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雷会宁  魏益民  魏帅  张婉  郭波莉 《核农学报》2016,(10):1976-1981
为筛选能够预测猪肉货架期的理化指标,并确定相应阈值,采集24 h排酸猪肉,分别测定0、2、4、6、8和10℃贮藏温度下猪肉的感官品质、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 H值、水分活度(Aw)、色差L*值、a*值和b*值,并记录达到感官可接受终点时的贮藏时间。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TVB-N值、p H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Aw、L*值、a*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b*值无明显变化;不同温度下感官评定货架期分别为216、168、144、120、96和48 h。TVB-N值、p H值、Aw和a*值能够有效反映猪肉货架期期间品质变化,可作为猪肉货架期的指示指标,各指标阈值分别为22.87 mg·100g-1、6.13、0.9903和6.11。本研究结果为猪肉物流和贮藏期间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鲜带鱼不同贮藏温度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简报)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佟懿  谢晶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6):301-305
为了研究鲜带鱼在冷链流通中的品质变化与货架期,通过不同温度下的贮藏试验研究了鲜带鱼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将鲜带鱼贮藏在268、273、278、283和293 K条件下,测定了鲜带鱼的总菌落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鲜度指标(K值)与感官品质指标的变化。在Arrhenius动力学方程基础之上,建立了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和鲜度指标(K值)与贮藏时间及贮藏温度之间的动力学模型。试验表明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和Arrhenius方程对总菌落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及鲜度指标(K值)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菌落总数变化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EA)及速率常数(k0)分别为:71.26 kJ/mol和3.987×1013,挥发性盐基氮变化的活化能(EA)及速率常数(k0)分别为:68.86 kJ/mol和2.159×1012,鲜度指标(K值)变化的活化能(EA)及速率常数(k0)分别为:41.26 kJ/mol和2.539×107。结果表明,鲜带鱼的总菌落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鲜度指标(K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迅速,其感官品质指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迅速。该试验建立的带鱼货架期预测模型所获得货架期预测值准确率达到±10%以内,可根据菌落总数、T-VBN值及K值在268~293 K范围内,对带鱼的剩余货架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BP神经网络结合有效积温预测速冻水饺变温冷藏货架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决速冻食品在温度波动贮藏过程中的货架期预测问题,准确监测其品质变化趋势,该文以速冻水饺为研究对象,将其在-28℃~-12℃进行冷藏,测定酸价、过氧化值、饺皮水分含量、亨特白度等理化指标,并结合感官评价与有效积温理论,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预测速冻水饺的货架期。并与动力学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测试集样本的距货架期终点积温的预测值与实际测定值拟合度较好,最大误差为3.29%,模型验证最大误差为2.74%。BP模型的距货架期终点时间的最大误差为3.45%低于传统动力学模型预测的误差(5.62%)。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速冻食品货架期预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速冻莲藕片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寻贮藏温度对速冻莲藕片品质的影响及预测其货架期,该文研究在贮藏温度?5、?15和?25℃条件下,速冻莲藕片维生素C、色泽和硬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变化,建立了3个指标变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速冻莲藕片维生素C、色泽和硬度的变化速率逐渐增加,?5℃条件下贮藏的速冻莲藕片品质快速下降,?15和?25℃条件下贮藏前期莲藕片品质下降不显著(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25℃部分玻璃态贮藏的莲藕片品质最佳;不同贮藏温度下速冻莲藕片维生素C和硬度变化符合一级反应,总色差和亮度变化符合零级反应,速冻莲藕片维生素C、色泽和硬度反应速率常数符合Arrhenius方程,并建立莲藕片货架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其验证发现模型拟合度良好(R20.9),能预测速冻莲藕片贮藏期各品质指标变化和不同温度下的货架期寿命。研究结果可为速冻莲藕片低温贮藏品质变化和货架寿命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油梨市场油梨进口储运过程中储藏时间和品质变化难以把控及油梨损坏严重等问题,对常温常湿((25±1)℃、75%相对湿度)条件下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及感官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监测其在常温后熟过程中的内在变化规律,对色差、硬度、呼吸速率、质量损失率与果肉受喜爱程度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利用无损检测指标色差a*值与储藏时间之间logistic方程,建立油梨后熟时间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油梨平均单果质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每日质量损失率和呼吸速率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果皮色泽在储藏时间小于3d时显著增加,其后趋于平衡,而果肉硬度表现相反的趋势,干基质量损失率、色泽(L*,a*和b*值)和硬度均与感官喜爱度呈显著相关性(P0.01)。基于色差测定的无损、快速、便捷,选取色差a*值进行预测模型的建立,色差a*值的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为0.993。模型的检验发现,在色差a*值4时,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决定系数为0.996,说明该模型在果皮色差a*值4时可以用于油梨常温后熟期的预测,研究结果可为油梨品质控制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延长梭子蟹的保存期,以即死三疣梭子蟹为研究对象,以冷藏及冰藏为对照,研究冰温(272K)贮藏对梭子蟹品质的影响,并结合梭子蟹的理化指标变化和零级化学动力学模型与Arrhenius方程,建立梭子蟹货架期预测模型,对其剩余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冰温保鲜可有效缓解梭子蟹品质劣变,在贮藏过程中,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TVC)及K值的变化速率均较冷藏、冰藏缓慢,货架期延长了1~2 d;建立的梭子蟹货架期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10%,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梭子蟹在特定条件下的剩余货架期。