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本植物种质超低温保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木本植物种质的超低温保存研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生物技术都具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们的统计,已有40多个属60多个种的木本植物被进行了超低温保存试验,其中大多数是90年代的新报道.种子、胚、胚轴和体胚的保存常用干冻法;茎尖和分生组织的保存大多用玻璃化法或包埋脱水法;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的保存大多用两步法或玻璃化法.木本植物种质的超低温保存近年来呈现2个特点,一是顽拗型植物胚轴和体胚的冻存报道较多;二是玻璃化法和包埋脱水法等新技术不断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豫杂一号泡桐健壮组培苗为研究材料,从低温锻炼时间、预处理时间、装载液处理时间、玻璃化液处理时间及液氮保存时间5个方面研究其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方法。结果表明,豫杂一号泡桐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适宜的保存方法为,2 cm的茎尖在附加0.4 mol·L-1甘油和0.3 mol·L-1蔗糖的MS培养基上预培养2天,然后剥取2~3 mm的茎尖,用装载液(MS+2 mol·L-1甘油+0.4 mol·L-1蔗糖)装载60 min,再用玻璃化溶液(PVS2)于0℃下处理1.5 h,换1次玻璃化溶液后迅速投入液氮,保存l h后于40℃水浴中化冻70 s,再转到室温下用去装载液(MS+1.2 mol·L-1蔗糖)洗涤2次,每次10 min。以TTC法检测,豫杂一号泡桐茎尖成活率最高可达85.74%,保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长期冻存对昆虫细胞系SL2和NIH-SaPe-4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种双翅目昆虫细胞系(黑腹果蝇胚细胞系SL2以及麻蝇胚细胞系NIH-SaPe-4)38个月长期液氮深低温保存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冻存时间和保护剂对2种细胞系冻后活力、圆度以及恢复时间影响的测定,比较了3种不同配方冻存保护液的效果。结果表明:2种昆虫细胞系冻后活性均随着冻存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长期冻存期中,使用90%胎牛血清(FBS)+10%二甲基亚砜(DMSO)冻存SL2效果较好,NIH-SaPe-4使用10%DMSO即可满足冻存的需要,而无需额外添加高浓度FBS。甘油不适用于这2种昆虫细胞系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4.
王贞  高健洲  刘燕 《林业科学》2007,43(9):150-154
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超低温保存技术由于可以实现种质的"长久"保存而倍受重视,其中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并被证实是冻存植物茎尖和分生组织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普通油茶花粉周年保存,对普通油茶3个无性系品种的花粉进行超低温保存研究。结果表明:花粉投放液氮前的含水量、预冻及解冻方式对超低温保存效果具有明显影响。3个品种花粉烘干(30℃)脱水2~5 h,花粉含水量达11.65%~15.70%时,超低温保存效果最佳;-26℃预冻(1 h)具有明显的预冻效果,液氮保存后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超低温保存后的花粉采用38℃温水浴(3 min)快速解冻及-80℃(1 h)→-20℃(1 h)→4℃(1 h)逐级解冻,均能较好保持花粉活力。4℃低温干燥保存油茶花粉,能满足短期内(30 d)授粉的需要;超低温技术可以实现油茶花粉的周年保存,且保存一年的花粉较初始活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感染丛枝病的豫杂一号泡桐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5-氮胞苷和利福平处理,研究了其幼苗形态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利福平和5-氮胞苷共同使用可抑制泡桐丛枝病的发生。150μmol·L-15-氮胞苷+80 mg·L-1利福平可以抑制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症状。存在于健康豫杂一号幼苗中的蛋白质pI 6.8、m24ku而在病苗中观察不到。