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回顾了云南农垦橡胶树割制改革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新割制技术大规模推广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并结合云南垦区的实际,提出了今后割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另一扇门     
“我与《云南林业》征文”的启事已经刊载半年了,作为这个栏目年轻的责任编辑,我小心翼翼收取和编辑着“征文”的稿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从这些文字里我体味着那么多前辈和关心“云南林业》的读者、作者对这本杂志的厚爱和关切,感受着这本杂志对于他们的意义。当然,也看到一些对《云南林业》杂志的微辞,我善意地把它们当作是对办好《云南林业》的重要意见,我越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  相似文献   

3.
《云南林业》———我的良师益友□董光荣1980年,《云南林业》沐浴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复刊了,到本期为止,历时18个寒暑、整整出刊100期,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6935天,我与《云南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云南林业》成了我的良师益友。18年...  相似文献   

4.
良师益友     
今天,我又拿起搁置了五年的笔开始爬格子,写这篇征文,怀念我与《云南林业》的不解之缘,倾叙我对《云南林业》的情与爱,算是对《云南林业》创刊五十周年不忘却的纪念。  相似文献   

5.
退休后,我最爱看的书报,依然是《云南林业》杂志。是因为感情关系,还是她的吸引力?可能两者皆有。我在云南,干了一辈子林业工作,我与《云南林业》杂志断断续续也有近50年的接触。细品如今的《云南林业》,图文并茂,明快新颖,确有“漫游绿海触宇宙,潜探林深看世界”的味道。如今已年过古稀的我每每捧读这份屡屡获得全省、全国优秀期刊称号的读物时,心中就不禁感慨万分,会遥想起当年《云南林业》前身——《绿化快报》唯一的一幅插图来。  相似文献   

6.
祝光耀副部长谈云南林业工作编者按去年10月7日,全国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检查团副团长、林业部副部长祝光耀,在我省首次林业以工代赈会议上,就云南林业工作作了重要讲话。现将讲话要点摘登于下。这次我到云南来,听了厅里的汇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  相似文献   

7.
历史没有忘记□侯家序敬爱的编辑同志:在《云南林业》杂志第100期面世之际,有句话我想告诉您:您在办刊工作中的辛勤劳动,历史没有忘记。作为林业战线的一名老职工和《云南林业》的一名忠实的读者,我清楚地记得:《云南林业》创刊于1958年,可是由于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8.
一、走发展工业用材林的道路桉树是世界三大速生造林树种之一,主要用途是制纸浆和人造纤维。世界上利用桉树造纸已有70年的历史。我国从1980年开始,广东、广西、江苏、湖南、北京等省(市)对桉树制浆进行了试验研究。云南轻工所利用兰桉、直干桉制瓦楞原纸  相似文献   

9.
和志强省长提出:把云南林业建成一个大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林业》1997,18(4):2-3,5
和志强省长提出:把云南林业建成一个大产业●本刊特稿云南林业1997,18(4):2~3编者按:如何把云南林业建成一个大产业,一直是省委、省政府所关心和重视的问题。5月15日,和志强省长到省林业厅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就如何充分利用云南森林资源,把林业建成...  相似文献   

10.
记者:黄副省长,刚才说到您是大学毕业以后然后到云南来的,当时是哪一年?回答:1968年。记者:在云南工作生活这三十多年您对云南有一个什么样的感情?回答:我觉得云南这个地方真是山水非常美,风土人情也非常丰富,尤其是像我这样一个学农业的、管农业的、搞农业的人来说,觉得特别有搞头。因为云南的气候丰富、生物资源丰富、农业资源丰富、搞农业是叫做丰富多彩。只怨自己学得不够、这个内容太多了、太丰富了、在云南搞农业可能是最理想的地方了。记者:据我们了解,您是1993年就在云南省当副省长,而且是主管农业和林业的,…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云南农垦全面推行新割制五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展示了新世纪云南天然橡胶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历程、发展水平、加入WTO后的市场竞争力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橡胶产业发展规划和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新割制技术推广力度,加大良种引进和使用,利用产业优势开发东南亚周边国家橡胶资源等产业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接受我所全省鞣料植物调查的植物鉴定工作中,在接受省革委中草药展览展品的鉴定工作和省卫生局编写《云南中草药》第一、二册的药物鉴定工作与有关专州编写中草药书的鉴定工作中,以及整理我所收藏的植物标本中,陆续初步记载了一些云南所产的新植物,正逐步予以记述,请加指正。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吴征镒教授和徐永椿教授热忱指导帮助,特表深切谢意。现先描述尼西云杉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阐明云南林业对促进生态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云南在森林生态安全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利用与新资源开发等3个方面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并结合云南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两大体系建设的需要,提出了近期云南林业科技发展的5个重点领域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受教十余载志趣永存留□张汉光我是一名林业科技工作者,从参加工作起就喜爱新闻写作。80年代以前,我曾给有关报刊投稿,但数量不多。《云南林业》复刊后,由于工作业务亲近,我很快与它相识相知。1984年,我被聘为《云南林业》的特约通讯员,从此刊物便成了我的良...  相似文献   

16.
润物无声     
写办刊工作的清苦,编辑老师的无私奉献,抑或从记忆深处翻出结识《云南林业》的点滴?作为《云南林业》忠实的读者,真正动笔写“我与《云南林业》”征文,反而不知从何入手,因为想说的话太多!  相似文献   

17.
相伴50年     
退休10多年,本与舞文弄墨之事已不大相干,但见到“我与《云南林业》”征文启事后,总觉得我与《云南林业》相伴50年这份情缘真有不吐不快之感,于是又拿起本已显得笨拙的笔。  相似文献   

18.
很久以来,我向往云南,向往香格里拉人间天上,向往泸沽湖仙乐飘飘,我甚至在心里勾勒了一个柔软的丽江,那里的空气蒸腾着纳西民族的古老音符和柴米油烟香。就像女人总愿意穿最美丽的衣服去赴最美丽的约会,在我假想自己人生最美丽片段的时候,常常把背景定在云南。彩云之南,如同仙境,不断引诱我做着爱丽斯的幻梦。但从小姑娘变成大姑娘再变成老姑娘,然后一步迈出姑娘的行列,我居然一直没有机会前往。  相似文献   

19.
启蒙———我与《云南林业》楚雄州林业局金振发1980年《云南林业》复刊,1984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至今已整整100期了。1975年,我从基层行政单位调到楚雄县林业局工作,可谓半路出家。初来乍到,认为“林业工作不过是栽树砍木头没多大干头”。不久,我作为...  相似文献   

20.
《热带农业科技》2006,29(2):F0003-F0003
2006年4月26日~5月1日,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参加了由云南省农垦总局组织的赴“两院”的交流研讨,分别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环植所、品资所、香饮所、生物所、南亚所、加工所就“国家橡胶种质资源圃云南分圃”、“国家橡胶育种中心云南分中心”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