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优 13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自育的优质不育系 D70 2 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 5 2 7配组而成 ,是一个高产、优质、抗病 ,制繁产量高 ,适应性广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1年通过四川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现正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产量表现  1999年参加四川省优质米组区试 ,平均单产 5 4 5 .0 kg/ 667m2 ,比对照增产 4 .93% ,2 0 0 0年续试 ,平均单产 5 4 5 .4 kg/ 667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2 .94 % ,居优米组首位。 1999~ 2 0 0 0年贵州省区试 ,两年平均单产 5 5 8.8kg/ 667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8.83% ,达极显著 ,居迟…  相似文献   

2.
优质硬粒小麦品种硬麦1号是云南省江川县农广校1989年从云南省农科院引进89KD4-21,经多年选育而成,1998年引进云南省保山市种植,2000年12月通过云南省保山地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粤优 93 8是江苏省农科院用红莲型优质不育系粤泰 A与 R93 8配制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产量表现及产量构成  2 0 0 1年品比试验 ,平均 667m2 产 574.1 kg,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7.3 % ;同年在县良种场进行生产示范 ,1 .42 hm2 大田平均 667m2 产 551 kg,最高产量 63 5kg。在移栽密度为 1 .2万丛 / 667m2 ,施纯氮 1 5.5kg、P2 O53 .0 kg、K2 O9.9kg的施肥水平下 ,一般 667m2有效穗为1 4.1万~ 1 5.5万 ,成穗率 55%左右 ,每穗总粒数1 50~ 1 60粒 ,结实率 85%…  相似文献   

4.
临沂市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临稻10号,产量高、品质优,高抗穗颈瘟病。1999-2001年参加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产量居参试品种首位。产量比对照(1)圣稻301增产24.2%,比对照(2)京引119增产25.36%。于2002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审定定名。该品种选育成功的关键是利用现有丰富的基因资源,组配杂交组合。选育矮秆抗倒、叶挺、穗直、穗大、粒多、分蘖力强的单株株系,单产达700~750kg/667m^2,高产地块可达800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适宜山区耐瘠薄、大穗、产量高、抗性好的优质硬粒型(半硬粒)玉米品种,特筛选6个品种(组合)与当地主推品种遵玉三号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R165平均单产665.5kg/667m2,比对照增产32.3%,产量最高;正大619平均单产657.7kg/667m2,比对照增产30.8%,产量位居第2;R605平均单产650kg/667m2,比对照增产29.2%,产量位居第3;黔单16、L2032:平均单产595.8kg/667m2,比对照增产18.4%,产量并列第4;对照遵玉3号平均单产503kg/667m2,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6.
1产量表现 宜香1577于2001年参加中籼迟熟优质米A组试验,平均667m2产565.4kg,比汕优63增产5.4%,极显著,居第3位.2002年参加中籼迟熟优质米A组续试,平均667m2产573.9kg,比汕优63增产7.63%,极显著,居第1位.2003年作为优质稻被四川省、贵州省、江西省、广西自治区、安徽省和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结束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并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玉米杂交种兴农单7号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杂交种兴农单7号是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于2011年以自育自交系XZ 8131为母本,外引自交系YA 82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杂交种,2013年参加贵州省玉米预试,产量居参试150个组合中第8位.2014-2015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2年平均单产696.4 kg/667 m2,比对照平均增产14.28%,产量居第1位,100%的试点增产.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67.5 kg/667m2,较对照增产19.72%,产量居第1位,100%的试点增产.该品种丰产、稳产、广适、综合抗性较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16010号).  相似文献   

