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红枣和核桃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红枣与核桃复合蛋白饮料的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红枣浸提最佳工艺参数是80℃下加入8倍的水浸提90 min;复合蛋白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与核桃乳体积比为1∶1,蔗糖10%,0.1%复合乳化剂和0.10%PGA,0.15%黄原胶和0.05%海藻酸钠复合稳定剂,该配方适宜的杀菌条件是100℃下常压杀菌15 min,产品风味独特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崔东波 《北方园艺》2011,(11):142-145
以山楂、银耳为原料,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浸提方法、浸提软化温度对浸提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复合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是采用一次浸提法,软化温度85~95℃,浸提30min,楂汁添加量60%,银耳添加量10%,糖度12%,复合稳定剂为琼脂0.2%和黄原胶0.15%。此产品具有原山楂汁色泽,有山楂香气,没有银耳异味,口感柔和协调,银耳悬浮在山楂汁中不分层、无沉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红枣为主料、杜仲为辅料,探讨了杜仲浸提液、白砂糖和柠檬酸添加量对红枣杜仲复合饮料品质的影响,研制出营养丰富,口感适宜,有补气养血、强身健体功效的保健型复合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确定了红枣杜仲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红枣浸提液、杜仲浸提液共100 mL,杜仲浸提液添加量18%,白砂糖添加量8%,柠檬酸添加量0.07%。在此条件下制作的红枣杜仲复合饮料色泽为透明的红褐色,酸甜适中,不仅有红枣的香味,而且有淡淡的杜仲清香;且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物,饮料状态均匀透明、无沉淀,理化指标与微生物指标经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蒲公英枸杞红枣复合保健饮料的工艺,以蒲公英中的黄酮提取率为考查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随后以蒲公英浸提液、红枣浸提液、枸杞浸提液、蔗糖、柠檬酸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蒲公英水提工艺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1∶1(mL/g)、提取温度83℃,提取时间52 min;饮料的最佳工艺为蒲公英添加量15%、红枣添加量12%、枸杞添加量7%、蔗糖添加量7%、柠檬酸添加量0.01%,此条件下产品感官评价最好,研制出的天然复合保健饮料风味独特、酸甜适度、色泽均匀,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为了丰富面条口味,研究了复合食用菌风味面条的工艺和配方。对香菇、姬松茸风味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将2种提取滤液复配后制作面条。结果表明,香菇最适宜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处理时间35 min,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为6 h;姬松茸最适宜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处理时间35 min,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为4 h;当香菇提取液∶姬松茸提取液=1∶3(w.w-)1时制作的面条感官评价最好。  相似文献   

6.
彭璐  杨健华  王巍  王琦 《食用菌》2017,(5):24-28
为提高柳生金针菇多糖产量,通过装液量、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箱转速单因素实验及正交优化试验,对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选取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及液料比3个因素,以菌丝体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适宜柳生金针菇深层发酵的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20 m L/250 m L、接种量10%、培养温度23℃、培养箱转速150 r/min。菌丝体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2 h,液料比50∶1,浸提温度90℃,最佳工艺路线为:热水浸提2 h,过滤,合并3次提取液,旋转蒸发仪浓缩发酵液至原体积的1/10,4倍体积无水乙醇4℃醇沉24 h,3500 r/min离心5 min,去上清,-80℃预冻过夜,真空冷冻干燥,称重,再次溶解多糖,离心去沉淀,上清液醇沉,再次干燥,得菌丝体多糖,多糖提取率为74.39%。  相似文献   

7.
研究杏鲍菇菌丝体中多糖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子试验,分析醇析条件、菌丝体破碎方法和浸提条件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对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多糖得率的主次因子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最优提取条件为:3倍体积95%乙醇沉淀8 h以上,超声波处理10 min,浸提温度97℃,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8。在应用最佳工艺时的杏鲍菇的多糖得率为6.52%。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菌糠粗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浸提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其它浸提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分别选取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料液比进行粗酶液制备,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和木聚糖酶活力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L9(33)正交试验,研究浸提黑木耳菌糠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菌糠在高速组织捣碎机内10 000 r/min匀浆2 min,可使菌糠中的菌丝断裂,有利于酶的释放;羧甲基纤维素酶浸提最佳条件为温度30℃、时间1.0 h、液料比40∶1;木聚糖酶浸提最佳条件为温度25℃、时间2.0 h、液料比50∶1。  相似文献   

9.
孙悦  任铁强 《北方园艺》2012,(21):22-24
采用酸法从菠萝皮中提取果胶,研究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液pH值4个因素对果胶收率的影响;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以期获得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浸提温度是影响果胶收率的最为显著因素。最佳提取条件为:以盐酸为萃取剂,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60min、pH=2、料液比1∶20,该条件下果胶收率达5.1%。  相似文献   

