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明确成熟度对豫西地区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以河南三门峡地区主栽品种云烟99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成熟度(M1~M4)鲜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等生理指标以及烤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烟叶质体色素含量逐渐降低,至M4成熟度时叶绿素总降解量达0.69 mg/g。与氮代谢相关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碳代谢相关的淀粉酶活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蔗糖转化酶活性整体呈升高的趋势。鲜烟叶碳代谢产物中总糖、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氮代谢产物中总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至M4成熟度时分别下降了17.30%和50.27%。随着成熟度的提升,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更好,在M3成熟度时烤后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感官质量评价最佳。综合来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成熟度的提升,烤后烟叶质量有升高的趋势,超过一定范围后,烟叶质量出现下降,豫西地区上部烟叶以M  相似文献   

2.
不同成熟条件下烤烟叶片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成熟条件下烤后烟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成熟度由低至高(M1至M5)时,烟叶中的氨基酸总量呈"V"形曲线变化,中部叶的最小值出现在M3,上部叶的最小值出现在M4;不同部位烟叶中的氨基酸含量表现并不一致,呈现上部叶的氨基酸含量高于中部叶的态势;不同氨基酸在烟叶中的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些氨基酸的含量很高,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有些氨基酸含量很低,如蛋氨酸、胱氨酸等。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以内在质量为导向的曲靖基地烟叶成熟采收量化标准,定点分析了不同采收成熟度鲜烟叶的颜色量化参数、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状况,明确了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①不同采收成熟度鲜烟叶的颜色量化参数差异明显,随采收成熟度提高,鲜烟叶的明度值L和黄度值b呈梯度上升。②不同采收成熟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规律在不同年份和部位间表现一致。采收成熟度由欠熟~成熟,烤后烟叶糖含量上升,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等非烟碱类含氮物质含量下降。③提高烟叶大田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香气质感的改善作用明显。基地中部烟叶在尚熟~成熟采收,上部烟叶在成熟采收,烤后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相对较好。④分别针对中部和上部烟叶,提出了基于颜色参数的烟叶采收成熟度量化判断标准,可在基地烟叶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曾宇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8):1847-1849
为探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上部叶的鲜烟素质和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云烟87为材料,选取上部叶(倒3叶位)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成熟度烟叶的鲜烟素质差异和烤后烟叶质量的优劣。结果表明: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上部鲜烟叶色素含量逐渐减少,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逐渐降低,自由水含量逐渐升高,束缚水含量逐渐降低,烟叶烘烤特性及烤后烟叶质量先变好后变差。上部烟叶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外观描述为叶色浅黄,叶片落黄约60%~70%,主脉变白80%,SPAD值在18.5左右。  相似文献   

5.
就烘烤和变黄后期不同变黄程度对烤后烟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烘烤能使烟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总量大幅度增加,烤后可比烤前增加1.1倍,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变黄期,且与变黄后期烟叶变黄程度有关,表现在,随着烟叶变黄程度的提高,多数游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提高,但丝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减少,甘氨酸、半胱氨酸和丙氨酸几乎不受影响.认为烘烤上部烟叶时,应在40~42 ℃耐心烘烤,充分变黄,为定色期香气物质合成提供更多的前体物质.  相似文献   

6.
ABT生根粉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在烤烟生长前期喷施叶面后,对烤烟的叶片,根系中的一些生理生化特性及烤后烟叶的产量,品质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5mg/l浓度的ABT生根粉4号,在烤烟移栽前10天及移栽后20天进行叶面喷施,烤烟根系生长少体积,干重,ATP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及与烟碱合成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等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烤后烟叶的品质最佳,产量及上中等烟比例最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施肥模式下烤烟成熟度对烟叶理化成分的影响,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烤烟成熟度对中、上部烟叶主要理化指标含量的影响,对烤烟成熟度鲜烟叶与烤后烟叶化学组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下烟叶的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是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均随着成熟度的升高先增加而后降低,均在烟叶成熟时出现最高值,烤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鲜烟叶,还原糖含量增幅较大;施肥模式对烟叶中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大,实时氮肥管理(RTNM)施肥模式下各成熟度鲜烟叶中总糖、淀粉含量均较相同成熟度农家施肥模式高,而总氮、烟碱含量则农家施肥模式下高于实时氮肥管理(RTNM)施肥模式,中部烟叶中的钾含量呈现出实时氮肥管理(RTNM)施肥模式下高于同一成熟度农家施肥模式的规律,而上部烟叶中钾含量农家施肥模式高于实时氮肥管理(RTNM)施肥模式,实时氮肥管理(RTNM)施肥模式有利于氮肥的实时管理,烤后烟叶的协调性更好。鲜烟叶与烤后烟叶总氮、烟碱、钾、淀粉、总糖含量及施木克值均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半斩株采烤对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烘烤的效果,以剥叶采烤为对照,研究了半斩株采烤对充分成熟、尚熟和欠熟鲜烟叶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斩株采烤与剥叶采烤方式相比,在充分成熟、尚熟和欠熟条件下,上等烟率分别提高了6.0、8.7和16.9个百分点;烤后烟叶单叶重降低了0.6~1.1 g,充分成熟烟叶较尚熟和欠熟烟叶单叶重降低的幅度低;烤后烟叶叶片厚度降低了0.04~0.08 mm;充分成熟和欠熟烟叶烤后烟叶中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2.38和2.33个百分点,而尚熟鲜烟叶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降低1.48个百分点;烟叶外观和评吸质量有改善,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和浓度均有提高。与剥叶采烤方式相比,半斩株采烤可以提高成熟度不够鲜烟叶烤后烟叶外观和内在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提高了上部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不同成熟度烟叶在不同装烟方式下烘烤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烟叶在密集烘烤过程中质体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鲜烟叶和烤后烟叶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烘烤过程中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下降幅度比较大,其损失主要发生在变黄中期至定色前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烤烟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尤其是香气质量。对比研究了散叶烘烤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尚熟、成熟和完熟)烤后外观等级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香气成分含量的差异。散叶烘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均价、上等烟率和橘黄烟率)以成熟处理最佳;烤后烟叶香气成分总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除新植二烯外,成熟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最高;在12种酸性香气成分中,成熟烟叶有10种组分含量最高;成熟和完熟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均较好;香气质、香气量、吃味等感官指标均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成熟采收是获得烟叶优质外观等级质量的基础,完熟采收可提高烟叶内在品质,但会增加杂色烟叶的比例,导致烤后烟叶外观等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