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蚕业》1997,34(1):61-61
鲜茧经头冲后,茧层似已干燥,但蛹体仍含有很多水份,经过半干茧处理,可使蛹体水份通过茧层继续散发,使茧层吸收部分水分,增加二冲时的抵抗力,避免茧层过于而影响解舒,并能缩小半干茧干湿差距,有利于二冲干燥均匀,同时,分二次干燥,可以提高烘茧设备的利用率,如果蛹体水份,不能及时散发,就会发生蒸热,蛹体变黑甚至霉烂,造成解舒不良,影响丝质,降低缫丝的经济价值,因此,半干茧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防止蒸热,消灭霉烂。  相似文献   

2.
史建中 《北方蚕业》2006,27(1):20-21
蚕茧的解舒是指在缫丝时茧丝离解的难易程度,解舒的好环与缫丝工业关系非常密切,是衡量蚕茧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用“解舒丝长”和“解舒率”表示。近年各用茧厂家白推行缫丝计价政策以来,我省汉中蚕茧因质量下降,尤其是茧解舒的大幅度降低,鲜茧收购和干茧销售的价格与优质茧区比差极大,大量干茧无法机械自动缫丝而被用作绢纺原料,造成了茧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益的降低。从饲养技术措施和收烘管理上提高蚕茧解舒率,对改善茧质、挖潜增效和促进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二、烘茧茧站在短时间内大量购进的鲜茧由于是活蛹和含有大量的水分,容易出蛆、出蛾、蒸热、霉变,以至不能缫丝、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必须将鲜茧进行适当处理,使能经久耐贮。现行是应用热力干燥,烘成适干茧,适应缫丝工艺要求和常年生产的需要。烘茧是根据缫丝工业的特殊性能,在现有设备和技术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适应缫丝的需要。在缫丝与贮茧兼顾的原则下,务必做到在质量第一的基础上,切实贯彻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要求。国家的烘茧方针是: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高、适、低三种不同的烘茧温度,将春、夏、秋蚕鲜茧烘至适干,经还性后进行试样和一粒缫。试验结果表明:适温烘茧,茧的解舒和茧丝净度均比高温或低温烘茧好。也就是说,高温或低温烘茧对解舒、茧丝净度均会造成不良影响。试验结果还表明:对含水量较多的春、夏蚕鲜茧,可在适温范围内稍偏高,对含水量较少的秋蚕茧可在适温范围内稍偏低。  相似文献   

5.
蚕丝传统生产模式是收购鲜茧、干热(105℃)、杀蛹、烘茧、干茧贮存、煮茧缫丝等工艺,已经历百年的历史。由干热杀蛹、烘茧势必造成蚕茧丝胶变性,蚕蛹蛋白及脂肪受热而损坏,造成丝胶溶失,增加缫丝,影响解舒及生丝质量,不利于蚕蛹深加工。  相似文献   

6.
影响解舒的主要因素有蚕品种、饲养管理、上簇环境、蚕茧收烘、贮藏和煮茧等.就同一蚕品种而言,鲜茧的解舒好坏取决于簇中管理;而同一茧质的鲜茧加工成干茧后的解舒好坏则决定于茧站、茧库和丝厂.净度是生丝主要检验项目之一,因净度不良的生丝,制成的织物表面茸毛多,坚牢度差,染色不能匀一.而影响净度的主要因素是蚕品种,其次是上簇环境、烘茧、煮茧和缫丝操作等,就同一蚕品种而言,鲜茧净  相似文献   

7.
蚕茧收烘工作,既是一个蚕茧干燥过程,又是一个保全茧质、补正茧质的过程,关系到农、工、贸三者的利益,影响着茧丝最终的质量、效益。若收烘处理得当,鲜茧干燥后既可减少解舒率等鲜茧指标的下降,又可对蚕茧的清洁、净度、丝胶溶失等质量指标具有一定的补正作用;若收烘处理不得当,虽然同样把鲜茧烘干了,但会大幅度影响干茧质量,降低经济效益。所以,做好蚕茧收烘工作对提高经济效益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站认真贯彻落实《烘茧规范》,加强收烘现场管理,干茧质量有所提高,较好地保全、补正了茧质,2001年解舒率65.9%,适干率100%,无霉蛹,干毛茧出丝率全年平均40.42%,洁净都在92分  相似文献   

