但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会增加其疾病发生的风险,研究发现[3],苗种培育期是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疾病易发期。目前,关于异育银鲫“中科3号”对于药物敏感性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现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开展了铜铁合剂、敌百虫、甲醛和聚维酮碘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急性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4.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银鲫的第三代新品种,我区于2010年在合庆镇进行了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位于浦东合庆畜牧水产养殖场,主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池塘面积为10亩,呈长方形,水深  相似文献   

5.
正安徽小老海实业集团位于芜湖市,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合作建立了"安徽省水产院士工作站";2019年获农业农村部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水产良种项目立项,通过种质资源场建设,培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公司拥有养殖水面1500亩,工厂化室内循环水繁育车间22600米~2,孵化设备120套,一个批次可繁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鱼苗3.6亿尾,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重要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扩繁基地。到目前已生产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鱼苗3个批次约10亿尾。  相似文献   

6.
2008年我们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后,为了保证亲本质量,克服单独进行异育银鲫"中科3号"亲本培育成本高,同时规避鳜鱼成鱼养殖风险,逐步探索出异育银鲫"中科3号"亲鱼和鳜鱼混养技术。一、养殖环境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东西向、长方形,通风、向阳、面积10~20亩为宜,池底平坦,塘埂无渗漏,池底淤泥  相似文献   

7.
异育银鲫“中科三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新品种。该品种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在全国各地均可安全越冬,最佳生长水温25~30℃;对环境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宜在各种水体中养殖;具有良好的杂交优势,生长快、个体大、抗逆性强,增产效果明显,且出肉率高、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商品价值高;可在低温、无水条件下中短途运输活鱼。笔者进行了“中科三号”异育银鲫的池塘养殖试验,经过一年的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池塘养殖条件下1龄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生长特性,在池塘自然水温(18.5~30.6℃)条件下,对体长(4.53±0.18)cm、体质量(2.73±0.17)g的1龄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生长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经过125 d培育,异育银鲫“中科3号”体长增长237.53%,体质量增长3312.45%;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0356L2.8885(R2=0.985),属等速生长型;体质量日增长量从试验开始到100 d始终呈增高态势,75~100 d的平均体质量日增长量为最高值(1.346 g/d),之后随着水温下降而降低;体质量相对增长率在0~25 d为最高(269.60%),而后逐渐降低,至125 d试验结束时为30.37%;生长指数(0.1054~0.4647)和生长常数(1.318~5.809)随着试验的进行逐渐降低;肥满度为2.6062~2.9480 g/cm^3,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小幅波动;生长离散逐渐小幅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北方地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CASⅢ)提早繁殖的可行性,在4月初池塘融冰后,从越冬池塘挑选个体重400 g以上的母本异育银鲫"中科3号"400尾和个体重1 500 g左右的父本兴国红鲤80尾,移入阳光温室内分池强化培育,促使亲鱼性腺快速发育。通过阳光温室提温和人为调控,将温室内池塘水温控制在18.1~22.3℃,高出室外池塘水温5.4~13.6℃。经过22 d强化培育,人工繁殖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100%、87.3%、88.8%,共生产水花456.0万尾,每尾雌亲鱼生产水花1.14万尾。异育银鲫"中科3号"提早繁殖较室外池塘自然环境中人工繁殖提前半月左右时间,为延长异育银鲫"中科3号"养殖时间,提高出池规格和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异育银鲫“中科3号”养殖的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工作以及放养后日常管理、消毒、施肥、饲料管理、水质监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忠等 《科学养鱼》2014,(3):6-7
<正>建湖县水产技术指导站承担省"太湖1号"青虾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开展了"太湖1号"青虾引种和繁育,建立"太湖1号"青虾培育池7.1公顷,现将亲本强化培育及虾苗繁育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的选择与准备1.池塘选择项目实施地位于建湖县华盛虾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太湖1号"青虾繁育面积14.4公顷,选择长方  相似文献   

