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近年来,受小龙虾消费市场影响,小龙虾产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为满足百姓消费需求,提高养殖生产能力,芜湖县养殖户利用"小龙虾-稻"连作模式进行养殖生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也辐射带动周边的养殖户。一、基本信息养殖户稻田养殖小龙虾(克氏绒鳌虾)模式,一般每口塘20亩~30亩左右。负责人从事水稻种植多年,曾在外地专门学习养殖小龙虾技术1  相似文献   

2.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技术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小龙虾产业发展过程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捕捞野生小龙虾发展加工阶段、顺应市场需求的养殖探索阶段、产业化推进打造优势主导产业阶段。小龙虾养殖产业是随着加工和餐饮业的发展而形成的。进入21世纪后餐饮市场火爆发展,全国迅速掀起小龙虾红色风暴,风靡国内市场,成为餐饮业的热门菜肴和时尚消费;目前全国年消费量约70余万吨,消费群体还在扩大;江苏是小龙虾消费大省,约为全国的1/3;小龙虾已进入高端餐饮市场。市场热销导致了小龙虾价格的上  相似文献   

3.
虾稻共作健康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红色沼泽或克氏螯虾、龙虾、小龙虾、大红虾等。近年来,小龙虾已经成为城乡大部分家庭的家常菜肴,特别年轻一代更是非常喜爱,目前小龙虾的消费群体年龄层次逐渐扩大,消费市场需求量的剧增,小龙价格也逐年上升,激发了广大养殖户从事小龙虾的养殖热情,形成小龙虾特色产业。近几年全国各地开展虾稻综合种养模式,虾稻综合种养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江苏省小龙虾池塘精养面积22.93万亩,产量3.06万吨,养殖户往往采用“一次放苗、多年养殖”的粗放模式。该模式存塘虾苗量难以控制,经常导致养殖商品虾规格小、大规格虾比例低、经济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针对此问题,笔者利用小龙虾生物学习性,充分挖掘小龙虾池塘养殖潜力,开展了小龙虾放养抱仔虾“高产错峰”模式试验,通过计数放养抱仔虾,在7-9月实现错峰高价上市,养殖效益得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个体大小差不多的小龙虾,颜色卖相差异很大。有些小龙虾看起来光泽度好、有些养殖户养出来的小龙虾体色发黑,影响成交价格。养殖从业者有疑惑,投喂同样的饲料,相邻的池塘养出的虾体色差异很大,体色发黑的虾常单价低几元,影响收入。一、小龙虾体色发黑的常见原因1.底质不良小龙虾属于底栖生物,池塘底部是小龙虾生活的环境,底质对小龙虾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适宜在稻田中养殖。近年来,随着稻田综合种养殖模式的推广以及小龙虾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小龙虾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全国一度掀起小龙虾养殖热潮,目前全国总规模已突破133.3万hm2。然而,由于市场供应量的激增,导致虾苗红利逐渐丧失,市场拐点出现,尤其5—6月虾集中上市期,出现虾苗滞销,小规格虾价格下降,效益急剧下滑,养殖户亏损面较大,产业发展瓶颈显现。传统的小龙虾养殖以自繁自育自养的模式为主,由于受到密度难控、水草难护、水质难调、投喂量不好掌握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养出大规格品质虾,严重制约了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小龙虾养殖、销售和消费异常火爆,笔者从小龙虾养殖产量、面积、成虾价格走势、小龙虾供应和销售及消费情况三大方面进行分析以寻求其缘由。一、总体情况1.养殖产量增加小龙虾因其繁殖能力强、适应能力广,致使其一度过量繁殖而泛滥。近年来,随着小龙虾消费量剧增,野生小龙虾资源锐减,目前市场上供  相似文献   

8.
正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也是近些年来水产养殖中重要的养殖品种。近几年,国内消费、国际出口增长迅速,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加上其他养殖品种的低迷,养殖小龙虾效益显著,养殖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养殖小龙虾主要有稻田养虾模式、虾蟹套养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小龙虾在国内消费市场风靡,国际出口需求也同步激增,销路好、有市场需求,价格自然也像"开了外挂"一样蹭蹭上涨。从2014年开始,小龙虾的养殖面积在逐年增加,养殖效益和前景也同样可观。通过走访几个主要小龙虾养殖大省后不难发现,目前小龙虾的养殖模式主要分为虾稻连作、池塘精养和名特混养等,由于名特混养对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前两种养殖模式成为大部分养殖户  相似文献   