8.
引进12个不同基因型鲜食菜用春大豆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早春露地栽培,对各品种的鲜荚产量及农艺性状、鲜荚采摘期、成熟期等进行适应性评价。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晋豆39的鲜荚产量居第1位,鲜荚产量1 211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450kg/667m2,增59%,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龙海3号鲜荚产量居第2位,鲜荚产量1 055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294kg/667m2,增38.6%;产量差异极显著;浙鲜9号鲜荚产量居第3位,鲜荚产量988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227kg/667m2,增29.8%;苏早1号鲜荚产量居第4位,鲜荚产量916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155kg/667m2,增20.4%。供试品种从出苗到采摘鲜荚需要97~137d,均为晚熟品种。台湾292、苏早1号、龙海3号、浙鲜9号、晋豆39表现株高适中、适应性强、抗病,产量高、采摘鲜荚期适宜、鲜荚商品性好等优点,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并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9.
毛利豪  吴伟 《种子》1998,(6):73-74
1试种经过及产量表现嘉有948(原名G94-48)系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以YD4-4/嘉育293-T8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偏早优质早籼新品种。1995、1996年列入浙江省优质早油“9410”选育工程,全省两年多点联品试验汇总,产量分别为433.01kg/667m2和495.25kg/667m2,分别居参试品种第一,第三位。1995年金华,杭州两市区试,单产居第一、第二位,比对照浙852分别增产7.53%、3.53%;1996年两市续试,比对照浙852增2.73%和4.71%。1996年省诸暨稻麦原种场种植24.4hm2,平均产量达445.08kg/667m2,薪山市城北示范方4.5hm2,测产0.79hm2,…  相似文献   

10.
苏优22系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武运粳7号A×R1618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好为一体的有突破性的杂交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产量表现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杂交晚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8.8kg/667m2,比对照86优8号增产14.8%,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3位。2004年续试,平均产量615.5kg/  相似文献   

11.
特优 8 98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用龙特甫 A与新恢复系武恢 898配组 ,于 1 995年育成的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的杂交稻新组合 ,已相继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6省区示范推广 ,累计达 8万 hm2。 2 0 0 0年 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该组合 1 997年参加福建省晚杂优区试 ,1 5个试点产量幅度每 667m2 30 4 .35~ 492 .5 0 kg,平均 40 3.0 7kg,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1 1 .3% ,达极显著。 1 998年继续参试 ,1 8个试点产量幅度每667m2 4 2 6.5~ 5 5 6.2 5 kg,平均 496.5 4 kg,比对照汕优…  相似文献   

12.
玉米杂交种豫玉27系洛阳市农科所选育,1999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1996-1997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套种组区域试验,两年产量均居第一位,平均667m2产量519.5kg;1998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套种组生产试验,产量水平再居第一位,达552.5kg,比对照种增  相似文献   

13.
张豆1号大豆于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审定号:甘审豆201 1001.该品种2009~2010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两年11个参试点平均产量2 671kg/hm2,较对照陇豆2号平均增产17.38%,增产达显著水平,居参试材料第2位,其中在9个点次增产,增产点次达到81.8%.2010年参加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39kg/hm2,较对照陇豆2号增产5.04%,居参试品系第2位.  相似文献   

14.
高产、优质苦荞新品种"黔黑荞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苦荞新品种"黔黑荞1号"(原名威黑4-4),于2002年9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准予在贵州省海拔1 800~2 400m的中、下等地推广.该品种经多年试验,平均单产140~1 60kg/667m2,较当地对照细白苦荞增产30%~37.6%.1997~1999年参加第五轮全国荞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8个,参试点也是西南片区的8个点、.产量汇总结果,黔黑荞1号产量居8个参试品种的第2位,比全国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增产9.5%,比各点当地对照增产7.2%,在6个点比统一对照增产,7个点比当地对照增产.该品种适应性较强,抗病、抗旱、抗倒、稳产,生育期较短,在贵州、陕西、甘肃、宁夏已累计推广面积达50万hm2.  相似文献   