表明该蛋白质可能与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保存方式下保存2~4年的同株青杄花粉生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室温保存的青杄花粉效果较差,2年后花粉活力只有11.5%;低温保存条件下,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花粉的生活力虽有下降,但不太明显,在4℃下和-20℃下保存青杄2年后,其生活力仍然在78%和80%左右,-20℃下保存的青杄花粉生活力较4℃稍强。因此,在-20℃条件下较长时间保存云杉花粉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使用双翅目昆虫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Fallen )胚细胞系L-2/M delta 2-3作为研究材料,制备10个密度试验组(0.81×106~2.88×107 个·mL-1,每组跨度大于2.00×106 个·mL-1),分别在冻后第6、10、14个月对各组细胞冻后活力、回复时间长短、以及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研究密度因素对细胞系L-2/M delta 2-3长期冻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存密度对细胞系L-2/M delta 2-3冻后活力和状态恢复均有显著影响( P<0.05 )。细胞冻后活力下降速率随冻存密度增高而减慢,复苏后细胞状态恢复所需时间较短。将L-2/M delta 2-3的冻存密度提高至1.3×107 个·mL-1以上有利于细胞活力的保持与冻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板栗胚轴的临界含水量,探索板栗种子低温保存技术和胚轴超低温保存技术,为板栗等顽拗性种子设施保存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山东济南的‘烟泉’品种板栗种子为试验材料,剥取其胚轴,使用硅胶快速脱水至目的含水量,测定不同含水量胚轴的萌发率。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分析不同含水量胚轴的热力学特征,根据胚轴含水量和对应热焓关系测算胚轴临界含水量。运用低温密封保存法保存板栗种子,采用直接冷冻法、程序冷冻法、玻璃化冷冻法和程序玻璃化冷冻法对不同含水量板栗胚轴进行超低温保存测定。【结果】1)含水量从初始的61%降至25%时,胚轴萌发率未明显下降;当含水量降至20%时,萌发率降至82.1%;当含水量降至10%,萌发率降至25.6%。2) DSC热分析显示,随着胚轴含水量降低,结晶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热焓均呈规律性下降趋势,二者显著正相关。当含水量降至25%时,结晶起始温度降至-37.2℃,峰值温度降为-44.1℃,热焓值降为5.0 J·g~(-1)dw;当含水量降至20%时,冷却结晶和加热熔融阶段均无结晶峰出现。3)以胚轴含水量和对应热焓测算,‘烟泉’品种板栗胚轴的萌发率开始显著下降的脱水临界含水量为23.9%。4)将板栗种子密封保存在2℃低温环境下6个月,种子萌发率、胚根和胚芽长度无显著性变化(P0.9)。5)在4种超低温保存方法中,程序玻璃化冷冻法和玻璃化冷冻法的胚轴萌发率高于直接冷冻法和程序冷冻法,程序玻璃化冷冻法效果最好。【结论】板栗胚轴含水量降至20%及以下会对胚轴萌发活力产生影响,属于典型顽拗性种子。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结合不同含水量胚轴萌发情况,可有效确定板栗等顽拗性种子的临界含水量,‘烟泉’品种板栗胚轴的临界含水量为23.9%。板栗种子在2℃低温密封保存条件下可有效保存6个月以上,其萌发率、根胚胚芽长度无显著变化。加入冷冻保护剂PVS2可提高板栗胚轴超低温保存后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0.
以金沙槭(Acer paxii Franch.)和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 Miq.)为试验材料,蕾期采粉,并且采用TTC染色法和液体培养基离体萌发法对它们的新鲜花粉,室温条件下(25℃)和4℃冷藏条件下保存的两种花粉进行了生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花粉萌发具有明显影响,三角枫花粉的最佳萌发浓度为10%,而金沙槭花粉的最佳萌发浓度为15%;TTC染色法测定的花粉生活力比液体培养基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花粉生活力高;室温条件下(25℃)保存的金沙槭花粉4天后便失去了生活力,三角枫花粉6天后完全失去生活力;4℃低温保存条件下,金沙槭花粉的可贮藏时间较短,约40d后花粉便失去了生活力,而三角枫的花粉贮藏40d后的萌发率为31.37%。  相似文献   

11.
