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以对低氧敏感的中农8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钙对低氧胁迫下幼苗根系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及蔗糖合酶(SS)、蔗糖转化酶(INV)、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葡萄糖激酶(GK)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通气对照相比,低氧胁迫处理后幼苗根系淀粉含量降低,蔗糖和果糖含量增加,SS和GK活性增加,INV活性降低,胁迫初期SPS活性增加,后期降低;低氧胁迫下营养液加钙处理缓解了低氧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根系SS、SPS、INV和GK活性增加,蔗糖和果糖含量显著高于单纯低氧胁迫处理,葡萄糖含量低于单纯低氧胁迫处理;而低氧胁迫下营养液缺钙处理加重了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表明在低氧胁迫下,钙参与了调节黄瓜幼苗根系碳水化合物代谢,对提高幼苗低氧胁迫的适应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等渗的NaCl与PEG胁迫对番茄幼苗蔗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NaCl胁迫与水分胁迫对番茄蔗糖秘累影响的异同,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50 mmol·L~(-1) NaCl及等渗的聚乙二醇(PEG-6000)为处理,研究了番茄幼曲叶片中糖含量和蔗谢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等渗的NaCl和PEG处理均可提高番茄幼苗叶片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处理12d时果糖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20.2%和32.2%;葡萄糖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12.0%和18.9%;等渗的NaCl和PEG处理均提高了酸性转化酶活性,处理12d时分别比对照高12.34%和17.76%;PEG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及转化酶的活性高于NaCl胁迫.可见,盐胁迫和渗透胁迫下番茄叶片葡萄糖和果糖的积累主要是由于转化酶活性的提高引起的;与盐胁迫相比渗透胁迫下番茄叶片积累更多的可溶性糖,从而说明NaCl胁迫对番肺叶片糖代谢的影响主要是渗透胁迫.  相似文献   

3.
王丽娟  李天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37-10238,10329
[目的]探讨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夜温15℃为对照,设夜温6℃(18:00—6:00)为处理,处理7d后测定番茄叶片糖和淀粉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夜间低温处理增加了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总糖和淀粉的含量,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蔗糖、总糖和淀粉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夜间低温处理增加了叶片中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降低了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结论]夜间低温导致番茄叶片中光合产物积累,对光合作用产生反馈抑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番茄苗期蔗糖代谢相关酶(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 的活性变化与糖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盐胁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番茄幼苗体内的果糖和葡萄 糖含量,降低蔗糖的含量。短期盐胁迫可以提高番茄幼苗体内转化酶的活性,使相应的可溶性酸性转 化酶mRNA水平提高,处理后期转化酶活性及可溶性酸性转化酶mRNA水平下降;蔗糖合成酶和蔗 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降低,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表明盐胁迫主要通过调节转化酶表达与活 性变化来影响番茄苗期的蔗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干旱条件下黄瓜幼苗对CO2浓度升高的生理响应及调节机制,为设施CO2施肥或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及水分亏缺等逆境胁迫下,黄瓜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方法】以黄瓜(Cuc-umis sativusL.)品种津优1号三叶期幼苗为试材,在水培条件下研究CO2浓度倍增与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转化酶活性表达及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代谢的影响。【结果】CO2浓度倍增显著提高了75 g/kg和100 g/kg PEG 6000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叶片的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和碱性转化酶活性及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而且CO2浓度倍增对50 g/kg PEG 6000胁迫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结论】CO2浓度倍增能显著抵御水分胁迫逆境反应,从而提高黄瓜的抗旱性,且这种效应在中度水分胁迫时表现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王丽娟  李天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04-12706