15.
苦荞新品种黔苦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荞新品种黔苦3号(原名:黔威3号,代号:3-254)系贵州省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威宁凉山苦荞为亲本,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而成。于2008年1月22日经国家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黔苦3号,编号为国品鉴杂2008002,适宜在陕西、青海、河北、内蒙、宁夏、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种植。200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140.35kg/667m2,比九江苦荞(ck1)增产18.4%,比地方品种(ck2)增产22.3%。2003~2005年试验西南春播组平均产量为163.4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6.6%,居参试品种第1位。参试点23个,增产点19个,增产点比例82.6%,比对照增产23.3%;西北春播组平均产量为155.7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4.5%,居参试品种第3位。参试点28个,增产点22个,增产点比例78.6%,比对照增产21.8%。2005年在甘肃平凉、四川昭觉、贵州六盘水、甘肃定西、陕西靖边5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4.37kg/667m2,较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平均增产20.0%。2007年在云南昆明、昭通两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6kg/667m2,较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平均增产33.4%;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55.2%。  相似文献   

16.
晋麦 75 (原名汾 30 2 7)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990年用 (885 318×太原 4 19)F1作母本 ,临汾 5 336作父本有性杂交后经逐代选育 ,于 1994年出圃育成。其适宜于山西省中部及其同纬度地区中水肥和晋南肥旱地种植。 2 0 0 2年 4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晋麦 75。 产量表现   晋麦 75 1998~ 1999年参加山西省中部二区组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为 5 736kg/hm2 ,比京 84 1增产 15 .9%,参试 6点均增产 ,位居区组之首。 1999~ 2 0 0 0年平均产量 4 75 5kg/hm2 ,比京84 1平均增产 11.5 %,仍居区组之首。两年区试平均…  相似文献   

17.
山农丰抗棉 6号 (原系 97- 5 2 )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育成的春棉新品种 ,来源于 91- 2 8/ / 2 69/植4 80 ,于 2 0 0 1年 4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鲁农审字 [2 0 0 1]0 15号 )。产量表现 该品种 1999~ 2 0 0 0年参加山东省中熟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皮棉、霜前皮棉平均89.1kg/ 667m2 和 82 .9kg/ 667m2 ,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12号增产 12 .76%和 14.1% ,均居第一位 ;2 0 0 0年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参加生产试验 ,皮棉、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12号增产 14.2 %和 16.3%。此品种桠果成铃率高 ,丰产潜力大 ,2 0 0 0年在稀植大棵…  相似文献   

18.
连续9年通过对普通小麦基因型石4185(T.aestivum)与硬粒小麦基因型4184(T.durum)种间杂交后代回交、顶交及辐射处理,选育出节水、高产小麦新种质衡562。近红外技术测定,抗旱指数为1.2。2008~2009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作水、旱处理,水地产量442.39 kg/667 m2,比对照石4185(400.26 kg/667 m2)增产10.53%;旱地产量366.39kg/667 m2,比对照石4185(334.53 kg/667 m2)增产9.52%。2009~2010年在河北省区域试验节水组预备试验中,平均产量394.9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9.06%,名列24个参试品种第1名。衡562的育成,为小麦节水、抗旱育种提供了具有应用价值的新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费玉3号于2003年3月13日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试验结果在2000年山东省玉米预试B组中,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比对照鲁单50增产16.4%;在2001年国家东北、华北玉米预试中产量名列第4,667m2产786.7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7%;在2001年山东省夏玉米区试中单产为619.2kg名列第2,比对照鲁单50增产6.9%;2002年参加国家东北、华北玉米区试,21个点平均667m2产675.7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55%,居第3位,高抗大斑病、弯孢菌、腥黑穗病、纹枯病、玉米螟,不抗青枯病。2003年继续参加国家区试,同时参加生产试验,有待国审。2品种特征特性夏播生育…  相似文献   

20.
王海梅 《作物杂志》2007,23(1):57-58
阿尔法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于1988年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1989年青海省民和县农作物脱毒技术开发中心引进,并经几年脱毒和种植试验,于1999年育成。该品种抗病、抗旱、耐瘠薄,适宜本省海拔1700~2600m,≥5℃积温达1100℃以上的低中位山旱地及其他省、区同类条件的地区种植。2004年2月9日经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1产量表现1995~1996年品比试验,2年9点次,平均产量3.02万kg/hm2,比对照高原4号增产27.2%,居4个参试品种第1位。1997~1999年青海省海东地区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15个点(次),平均产量4.28万kg/hm2,比对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