8.
蚕茧干燥的目的是为了保全茧质,补正茧质.烘干蚕茧,以利贮藏,为丝绸工厂提供优质原料.根据蚕茧的特性及缫丝工艺要求,蚕茧干燥程度的标准即适干率应达85%以上,以鉴定蛹体为准.如果经过干燥处理的同批蚕茧过老、偏老、过嫩、偏嫩或适干不匀,都将会危及蚕茧内在质量如茧丝长、解舒、洁净成绩等,影响贮藏和缫丝,  相似文献   

9.
雄蚕茧丝具有缫折低、洁净好、纤度均匀等优点,所缫的高档生丝倍受用户青睐。本研究针对雄蚕茧蛹体小、茧层较厚且纤度相对较细均匀的特点,探讨了雄蚕茧的烘茧工艺。结果表明,烘茧温度、鲜茧堆放时间、铺茧量、半干茧干燥程度等与烘茧质量有一定影响,并提出了头冲烘茧温度以105℃、鲜茧堆放时间不超过12 h、鲜茧铺茧量以4.5 kg/0.76 m^2、半干成数6.5成为更适当的烘茧要求。  相似文献   

10.
解舒是衡量蚕茧质量的重要指标。解舒好的蚕茧在缫丝中不易发生中途落绪,能大幅度地提高缫丝劳动生产率。因此,研究提高蚕茧解舒十分必要。 影响解舒的因素很多,茧层丝胶变性是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年来的鲜茧处理沿用高温湿热工艺,导致丝胶蛋白质分子的空间形态发生变异,原来亲水性的丝胶变成疏水性丝胶,有害解舒。为避免这个弊病,设计应用射线处理蚕茧,促进解舒,以求适应低温煮茧、缫丝和复摇,在整个蚕茧加工过程中形成一条节约能源的低温工艺流程,多快好省地发展缫丝工业。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省鲜茧的评级标准和方法,几经变革。解放初期至五十年代中期,一直沿用传统的“手估目测”法,此法以烘折、缫折为标准确定中心茧价,按估计的烘折和缫折来决定茧价。1958年起全面实行以茧层率定基本价,辅以上茧率、解舒(色泽、匀净度)补正的评茧办法。1973年至今,则一直沿用以干壳量定基本价,辅以上茧率、解舒补正的评茧办法。无论是“手估目测”,还是以茧层率或干壳量定基本价,都是以估测单位鲜茧能有多少茧层量或产多少生丝为依据的,而不能真正反映蚕茧的内在质量和实用价值。为此,近几年,江、浙两省在部分市、县试行了鲜茧“组合售茧、缫丝计价”。所谓鲜茧“组合售茧、缫丝计价”,就是将饲育管理技术水平和茧质水平相近的蚕农所生产的蚕茧,通过初步评分的办法集中  相似文献   

12.
《四川蚕业》2002,30(3):57-57
<正> 鲜茧经头冲后,茧层似已干燥,但蛹体仍含有很多水分,经过半干茧处理,可使蛹体水分通过茧层继续散发,使茧层吸收部分水分,增加二冲时的抵抗力,避免茧层过干而影响解舒,并能缩小半干茧干湿差距,有利于二冲干燥均匀,同时,分二次干燥,可以提高烘茧设备的利用率,如果蛹体水分,不能及时散发,就会发生蒸热,蛹体变黑甚  相似文献   

13.
<正> 蚕茧是缫丝工业的原料,要保证全年均衡生产,必须储备蚕茧。蚕儿成熟结茧,未作干燥处理的叫鲜茧,鲜茧经干燥处理——烘到适干程度即成干茧,干茧经缫丝工艺过程加工为生丝。鲜茧主要由茧丝和蚕蛹组成,茧丝和蚕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空气、温度和湿度是霉菌赖以生存繁衍的条件。空气中存在着霉菌孢子,这些孢子随时可能附着在蚕茧上,再透过茧层接触  相似文献   

14.
张志峰 《江苏蚕业》1991,(2):1-7,46
本文讨论了提高江苏省蚕茧收烘质量的途径:第一,要改变现行的一头经营、多头管理的收烘体制,实行一个头经营管理;或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茧丝一体化管理;逐步实行鲜茧“组合售茧,缫丝计价”办法。第二,逐步改良现行的收烘设备,对现行的江苏83—1型横风扇烘茧灶要规范化,逐步推行外炉式烘茧灶,研制新型的热风烘茧机。第三,改善现行的蚕茧收烘工艺,要妥善进行茧处理,鲜茧要及时进烘,妥善处理半干茧,干茧要晾透再打包;烘茧要掌握前期温度高、风速大、湿度低,后期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并试行三灶三温连续干燥法。  相似文献   

