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模型,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AA大鼠血清IL-1β、IL-2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组,d 28处死各组大鼠并分离血清,检测血清IL-1β、IL-2和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致炎后血清IL-1β、IL-2及TNF-α含量与空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组血清IL-1β、IL-2及TNF-α含量与模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能明显抑制细胞因子IL-1β、IL-2及TNF-α的分泌,从而产生抗风湿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组胺对体外原代培养犊牛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因子表达及含量的影响。体外培养犊牛瘤胃上皮细胞,在不同p H的培养液(p H 5.5和p H 7.2)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组胺(0,0.5,2.5,12.5,62.5μmol/L)。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组胺对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 RNA表达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 H 5.5的培养液组,TNF-α、IL-1β和IL-6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TNF-α、IL-6和IL-1β的含量在2.5,12.5,62.5μmol/L组胺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p H 7.2的培养液组,TNF-α和IL-6 m RNA表达水平在2.5,12.5μmol/L组胺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IL-1βm RNA表达水平在2.5,12.5,62.5μmol/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TNF-α含量在62.5μmol/L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6在2.5,12.5,62.5μmol/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IL-1β在12.5,62.5μmol/L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组胺各浓度组,TNF-α、IL-6和IL-1βm RNA表达水平在p H5.5条件下均显著高于p H 7.2(P0.05,P0.01),但含量差异不显著。低p H条件下,高浓度组胺能增加犊牛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取30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清和膝关节滑液,采用放射性免疫法和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法分析瘦素(leptin)、IL-17、TNF-α、IL-6含量,探讨leptin、Th17细胞因子与AS病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S患者外周血和膝关节滑液中leptin、IL-17、TNF-α、IL-6含量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AS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leptin的表达水平与IL-17、IL-6呈显著相关(P0.01),与TNF-α表达相关不显著。AS患者外周血清和关节滑液中leptin、IL-17、IL-6平均表达水平与AS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呈显著相关(P0.05),TNF-α的表达水平与AS病情活动指标相关不显著。说明leptin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AS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明显升高,可能直接参与了AS关节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湿痹通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0 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 组,秋水仙碱组,湿痹通高、低剂量组共5 组,每组8 只。采用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 炎模型,观察造模后8、72 h 各组大鼠炎症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 (IL-1R)的含量。并测量各组大鼠单位面积关节软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R 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炎症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积分均比其它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IL-1、IL-1R 含量及 关节软组织内IL-1β、IL-1R 的表达较其余各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关节软组织内IL-1β、IL-1R 的 表达湿痹通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痹通能改善动物模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血清及关节软组织内IL-1 和IL-1R 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猪CACNA1S基因的PCR-SSCP检测及其对肉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126头金华和皮特兰猪杂交产生的金皮F2代试验猪群CACNA1S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合屠宰测定的肉质及屠体性状指标作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位点1S-46的BC、BD基因型对系水力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BC基因型对肉色(L) 存在显著影响(P<0.05),BB基因型对眼肌面积存在显著影响(P<0.05);位点1S-61的BC基因型、1S-70的AA基因型和1S-72的AA基因型对后腿重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分别为P<0.01,P<0.05 和 P<0.01);位点1S-64的BB基因型对后腿温度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对眼肌温度存在显著影响(P<0.05);位点1S-74的AB、AC、AE基因型分别对后腿重、背膘厚(中)以及系水力存在极显著影响(均为P<0.01).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发酵乳杆菌能否通过抑制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调控下游炎性细胞因子,进而对脂磷壁酸(LTA)所诱导的牛子宫内膜细胞(BEND)炎性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并通过体外试验对其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为解决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难题提供方向。