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枸杞对原生盐碱地抑盐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甘肃景泰原生盐碱地枸杞(Lycium barbarum L.)园中土壤的水溶性盐分和离子组成。结果表明,栽培枸杞降低了10~100 cm土层水溶性盐分总含量,20~40 cm土层降低更明显;栽培枸杞对0~100 cm土层的盐离子产生不同的影响,降低了K+、Na+和Cl-的含量,但对Ca2+和SO42-影响不明显,Mg2+的含量反而增加。可见栽培枸杞降低水溶性盐分主要与一价离子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淑玲  杨建国  王晓静  石欣  宋泽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04-11306,11310
[目的]为认识银北地区盐化土壤形成规律,指导盐化土壤的施肥与改良利用。[方法]选取了银北典型的盐化土壤剖面,分析了100cm深度内pH、全盐、交换性Ca、Mg、Na、K,水溶盐中的Ca2+、Mg2+、Na+、K+、、CO2-3、HCO-3、Cl-、SO2-4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各交换性阳离子之间、交换性阳离子与土壤碱化度(ESP)、钠吸附比(SAR)、pH和总碱度等碱化参数之间以及交换性阳离子与土壤水溶盐中的阴阳离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交换性Na与各碱化参数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SO2-4和Cl-是惠农燕子墩盐化土壤可溶盐阴离子的主要成分,Na+和Ca2+是可溶盐阳离子的主要成分。[结论]0~60 cm土层是交换性钠和水溶盐离子的集中分布层,因此该层既是银北盐化土壤研究的重点,也是土壤改良需要着重考虑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年限黄芪的耐盐性及抑盐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年限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Bge.)种植土壤中盐离子的测定,研究了黄芪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的裸地相比黄芪对盐碱地有明显的改良作用;种植黄芪后,0~80 cm土层除K+外,Na+、Ca2+、Mg2+、SO42-、Cl-等盐离子浓度和pH值都明显降低;种植黄芪可提高土壤的K+/Na+,使盐碱地得以改良.黄芪耐盐试验显示:有害盐分离子Cl-、Na+主要存在于两年生黄芪的根和茎中;Na+主要存在于一年生黄芪的叶中,而Cl-主要存在于根和茎中;且盐碱地黄芪叶片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高于较非盐碱地种植的黄芪.  相似文献   

4.
宁夏设施土壤盐分离子组成及含量变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宁夏掌政五渡桥和永宁地区大棚及对照土壤,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Cl-、NO2-、NO3-、SO42-、PO43-、Na+、K+、Mg2+、Ca2+含量,分析各地区设施土壤中盐分含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掌政五渡桥和永宁地区大棚土壤盐含量均高于未耕作的大棚土壤,不同地区盐分含量变化幅度大。随耕作年限延长,盐分的不断累积已造成部分大棚出现轻度次生盐渍化;掌政五渡桥地区随着种植年限延长水溶性盐总量呈现上升趋势,以Na+、Ca2+、NO3-和SO42-含量变化幅度最大,永宁地区在种植4a左右盐分累计达到最高,之后出现降低的趋势,各离子含量随种植年限延长出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盐分离子在土壤剖面的运移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向底层迁移和向表层聚集2种方式,但以表聚为主;设施栽培后,土壤中的Cl-、NO3-、SO42-、Na+、Ca2+均有不同程度的累计,阴离子以NO3-和SO42-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Cl-、SO42-、Na+和Ca2+是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离子。  相似文献   

5.
种植水稻改善土壤盐碱状况是改良利用盐碱地的有效措施之一.水稻虽不能耐受土壤重度盐碱的毒害,但通过灌水降低土壤盐分,使盐化草甸土脱盐,而后种植水稻是可行的.因此,我们进行了不同耕作方法洗盐效果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2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北疆气候条件下盐地碱蓬生育规律及对盐渍土改良效果。结果表明,2011年和2012年,盐地碱蓬从播种到出苗需要16d和18d,苗期持续时间为63d和116d,开花时间为8月20日和8月24日,成熟期大约在10月20日。其地上部分灰分累积量为2 871.89kg·hm-2和3 437.63kg·hm-2,Na+累积量为1 512.96kg·hm-2和1 641.16kg·hm-2,Cl-累积量为668.27kg·hm-2和894.04kg·hm-2。其从土壤中净输出盐分为452.99kg·hm-2和2 497.63kg·hm-2,净输出Na+为1 232.33kg·hm-2和1 449.66kg·hm-2,净输出Cl-为492.79kg·hm-2和774.63kg·hm-2。在盐渍土上种植盐地碱蓬后,0~100cm土层可溶性总盐、Na+和Cl-质量分数明显降低,均以40~60cm土层降低最多。种植盐地碱蓬2a后,40~60cm土层电导率降低2.1dS·m-1,脱盐率达54.97%,脱Na+率达67.74%,脱Cl-达95.70%。  相似文献   

7.
