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苏北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以来,苏北地区每年春季杨树新造林发生大面积死亡,在死亡或濒临死亡的杨树枝干上,几乎都有溃疡病症状的病斑发生。本试验通过对杨树新造林地(I-72杨)溃疡病病组织的分离、纯化培养获得10余株菌株,经接种、发病后再分离,获得6株拟茎点霉菌株;进一步克隆并分析供试菌株核糖体DNA-ITS区域的序列,结果是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Phomopsis eucommiicola的ITS序列有同源性,相似性达到99%。因此将该拟茎点霉菌确定为Phomopsis eucommiicolaC.Q.Chang,Z.D.JiangP.K.Chi,。该病原菌侵染杨树引起杨树新造林木溃疡病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洞庭湖区56块杨树苗圃地的两次实地调查,发现洞庭湖区杨树苗木溃疡病发生普遍,室内培养检测为水泡型溃疡病。两次调查发现第二次调查危害较第一次调查轻,一年生苗圃地较二、三年生苗圃地轻。分析了洞庭湖区杨树苗木溃疡病的危害情况及其原因,并为育苗和造林用苗选择提供依据和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树是江苏苏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优质苗培育是提高杨树营造林水平的重要条件。随着杨树育苗与造林连茬"代"数增多,传统杨树育苗技术的局限性对育苗与造林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该文基于现代林木生产标准化和机械化发展的趋势,根据杨树繁殖与生长的特点,提出了杨树育苗一致性、经济性和机械性3个原则,并对育苗地选择、育苗密度、施肥技术、地膜覆盖和株行距配置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行了概述,为杨树标准化育苗直接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罗泳加 《湖南林业》2010,(10):33-33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干枝病最主要的一种,过去以北方发生为主,近年在南方大面积发生,特别在新栽植的杨树林地发生严重。溃疡病主要有水泡型真菌性溃疡病、斑枯型真菌性溃疡病、烂皮型真菌性溃疡病和肿瘤型细菌性溃疡病4种。  相似文献   

5.
主要论述楠竹栽培及管护技术.造竹首先要择好土壤、整好地、挖好穴.新造林地一般选在冬末春初,造林方式有移竹造林和实生苗造林.楠竹抚育分为新造林地抚育和楠竹成林地抚育.在抚育期间要加强楠竹的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6.
杨树留根育苗和截干打孔深栽造林系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我国南方杨树造林苗木质量普遍不高和由此造成的造林质量不高的问题,利用美洲黑杨和欧美杨根系具有连续多年多次萌发的能力,将苗圃挖根起苗改为留根育苗,利用幼龄基干内根原基多和发生不定根能力强的特点,将带根苗造林改为截干打孔深栽造林,开展了杨树壮苗育苗技术和提高造林质量的新方法的研究,研究出杨树留根育苗和截干打孔深栽造林系列技术。该技术由于育苗和造林栽植方法的改进,不但提高了育苗和造林质量,而且降低了成本,经济效益好。同时因方法简便,易于为群众接受,已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滨湖地区广泛应用,大大扩大了杨树种植面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杨树培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该系列技术在我国南方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杨树溃疡病是杨树干枝病最主要的一种,过去以北方发生为主,近年在南方大面积发生,特别在新栽植的杨树林地发生严重。溃疡病主要有水泡型真菌性溃疡病、斑枯型真菌性溃疡病、烂皮型真菌性溃疡病和肿瘤型细菌性溃疡病4种。  相似文献   

8.
二、林木病害检疫对象 (一) 杨树溃疡病在杨树枝、干上发生的溃疡病,系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细菌性溃疡病于1934年最初发现于英国,之后在很多国家造成大害。国内,自1955年开始,陆续在各地发现,当时认为是细菌性溃疡病。根据近年研究结果,其中绝大多数已被证实是由真菌引起的。因此,仅介绍真菌性溃疡病。 1.分布及为害此病分布广泛,北京、河北、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江苏、山东等省均有发生。我省曾在白城、洮安、扶余、农安、双阳等市县发现这一病害。杨树溃疡病可为害多种杨树,蔓延迅速。从幼苗到大树都有发病,对大苗及新造的杨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杨树造林中枝干病害发生日趋严重,造成成片的新造杨树枯梢或死亡,使造林失败。本文结合实际,介绍了杨树造林中5种主要枝干病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年来对阜新地区杨树溃疡病的成因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基本摸清了阜新地区杨树溃疡病有五种类型,即杨树水泡型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Sacc、杨树疡壳孢溃疡病Dothichiza populea Sacc Briard、杨树球二孢型溃疡病Botryo-diplodia populea Zhong、杨树烂皮病Cytospora chrysosperm a(Pers.)Fr.、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Phom opsissp.;通过对杨树抗病优良品种的造林栽培试验,选出彰武小钻杨为抗病性最强的树种;对杨树溃疡病的防治筛选试验表明,50% 多菌灵、70% 甲基托布津2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80% 以上;经采用造林综合技术措施(浸泡苗木48 小时、换客土、挖大穴、灌水、栽后喷药、管护等)栽植病苗,成活率高达98% 。  相似文献   

