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磷酸氨钙含氟量对其磷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研究了磷酸下中氟对其磷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择新生伊萨褐蛋用仔公鸡400只,采用斜率比法,以含氟量为20.6mg/kg的饲料级磷氢钙为参照的测定含氟量分别为7690.45、15360.30、23030.15、30700.00的磷酸氢钙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结果表明,磷酸钙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与其含氟量,氟磷比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当日粮氟水平由12mg/kg上升到8  相似文献   

2.
磷酸氢钙含氟量对其磷相对生物学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研究了磷酸氢钙中氟对其磷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择新生伊萨褐蛋用仔公鸡400只,采用斜率比法,以含氟量为20.6mg/kg的饲料级磷酸氢钙为参照物测定含氟量(mg/kg)分别为7690.45、15360.30、23030.15、30700.00的磷酸氢钙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结果表明,磷酸氢钙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与其含氟量、氟磷比之间具负相关关系;当日粮氟水平由12mg/kg上升到800mg/kg时,试鸡胫骨氟含量、趾骨氟含量、肾脏氟含量同日粮氟水平间具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饲料磷酸盐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含磷矿物质饲料的来源非常复杂,其中主要有:①磷矿石类:包括软磷酸盐石、磷酸矿石粉末和低氟磷矿石;②磷酸钙类:包括磷酸二氢钙(磷酸一钙)、磷酸氢钙(磷酸二钙)、磷酸钙(磷酸三钙);③磷酸钠类:包括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④磷酸铵类;⑤骨粉类:包括蒸制骨粉、骨灰、骨炭、骨磷和生骨粉等;③其它磷源类:如磷酸、多磷酸铵溶液、磷酸钾盐等。其中骨粉类是加工厂产品,磷矿石类是天然产品,而其它则为合成品,可称为饲料磷酸盐。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D3(VD3)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骨磷代谢利用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艾拔益加肉公雏,采用2×4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设2个饲粮非植酸磷水平[0.45%和0.23%(实测值为0.44%和0.21%)]与4个VD3添加水平(0、1 000、2 000和4 000IU/kg),共8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21d。结果表明,与0.21%非植酸磷水平相比,0.44%非植酸磷水平显著提高肉仔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胫骨灰分含量和胫骨灰分磷含量(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和胫骨灰分磷绝对沉积率(P0.05);与不添加VD3相比,饲粮中添加VD3显著提高肉仔鸡ADG、15~21和1~21日龄ADFI、胫骨灰分含量和胫骨灰分磷绝对沉积率(P0.05),显著降低1~21日龄肉仔鸡F/G(P0.05);0.21%非植酸磷水平下,与不添加VD3相比,饲粮中添加VD3显著降低肉仔鸡死亡率(P0.05),显著提高21日龄肉仔鸡胫骨灰分磷重量(P0.05),添加2000IU/kg VD3显著提高14日龄肉仔鸡胫骨灰分磷重量(P0.05);0.44%非植酸磷水平下,与不添加VD3相比,饲粮中添加VD3显著提高肉仔鸡胫骨灰分磷重量(P0.05)。以上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VD3可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并降低死亡率,促进磷在骨骼中的代谢利用。  相似文献   