泡桐是中国重要的速生树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以‘豫杂一号’泡桐为材料,IlluminaHiseq2000测序,对其全基因组序列基本结构特征、密码子偏好性和重复序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豫杂一号’泡桐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全长序列为154615bp,编码114个基因,含4个rRNA,30个tRNA和8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该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的成功促进了叶绿体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为泡桐以及其他物种的遗传育种和创制种质资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泡桐优良无性系苏桐3号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苏省林科所引进的泡桐优良无性系苏桐3号,采用容器苗造林,6年生材积分别比豫杂1号、苏桐70、兰考泡桐增产23.6%,50.3%,66.5%,造林保存率达100%,对丛枝病的抗病能力强,发病率分别比豫杂1号、苏桐70、兰考泡桐低260%,203%,207%。增产效益明显,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肉桂离体胚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含水量肉桂离体胚进行超低温(LN2)保存,采用不同冷冻方式、解冻方式及防冻剂预处理,并测定超低温保存前后的脱氢酶、电导率、α-淀粉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超低温保存的技术关键是减少保存材料在脱水过程中所受的伤害,以及采用适宜的冷冻和解冻方式和添加适宜的防冻剂。防冻剂预处理可以适当提高保存含水量,增加含水量范围。肉桂离体胚没有添加防冻剂时最适宜保存含水量为30%~40%(w∶w),采用快冻快解处理。防冻剂预处理后的保存效果比没有防冻剂预处理的更佳,采用缓冻快解或快冻缓解处理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LN2保存甜槠种子脱氢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低温(-196℃)手段保存甜槠种子,通过对甜储种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后脱氢酶活性的方差分析和Q检验法多重比较分析,对其长期保存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是影响甜槠种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的重要因素,超低温保存应进行适度脱水、无防冻剂预处理,在20%含水量,缓冻缓解方式条件下,离体胚脱氢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四组栽植处理,大田定植600株“豫杂一号”泡桐苗,按随机法计算第二大田季节的生长情况。处理分留植育林和移植育林(包括栽植地上10cm、栽植地平、栽植地下30cm。以原根颈土痕为基点)。本文着重报道栽植处理与泡桐高、径生长、丛枝病发病率、根系分布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豫杂一号泡桐为优良人工杂交种,在研究大小孢子囊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中发现,其小抱子囊壁的细胞组成和发育过程与其它双子叶植物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以辽栗10号花粉为试材,采用培养基法和碘-碘化钾染色法对其进行生活力测定比较,并比较室温(20~25℃)、4℃、-20℃3种不同贮藏温度下花粉生活力的表现。结果表明:培养基法较碘-碘化钾染色法更适用于板栗花粉测定,-20℃温度贮藏板栗花粉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全国油茶(Camellia oleifera)优良品系区域性试验林桂软1号、桂软11号、桂软22号、桂软24号、岑软2号、岑软3号、湘林70号、湘林91号共8个无性系的花粉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室内常温条件下开花当天花粉的生活力状况,并研究了岑软2号、3号无性系花粉在室内常温、不同贮藏天数条件下的生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8个油茶无性系在开花当天花粉生活力均达50%以上,但表现出广西产地的油茶无性系花粉生活力比湖南产地的无性系花粉生活力高,两省区之间的差异较明显.暴露在室内空气中常温贮藏的岑软2号、3号无性系花粉生活力可保存7天.  相似文献   

19.
毛叶枣不同品种花粉生活力和贮藏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TTC染色法对毛叶枣11个品种的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粉生活力存在差异,‘高朗1号'花粉生活力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分别采用常温、常温干燥、低温、低温干燥、冷冻和冷冻干燥6种贮藏方法,对‘高朗1号'和‘蜜枣'两个品种的花粉贮藏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方法对两个品种毛叶枣花粉的贮藏效果不同,低温干燥对于保存花粉生活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正> 扶沟县实行农桐间作开始于1965年,主要间作类型有以农为主间作型(南北行,株距5—6m,行距30—50m,主要品种兰考泡桐)农桐并重闻作型(南北行,株距5—6m,行距15—25m,主要品种豫杂一号)和以桐为主间作型(南北行,株距4—5m,行距8—10m,主要品种豫杂一号或豫林一号)。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