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氏珠母贝激光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氏珠母贝是培育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近年来,由于近亲繁殖,种群退化,贝体越来越小,致使培育的人工珍珠颗粒也越来越细。为了改良品种,培育出数量多、质量好的马氏珠母贝苗,我们从1982年起,进行激光育苗研究,并于1987年结合生产试  相似文献   

2.
马氏珠母贝室内循环水养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氏珠母贝又称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是我国养殖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我国自1965年成功地开展马氏珠母贝的人工育苗以来,海水珍珠养殖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水珍珠成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但2007  相似文献   

3.
通过整理中国第一个海水珍珠养殖场的历史资料,详细论述了中国第一批马氏珠母贝人工养殖珍珠的诞生和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实现突破的过程,以此文致敬为中国海水珍珠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行业前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湛江市海水珍珠养殖业发展迅猛,育苗技术不断提高,生产上应用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但是,有关马氏珠母贝育苗的技术很少报道。笔者于1994年上半年在广东海康县北和镇盐庭孵化场进行马氏珠母贝育苗技术指导,利用360米^3育苗水体培育出贝苗6000万粒(规格为1000~3500粒/克),  相似文献   

5.
《海洋与渔业》2013,(2):65-65
马氏珠母贝,又称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 Dunker,也有用Pinctada fucata Gould),是生产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目前,我国培育“南珠”的主导品种为杂交贝或其后代,该贝虽然生长快、壳型大,但壳薄、软体部瘦小,插核后死亡率高、留核率低,不是适宜的植核母贝。  相似文献   

6.
合浦珠母贝[Pinctadafucat“(GOlfM]又称马氏珠母贝,是世界上用于生产海水珍珠的最主要贝类,我国的海水珍珠几乎都为合浦珠母贝所产。自六十年代中期我国合浦珠母贝人工育苗取得成功并大批量生产之后,其养殖种苗则完全为人工苗,养殖规模因此得到很大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不注重野生合浦珠母贝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注重科学育种及珠口的择优、复壮培育,只贪图生产便利,近亲繁殖,导致种质资源严重退化,其主要表现在珠贝个体越来越小,生长迟缓、抗病力差。成活率下降,以致可植珠核小,手术贝死亡率高,商品珠率低,严重影响珍珠的…  相似文献   

7.
湛江市年产海水珍珠10多吨,约占全国的2/3。主要是利用马氏珠母贝来生产珍珠。现根据前人的经验和本人的体会,撰写本文,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又称合浦珠母贝,是我国南方沿海重要的经济贝类,它以生产海水珍珠(南珠)而闻名于世。2003年以来,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着手进行了"珍珠贝育种规划(Pearl Oyster Breeding scheme,POBs)"  相似文献   

9.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育苗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近几年来,作者调查发现马氏贝种苗人工培育的过程,最常见且影响最大的是马氏珠母贝D形幼虫阶段的粘连病,其发病频度约占马氏珠母贝种苗人工培育阶段病害发生的60%.马氏珠母贝D形幼虫一经粘连就会下沉以致死亡,造成育苗失败.有研究发现粘连病是一种弧菌病,病原:鳗弧菌(V.anguillarum)和溶藻酸弧菌(V.alginolyticus)等.此病感染很快,幼虫感染病菌4~5h后就出现症状,8h后开始死亡,幼虫组织坏死和消散,一般在18h内幼虫100%死亡,幼虫往往发生面盘解体以后立即下沉死亡.这是贝类育苗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是育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第五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了白金丰产鲫等12个水产新品种,现予公告。为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率,本刊将分期刊登这些品种的繁殖及养殖技术。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或P.fucata Gould),又称合浦珠母贝,为暖水性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以及日本沿海。是用于海水珍珠培育生产的主要物种。自1965年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成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育苗-养殖-植核-育珠-加工-销售的  相似文献   