[目的]探讨苗期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15℃夜温为对照,研究了6℃夜间低温处理1、3、5、7d对番茄叶片中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经过夜间低温处理,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在处理期间6:00时均大于对照,11:00时则相反;处理和对照植株在6:00时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低于11:00时。番茄叶片中的淀粉含量在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夜间低温处理使番茄糖代谢酶活性发生了改变,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处理植株的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皆高于对照,而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皆低于对照;处理植株11:00时的所有酶活性均高于6:00时,对照植株11:00时与6:00时相比转化酶活性降低,而合成酶活性升高。在夜间低温处理过程中处理植株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降低,叶片中11:00时蔗糖增加量小于对照,说明夜间低温处理降低了番茄叶片的蔗糖合成能力。[结论]为番茄设施高产栽培的环境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苗期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苗期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15℃夜温为对照,研究了6℃夜间低温处理1、3、5、7d对番茄叶片中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经过夜间低温处理,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在处理期间6:00时皆大于对照,11:00时则相反;处理和对照植株在6:00时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皆低于11:00时。番茄叶片中的淀粉含量在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皆较对照有所增加。夜间低温处理使番茄糖代谢酶活性发生了改变,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处理植株的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皆高于对照,而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皆低于对照;处理植株11:00时的所有酶活性皆高于6:00时,对照植株11:00时与6:00时相比转化酶活性降低,而合成酶活性升高。在夜间低温处理过程中处理植株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降低,叶片中11:00时蔗糖增加量小于对照,说明夜间低温处理降低了番茄叶片的蔗糖合成能力。[结论]为番茄设施高产栽培的环境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源EBR(24-表油菜素内酯)对低氧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水培法,以耐低氧能力较强的黄瓜品种‘绿霸春4号’和耐低氧能力较弱的品种‘中农8号’为材料,研究根际低氧胁迫下外源施用EBR对黄瓜幼苗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根系糖酵解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通气条件下正常栽培,EBR处理显著促进两黄瓜品种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总糖的积累,但对根系糖酵解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较小;低氧胁迫下,耐低氧能力不同的两品种幼苗根系淀粉、葡萄糖含量及酸性转化酶、ATP依赖的磷酸果糖激酶活性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品种差异;低氧条件下,EBR处理进一步提高了两品种根系中蔗糖和果糖含量及主要的糖酵解代谢酶活性,对叶片中大部分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结论】低氧胁迫下,外源EBR通过促进碳水化合物从叶片向根系的分配及根系糖酵解代谢酶活性的提高,增强黄瓜植株耐低氧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Na+和Cl-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栽培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分析了等渗的NaCl(50mmol/L)、Cl-盐和Na+盐胁迫对番茄光合特性及叶片中糖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等渗的NaCl、Cl-盐和Na+盐胁迫均导致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胁迫7d后分别较对照(hoag-land营养液)降低15.18%、6.23%和10.11%;3个胁迫处理均降低了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并降低了番茄叶片中叶绿素a和b的含量,以上光合参数的变化都是Na+盐处理的影响大于Cl-盐处理。在等渗的NaCl、Cl-盐和Na+盐胁迫下,番茄叶片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Na+盐胁迫增加的幅度大于Cl-盐胁迫,而蔗糖和淀粉含量较对照有所降低;等渗的NaCl、Cl-盐和Na+盐胁迫增加了番茄叶片中的蔗糖转化酶活性,其中NaCl处理增加的最多,Na+盐胁迫次之。表明NaCl、Cl-盐和Na+盐胁迫均破坏了番茄叶片的光合机能,降低了光合作用效率,Na+的影响大于Cl-;NaCl、Cl-盐和Na+盐胁迫改变了番茄叶片中的糖代谢方向,显著促进了淀粉和蔗糖的分解,提高了叶片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Na+对番茄叶片中糖代谢的影响显著大于Cl-。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质量浓度微囊藻毒素-LR(MC-LR)慢性暴露对生菜(Lactuca sativa)叶片及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为富营养化水体在生菜灌溉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散叶生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试验方法,设置不同质量浓度(0(对照组),1,5,10,30 μg/L)MC-LR的水溶液灌溉生菜30 d,通过分析生菜叶片及根系中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及淀粉含量、蔗糖和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生菜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对MC-LR慢性暴露的响应。