12.
  明等 《科学养鱼》2014,(3):10-11
<正>上海市青浦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为了保护传统特色资源,在上海淀山湖水域收集野生蒙古鲌资源,开展蒙古鲌的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工作,现将蒙古鲌夏花鱼种培育试验做如下介绍。一、材料和方法 1.培育池塘试验在上海全杰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1号、5号池塘进行,池塘长方形,东西走向,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5月15日,从福建省顺昌县农业局获悉,2018年年初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湖北引进,保存在福建省顺昌县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的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亲本,经过驯养、选育和人工催产繁育,已成功繁育出680多万尾水花鱼苗,即将上市供应。目前,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人工繁育批量生产工作还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据介绍,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桂建芳院士团队最新培育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银鲫鱼的养殖品质有所下降,并出现一些问题,另外银鲫鱼的养殖热度也有所下降,造成效益明显衰退,严重影响了很大一部分养殖户的养殖热情。2012年宁化县被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列为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宁化县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主推品种之一。异育银鲫中科3号肉质好,生长快,成活率高,市场广阔,适合大规模推广养殖。泉上镇有10户示范户养殖该品种,通过近几年来的养殖,现总结一套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态养殖技术,旨在为池塘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为配套杭州市池塘内循环"水槽式"流水养殖示范点对优质鲫鱼鱼种的需求,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位于杭州市富阳区东州街道的五丰岛上新设立了一个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培育示范户,总面积6.5亩池塘放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水花270万尾,经30天左右培育,共捕获夏花鱼种234万尾,培育成活率86.67%。现将培育情况小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中科3号"异育银鲫池塘高效养殖技术,重点介绍了"中科3号"异育银鲫养殖的池塘选择条件、投苗前的准备、鱼种放养以及饲养管理等技术措施,通过加强管理,达到高效养殖目的,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7):35-35
6月13日,在龙岩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组织安排下,15万尾异育银鲫“中科3号”夏花苗成功落户永定。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始建于1984年,是区农委属下主要从事水产良种繁育的一个事业单位,1999年被评为市级水产良种场,建立了市团头鲂“浦江1号”保种基地。2003年7月通过国家级水产良种场的验收。该场现有固定资产659万元,养殖水面630亩,其中:亲鱼培育面积250亩,特种水产养殖面积200亩,休闲渔业面积180亩。该场的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年创利在40万元以上。现有团头鲂“浦江1号”亲本3121组,后备亲本1099组;长江水系“四大家鱼”原种亲本1286组,后备原种亲本366组;异育银鲫亲本10000尾。年生产各类鱼苗8亿尾,其中团头鲂“浦江1号”鱼苗2亿尾。…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青虾种质、苗种质量,推动青虾养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在实施省水产局“池塘主养青虾技术”项目中于1999年6-8月开展青虾繁育对比试验,现作简要总结。一、试验材料1.试验环境试验组采用阳澄湖抱卵虾繁育,对照组采用太湖抱卵虾繁育,地点选择本市城北斜任村水产场,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毒无污染。2试验池条件池塘4-10亩,塘底平坦,淤泥20-30厘米,坡度1:2,水深1.3米左右。试验组H只塘为6号、7号,面积3.7亩、8.3亩,计12亩;对照组四只塘为2号、3号、5号、10号,面积4.5亩、4.5亩、8.8亩、10…  相似文献   

20.
<正>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在浦东大团潘峰水产养殖场,主养异育银鲫"中科5号"的池塘面积为5亩,呈长方形,水深1.5米,水源为养殖场外河水、配有一台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鱼苗放养前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消毒,每亩用150千克,待10天毒性消失后于5月25日施有机肥,做到肥水下塘,2018年每亩用有机肥400千克。2.苗种投放2018年5月9日从安徽引进异育银鲫"中科5号"乌仔25万尾,通过暂养获得夏花鱼苗,鱼苗成活率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