选取了银北典型的盐化土和碱化土的土壤剖面,分析了100 cm深度内交换性Ca2+、Mg2+、Na+、K+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特征。对各交换性阳离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交换性Ca2+和Mg2+、K+和Na+、Na+和Mg2+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0~60 cm土层是交换性Na的集中分布层,也是盐分的集中分布层。因此,该层既是银北盐碱化土壤研究的重点,也是土壤改良需要着重考虑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滴灌条件下不同盐生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的脱盐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种植盐生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的脱盐效果.[方法]在滴灌条件下种植盐生植物海蓬子和盐地碱蓬.[结果]盐生植物对耕作层土壤特别是0 ~ 20 cm土壤盐分影响显著,可有效降低土壤总盐含量以及盐分离子Na+、Cl-和K+浓度,但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明显.种植盐地碱蓬的土壤总盐量下降幅度要高于海蓬子;种植盐地碱蓬土壤Na+、K+的含量下降较明显,而种植海蓬子土壤的Cl-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滴灌抑盐+生物脱盐模式在改良盐渍化土壤中效果明显,盐地碱蓬可作为较理想的脱盐植物,对于盐渍化土壤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甘肃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甘肃引黄灌区耕地土壤全盐量(TS)、pH和盐分离子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数量关系,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程度以及对盐碱地类型、分布的影响。【方法】以兴电和景电两个典型灌区为研究取样区,样点布局既涵盖了上游新垦盐碱荒地、中游轻度盐渍化耕地、下游中重度盐渍化耕地和弃耕盐碱荒地,又兼顾了耕地土壤盐渍化类型(硫酸盐型、氯化物-硫酸盐型、硫酸盐-氯化物型)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的差异。运用常规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TS、pH、盐分离子的剖面分布特征,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研究了土壤TS、pH与盐分离子含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各土层TS、pH、盐分离子与研究对象前2个CCA排序轴的相关系数、特征值和解释方差。【结果】甘肃引黄灌区耕地土壤为轻度至重度盐化,0-40 cm土层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40-80 cm土层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剖面中的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SO42-为主,土壤pH介于7.93-9.98之间。不同土层内,K+与HCO3-、Ca2+与Mg2+始终有较好的关联性,Na+与Cl-之间的关联性越往下层越强,SO42-与Na+之间主要是负相关,K+与Na+以及SO42-、Cl-、HCO3-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在0-100 cm全剖面上,pH的空间分布受HCO3-的影响较大,TS受Na+、Cl-、SO42-的影响较大。分层与全剖面的情况有所不同,0-20 cm土层内TS和pH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SO42-含量,20-40cm土层内主要受控于Cl-和Na+含量,40-60 cm土层内受Ca2+、Mg2+、SO42-和HCO3-的共同影响,60-80 cm土层内Mg2+是主要影响因素,80-100 cm土层内主要受控于Mg2+和Cl-。CCA第1排序轴反映了TS的变化情况,第2轴反映了pH的变化情况,第1轴特征值在0.53-0.70,解释方差在38.7%-57.7%;第2轴特征值在0.36-0.64,解释方差在30.6%-44.7%。【结论】甘肃引黄灌区的盐渍化耕地中同时存在盐分表聚和底聚两个过程,上游新垦盐碱荒地和中游轻度盐渍化耕地以底聚为主,下游中重度盐渍化耕地和弃耕盐碱荒地以表聚为主。60-80 cm的泥质胶结砂层含盐量高达93.7 g•kg-1,对水盐运移和盐分离子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是造成灌区发生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盐渍化耕地的钠质化现象只在重度次生盐渍化区发生,TS、Na+和SO42-是决定项目区盐碱地类型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典范对应分析通过箭头连线的长短、所处的象限、箭头之间的夹角以及与角符号间距离的远近等,在CCA二维排序图上可以直观地给出各盐分离子之间以及土壤TS、pH值与盐分离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各土层TS、pH、盐分离子与研究对象前2个CCA排序轴的相关系数、特征值和解释方差等,来确定不同土层的主控因子和影响甘肃引黄灌区盐碱地类型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更加科学的区域盐碱地特征及改良利用情况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河西绿洲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河西绿洲灌区盐渍化土壤全盐(TS)、pH值与盐分离子的数量关系及其对盐碱地类型、分布的影响.