【结果】10和30 μg/L MC-LR组生菜对MC-LR的富集系数较5 μg/L MC-LR组分别显著上升10.85%和17.83%(P<0.05),而对MC-LR的转运系数分别显著下降17.46%和13.85%(P<0.05)。与对照组相比,1 μg/L MC-LR组生菜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了9.17%(P<0.05),叶片中果糖含量及根系中葡萄糖含量和淀粉酶(AMS)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52.71%,19.13%和37.01%(P<0.05);5,10和30 μg/L MC-LR组生菜净光合速率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叶片和根系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叶片中性转化酶(NI)活性分别显著降低了27.10%,38.01%和37.29%(P<0.05),淀粉合成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20.92%,24.57%和30.28%(P<0.05),根系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AMS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1 μg/L MC-LR水溶液灌溉对生菜叶片和根系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分布和代谢影响较弱;而5~30 μg/L MC-LR水溶液灌溉通过促进生菜根系淀粉分解和蔗糖代谢活性,维持体内较高浓度的可溶性糖,从而提高生菜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1.
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CBL作为钙感受器,接收外界刺激传递钙信号给下游的靶蛋白,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在植物生长和抗逆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以1/2 Hogland营养液水培甜瓜幼苗为材料,对其进行0 mmol/L(CK)和200 mmol/L NaCl处理,分析盐胁迫下0~9 d不同时间点甜瓜幼苗中CmCBL1基因的表达变化与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CmCBL1基因主要在甜瓜的茎和叶表达,并且在NaCl胁迫处理(200 mmol/L)下0~12 h内上调表达后下降。与对照相比,NaCl胁迫处理甜瓜幼苗干质量与鲜质量都下降,根、茎、叶的Na+/K+均升高,叶片黄化。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植株,在第3~7天时间点内盐胁迫下CmCBL1相对表达与Na+/K+、Na+相对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说明CmCBL1基因在甜瓜耐盐生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盐分不均匀分布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离子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土壤盐分浓度在空间上呈不均匀分布,研究不均匀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水分吸收、光合作用以及根叶部位K~+和Na~+的影响,探讨紫花苜蓿适应根部不均匀盐胁迫的生理机制,为紫花苜蓿耐盐品种培育及改良盐碱地紫花苜蓿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水培法,将紫花苜蓿幼苗的根均匀分成两部分置于分根装置中,给予两侧根部相同或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设置对照(0/0)、低盐胁迫根部分别为0 mmol·L~(-1)NaCl(0/400)和100 mmol·L~(-1)NaCl(100/300)的不均匀盐胁迫处理和均匀的200 mmol·L~(-1)NaCl胁迫处理(200/200),处理7 d后取样分析。【结果】不均匀盐胁迫与均匀盐胁迫均抑制了紫花苜蓿生长,导致水分吸收减少、叶片Na~+浓度增加和叶片K~+浓度减少。然而,0/400处理紫花苜蓿地上部分鲜重、水分吸收分别比200/200处理提高了24.3%和44.2%,其叶片Na~+浓度比200/200处理降低了53.6%、叶片K~+浓度与200/200处理无显著差异。0/400处理0侧根部水分吸收比对照提高12.3%、Na~+浓度是对照的10.5倍、K~+浓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100/300处理紫花苜蓿地上部分鲜重、整株水分吸收、叶片K~+浓度均与200/200处理无显著差异。100/300处理叶片Na~+浓度比200/200处理提高了31.0%。100/300处理100侧根部水分吸收比对照降低了33.9%、Na~+浓度是对照的39.5倍、K~+浓度比对照降低了31.3%。0/400、100/300与200/200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对照,而0/400的净光合速率与200/200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对照,100/300的净光合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紫花苜蓿根部平均盐分浓度为200 mmol·L~(-1)NaCl时,一侧根部NaCl浓度等于或高于其半致死浓度,另一侧根部NaCl浓度为0 mmol·L~(-1)时,不均匀盐胁迫缓解了根部高浓度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的抑制,当低盐胁迫根部NaCl浓度为100 mmol·L~(-1)时,不均匀盐胁迫不能够缓解根部高浓度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和洗盐处理对贴梗海棠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贴梗海棠3年生盆栽苗为材料,经50、100和150mmol/LNaCl处理14d,随后进行洗盐处理,测定其间盐害指数、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探讨了贴梗海棠的耐盐性。结果表明:随土壤中NaCl浓度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盐害指数、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  相似文献   

14.