10.
2019年开始,小龙虾连续几年总体效益欠佳之后养殖户热情陷入低迷,养虾范围和面积扩展出现衰退。据悉,2023年小龙虾养殖形势更不乐观。在2023年小龙虾价格行情起伏不定、养虾新手大面积亏损、小龙虾饲料持续涨价的背景下,养殖户如何在小龙虾市场中提升效益、规避风险呢?为此,科学养鱼杂志社就小龙虾养殖面临的饲料投喂、养殖模式、市场行情等热点问题采访了盐城工学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所长王爱民教授、应城市胡一生水产平台胡升翔、澳华集团虾蟹料产品线小龙虾线负责人黄文虎、养虾资深人士谢国良。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国内小龙虾(克氏螯虾)消费量的日益增长以及销售势头的不断发展,小龙虾的市场价格连年上涨,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养殖小龙虾已成为我们沿江一带促进养殖增效的重要项目。为此,笔者在无为县天源水产养殖场养殖基地开展了小龙虾池塘养殖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对养殖试验中的生产技术环节做一小结。  相似文献   

12.
<正>宿迁市经过近3年的发展,稻虾养殖面积已近20万亩,亩均综合养殖效益3000元以上。利用冬闲稻田繁育小龙虾苗种,养殖户基本实现了小龙虾苗种自给自足,甚至可以对外销售多余小龙虾苗种,是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现将利用冬闲稻田繁育小龙虾苗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安徽省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随着"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的示范、推广与普及,小龙虾养殖稳步发展,消费市场不断被激发,产业链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得到发展。我们于2019年1月初调研走访了安徽省部分小龙虾养殖户,探寻他们的养殖经验,其中马鞍山市当涂县姑孰镇心心家庭农场周先生的小龙虾养殖经验"独树一帜",值得学习与分享。他养殖小龙虾"一年养三茬、茬茬都赚钱",既培育虾苗,又出售成虾。  相似文献   

14.
<正>小龙虾又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由于甲壳较厚,剥壳较麻烦,可食用率低,大大限制了小龙虾的发展。为了提高小龙虾的利用率,20世纪90年代初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的脱壳现象,在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中利用脱壳素及去除X器官研究软壳小龙虾的养殖生产技术,并获得了成功。我国软壳小龙虾的价格在120元/千克左右,南京曾经有过160元/千克的价格,是普通小龙虾的3~4倍。在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小龙虾身价的不断飙升,其养殖也持续升温,但众多的养殖户却苦于没有技术、没有资料!《水产养殖》编辑部应广大读者要求,近期组织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编辑了这本《小龙虾(克氏螯虾)实用养殖技术》资料及养殖技术光盘,基本能满足和解答养殖户所提出的各种技术要求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小龙虾养殖面积飞速扩大,日趋饱和。小龙虾的市场价格也逐渐下调,小龙虾养殖已经逐渐来到了产量、质量、价格三者平衡的发展阶段,如何更好地提高小龙虾养殖成虾的规格,如何更早上市销售已经成为了所有小龙虾养殖者必须要面对的迫切问题。该文主要针对小龙虾苗种提早繁育的  相似文献   

17.
黄明 《当代水产》2020,(4):91-91
小龙虾养殖在经历2019年低潮后又被接踵而来的疫情当头一击,虽说随着各地陆续复产复工成虾价格略有上涨,但江汉平原养殖区域的大多数小龙虾养殖户每年都是以出售虾苗的方式盈利。在经历了2019年的低潮后新开挖面积骤减市场对虾苗的需求降低和疫情交通不畅双重影响下,潜江、监利虾苗塘口价已经下探到了4~5元。  相似文献   

18.
小龙虾原名克氏原鳌虾,属甲壳纲十足目螯龙虾科。近年来,随着盱眙小龙虾产业的不断壮大,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小龙虾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小龙虾也逐渐从最初的野生捕捞方式演变为人工养殖方式,从而催生了庞大的小龙虾养殖产业。受到网络媒体上小龙虾高产量高价格高效益的影响,嘉兴地区的小龙虾养殖迅速升温,很多从来没有从事过水产养殖的农民也纷纷搞起了小龙虾养殖。为了摸清嘉兴地区小龙虾的养殖现状,从而掌握小龙虾养殖实际情况,客观分析了养殖小龙虾的状况,更好地为广大龙虾养殖户服务,笔者专门对嘉兴市内小龙虾养殖情况做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19.
要说什么是最近几年发展最火爆的水产品,一定有不少人会提到小龙虾。然而,虽然小龙虾养殖规模迅猛扩张,但是进入2019年养殖户普遍遇到了苗价高企、弧菌病频发、成品虾价格偏低等问题,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机。不少专家曾经提出小龙虾养殖的养殖户有超过一半是不赚钱的。那么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20.
克氏原螯虾土池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才根 《齐鲁渔业》2007,24(3):22-23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为克氏螯虾、淡水小龙虾、龙虾、喇蛄等。它原产北美,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传入我国。由于种种原因,人工养殖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小龙虾深受国内市场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因此,群众养殖积极性较高。由于它繁殖期长且分散繁殖,制约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对于淡水小龙虾养殖户,可以自己动手在养殖塘中繁殖虾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