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爱萍 《科学养鱼》1996,(11):19-19
鳗鱼烂鳃病的防治鳗鱼养殖过程中,烂鳃病较为常见。引起烂鳃的病原很多,通常可发现有几种病原共同危害,本人将自己养殖实践中所遇到鳗鱼烂鳃的防治介绍如下。诊断:从清晨到傍晚,可看到鳗鱼停留在食台附近或贴伏于池壁,侧游,鳃一面大一面小,俗称“单鳃”。有时鳗鱼...  相似文献   

2.
2002年夏,鳗鱼烂鳃病发生频繁,个别养殖场损失严重,特别是土池养殖鳗鱼,用药治疗比较困难,一些养殖场为了节省治疗费用,不对症下药,采用一些国家明文禁止的兽药,结果损失更加巨大。现将有关鳗鱼烂鳃病发生的主要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作扼要介绍,供广大养殖业者参考。一、病因引起鳗鱼烂鳃病发生的主要因子有:由于寄生虫如纤毛虫、指环虫、拟指环虫感染鳃造成对鳃的损伤后,细菌继发性感染;原发性细菌感染,其病原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柱状屈桡杆菌等;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时,鳃霉寄生于鳃部血管引发细菌继发性感染;水质条件恶化…  相似文献   

3.
鳗鱼诸病中,鳃病是危害最大的一种。有的说夏季是鳃病发病的高峰期,冬季少见,也有的说越冬期间极易发生鳃病。这两种说法都不全面。鳃病分为细菌性和寄生虫性二大类,此外,还有真菌和病毒等引起的鳃病。所以,在任何时候,鳃病的预防工作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王越 《水产养殖》1991,(2):14-15
在鳗鱼养殖过程中,做好防治病害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鳃病的防治,因为引起鳃病的原因较多,症状又很相似,往往都误诊为“烂鳃病”,以致造成大量死亡。因此,如何正确诊断,对症下药,减少损失,是每个养殖单位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病症、病因及治疗方面介绍几种  相似文献   

5.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2,(12):55-55
生态防治鳗鱼烂鳃病 鳗鱼烂鳃病分为细菌性烂鳃、寄生虫烂鳃和霉菌性烂鳃,但为害最为严重的主要是细菌性烂鳃和细菌、寄生虫混合感染的烂鳃,为害的规格大多数是中成鳗。  相似文献   

6.
在已发现的各类鳗鱼疾病中,鳃肾炎是危害较大的鳗病。此病在江浙一带的越冬鳗种中,流行甚广。水文介绍我场几年来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及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1.鳃肾炎病的症状患病鳗鱼体色正常,一般较消瘦,腹部中央至肛门有一纵向凹沟,肛脏部位略微凸出,用手抚摸可感觉其明显肿大,部分病鳗(10克以下小规格鳗种居多)其鳔也稍膨胀凸出,用手挤压鳃部常见出血,患病较重时轻压腹部有黄水流出。病鳗常活动于池边及进水口附近,侧卧或在水中作翻滚扭曲状运动,对外界干扰等  相似文献   

7.
李亦华 《淡水渔业》1996,26(6):39-40
鳗鱼烂鳃病类型及其治疗效果李亦华(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鳃是鱼类的呼吸器官,由干鳃的组织构造纤细而脆弱,又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故极容易受各种病原的侵害。本文根据我省部分养鳗场发生的190多次类型不同、轻重不一的烂鳃病例,结合解剖观察...  相似文献   

8.
鳗鱼疾病的发生、蔓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鳗生产的发展。本文介绍鳗鱼的几种主要疾病的症状、流行危害及防治方法。1.水霉病该病是由于腐生性的水霉菌寄生在鳗鱼体表或鳃上而引起的疾病。亦有人认为是先感染赤鳍病,继发感染水霉病。症状:病鳗的体表,尤其是吻端、头部,有时在体侧、尾部等处寄生菌丝体,如覆盖一层灰白色棉絮状物。有的鳃部也寄生  相似文献   