甘蔗分蘖中期以100、300、600mg/L质量浓度叶面喷施氯化铈和硝酸稀土溶液,以喷清水作对照,分别于处理后第3d和20d对甘蔗+1叶片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作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单质稀土元素铈和混合硝酸稀土对2种酶的同工酶均有影响,但存在一定差异,在不同浓度处理中,以300mg/L处理结果最为明显,表现为多条酶带的染色加深,100mg/L处理次之,600mg/L处理相对影响较小,稀土元素处理后  相似文献   

15.
罗海澜  罗海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68-9570
[目的]研究枳在几种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方法]以1年生枳实生苗为材料,测定低温、干旱、盐胁迫下枳叶的生理指标。[结果]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低温胁迫10 d后显著增强,干旱、盐胁迫过程变化趋势一致,先小幅增强,后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3种处理过程中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比对照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与POD活性类似,只是低温、干旱胁迫中应答迟缓;游离脯氨酸(Pro)的含量在3种胁迫下均比对照高,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Pro的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快速大幅度上升,在干旱、盐胁迫过程中变化不明显。[结论]明晰了胁迫下枳叶片相关几种酶和成分的变化规律,为枳栽培和抗性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 3种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 0 mg/ L、10 0 mg/ L、4 0 0 mg/ L分别对中熟品种桂糖15号 ( G15)和早熟品种新台糖 2 0号 ( ROC 2 0 )在下种前进行 2 4小时浸种处理 ,在不同时期观察主要农艺性状 ,抽样测定 +4叶所在节间的有关生理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用乙烯利溶液浸种处理后 ,在分蘖期和拔节期 ,10 0 mg/ L和 4 0 0 mg/ L浸种处理的甘蔗体内含水量、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Mg2 +- ATP酶、Ca2 +- ATP酶的活性均低于对照 ,最终小区产量 G15分别下降了 6.4 4 %、3 1.95% ;ROC2 0分别下降了 2 .15%、2 3 .61%。在本研究中 ,所有的乙烯利浸种处理都提高了这两个甘蔗品种的分蘖率 ,并使最终的有效茎数增加。此外 ,10 0 mg/ L乙烯利浸种处理还提高了 ROC2 0的甘蔗蔗糖分 ,降低了蔗汁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17.
茄子是世界四大蔬菜作物,其周年供应主要依靠设施次生盐碱化,这将化栽培技术。然后由于设施栽培常年大量施用化肥和不合理灌溉等因素,导致土壤的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和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以以“春茄6号”幼苗为试材,研究0 mol/L、50 mol/L、100 mol/L、150 mol/L不同浓度NaCl盐胁迫对叶面积和抗氧化酶含量的影响,研究分别在第0 d、第3 d、第6 d和第9 d记录叶面积,同时测定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实验结果如下:随着盐胁迫浓度逐渐上升,“春茄6号”幼苗叶面积增长逐渐缓慢,在150 mol/LNaCl处理下“春茄6号”幼苗叶面积生长量最低,叶面积是1.16 cm2;NaCl盐胁迫对“春茄6号”幼苗叶片的叶面积MDA、SOD、POD和CAT含量都会产生抑制。不同NaCl浓度对“春茄6号”幼苗的抑制效果为150 mol/L>100 mol/L>50 mol/L>0 mol/L。  相似文献   

18.
