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火地塘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地塘的大型真菌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含10种以上的科为口蘑科、丝膜菌科、多孔菌科、鬼伞科、马勃科、红菇科、蘑菇科、球盖菇科;含5种以上的属为杯伞属、小皮伞属、马勃属、小脆柄菇属、丝膜菌属、丝盖伞属、小菇属、乳菇属、红菇属、花褶伞属、环柄菇属、蘑菇属、环锈伞属、韧革菌属、灵芝属、蜡伞属、马鞍菌属;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可分为: (1) 广布成分(46.1%);(2) 泛热带成分(6.1%);(3)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0.7%);(4) 北温带成分(130%)4个分布型。表现出典型的温带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2.
对重庆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保护区有大型真菌53科111属 181种,其中木生真菌97种、寄生真菌3种、土生真菌81种;含5种以上的科为多孔菌科、伞菌科、红菇科、小皮 伞科、口蘑科、牛肝菌科、球盖菇科、刺革菌科、鹅膏菌科、小伞科;含4种以上的属为红菇属、鬼伞属、皮伞属、 多孔菌属、鹅膏菌属、马勃属、小菇属、灵芝属;从属的组成上可划分为世界分布属(73.87%)、泛热带分布属 (13.51%)和北温带分布属(12.62%),表现出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区系特征.在区系亲缘关系上与湖北和陕 西较为接近,而与川西地区的区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3.
大型真菌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为全面而准确了解河北太行山北部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本文使用踏查法对该地区进行标本采集。鉴定过程中使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并结合生态习性信息。结果显示本地区共有大型真菌241种,隶属于2门4纲15目55科100属,其中子囊菌门9种,担子菌门232种。河北省太行山北部地区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红菇科Russul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和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有红菇属Russula、丝盖伞属Inocybe、丝膜菌属Cortinarius、乳菇属Lactarius、蘑菇属Agaricus、粉褶菌属Entoloma、口蘑属Tricholoma、杯伞属Clitocybe、滑锈伞属Hebeloma和栓菌属Trametes;发现中国新记录种8个。研究表明河北省太行山北部地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较高,具有经济价值的共100种,其中食用菌41种,药用菌33种,药食兼用菌19种,毒菌26种,部分种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毛鬼伞、刺菇菇,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鸡腿菇幼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色香味皆不亚于草菇。鸡腿菇还是一种药用蕈菌,味甘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痔疮等功效。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专项调查,共获得大型真菌标本2062号,初步鉴定出43科103属304种.其中子囊菌门7科8属18种,担子门36科94属286种,新记录11种.对该保护区内大型真菌作了初步的区系分析,其中含12种以上真菌的科有红菇科、口蘑科、多孔菌科、牛肝菌科、毒伞科、环炳菇科、鬼伞科,总数占了总调查数的62.5%.并且对其中的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一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的大型真菌物种进行调查,采集到154种大型真菌,隶属于37科、55属,其中有红菇科、丝膜菌科、牛肝菌科、小菇科4个优势科和桔色蜡钉菌、粗鳞丝盖伞、白囊耙齿菌、疏褶微皮伞、红蜡蘑5个优势种。对研究区域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和生态类型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对大型真菌资源的利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海南伞菌资源及区系地理成分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海南伞菌19科60属的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中期,种类较多的科是口蘑科、红菇科、牛肝菌科、粉褶菌科、鹅膏菌科、鬼伞科、蘑菇科、多孔菌科、丝膜菌科和球盖菇科,以上10科所含种类占总种数的91.8%。主要的属有红菇属、粉褶菌属、小皮伞属、鹅膏菌属、微皮伞属、牛肝菌属、脆柄菇属、蘑菇属、香菇属、红盖牛肝菌属、乳属、粉孢牛肝菌属、鬼伞属、裸伞属、侧耳属、褶孔菌属和小牛肝菌属,从 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可分为广布成分(60%)、泛热带成分(18.3%)、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1.7%)和北温带成分(20%),其中以广布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2005,(4):24
黄伞(photiota adiposa)又名又脂鳞伞、柳蘑,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鳞伞属.黄伞子实体色泽鲜艳呈金黄色,菌盖菌柄上布满黄褐色鳞片.该菇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元素,食之黏滑爽口,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该菇菌盖上有一种特殊的粘液,据生化分析证明这种物质是一种核酸,对人体精力、脑力的恢复有效果.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技术》2013,(4):17-18
1、背景技术鸡枞菌属(Termitomyces)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因与白蚁有共生关系,又名蚁巢伞属。鸡枞,又名鸡宗(棕)、伞把菇、鸡肉丝菇、白蚁菇等,它是云南省一种名贵特产野生食用菌,也是世界上一种著名的美味食用菌,其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0.
茶薪菇(Agrocybe aegerita)又名柱状田头菇、柱状环绣伞、杨树菇、茶(树)菇、油菜菇、柳环菌、柳菇、柳松茸等,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粪绣伞科、田蘑属.  相似文献   