【方法】在河西绿洲灌区的甘州区和临泽县选择典型区域取样,运用常规统计学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TS、pH值、盐分离子的剖面分布、数量关系和影响因子.【结果】剖面中的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阴离子以SO42-为主,土壤pH介于8.55~8.63.不同土层内,K+与Mg2+、Ca2+与SO42-始终有较好的关联性,Na+与Cl-在0~20cm和40~100cm土层、SO42-与Na+在20~40cm土层、K+与Na+在40~80cm土层有较好的关联性.在0~100cm全剖面上,pH的空间分布受HCO3-和Na+的影响较大,TS受SO42-、Cl-和Ca2+的影响较大.分层与全剖面的情况有所不同,0~20cm土层内TS和pH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SO42-含量,20~40cm土层内受Cl-、Na+-、Ca2+和SO42-共同影响,40~60cm和60~80cm土层内K+是主要影响因素,80~100cm土层内主要受控于K+和Mg2+含量.CCA第1排序轴反映了TS的变化情况,第2轴反映了pH的变化情况,第1轴特征值在0.57~0.74,解释方差在41.5%~52.4%;第2轴特征值在0.35~0.62,解释方差在36.2%~45.7%,TS是决定项目区盐碱地类型和分布的主要因素.【结论】该区土壤为轻度至重度盐化,剖面土壤盐分呈"T"型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特征.  相似文献   

11.
选取辽宁省土样100个,进行水溶性盐变异特征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盐含量规律表现为SO42->Cl->Ca2+>Na+>Mg2+>HCO3>K+.阳离子主要是Ca2+和Na+,阴离子主要是SO42-和Cl-.大部分土壤属于重度盐土,少数为盐渍化土和中等盐渍化土.K+、Mg2+、SO42-、Na+、Cl-、Ca2+含量变异性较大,水溶性盐总量、HCO3-含量变异性中等.水溶性盐总量与Cl-、K+和N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溶性盐总量与SO442-、K+和Ca2+含量呈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盐穗木对盐渍荒漠区不同土壤水盐含量的适应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盐分和水分含量条件下,盐渍生境中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体内水分、无机离子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特征。【方法】按土壤盐含量(土壤电导率)的不同,在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站附近盐渍化荒漠区设置了样地1(土壤电导率为3.56mS/cm,土壤含水率为3.39%)、样地2(土壤电导率为7.39mS/cm,土壤含水率为11.34%)和样地3(土壤电导率为7.71mS/cm,土壤含水率为6.49%),对不同样地的土壤(0~60cm土层)及所生长的盐穗木进行采集,分析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同时测定植物样品中的含水率、无机盐离子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指标。【结果】3个样地中,土壤Na+、Cl-含量均较高,K+、Ca2+、Mg2+含量均较低,土壤均呈碱性,有机质含量较低。在同一样地中,盐穗木根、茎、叶中的Na+、Cl-含量较高,且均表现为叶茎根。而在同一部位,不同采样点Na+、Cl-含量总体表现为样地3样地2样地1。盐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含水率与3个样地土壤含水率变化一致,即样地2显著高于样地3和样地1。样地3盐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肉质化程度均最高,显著高于样地1和样地2。样地1和样地2盐穗木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样地3,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则与可溶性糖含量相反。【结论】在盐渍生境中,盐穗木受到水分与盐分的双重胁迫时会抑制其对盐分的吸收。盐穗木进行渗透调节时,在盐含量较低及水分含量充足的土壤中以合成可溶性糖为主,而随着盐胁迫的增加,土壤中盐含量较高且水分含量较低时,则以合成脯氨酸为主。在不同土壤盐含量和水分含量条件下,盐穗木抵抗盐胁迫的机制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枸杞的生长因子与土壤盐分之间的关系,对三个盐碱化程度不同的枸杞种植样地的土壤盐分以及宁夏枸杞和黑果枸杞的地径、树高、东西冠幅、南北冠幅等生长因子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盐分水平条件下,两种枸杞地径增长幅度最大,在不同盐分水平条件下,全盐、Na+、Cl-、SO42-是影响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生长因子的主导因子。因此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适合在全盐、Na+、Cl-、SO42-含量相对居中的中度盐化土中种植。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和饲用玉米对引黄灌区土壤盐分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通过种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饲用玉米(Zea may. cv.)