9.
欧州鳗鱼的小瓜虫病也叫白点病,为小瓜虫寄生在欧州鳗的皮肤及鳃上,患病鳗鱼的皮肤上出现明显的白色小点,成熟的虫体较大肉眼可见,受感染的病鳗同时伴有大量的粘液及表皮脱落糜烂,病鳗体色发黑,其致死的主要机理是:(1)小瓜虫寄生在鳃的上皮细胞,引起鳃上皮细胞增生、肿胀坏死,进而影响到鳗鱼的呼吸。(2)寄生后引起鳗鱼的电解液、营养物质和体液的流失、造成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技情报》1996,23(4):182-183
鳗鱼主要疾病之防治三、烂鳃、烂尾病(柱状病)病症1.此类鳗病对中成鳗多感染于鳃部;幼鳗及鳗腺多感染于尾部及鳍上。2.鳃部受感染之鳗鱼,呈现呼吸困难、鳃盖张合之幅度加大、游动无力、常靠岸。捉起后以手指轻压鳃盖会有淤血流出,剪开鳃盖可见鳃瓣有缺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陈艳 《水利渔业》1986,(4):47-47
对于许多金鱼爱好者来说,最痛心的是精心培育的金鱼死于疾病,尤其是细菌性的烂鳃病,更是束手无策。下面介绍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烂鳃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继光 《内陆水产》2004,29(7):29-29
鱼的鳃病种类很多。不少养鱼户盲目用药,这样不仅贻误治疗时机,还造成药害。因此,在防治鱼类鳃病时.应查颜观鳃,准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鱼类真菌性鳃病,也称鳃霉病,是指鳃部受真菌感染后出现病症或死亡的一类疾病。鳃霉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是鳃组织,当真菌附着鳃组织后,菌丝在感染部位繁殖并向周围组织扩散,入侵毛细血管内造成局部出血,并诱发血栓形成,阻塞血液流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继而鳃组织正常生理结构因缺氧而发生退行性病变,患病鱼在发病2天后即可能发生死亡。生产上,鳃霉病症状与细菌性烂鳃或寄生虫性鳃病有相似之处,检查时极易混淆导致误诊。  相似文献   

14.
《内陆水产》2014,(8):62-62
1烂鳃病鳃是海水养殖动物主要的呼吸器官,鳃组织溃烂是引起海水养殖动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几乎所有用鳃呼吸的海水养殖动物易患的共有疾病之一,烂鳃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有细菌引起的,有寄生虫引起的,也有真菌引起的,间接原因主要是由水质环境恶化诱发的。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烂鳃病的防治可从改善水体环境,提高养殖动物免疫力两方面来进行,完全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相同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复方中药和氟苯尼考,对鳗鱼细菌性烂鳃病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中药组病鱼的成活率为90%,试验前后鱼体重量几乎没有变化;氟苯尼考组病鱼的成活率为75%,治愈后的鱼体重量平均减少8.0g/尾。  相似文献   

16.
1病因及症状鳗鲡鳃霉病是由鳃霉(Branchiomyces)寄生于鳗鲡鳃部微血管引起的病害。患病鳗鲡外表几乎看不出特殊症状,打开鳃盖,可看到鳃部糜烂、缺损,常被误以为烂鳃病。病重时鳃板大块缺损,有污点斑,导致病鳗呼吸困难。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除  相似文献   

17.
鳖鳃腺炎病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普仁 《淡水渔业》1996,26(1):42-43
鳖鳃腺炎病及治疗叶普仁(广东省东莞市水产局)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鳖水平的提高,鳖病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鳖病诊治的实践,将危害较大的鳃腺炎病的疹治情况介绍如下。鳖鳃腺炎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两侧的鳃腺发炎糜烂;口腔、...  相似文献   

18.
红头病是欧洲鳗疾病中危害较大的一种,与狂游症并称为欧洲鳗养殖中两大杀手,此病一旦发生,死亡率较高,给养鳗业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现简单介绍一下欧洲鳗鱼红头病的病因、发病症状、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供养鳗业者参考用。一、病因:欧洲鳗红头病因目前还不很确切,有人认为是由病毒和寄生虫引起,也有人认为是细菌一兽氏不动杆菌引起,但笔者认为主要是由细菌引起,该病主要发生在水质偏酸性pH6.5以下的环境中。二、发病症状:病鳗开始时,鳗鱼鳃肿大发红,而后嘴唇边缘发红,继而鳃盖发红,最后头盖骨发红,继而引至下颌甚至整…  相似文献   

19.
病因:鳃肾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因此病发生在低水温期,鳗鱼进入某种程度的停食以后开始发病,多数的学者认为是由于环境条件(水中的盐分低、水温低等)及营养障碍(缺乏某种维生素)所引起的生理障碍。尤其在冬季,鳗鱼池的pH值较高,pH值达9.5以上的鱼池发病率占发病鱼池的一半以上。有一些学者认为此病是由寄生物引起,曾有人从病鱼体上分离到病毒。病症:疾病早期,鳗鱼外表无异常,但鳗鱼日益消瘦,从腹部中央到肛门处出现凹陷,肋骨在体表明显可见,肝区稍微突出。随着病情的发展,胸鳍、臀鳍及肛门都发红,鳃上长出水霉。…  相似文献   

20.
引起鱼类鳃病的病原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细菌、病毒、霉菌、原生动物、单殖吸虫和甲壳类。本文对这些疾病的症状作了描述,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