11.
云南油杉 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是西南地区主要用材林和风景林的一个树种,受多种害虫的危害,严重影响了生长和自然更新。通过多年的研究,已知为害该树种的害虫有4目10科16属17种。其中种实害虫3种,食叶害虫4种,枝梢害虫5种,刺吸害虫4种,蛀干害虫1种。作者对10种发生较普遍的害虫的发生规律和治理措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为了便于识别,本文分别编制了成虫和幼虫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烟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烟草大田期,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贵州省烟田杂草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烟田杂草共计有39科121属167种,根据对每种杂草重要值的评价,最主要的杂草有15种,包括马唐、狗尾草、早熟禾、狗牙根、牛筋草等。其中马唐、香附子、牛筋草3种,为贵州省烟地杂草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农林螨种类丰富,有15科36属130种,其中捕食螨9科13属58种,分布广,从海拔320~3 250 m地区都有分布。根据云南省农林螨种类及其垂直地理带分布特点,将云南省农林螨的地理分布从从垂直方向分为垂直高寒带、垂直中暖带和垂直低热带3个层次,代表不同海拔、气候、耕作制度和螨类危害、捕食特点等。种类组成的区域特征,表现在各区域间环境条件的差异;该研究结果为编写云南省农林螨类完整的地理区划和制定农林螨类的综合治理及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将更有利于害螨的有效防治和捕食螨的利用等,同时也有利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实施。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白蚁种类 分布及危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省范围设点普查,发现湖北省有白蚁15种,其中有6种为省内新记录,湖北省白蚁优势种有台湾泌乳白蚁、台湾黑翅土白蚁及黑胸散白蚁。台湾泌乳白蚁和台湾黑翅土白蚁对城乡房屋建筑、生活树木、江河堤防及水库堤坝等造成严重危害。进行白蚁种类、分布及危害的研究,为更有效地防治白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茶树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豫南地区茶树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茶树内生真菌种类丰富,有7科15属18种,这些真菌由子囊菌与半知菌构成,未发现担子菌与接合菌种类。在这些真菌中,Colletotrichum,Pestalotiopsis sp.1,Phomopsis sp.,Macrophoma sp.1等4种真菌分布普遍,且分离率高,为茶树优势内生真菌。研究还表明,不同茶园茶树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不同,这与茶园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茶树器官,其内生真菌的种类也不同,叶片内生真菌种类最多,未发现种子有内生真菌存在;茶树同一器官不同组织的内生真菌种类不同。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农林螨种类丰富,有15科36属130种,其中捕食螨9科13属58种,分布广,从海拔320~3 250 m地区都有分布。根据云南省农林螨种类及其平面地理带分布特点,将云南省农林螨的地理分布从平面分为7个区,代表不同海拔、气候、耕作制度和螨类为害、捕食特点等。种类组成的区域特征,表现在各区域间环境条件的差异。该研究结果,为制定农林螨类的综合治理和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将更有利于害螨的有效防治和捕食螨的利用等,同时也有利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实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云南22种葡萄真菌性病害,国内未报道的病害有9种,其中5种有描述和附图,即葡萄小褐斑病Anaphysmene sp,叶斑病Discosia sp,黑星病Fusicladium viticis,枝枯病Massamia phomeioides,大叶斑病Pestalotiopsis sp,后3种进行单孢分离接种;另4种为省内未报道的病害,即葡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黑点病Septoria sp,黑斑病Alternaria viticola,叶枯病Monochaetia uniseta,亦进行描述并附图。  相似文献   

18.
云南蚕豆枯萎病流行的时间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7~1999年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蚕豆枯萎病从秋苗即开始发病,有苗期和成株期两个发病高峰期,流行曲线呈双峰型曲线。第1个发病高峰期,从10月5日~12月5日,持续约55~60 d,有明显的指数增长期、逻辑斯蒂增长期和衰退期。第2个发病高峰期,从2月5日~15日开始,到蚕豆收获,持续约45~55 d,该期没有明显的指数增长期和衰退期。影响流行时间动态的主要因素有:蚕豆遭受冻害的时间与程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等。  相似文献   

19.
2008~2010年,对河南省南召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7种,隶属1目3科6属.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蛙科(Ranidae)为优势科,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太行隆肛蛙(Feirana taihangnicus)、中华蟾蜍指名亚种(Bufo gargarizans gargarizans)为优势种,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Odorrana sp.)为稀有种.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和同样地处伏牛山区的栾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提出了对该地区两栖动物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1984~1998年间,对黑龙江省重点地区的灰蝶科(Lycaenidae,Lepidoptera)昆虫进行调查,已鉴定出36种,隶属于3亚科24属。其中有黑龙江省新分布种类7种:栅黄灰蝶Japonicasaepestriata(Hewitson)、华灰蝶Wagimoesulgeri(Oberthür)、毛眼灰蝶Zizinaotis(Fabricius)、钮灰碟Acytolepispuspa(Horsfield)、大紫琉璃灰蝶Celastrinaoreas(Leech)、茄纹红珠灰蝶Lycaeidescleobis(Bremer)和维纳斯眼灰蝶Polymmatusvenus(Staudinger)。文中记述各种学名、别名、采集地及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