以牛子宫内膜细胞为研究对象,LTA和发酵乳杆菌分别作为毒药与解药来建立体外细胞试验模型,测定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的分泌量和炎性相关基因TNF-α、IL-1β、IL-6、IL-8、TLR2、MyD88、NF-kB p65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LTA组、LTA+Lf组、Lf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T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Lf组与对照组比较,TNF-α、IL-6细胞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IL-1β、IL-8细胞因子差异显著(p0.05);LTA+Lf组与LTA组比较,TNF-α、IL-1β、IL-6、IL-8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LTA组、LTA+Lf组、Lf组的TNF-α、IL-1β、IL-6、IL-8、TLR2、MyD88、NF-kB p65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LTA组与对照组相比,7种基因m RNA的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Lf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IL-6基因mRNA的表达量增加不显著(p0.05),IL-8基因mRNA的表达量增加显著(p0.05),IL-1β、TLR2、MyD88、NF-kB p65基因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LTA+Lf组与LTA组相比,7种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发酵乳杆菌能够抑制NF-kB信号传导通路,调控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与释放,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缓解LTA的细胞毒性,对LTA诱导的牛子宫内膜细胞炎性损伤起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探讨狭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对大鼠关节炎模型的抗氧化和抗炎机理.[方法]采用切断左侧髌韧带及跟腱法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狭鳕鱼皮胶原蛋白肽灌胃;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关节软骨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氧化损伤相关指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IL-1)的含量.[结果]狭鳕鱼皮预防组、狭鳕鱼皮剂量Ⅰ组、狭鳕鱼皮剂量Ⅱ组关节软骨的损伤得到改善,骨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的MDA、NO的含量明显降低,SOD和T-AOC的活性有所提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各剂量狭鳕鱼皮组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的含量都有所降低.[结论]狭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可以有效缓解大鼠骨关节炎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控体内的氧化-抗氧化的平衡体系以及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麻黄加术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Ⅱ型胶原法建立Wistar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采用麻黄加术汤给予干预,以甲氨喋呤片为阳性对照药。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喋呤组、麻黄加术汤组。检测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浓度,观察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麻黄加术汤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CIA大鼠滑膜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巨噬样A型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麻黄加术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水平,抑制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巨噬样A型细胞增生有关。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氯吡格雷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血清IL-6、IL-8、TNF-α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予生理盐水、氯吡格雷、氯吡格雷联合不同浓度黄芪甲苷灌胃,每日1次,7d后处死大鼠。Guth法测定胃黏膜溃疡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TNF-α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黏膜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实验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实验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以通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6、IL-8、TNF-α水平对氯吡格雷所致胃黏膜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蛋白日粮对雏鹅生长性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肝脏、肾脏、空肠、十二指肠中黄嘌呤脱氢酶(XDH)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雁鹅7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P)、高蛋白组1(HP1)和高蛋白组2(HP2),分别饲喂含180.00,230.00和280.00 g/kg粗蛋白的日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试验为期14 d,每周测定各组雏鹅采食量、体质量。于7和14 d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1L-1β)、白细胞介素6(IL-6)、尿酸(UA)含量;采用RT-qPCR、免疫组化法、Western-blotting法测定14日龄雏鹅肝脏、肾脏、空肠、十二指肠中XDH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7日龄时,HP2组雏鹅的平均体质量显著小于CP组(P0.05),极显著小于HP1组(P0.01),HP1组雏鹅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大于HP2组(P0.05);14日龄时,CP组雏鹅的平均体质量、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HP1和HP2组(P0.01)。2)7日龄时,HP2组雏鹅血清中的1L-1β、TNF-α、UA含量及X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CP组(P0.01),1L-1β、TNF-α、UA含量显著高于HP1组(P0.05);HP1组雏鹅血清中TNF-α质量浓度极显著高于CP组(P0.01)。14日龄时,HP2组雏鹅血清中1L-1β、IL-6、TNF-α、UA含量及XOD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P组和HP1组;HP1组雏鹅血清中的1L-1β、IL-6、TNF-α、UA含量及XOD活性极显著高于CP组(P0.01)。3)HP2组雏鹅肝脏、肾脏、十二指肠的XDH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P组(P0.05或P0.01),肝脏、肾脏中XDH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高于HP1组(P0.05或P0.01);HP1组雏鹅肝脏、十二指肠中XDH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P组(P0.05或P0.01)。各组雏鹅空肠中XDH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摄入过高水平的蛋白会导致雏鹅生长性能降低,机体发生炎症反应,肝脏、肾脏、十二指肠中XDH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增加,从而引发雏鹅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