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应用高粱的核不育系于轮回选择法,进行高粱群体改良育种,能在较短时间内将众多的、广泛的高粱基因导入组成基本群体,实现自由授粉,随机交配,达到基因重组,选育出高粱新品种、不育系、杂交种,是当前世界高粱育种的先进技术。因此,发现和选育出优良的,可供利用的高粱核不育系,对高粱的育种工作和生产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酿饲兼用高粱是目前我国高粱生产中急需的特色类型。西北旱作区酿饲兼用高粱育种上存在育种技术滞后、育种目标不清晰、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缺乏创新、对酿造性状与饲用性状重视不够、品种没有跟上种植推广区域变化的需求等问题。为此,提出了生物产量高、籽粒酿造性状和秸秆饲用价值兼顾、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的育种目标和重视酿饲兼用高粱品种选育工作、调整育种目标、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创新利用、开展胁迫环境条件下的品种选育、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有目的的改良酿饲兼用高粱的主要农艺性状以及加强育种单位间协作的育种策略,以期为推进酿饲兼用高粱品种的培育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柳青山 《山西农业科学》2023,(10):1115-1120
山西省是我国高粱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杂交高粱育种中心。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代育种家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回顾了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研究历程,从历年山西粒用高粱选育情况、杂交高粱恢复系和不育系的改良与创制、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选育、高粱品种机械化栽培改良等方面总结了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亮点和成就;分析了山西杂交高粱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突破性品种少,育种技术进入瓶颈期,中国高粱饲料、食用产业低迷,高粱育种绿色革命滞后;并展望了山西杂交高粱育种的方向和目标:加强高粱在盐碱地、山旱地、瘠薄地等低产田和边际农田的利用,加强高粱在饲食用方面的开发利用,加强种质资源鉴定与种质创新,加快高粱品种绿色革命进程,推动山西杂交高粱育种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为拓宽高粱种质资源遗传基础,加速选育进程,介绍了高粱隐性核不育系绥恢核不育01的发现及鉴定过程,并详细阐述了其在高粱基础材料改良、高粱群体改良以及改良的保持系后代材料早代配合力测定等高粱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水稻辐射诱变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辐射诱变育种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较新的育种方法,具有突变频率高,稳定速度快等特点,是水稻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水稻辐射诱变育种工作的主要成就,水稻辐射诱变育种的内容,同时对水稻辐射诱变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7,(7):1184-1187
以高粱的有效成分为基础,在经济用高粱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药食兼用高粱的新概念。针对目前国内慢性病多发的现状开发,通过研究在高粱品种选育阶段开发出药食兼用品种,赋予高粱更高的健康价值。以高粱资源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开发为着眼点,提出以高粱资源的食用营养成分、药理活性物质为科学依据,以药用活性成分及食用营养成分为首要选育目标,选育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高的药食两用高粱新品种,以拓展现有的高粱育种模式,构建高粱药食用途育种技术体系的新设想,开辟以高粱为主要原材料的新型功能食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2005~2015年辽宁省高粱区域试验产量和几个主要农艺性状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各年度参试组合的平均产量、最高组合产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发现,参试组合的年平均产量和最高组合产量都呈现出稳步升的趋势,对照品种辽杂11在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下产量相对稳定,且略有增产趋势,说明辽宁省高粱的试验和育种水平整体上在不断提升。同时探讨了目前辽宁省高粱选育工作如何适应当前机械化生产需要,转变育种理念,加强机械化高粱育种研究,提升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8.
南繁是加速良种选育、缩短育种周期、新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是育种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海南地区的气候、土壤及病虫害等都跟北方有很大差异,这样就给南繁顺利完成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掌握好这一地区的高粱育种技术和了解海南的地理条件及其它情况成为高粱南繁的关键.通过几年的南繁工作实践,总结出高粱南繁育种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高粱的生产现状以及高粱育种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高粱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高粱的育种前景及生产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高粱的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提出了一些发展高粱产业的建议,以期促进高粱育种工作及高粱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粱优良杂交种选育是提高高粱产量的关键因素。而杂交种选育的关键在于杂交亲本的鉴定及性状评价,从中选出性状优良、基因互补的亲本进行组配以提高杂交种的选育进程,使杂交种尽快用于生产。本文对亲本的来源、杂交种的产量及其与亲本性状的关系以及今后高粱育种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 1 辐射育种的特点及发展 农作物辐射育种就是人为地利用各种射线,如r射线、中子等,诱发作物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并根据育种目标要求,选育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它是本世纪中叶开始兴起的一门现代育种技术,现已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对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践证明:辐射诱变作为一种有效的育种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不同作物的育种工作中,为新种质的创造和新品种的选育开辟了新的途径。辐射诱变育种具有许多特点:(1)突变频率高,是自然变异频率的100~1000  相似文献   