5.
添加植酸酶对肉鸡钙、磷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目的是利用植酸酶可以水解饲料中植酸的原理,探讨在国内肉用仔鸡生产条件下,商品植酸酶替代磷酸氢钙的效果和评价实际可应用性。试验选用艾维茵零日龄肉用仔鸡,分两个阶段在饲料中添加400FTU植酸酶分别替代5.0千克/ 吨饲料和6.0千克/ 吨饲料的磷酸氢钙,观测植酸酶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以及骨骼和血清钙、磷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00FTU植酸酶替代全价日粮中磷酸氢钙添加量的50% ,可以保持肉用仔鸡的生产性能不变,胫骨和血清中的钙、磷含量基本一致,甚至比对照组略高,说朗植酸酶可改善肉鸡体内的钙、磷代谢,在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后,可使肉鸡正常生长,不降低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万荣  谢木林 《饲料广角》2014,(16):16-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磷源磷酸氢钙Ⅲ型(DCPⅢ)在肉鸡上的生物学利用率,为新型磷源DCPⅢ在肉鸡上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选用三种钙磷水平相同(P21%,Ca 15%)但不同产地来源的DCPⅢ(10A组来自中化云龙有限公司,20A来自美国PCS,30A组来自美国MOSAIC),通过测定相对生物学效价(RBV),考察肉鸡对不同来源DCPⅢ的生物学利用率差异。试验采用4×3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以美国USP级磷酸氢钙(DCPⅠ)为对照组,10A、20A、30A为试验组,分别设三个添加水平(0.1%、0.2%、和0.3%非植酸磷)。选择1日龄雄性科宝(Cobb×Cobb)品系商用肉鸡576只,随机分到1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磷添加水平下(以DCPⅠ为100%参照),以体增重为指标,10A、20A和30A组的RBV值分别为89.62%、88.28%和93.37%,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增重/饲料比为指标,10A、20A和30A组的RBV值分别为106.51%、105.10%和105.65%,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胫骨灰分含量为指标,10A、20A和30A组的RBV值分别为133.89%、137.35%和132.70%,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测定指标不同导致含磷矿物质饲料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的测值不同,其中以胫骨灰分含量最高,体增重最低,增重/饲料居中。结果显示,三种不同来源DCPⅢ在肉鸡上的生物学效价相当;DCPⅢ作为肉鸡日粮的无机磷源的利用效率较DCPⅠ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饲料磷酸盐的发展与质量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的饲料磷酸盐主要指饲料级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磷酸三钙及少量骨粉等。由于生物学效价及饲料的安全性,磷酸三钙和骨粉已逐渐被磷酸氢钙所替代,本文主要以饲料级磷酸氢钙为代表谈磷酸盐工业的发展及质量管理。饲料磷酸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万荣  李霞  陈强 《饲料广角》2014,(2):39-41
动物饲料中磷元素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磷资源短缺、排泄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非反刍动物对植酸磷较低的利用率低,这些都呼唤着优质高水溶性磷源产品的问世,而这种趋势近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迅猛发展,如饲料级磷酸二氢钙(MCP)和磷酸氢钙Ⅲ型(MDCP),以其高生物学利用率、节约、环保、使用方便等特点成为饲料级磷酸氢钙(DCP)的升级产品。本试验结果表明:来自于3个生产厂家的MDCP产品对肉鸡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的效果均优于DCP组;MDCP(A)组钙、磷和粗蛋白质代谢率均高于其余各组。可见,作为传统DCP的升级产品MDCP具有很好的替代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利用无磷原料配制无磷饲粮,选择低磷原料配制基础饲粮,用一定比例待测植物性饲料替代基础饲粮配制待测饲粮,通过平衡试验法测定了35日龄艾维茵肉仔鸡对玉米、豆粕、麦麸3种饲料原料的总磷真利用率。结果表明:在控制饲粮含磷量低于肉仔鸡的磷需要量,研究饲料磷的最大利用率时,肉仔鸡的内源磷排出量为(44.84±3.14)mg/d。玉米、豆粕和麦麸的总磷真利用率分别为(16.42±3.36)%、(28.34±4.90)%和(46.48±4.29)%。利用总磷含量的1/3和非植酸磷含量估计肉鸡饲料有效磷并不准确。因麦麸本身含有高活性的植酸酶,肉仔鸡可部分利用其植酸磷。  相似文献   

10.
邢攸荷 《北方牧业》2009,(12):27-27
1肉仔鸡磷酸二氢钙的生物学效价高于所有其他磷酸盐;试验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钙的生物学效价分别比磷酸氢钙高出19%、25%、25%;根据磷酸盐的当量值推定:1千克磷  相似文献   