10.
菜用黄麻叶蛋白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菜用黄麻叶为试材,采用酸提法和加热法制备提取液,在料液比、浸提剂pH值、打浆时间、浸提时间等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L9 (34)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提取菜用黄麻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菜用黄麻叶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剂pH 5,打浆时间3 min,料液比1∶8,浸提时间6min;叶蛋白的最佳分离条件为:温度85℃时,沉淀分离出叶绿体蛋白质,调节提取液pH 3和11时分别分离出细胞质蛋白质工Ⅰ、Ⅱ.菜用黄麻叶蛋白的提取率为8.07%,得率为37.59%.  相似文献   

11.
 ‘云茶1号’是采用单株选育方法育成的茶新品种。植株乔木型,早生种,树姿半开张,叶椭圆形,叶色油绿有光泽,品质好,制绿茶茶汤黄绿明亮,制红碎茶汤色红艳,抗病能力强。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2.
红茶中茶色素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茶色素是红茶生产过程中茶多酚类物质经过多种氧化形成的,是决定红茶品质特征的关键物质,具有防癌、抗癌、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作用。文章对其功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贵定鸟王种’是从贵州省贵定县鸟王村的实生茶树群体中选育出的中生、优质、中产、抗逆性强的绿茶新品种。小乔木,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分枝密。芽叶黄绿,茸毛多,持嫩性强。适制单芽或一芽一叶类名优绿茶,色泽绿润,栗香,滋味浓带鲜,汤色亮绿。适合贵州海拔1 300 m以下、极端最低温不低于–2 ℃的茶区栽培,黔南云雾山区为优。  相似文献   

14.
‘鸿雁13号’是从‘铁观音’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分离系统选育出的茶树新品种。属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和抗逆性强,适制高香乌龙茶和绿茶。制乌龙茶,茶香浓郁高长,汤色金黄明亮,滋味浓厚鲜爽;制绿茶,外形翠绿,香气高爽,滋味浓爽,汤色黄绿明亮。  相似文献   

15.
 ‘槎湾3 号’是从洞庭碧螺春茶树群体种中选育成的早生,优质,高产,抗逆性较强的碧螺春茶专用茶树新品种。属灌木型,小叶类,树姿半开展,节间短,茸毛较多。制绿茶品质优,尤其适制碧螺春,适宜苏南碧螺春茶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茶树新品种‘佛香3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佛香3号’是利用‘福鼎大白茶’ ( ♀) ב长叶白毫’ ( ♂) 人工授粉杂交, 从F1 中单株选育而成, 为高香、优质、高产、抗逆性强, 适制绿茶的新品种。绿茶外形满披银毫, 香气高长, 滋味鲜醇, 叶底黄绿明亮; 优质干茶产量2 371.2 kg·hm-2, 适宜在云南大叶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石阡苔茶’是从贵州省石阡县收集的地方品种中选出的中生、优质、中产、抗逆性强的绿茶新品种。灌木,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分枝密。春茶独芽产量750 kg · hm-2,夏秋茶一芽二叶产量6 000 kg · hm-2。芽叶黄绿,茸毛中等,持嫩性强。适制单芽或一芽一叶类名优绿茶,色泽绿润,栗香持久,滋味醇厚,汤色黄绿明亮。适合贵州和武陵茶区栽培。  相似文献   

18.
茶树新品种‘鄂茶1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茶11号’是从‘龙井43’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早生,高产,优质,高抗,适制绿茶。制烘青绿茶,外形细嫩绿润显毫,汤色黄绿明亮,清香尚持久,滋味醇厚,叶底嫩绿明亮。适宜在湖北省及相似绿茶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颗粒风味茶的风味协调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颗粒茶加工工艺加工风味茶,对风味物质与茶叶的协调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功能型风味中。鲜薄荷需经蒸汽杀青处理并加入2%的甜蜜素调味与茶叶风味较协调;果香型风味中,橘皮以烘干磨成粉后加入与茶叶风味协调性较好;花香型风味中,总的协调性都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20.
关秀杰 《北方园艺》2011,(14):45-47
以苦荞茶为原料,以乙醇溶液为萃取剂,利用超声波辅助萃取芦丁,研究提取芦丁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固液比为1∶10,在70℃下提取45 min,乙醇体积数为70%。在同样提取条件下,超声辅助提取的效果优于蒸馏提取,热水浸泡芦丁含量最小,磨碎的芦丁提取量大于不磨碎的芦丁提取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