的田间试验,测定各处理不同土层的土壤可溶性盐分和盐离子含量,研究了其对景泰县引黄灌区土壤盐分的生物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在0~100 cm的土层中,紫花苜蓿处理土壤平均可溶性盐分含量比对照降低30.1 %,和对照比差异达极显著(SSR0.01);紫花苜蓿处理土壤可溶性盐分、K+、Na+、Ca2+、Mg2+、SO42- 和Cl- 含量降低最显著的是0~20 cm土层,在层次分布上均呈表层低-中层高-下层低的规律。种植饲用玉米的抑盐效应未表现出来,但明显改变了盐离子的比例和分布。生物覆盖对改良盐碱地潜力大,生态、经济效益俱佳,在内陆盐碱地开发具有广泛的农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耕层土壤水溶性盐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土壤检测,分析水溶性盐分在土壤中的移动规律。[结果]漫灌处理,4层土壤总水溶性盐总量从上到下依次递增,各层土壤水溶性盐量漫灌施肥处理均高于漫灌不施肥处理;滴灌的2个处理,0~60 cm水溶性盐总量从上到下依次递增,60~100 cm明显降低;土壤各层水溶性盐总量滴灌基施均高于滴灌追施;0~100 cm土层水溶性盐量滴灌基施高于漫灌基施。[结论]不同灌溉施肥方式以滴灌+追肥效益最高;漫灌土壤盐分从上向下淋溶明显,滴灌土壤盐分淋溶不充分,盐分在20~60 cm有积聚作用;同等条件下,施肥量越高土壤盐分残留量越大,土壤次生盐渍化与施肥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察布查尔县新垦盐渍化棉田盐分和离子的动态变化,为因地制宜引进抗旱耐盐作物品种和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棉花6~8月生育期中每次灌水前后、收获前以及入冬降雪前,对膜间裸地处土壤分层取样,取样深度分别为0~20、20~40和40~60 cm,测定土壤总盐、pH、CO2-3、HCO3-、Cl-、SO42-、K+、Na+、Ca2+和Mg2+含量.[结果]灌溉季节内,0~60 cm土层积盐脱盐交替变动,交替周期与灌水周期相对应.土壤盐分含量因灌溉呈下降趋势,入冬降雪前,盐分含量有所升高.其中0~20 cm土壤含盐量相对较低,但是变幅较大.[结论]0~60土层总体表现为脱盐,有碱化趋势,通过作物种植、合理灌排、引进抗盐品种等综合措施,有利于新垦土地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盐性大白土淋溶洗盐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兰州市东郊大沙沟13 km处的氯化物盐性大白土,采用微区试验和土柱模拟的方法进行淋溶洗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地区用黄河水对土壤容重为950 kg/m3、全盐含量为0.497的氯化物盐性大白土淋溶冲洗,在不计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情况下,达标土层厚度60cm,每m3的冲洗灌水定额为0.414 m3,达标土层厚度100 cm,每m3的冲洗灌水定额为0.517m3;添加不同土壤改良剂可有效提高洗盐效率,缩短洗盐周期;盐性大白土经黄河水淋溶洗盐后,pH略有下降,脱去盐离子以Cl-、SO2-4、Na+、K+等可溶性  相似文献   

18.
对中新天津生态城全域土壤进行采样,并测试其全盐含量、Na+和K+、pH、有效磷、速效钾,绘制各土层深度的理化性质插值图,解析土壤理化性质垂向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各指标在不同深度土层有规律性变化,主要表现在水溶性盐、Na+和K+、Cl-呈表聚现象;有效磷和速效钾处于较高水平,也呈表聚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以博斯腾湖滨湖绿洲为研究区,在实地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冗余分析方法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表层土壤全盐量和盐分离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全盐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土壤全盐量在0~30cm不同层间呈T分布,土壤盐分表聚强烈;表层土壤中可溶性盐阳离子以Na++K+和Ca2+为主,阴离子以SO42-和Cl-为主;表层土壤盐渍化类型以氯化物-硫酸盐盐渍化土为主,土壤盐分的特征因子是Na++K+、Cl-、SO42-、Mg2+、Ca2+;在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全盐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裸地、香蒲地、柽柳地、耕地、林地,其大小分别为3.563、3.085、3.000、2.302、2.256g·kg-1。  相似文献   

20.
种植中药材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研究中药材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为目的,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种类中药材处理地的可溶性盐分及盐分离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药材对盐碱地有明显的改良作用,且改良效果与药材种类有关。种植中药材后,土壤中 Na+、Ca2+、Mg2+、SO42-、Cl-及可溶性盐总量明显降低,而K+含量升高,提高了土壤的K+/Na+,使盐碱地得以改良。同时土壤中(K++Na+)/(Ca2++Mg2+)比值下降,有助于土壤胶体的凝聚,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种植中药材可使土层平均可溶性盐分降低82%-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