11.
12.
36头生长阶段香猪去势公猪 ,通过3×3析因安排分组 ,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随机分配到9个处理中 ,每个处理4个重复 ,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两个因子中日粮磷的3个水平分别为0.3 %、0.6 %和0.9 % ;日粮钙磷比例的3个水平为1 :1、1.25 :1和1.5 :1。试验基础日粮由玉米、豆粕、血粉和苜蓿粉组成 ,各处理日粮磷水平和钙磷比例用CaCO3、Na2HPO4 和CaHPO4 调配。从试验开始到结束 ,每隔两周颈静脉采血一次测血清AKP活性和钙、磷 ,并于试验结束时屠宰全部试验猪取小肠和肋骨样测AKP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血清AKP活性和第六肋骨AKP活性随日粮磷从0.3 %增加至0.9 %显著下降(P<0.05) ,但十二指肠AKP活性不受日粮磷水平影响。日粮钙磷比例不影响血清、第六肋骨和十二指肠AKP活性(P>0.05)。血清磷随日粮磷增加而增加 ,随日粮钙磷比例增加而下降。血清钙不受日粮磷水平影响 ,但在日粮钙磷比例为1.25 :1时最高  相似文献   

13.
仔猪有效磷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饲粮中不同有效磷水平对8~20kg仔猪的生长性能、骨骼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69头5周龄的三元杂[杜×(大×长)]仔猪,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6个组,各组饲粮有效磷水平依次为0.11%、0.21%、0.26%、0.31%、0.36%和0.41%。试验期4周,自由采食。结果表明,随着饲粮有效磷水平升高,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F/C)趋于降低(P>0.05);到0.36%有效磷水平时达到最佳,采食量无明显变化(P>0.05)。单位体重的脱脂干股骨重及其中灰分、钙、磷含量随着饲粮有效磷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到0.36%有效磷水平时达到最高,0.41%时略降低(P>0.05)。血清中无机磷浓度在饲粮有效磷水平从0.11%升到0.31%时显著提高(P<0.05),此后趋于平稳。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在0.26%~0.36%有效磷水平时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综合上述结果表明,8~20kg仔猪有效磷需要量为0.36%,总磷0.58%,钙磷比例1.21:1,钙:有效磷比例1.94:1。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仔猪钙磷缺乏症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用8周龄长白×雅南杂交断奶仔猪24头,分4组,分别喂给基础(低磷低钙)饲粮(Ca0.06%,P0.216%),低磷(Ca0.65%,P0.216%)、低钙(Ca0.218%,P0.55%)和正常对照(Ca0.65%,P0.55%)饲粮。低磷组病变表现为类骨组织大量增生,血清磷含量显著降低。低钙组和基础组表现为纤维性骨营养不良,并且长骨骺板下有出血、坏死和裂缝;甲状旁腺、甲状腺组织增生,血清钙含量明显下降。测基础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时,有显著升高。发病各组胫骨的钙、磷及粗灰分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并对甲状旁腺和胫骨骨骺进行了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去盲肠和有盲肠公鸡的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盲肠对饲料磷的消化作用。结果表明:(1)去盲肠鸡内源磷排泄量为49mg/日.只,有盲肠鸡的内源磷排泄量为42mg/日.只,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盲肠能够消化吸收内源磷;(2)当公鸡采食含豆粕、棉仁粕、菜籽粕、花生粕或胡麻粕的半纯合日粮时,植酸磷采食量较高,有盲肠鸡磷的排泄量显著低于去盲肠鸡,真消化率显著高于去盲肠鸡(P〈0.05),表明  相似文献   

18.
军曹鱼幼鱼对饲料中磷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俗称海龙鱼、海鲡,属鲈形目、鲈亚目、军曹鱼科,是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高水温海域的一种大型暖水性肉食性鱼类。在台湾和其它热带地区被认为是几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网箱养殖鱼类之一,并已在我国南部沿海诸省得到广泛养殖。几乎所有的水产动物均需要从饲料中补充磷,鱼类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大约在0.29%~1.1%之间。有关军曹鱼的磷需要量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拟通过在精制饲料中添加CaH(2PO 42),设置不同梯度的磷,研究军曹鱼幼鱼对磷的需要量,为军曹鱼配合饲料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体重为(22.1±1.9…  相似文献   

19.
猪饲料磷生物学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是猪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在猪体内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是现代养猪生产过程中必须添加的矿物元素之一。本文综述了猪饲料磷生物学价值评定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