15.
<正> 蚕茧是缫丝工业的原料。鲜茧茧层里包括着活的蚕蛹,容易发蛾,且含有大量的水分,不利于长期贮藏,处理不当就会发生蒸热,霉变,损坏茧质。因此,收购的鲜茧必须经过干燥处理,烘化蚕蛹,并发散蛹体和茧层的自由水。经过干燥处理的蚕茧,能经久耐贮,品质保持不变,适应缫丝工业常年生产的需要和缫丝作业的要求。蚕茧干燥有多种形式,应用最普遍的是热力干燥。  相似文献   

16.
王兴华 《江苏蚕业》2010,32(2):16-17
桑蚕鲜茧是一种活的商品,具有其特殊性,收购和烘烤工作尤为重要。目前蚕茧烘烤,主要是利用热能的作用,通过空气媒介作传导物质,烘去鲜茧中大量的水分,达到蚕茧干燥的目的,它是保全茧质的关键环节。烘茧工艺是否合理,干燥程度是否适当,与茧子的解舒、丝量、洁净及贮藏保管都有密切关系,均会直接影响蚕茧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及缫丝工业的生丝质量和效益。所以,  相似文献   

17.
高启斌 《北方蚕业》2005,26(3):85-86
<正>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很多,涉及到蚕的品种、蚕种制造、桑园管理、养蚕技术、上蔟处理及收烘技术等各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才能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大幅度提高蚕农收入。笔者根据实践就蚕桑生产中提高蚕茧质量的问题,谈一谈粗浅的看法。 1 影响蚕茧质量的主要因素 从缫丝企业生产反映出来的原料茧质量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两个生产加工中形成的质量问题:一是农村养蚕生产出售时的鲜茧基础质量;二是鲜茧经过收烘初加工处理后成为干茧的质量。通过收烘处理,并不能提高鲜茧原来的基础质量,只是最大限度的保护鲜茧的基础质量。使鲜茧经过收烘加工,不受损伤或少受损伤。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目前存在的茧质问题,蚕农交售蚕茧时的鲜茧基础质量差是主要原  相似文献   

18.
桑蚕茧收购进茧站后要经过鲜茧处理、半干茧处理、烘茧等多道工序。在这过程中,不同的工艺条件会对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较全面地掌握各工序工艺条件与茧质的关系,为合理地制定茧处理工艺条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9年春、夏、秋三期在加兴市郊洪合乡洪合茧站,1990年春在湖州市南浔镇南浔茧站,对鲜茧待烘时间、鲜茧装篮堆放层数、半干茧还性时间、半干茧进烘前垄堆时间、适干程度对茧质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鲜茧缫丝历史悠久,是干茧缫丝工艺的前身。大量研究表明,鲜茧缫丝能提高解舒率,提高工效,能获得食品级蚕蛹,提高蚕蛹的价值。鲜茧丝与干茧丝在物理性质上没有大的差异,尽管鲜茧丝有丝胶多、抱合力降低、糙点多、易起毛等缺点,但都能改进。广西近年来在鲜茧缫丝及配套技术的各个方面研究应用上成果较多,在鲜茧缫丝的丝质量和相关技术、选茧工艺和煮茧工艺、以及冷藏蚕茧和蚕蛹的冷库设施建设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申请并获得了较多的国家发明专利,在鲜茧缫丝方面,广西处于领先地位;广西还制定和实施地方标准《鲜茧生丝生产技术规程》和地方食品安全标准《食用冻鲜蚕蛹》,执行相关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技术标准,应用几年来已获用户认可。广西鲜茧缫丝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建议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广鲜茧缫丝技术,完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20.
骆莲清 《广东蚕业》2006,40(4):32-34
煮茧化学助剂使用于缫丝生产中有着促进或抑制蚕茧丝胶溶解的作用,因而能提高蚕茧的解舒率、新茧有绪率和减少生丝类节。本文通过使用Na2SiO3煮茧助剂提高解舒率而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