本研究结果为冰温技术在梭子蟹保鲜中的应用及梭子蟹剩余货架期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子鼻的带鱼货架期预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探索通过气味分析判断海产品贮藏品质的方法,利用电子鼻对带鱼在不同贮藏温度与贮藏时间下的挥发性气味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所获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货架期分析,并与理化品质指标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相联系,建立了带鱼在273~283 K下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电子鼻18个金属传感器能很好地将贮藏于273与283 K下的带鱼随着贮藏时间变化的气味进行区分。贮藏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带鱼的TVBN值与菌落总数值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增长,且均符合一级化学动力学模型(R2>0.9)。基于电子鼻货架期分析获得的273~283 K下的气味变化结果与该温度下理化品质指标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采用Arrhenius动力学模型推导公式求得带鱼在(273~283 K)温度段内TVBN的Q10(温差为10 K的货架寿命之比)值,对照该温度段下电子鼻货架期分析获得的气味变化货架期分析值,得到带鱼在该温度段内的Q10货架期预测模型,经验证,其预测误差小于20%。可根据获得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对带鱼在273~283 K条件下的货架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光对采后果蔬叶绿素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绿素对光不稳定,易降解,为探讨引起该类色素降解的主要因素,并在生产、加工及贮藏中予以克服和避免,更好地保证产品在货架期内的感官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该试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全自动色差计(CIE-L*a*b*)和高效液相色光谱法定量分析叶绿素光降解的变化情况,并对叶绿素光降解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光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紫外线对叶绿素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可见光中蓝光、红光对该色素降解作用次之,而红外线对叶绿素破坏作用较小;光照强度为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 lux,温度为25℃的条件下,叶绿素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9、14.1、11.5、9.8、8.8、8.2、7.1、6.0、5.2、4.0 h;相同条件下叶绿素a的降解速率约为叶绿素b降解速率的3~4倍;叶绿素在温度60℃以下降解不明显;氧气在叶绿素光降解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试验结果对绿色果蔬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产品感官品质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糙米储藏陈化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糙米储藏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及有效控制糙米仓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选择2个粳型糙米样品进行实验室模拟低温、常温及高温储藏,条件分别为15、25及35℃,相对湿度为75%,储期为210 d,每30 d取样1次,测定储藏过程中发芽率、生活力及脂肪酸值3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趋势并做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随储藏时间的延长,样品的发芽率、生活力这2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且储藏温度越高下降趋势越剧烈,脂肪酸值在各储藏条件下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对各指标进行动力学分析后显示,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反映这3项指标的变化,并且糙米储藏中脂肪酸值的增加、发芽率及生活力的衰减随绝对温度倒数的变化均符合Arrhenius方程。这3项指标在储藏过程中均属于需能反应(DG>0),不同糙米品种相对应的活化能存在差异,辽星样品的3项指标反应活化均高于盐丰样品,且同一糙米品种的生活力与发芽率的活化能明显高于脂肪酸值。陈化动力学的运用可为仓储流通过程中糙米品质变化的预测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糙米储藏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及有效控制糙米仓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选择两个粳型糙米样品进行实验室模拟低温、常温及高温储藏,条件分别为15℃、25℃及35℃,湿度为75%,储期为210 d,每30 d取样1次,测定储藏过程中发芽率、生活力及脂肪酸值三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趋势并做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随储藏时间的延长,样品的发芽率、生活力均呈下降趋势,且储藏温度越高下降趋势越明显,脂肪酸值在各储藏条件下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对各指标进行动力学分析后显示,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反映这三项指标的变化,并且糙米储藏中脂肪酸值的增加、发芽率及生活力的衰减随绝对温度倒数的变化均符合Arrhenius方程,这三项指标在储藏过程中均属于需能反应(△G>0)。不同糙米品种相对应的活化能存在差异,辽星样品的三项指标反应活化均高于盐丰样品,且同一糙米品种的生活力与发芽率的活化能明显高于脂肪酸值的。  相似文献   

11.
运用植物打造低碳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如伟 《南方农业》2010,4(5):66-67
随着全球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全球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为此,人们提出"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新概念,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本文通过对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及有毒气体等进行分析,指出绿色植物在营造低碳生活中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对馆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图书馆高层次人才的去留,是图书馆人力资源是否得以充分开发的衡量标准。图书馆应制订切实可行的馆员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在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中通过多种方式,让馆员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以达到图书馆事业与个人事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茂名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调查表明,茂名市平均日产垃圾1.2kg/人,总量达到350t以上,并且每年以10%的增长率递增。而仅有的金塘垃圾处理场现有的垃圾处理能力仅为100t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全市日垃圾产生量的处理要求。从该市经济技术的未来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目标,对茂名市的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垃圾处理方式的分析研究及其比较后,提出了茂名市生活垃圾合理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食品加工过程中及产品在货架期间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的动力学式进行数学方法的处理,以图解法建立过程的速率方程,并对所构成的非线性模型进行参数的有关计算  相似文献   

15.