11.
The isolation, culture and the active determination of poplar ice nucleation active (INA) bacteria and the inoculation tests in laboratory and field were conducted, and the varieties, distribution and number of poplar INA bacteria and its pathogenicity and freezing injury property were determined. The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A bacteria widely spread on poplar in Northeast China and caused the frozen injury for poplar under the frost condition in Spring or Autumn, which was the key factor to induce INA bacterial canker. Through evalu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different poplar varieties and inoculation tests, fine disease-resistant varieties and strains of poplar suitable for Northeast China were selected. Further tests for strong seedling showed that burying cuttings in sand and covering with plastic film could effectively avoid the frostbite, frozen and drought damage, reduce INA bacteria infection, and promote poplar growth. INA bacterial canker was detected early by highly specialized antiserums of INA bacteria and the agglutinated test of ring-shaped boundary surface. The inducers such as streptomycin, phenylmercuric acetae, salicylic acid and heat-killed bacteria to immerse cuttings, have obvious induced disease-resistant effect. Before poplar sprouted in early spring, through spraying the solution of frostbite agent, the control effect also was obvious. Foundation item: This paper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Foundation of Ninth Five-Year Plan (No.96-005-04-01-03). Biography: XIANG Cun-ti (1933-), male, professor in Collage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P.R. China. Responsible editor: Zhu Hong  相似文献   

12.
杨树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病害,其致病病原菌包括真菌和细菌,世界上报道的杨树溃疡病病原菌超10种。以北京市大兴、通州、顺义、昌平、房山等5个区共10个苗圃基地的杨树树苗为调查对象,对北京市平原地区的杨树苗圃溃疡病进行了调查,分离了其主要病原真菌;研究了杨树溃疡病发病病症特征及发生规律,并对杨树真菌性溃疡病的防治进行了药剂筛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树溃疡病作为我国重大的杨树枝干病害,危害相当严重。文中论述了我国杨树溃疡病发生和防治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杨树溃疡病发生的原因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未来我国杨树溃疡病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杨树大苗、截干苗分别不同季节造林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秋季用杨树截干苗造林效果非常好,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减少病虫害,降低造林成本。效果最不理想的是春季和秋季用全株苗造林。  相似文献   

15.
杨树是我国常见树种,不仅用途广泛,例如,防风固沙、原材料供应等,而且还可以将其作为景观树。只有质量优异、数量充足的苗木才能保障杨树实现广泛种植,从而发挥其作用。在杨树育苗过程中,常见病害主要有叶锈病、腐烂病、黑斑病、溃疡病、灰斑病等,倘若未能有效防治病害,那么就会影响到苗木质量。基于此,将着重针对这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分是影响毛竹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通过采取不同喷灌方式对毛竹春笋生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喷灌对春笋产量和数量的影响极显著,土壤湿度提高,春笋产量和数量也随着增加。在大年期秋冬季节天气干旱的条件下对毛竹林进行喷灌,可以大幅度提高竹林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7.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主要枝干病害,为筛选出防治杨树溃疡病的高效药剂,有效指导林业生产,选用了复生、宝托、猛富利3种药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复生速效性强,安全性高,效果好,建议推广使用。宝托可作应急药剂,猛富利可作保护剂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杨树溃疡病潜伏侵染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景耀  王建军 《林业科学》1991,27(2):173-178
在陕西省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是一种严重的病害,分布普遍,危害130多个杨树品种、杂交种和无性系,其中有些树种如箭杆杨、北京杨、陕林2号杨、箭×钻杨等受害更为严重,常导致整株死亡,造成重大损失。据研究杨树溃疡病菌有潜伏侵染的特性,但在陕西省杨树苗木上未见其发病,有无潜伏侵染现象存在,更不清楚,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于1987—1988年,对来自三个苗圃的24种杨树苗木  相似文献   

19.
杨树溃疡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是杨树重要枝干病害,可在定植后的幼树主干上形成大型溃疡斑,常导致幼树死亡。1987年辽宁省康平、法库、昌图三县因此病损失的幼树近200万株,仅苗木费一项经济损失达70万元左右。1988年铁岭市发病面积近5万亩,损失幼树132万余株,经济损失达42万余元。为尽早控制此病危害,我们于1988~1989年在昌图县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