11.
马氏珠母贝,又称合浦珍珠贝,是生产珍珠的主要贝类,十多年来,其人工育苗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多年来,在人工育苗的过程中,每年育苗,只是将上两年育苗养成的珠贝进行交配育种,导致珠贝的亲缘越来越近,品种严重退化,其主要表现在珠贝的成熟个体越来越小,后果是不能育出大颗粒的优质珍珠。因此,南珠的质量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水产界的重视。 也有不少育苗场进行过天然马氏珠母贝的人工育苗,但是由于天然珠母贝资源有限,能获得的数量本  相似文献   

12.
马氏珠母贝简化式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 《水产养殖》2006,27(5):36-38
进行了面包酵母、小球藻、扁藻、金藻在马氏珠母贝幼虫不同发育阶段的饵料效果试验,以及不同投饵量在不换水育苗方式中的育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中D型幼虫期使用面包酵母、壳顶幼虫期使用小球藻,并通过控制投饵量,在不换水的情况下可成功地幼虫培育至变态附着,并进一步培育成商品规格的稚贝,幼虫的附着变态率可达6.5%。  相似文献   

13.
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的若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讨论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人工育苗的若干关键技术。马氏珠母贝育苗的关键是要做到亲贝优、幼虫优、饵料质量好数量足、水环境稳定。育苗的最高成活率可达31.1%,单位水体的出苗量可达62.3万个/m^3。  相似文献   

14.
珠母贝苗是珍珠养殖的关键,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珠母贝的产量和质量。近几年来,随着珍珠养殖业人工养殖进程的深化,出现了"种苗欠壮"的现象,主要表现是珠母贝越养越小,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这是多代近亲繁殖及忽略提纯复壮的后果。为了获得优质的马氏珠母贝苗,我们选用天然野生亲贝与人工养殖亲贝进行杂交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  相似文献   

15.
珍珠贝人工育苗是整个珍珠养殖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对珍珠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马氏珍殊贝人工育苗从1965年试验成功到1966年投入生产以来,为发展珍珠生产解决了见源问题,结束了珍珠养殖靠捕捞珍珠贝及天然采苗解决贝源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不仅是一个采捕和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也是人工养殖珍珠最早的国家。我国目前用于生产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是合浦珠母贝,但其个体小,养出的珍珠也小,经济价值不如大珠母贝。 一、分类地位与分布 生产海水珍珠的母贝主要是双壳纲、异柱目、珍珠贝科的两个属的一些种,即珠母贝属的珠母贝,合浦珠母贝,大珠母贝和珍珠贝属的企鹅珍珠贝等。  相似文献   

17.
企鹅珠母贝Pteria penguin生长速度较快,壳内面的珍珠层呈银白色,具有虹彩光泽,是适于培育大型珍珠的母贝。但由于该贝适应能力较弱,施术插核极易死亡。所以,至今还未获得人工培育的圆形珍珠。  相似文献   

18.
2、我国海水珠养殖的分布 海水珍珠母贝是热带,亚热带软体动态,养殖范围主要在我国广东、广西以及海南岛地区,统属南珠家族,以马氏珠母贝产量最大。1998年山东地区曾经有3000千克产量,目前基本没有生产(见图2)。由于产地相对集中,我国海水珍珠产量重复统计的现象较少。  相似文献   

19.
马氏珠母贝高产稳产人工育苗中,采取以下技术措施:D形幼虫到附着阶段施用光合细菌;根据幼虫不同发育阶段投喂适口饵料;保持育苗池水环境的相对稳定以及适时施用抗菌素。单产壳高2~3mm马氏珠母贝稚贝20万粒/m^3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产》2010,(3):65-65
近日,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在陵水县新村港南海水产研究所陵水试验站养殖基地,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主持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马氏珠母贝优质珍珠养殖技术与示范”课题进行了现场测试。根据试验记录,养殖选育的优质马氏珠母贝中贝和大贝30万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