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多个水稻品种进行芽期耐冷性试验,结果表明:15份优质水稻品种发芽期14℃、7 d处理,耐冷性均表现为极弱;14℃、14 d处理,龙稻18、通禾66耐冷性表现为极强,九稻68、吉粳511耐冷性表现为强。在芽期试验中,所有品种芽期耐冷性为强。  相似文献   

2.
不同海拔条件下耐冷性粳稻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强耐冷性粳稻品种和5个弱耐冷性粳稻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云南高原粳稻区不同海拔条件下不同耐冷性粳稻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变化特征。随种植海拔的升高,弱耐冷性品种的消减值明显增大,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显著减小,而强耐冷性品种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降后升趋势,消减值则表现先升后降趋势。强耐冷性品种的稻米淀粉RVA谱特性受海拔变化的影响较弱耐冷性品种小,蒸煮食味品质表现相对稳定,但弱耐冷性品种的蒸煮食味品质随海拔升高明显呈变劣趋势。  相似文献   

3.
水稻品种孕穗期耐冷性构成因子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在冷温处理条件下,通过对14个不同耐冷性水稻品种的花药大小、花粉大小和花粉数的测量分析,明确了花药长度与花药内的总花粉数密切相关(r=0.831**),花药长度和花药内的可育花粉数与耐冷性的关系密切(r=0.853**,r=0.915**),发现花粉大小与耐冷性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5**),可育花粉数是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的主要构成因子。  相似文献   

4.
湖南早籼稻品种芽期和苗期耐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水稻》2015,(5):59-64
以16个湖南地区推广的早籼稻品种为材料,设置9个芽期低温胁迫处理,以死苗率为指标探讨了早籼稻芽期耐冷性的适宜鉴定方法,并鉴定了部分品种的苗期耐冷性。结果表明,8℃/7 d低温处理下早籼稻品种死苗率的方差和变异系数大,能较好地鉴别品种间耐冷性差异,是早籼稻芽期耐冷性鉴定的最合理方式;相关分析表明,早籼稻苗期耐冷性与芽期耐冷性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在苗期低温胁迫下耐冷水稻品种能够维持较高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同时保持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的相对稳定;部分早籼稻品种的芽期和苗期耐冷性较差,不适宜采用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择18份水稻品种的休眠种子作为材料,其中具有耐冷性的水稻品种13份,不具有耐冷性的常规水稻品种5份。测定了每份种子样品中含水量,并将这项指标分别与水稻品种是否具有耐冷性以及耐冷性强弱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水稻品种是否具有耐冷性与种子中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即耐冷性品种含水量明显低于常规品种;②具有耐冷性的水稻品种,其耐冷性程度与种子的含水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认为水稻休眠种子的含水量可以作为判断水稻耐冷性有无的参考指标,但不能直接用作判定水稻耐冷性强弱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中晚熟水稻品种耐冷性鉴定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冷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因素。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21个水稻品种丙二醛(MDA)含量、叶绿体色素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筛选出耐冷性强的品种,为吉林省耐冷水稻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实践支撑。经低温处理后,所有供试水稻品种MDA含量均明显增加;多数品种(品系)叶绿体色素均有增加的趋势,但不显著,表明水稻幼苗叶绿体色素在低温逆境胁迫下并没有发生显著损伤;测定了6个品种经低温处理后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活性均显著增加,表明这2种酶对水稻耐冷性起重要作用。MDA与叶绿体色素、APX及GPX之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需要进一步研究。经鉴定,宏科67、通禾16-8037、通科27、宏科87和辉粳7等5个品种耐冷性较强,可作为耐冷育种的亲本;吉玉粳、铁19、廪实698、吉粳507和秋田小町等5个品种耐冷性较弱。  相似文献   

7.
早籼品种苗期耐冷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应用人工气候箱低温处理.研究了早籼品种的苗期耐冷性。根据3叶期在6℃下处理48小时,3O℃/25℃ 24小时恢复生长后的叶片黄化程度及48小时恢复生长后的死苗情况,发现3个早籼品种的耐冷性均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品种耐冷性愈差,电导率愈高,以此评价的耐冷性遗传也可能由一对主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8.
选取10个水稻品种,处于孕穗期时以冷水灌溉的为试验材料,以不经冷水灌溉的为对照。冷水灌溉的材料在抽穗期上比对照有2~8 d的不同程度延迟,品种间表现不同。冷水处理后各品种每穴产量、结实率、实粒数、千粒重与对照相比均呈降低趋势。冷灌处理后10个品种的每穴产量与对照相比,只有垦研017和龙粳21表现差异不显著,说明这两个品种较其它8个品种耐冷性强。对进行耐冷性鉴定的品种(系),按照熟期分区,根据叶龄进程诊断技术,配合自动温控调水控制系统来实现孕穗期冷害鉴定标准模式。  相似文献   