以当前农业生产领域的热点问题N素污染为研究对象,在玉米种植中引入苜蓿、黑麦草、花生和大豆4种功能植物与其问作,试图通过植物修复手段达到减少N污染的目的。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价了不同种植模式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种植模式对环境影响的大小依次为:玉米|黑麦草〉玉米单作〉玉米|花生〉玉米|苜蓿〉玉米|大豆模式,环境影响综合指数分别为0.1459、0.1295、0.1229、0.1136和0.0945。玉米|花生、玉米|苜蓿、玉米|大豆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小由于过量施用氮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玉米|黑麦草模式则加重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说明选择适宜的功能植物(如花生、苜蓿和大豆)引入玉米群体可以有效减小过量施肥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水稻生产体系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两种水稻生产方式进行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两种生产管理措施下潜在环境影响较大的均是富营养化、水体毒素、土壤毒素和环境酸化,其中传统生产方式下4项潜在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1.606、0.868、0.309和0.262,推荐生产方式下各项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下降至1.277、0.489、0.260和0.211。经加权评估后,两种模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综合指数分别为0.3634和0.2676。潜在富营养化主要来自于作物种植阶段农田NH3挥发和NO3-N淋失;水体毒素和土壤毒素主要来自农药使用;环境酸化主要来自施氮导致的NH3挥发和农用化学品生产中排放的SOx。水稻生产的管理方式需要在推荐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做重大改进,实施清洁生产方式,减少氮肥、农药的使用量,是控制水稻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农业建筑工程设施是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设施,确定农业建筑工程设施合理的设计年限,对指导农业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促进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创导节约型现代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从农业建筑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出发,重点分析研究了影响建筑结构耐久性的各种损耗,提出了农业建筑设计年限的确定原则包括一次性原则、自然属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及经济性原则。最后给出按属性、功能和效益的设计年限计算方法、按单项工程确定及经济使用年限推测的三种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In this study, the rate of pyrophosphate hydrolysis was measured in four organic soil materials similar in pyrophosphate retention values and in all other respects except pyrophosphatase activity. These soil materials had a bulk density of 0.20 kg/L and a pH (0.01 M CaCl2) of 5.1, and contained 16% ash and 103 mg P/kg as Mehlich No. 1 extractable P. The difference in pyrophosphatase activity between the soil materials was attributed to response to Cu of previous crops at low values of 1 N HCl‐extractable Cu (10 vs 76 mg Cu/kg) and to pyrophosphatase inhibition by Cu at high Cu values (201 and 479 mg Cu/kg). Pyrophosphatase activity increased from 35.6 to 38.3 mmol/kg/(2h) with Cu contents increasing from 10 to 76 mg/kg, and decreased to 31.9 and 28.3 mmol/kg/ (2h) with Cu contents increasing respectively to 201 and to 479 mg/kg.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urse of pyrophos‐phate hydrolysis was observed among the soil materials under both laboratory and field conditions. The half‐life of pyrophosphate was nearly 1 day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decrease in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over time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products competing with substrate on active sites of enzymes tended presumably to mask the difference shown in pyrophosphatase activity among organic soil materials. Thus, a difference in pyrophosphatase activities larger than the one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would be required to influence the rate of pyrophosphate hydrolysis in organic soils of similar pyrophosphate retention characteristics. Such a difference in activity levels was not obtained despite a large difference in Cu contents among the soil materials. It was thus apparent that Cu contents, exceeding that generally found in Quebec organic soils, would not reduce the rate of orthophosphate production from polyphosphate fertilizers containing large amounts of pyrophosphate. Pyrophosphate hydrolysis would be rapid and not affected by a small reduction in pyrophosphatase activity.  相似文献   

19.
锁定生产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的关键碳排放点可以明确碳减排重点环节,引导企业低碳生产。该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了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生产碳排放,并根据各生产环节碳排放贡献率锁定了碳排放的关键点。结果表明,消耗煤炭的锅炉运转与蒸粮蒸酒的生产工艺联系紧密,成为纯粮固态发酵型白酒生产最关键的碳排放点,同时用电消耗和厂内运输也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贡献。据此提出改善能源消耗结构,使用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以促进纯粮固态发酵型白酒的低碳生产。该文研究结果为减少食品生产的碳排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玉米铁甲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铁甲虫自然种群指数较高 ,I值为 30 .97。其全世代的平均种群累计死亡率为 64.0 7%。各虫态的自然死亡率差异极显著。越夏越冬成虫和 1~ 2龄幼虫的死亡率较高 ,分别为 38.1 %和 2 1 .7%。低龄幼虫的死亡原因主要为高温引起的自然死亡和天敌的捕食 ,而成虫则主要为白僵菌感染致死。玉米铁甲虫不同时期产下的卵 ,其幼虫自然存活率有较大差异 ,在产卵盛期和高峰期产下的卵 ,1~ 2龄幼虫存活率较高 ,而产卵盛末期产下的卵 ,则存活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