12.
高粱优良杂交种选育是提高高粱产量的关键因素。而杂交种选育的关键在于杂交亲本的鉴定及性状评价,从中选出性状优良、基因互补的亲本进行组配以提高杂交种的选育进程,使杂交种尽快用于生产。本文对亲本的来源、杂交种的产量及其与亲本性状的关系以及今后高粱育种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粱产量及品质改良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对高粱种植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集中体现在高粱生产应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一上。高粱产品的食用数量已明显减少,饲用、酿造用及其它工艺用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育种工作应由单纯地选育食用高产品种(杂交种)转向经济效益上有竞争能  相似文献   

14.
我省高粱育种工作,解放以来一直采用系统育种为主要途径,到目前已选育出五个新品种,已经大面积推广。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新品种的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也日趋迫切,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来推进育种工作才能为生产源源不断的提供更高产和优质的新  相似文献   

15.
高粱丝黑穗病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旭  陈亮  李钥莹  李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90-15291
参考各种病菌对不同植物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综述了丝黑穗病原茵及其生理分化、我国高粱抗病杂交种选育历程、抗性遗传机制及抗病育种策略等,指出研究高粱对丝黑穗病的抗性遗传对选育抗病亲本和杂交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融合生殖是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高粱无融合生殖为高粱育种提供了选育更高产量、具有多种抗性、品质优良的杂种机会,是最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式。论述了高粱无融合生殖类型、发生机制、遗传研究及其育种前景,为最终实现高粱杂种优势固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作物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花生辐射遗传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内外对花生辐射育种做了大量的工作。生产上已推广了“粤油22”,“粤油551”和“NC4-X”等几个用辐射方法选育的花生新品种。但目前国内对花生辐射育种的看法不一。在花生辐射遗传方面,国外有一些研究,国内研究较少。我们从1971年开始,对花生辐射遗传育种进行了研究。现将所获得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高粱产业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高粱发展的概况,以及甘肃省高粱产业已经具备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科技优势,并结合目前高粱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4个方面提出了甘肃省高粱产业发展策略,产学研相结合,加大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联合攻关振兴高粱产业链;以集成技术为突破口建立现代高粱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典型效应;实行人才和育种激励机制,加速高粱育、繁、推一体化;以产业与扶贫工作融合为先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高粱丝黑穗病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丝黑穗病是遍布全世界的重要高粱病害,是影响我国高粱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高粱产区每年都有发生,发病率有时高达70%,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综述了高粱丝黑穗病对高粱生产的影响、病原菌及其生理分化、我国抗病杂交种选育历程、抗性遗传机制及抗病育种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选育抗病品种并在生产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粱育种工作近几年来进展不大,其原因主要是遗传基础不够丰富,材料株型不理想、耐密性差,对高粱抗性育种没有足够重视,对高粱原始材料的基础研究和系统性统计分析较少。通过对杂交组合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对公顷产量影响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穗长穗宽株高千粒质量实际密度实际株数,对穗粒质量影响重要性排序依次为穗宽穗长株高千粒质量实际密度实际株数。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着重选育穗长及穗宽有优势的新品种,保证新品种的单株产量以及总产量,并进行快速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