9.
耐低温耐低氧萌发野败不育系赣野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野A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将东乡野生稻的耐冷性和耐低氧萌发能力导入抗稻瘟病保持系赣香B后再与赣香A测交和回交育成的野败型三系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败育彻底,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较强,具有较强的耐冷性和耐低氧萌发能力,在直播杂交稻育种中应用前景广阔.2019年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云啤4号是从澳选3号和哈林顿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在云南试验示范中表现高产优质、株高适中、千粒重高、熟相好、抗条纹病;该品种在保证基本苗的前提下抗旱性和耐冷性相对较强,耐瘠能力也较强.适于云南海拔1 200~2 100 m的一些地区作为啤饲兼用型大麦推广,注意高肥水条件下防止倒伏和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提高分蘖成穗率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孕穗期弱耐冷性品种02428和强耐冷性品种02428c构建了一个包含336个株系的F5:6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自然低温冷害鉴定法,以实粒数、秕粒数、总粒数和结实率作为孕穗期耐冷性状的表型值,用486对SSR标记初步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对孕穗期耐冷性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标记RM6092、RM6702、RM5954、RM1095、RM1183、RM7643及RM3411与孕穗期耐冷性状连锁;利用QTLMapper 1.6软件检测到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3个耐冷性QTL位点。  相似文献   

12.
普通野生稻耐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的近缘种,含有许多特异基因,耐冷性突出,有利于耐冷性水稻品种的培育。综述了普通野生稻耐冷基因的定位与克隆、耐冷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及其在水稻耐冷性改良中的应用等研究进展,对今后普通野生稻耐冷性相关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水稻生长后期耐冷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生长后期低温冷害一直是亚寒带、热带及亚热带高海拔地区的主要危害之一。本文简要阐述了水稻生长后期耐冷性的评价方法,低温冷害时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叶绿素含量及其酶活性的变化,水稻耐冷性的遗传机理和性状相关关系,并提出了水稻耐冷性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两系杂交早稻父本996孕穗期和开花期耐冷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品种4628(耐冷性弱)和丰源B(耐冷性较强)为对照,采用人工气候室低温处理对两系杂交早稻父本996孕穗期和开花期的耐冷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996孕穗期低温处理下的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4628,结实率下降值和低温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品种4628;996开花期低温处理下的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丰源B和4628,结实率下降值和低温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丰源B和4628.说明996孕穗期的耐冷性显著强于对照品种4628,开花期的耐冷性显著强于对照品种4628和丰源B.  相似文献   

15.
提高超甜玉米耐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中文  刘明久 《玉米科学》2006,14(3):093-095
试验以2个南方超甜玉米品种和1个北方超甜玉米品种:甜8号、粤甜3号和华甜玉1号为试材,设计了7个种子处理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早春播种气温较低的条件下,进行增强超甜玉米耐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较低的早春播种,种子处理能显著地增强甜玉米种子的耐冷性。表现为提高田间出苗率、成苗率效果显著,最高可提高田间出苗率35.2%;以噻酮、丙酮、氮酮的处理效果最好。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噻酮和氮酮用于增强作物耐冷性的研究。与以往的方法比较,本研究所提供的方法具有安全无毒、操作简便的优点,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甜玉米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东北粳稻分蘖期耐冷性鉴定及SSR标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0份东北粳稻品种(系)为材料进行分蘖期耐冷鉴定,用84个SSR标记对耐冷性差异较大的96份材料进行基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强耐冷品种(系)占20%,中间型(系)占30.71%,不耐冷品种(系)占49.28%;分蘖期耐冷性与结实率和单株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育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关联分析得到18个位点与分蘖期耐冷性关联,其中标记RM214,RM445,RM506,RM106,RM215,RM182,RM270和RM229与前人研究获得的水稻耐冷性QTL定位结果吻合。这些标记可作为东北粳稻耐冷性资源筛选重点选择的标记。 还通过优异等位基因的挖掘,得到一系列的优异等位变异及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7.
稻耐冷性鉴定评价方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利用云南省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条件和中日合作项目组的仪器设备,建立了一套包括五种耐冷性鉴定评价方法和一套耐冷性鉴定比较品种的耐冷性鉴定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冷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并对低温冷害类型、耐冷鉴定评价方法和耐冷生理研究进行初步分析,着重阐明水稻耐冷性育种的策略,通过挖掘耐冷资源来提高水稻耐冷性。首先,采用对现有品种、品系进行系统的耐冷性评价,作为配制杂交组合依据;其次,积极引进其它地区优良耐冷资源,加以改造利用;第三,利用籼粳稻亚远缘杂交或地理远缘杂交,再通过复交或回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创造新材料来提高品种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利用人工气候箱鉴定了玻利维亚阔叶野生稻和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以及广东省籼稻品种的苗期耐冷性。结果表明,玻利维亚阔叶野生稻苗期耐冷性较强,可作为新的耐冷性种质供育种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禹城地区进行了28个优质早熟粳稻品种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适于当地直播种植的优质品种。生育期调查表明,盐粳321、通育413、通禾861、通禾829、通禾868、CH1212、吉粳816、吉粳830、吉宏6号等9个品种抽穗较早,熟期适当。其余19个品种表现晚熟、灌浆慢,不能正常成熟。测产结果表明,吉宏6号、吉粳816、通育413等6个品种产量超过400 kg/667 m2。品质分析表明,吉宏6号、通育413、吉粳816、吉粳830、通禾829、通禾868等6个品种食味值达到80分及以上,吉宏6号、通育413食味值最高。综合生育期、产量和品质分析,吉宏6号、吉粳816、通育413、吉粳830比较适合在禹城地区直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