Blue fescue is a widely used ornamental grass worldwide. Research on its salt resistance is propitious to its application in northern China where there are large areas of saline-alkali lan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NaCl stress on two blue fescue varieties Valesiaca and Select. Percentage of green leaves (PGL) of both Valesiaca and Select responded similarly to 0.3% and 0.6% NaCl treatments. Under a higher NaCl application level (1.2% NaCl), Valesiaca was reduced by below 60% at the 12th day and reached 20%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but Select to 71.67% at the 12th day and stayed over 50% unto the end. The 0.9% and 1.2% NaCl treatments sharply increased Proline content, and then reached and maintained at a maximum level throughout the treatment. Proline content of Valesiaca increased to 2.28 mmol·L−1 at the 8th day after the 1.2% NaCl treatment, but only 0.95 mmol·L−1 in the treatment of 0.3% at the same day. For Valesiaca, 1.2% NaCl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ts SOD activity to 30.69 units·mg−1, nearly 50% higher than 0.3% treatment at the 8th day after treatment, and over 53% higher at the 27th day. POD activity of Valesiaca increased to 6.92 units·mg−1 at the 8th day after the 1.2% NaCl treatment, but it was 2.59 units·mg−1 for 0.3% stress treatment. In conclusion, similar changes of determined index were observed for both cultivars under low NaCl stress levels (0.3%–0.6%). However, Valesiaca was more sensitive and less tolerant to high level NaCl stress (0.9%–1.2%) than Select, indicating that Valesiaca was less resistant to NaCl compared with Sele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外源ALA对酸枣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筛选缓解NaCl胁迫的最佳ALA处理浓度。【方法】以酸枣幼苗为试材,测定幼苗叶片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ALA(50、75、100和150 mg/L)后第3 d和第6 d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150 mmol/L 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下降。喷施外源ALA可以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酸枣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和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Ci和MDA含量。其中,以ALA处理后第3 d的T3处理的效果最佳,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Pn、Gs、Tr、SOD、POD和CAT分别增加了67.50%、72.74%、85.71%、135%、87.06%、20.79%、69.59%、和61.25%;Ci和MDA分别降低了22.53%和24.71%。【结论】NaCl胁迫对酸枣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抑制其光合作用,破坏了抗氧化酶系统;喷施外源ALA能够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缓解NaCl胁迫对酸枣幼苗的伤害,提高酸枣的耐盐性;Chl a、Chl、SOD和CAT可以作为评价喷施不同浓度ALA对NaCl胁迫缓解效果的主要指标;不同浓度的外源ALA均能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酸枣幼苗的伤害,并以100 mg/L ALA处理在第3 d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拟南芥β-1,3-葡聚糖酶基因(BG1)在不同组织及胁迫条件下的表达规律.[方法]研究以拟南芥为材料,以28S rRNA为内参,利用半定量RT-PCR法研究了低温(4℃)、高温(37℃)、NaCl胁迫(200 mmol/L)和与之等渗的PEG(21.5;)干旱胁迫处理在不同组织(叶、薹、花、果)ep BGl的表达情况.[结果](1)正常植株中,BG1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不同:花、果>叶>薹.(2)胁迫处理对BGI的表达量有影响.在叶中,盐胁迫不影响其表达,其他处理都使其表达量减少;在薹中,除低温处理使其表达量明显增加,其他情况的表达都减少,37℃和干旱胁迫后几乎不表达;在花中,NaCl胁迫处理后表达量明显增加,PEG处理及高温胁迫后表达量下降;在果实中,BGI在PEG胁迫后表达量稍有增加,而37℃和盐胁迫表达稍有下降.[结论]在正常植株中,BG1的表达具有差异性;BG1对各种胁迫处理的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