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春季,洛阳市绝大多数定地蜂场几乎同时出现恶性爬蜂.根据蜂农反映的情况,我们组织人员对这些蜂场进行现场调查和电话询问.调查结果表明:爬蜂体色正常,肢体完整,多数都是青、幼年蜂,与正常健康蜂没有区别.开箱检查,箱内没有异常现象.多数蜂农认为是"爬蜂病",只有一家认为是药物中毒,并多数喂了不同的蜂药.  相似文献   

2.
重庆地区蜜蜂“爬蜂病”于1986年初夏开始,1987年蜂群发病比较严重,几乎每个蜂场的蜂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笔者根据“爬蜂病”发病的规律、症状以及观察认为;“爬蜂病”是多病原引起的并发症,且能传染,类型分急性和慢性;“爬蜂病”的内因是蜜蜂自身消化系统代谢的障碍所致;柠檬酸有促进蜜蜂体内糖份迅速转化的作用,有利于蜜蜂消化、排泄,故对预防“爬蜂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宜斗 《蜜蜂杂志》1994,(12):27-28
浅谈“爬蜂病”的观察及防治方法山东省鱼台县陈楼乡陈集蜂场(272345)陈宜斗意蜂“爬蜂病”是近几年出现的急性蜂病,一旦蜂群患了“爬蜂病”,群势很快衰落,蜂场经济效益严重受损。笔者认为“爬蜂病”有早春型、夏秋型和晚秋型三种,患病原因有侵入性感染和非侵...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爬蜂病”在我地大流行。实际上 ,“爬蜂病” 2 0 0 1年已经开始流行 ,因为是短期发病 ,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给 2 0 0 2年暴发大流行留下了隐患。据笔者了解 ,凡是进行了预防的 ,危害程度都不大 ;相反损失则大。笔者根据自己蜂场预防的结果与走访情况在此一谈。1 发病情况2 0 0 1年大多数蜂场“爬蜂病”出现在 7月份 ,只是短期发病 ,因为蜜源条件好 ,大都不治自愈 ,没发现慢性麻痹病的症状。 2 0 0 2年发病的情况有些变化 ,在 5月份就出现“爬蜂病” ,并伴有麻痹病的发生 ,到 9月末又出现了“大肚病”和“油炸蜂” ,一直到入…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治疗爬蜂病一方大黄、山楂治疗爬蜂病有奇效。今年4~5月份本地有数家蜂场,蜜蜂得了爬蜂病。开始与农药中毒同期,多数蜂友认为是农药中毒。当时我发现不完全是中毒情况。因为农药期过后,蜜蜂的损失却仍照常,蜜蜂是得了爬蜂病。于是我采用中草药大黄、山楂煮水...  相似文献   

6.
引起爬蜂的因素较多,有病害引起的,亦有因缺乏科学管理造成的。春繁中加脾扩巢不合理及过早上继箱也会引起爬蜂。现把我们近三年来观察到的一些情况录布于下,供大家研究参考。1987年4月中下旬,我们参观了几个蜂场,这些蜂场都程度不同地有爬蜂。细看爬蜂,色泽鲜艳,除极少数个体较小外,其余体态正常,翅肢健全,但只能振翅爬行或跳跃飞行。  相似文献   

7.
<正>近些年来,爬蜂病困扰许多蜂场。爬蜂病包括传染性的孢子虫病、麻痹病、下痢大肚病和无传染性的"软翅"爬蜂病等。2004年的春繁期,我地气温偏高,油菜和榆树相继开花,粉源充足,工蜂采集  相似文献   

8.
去年,收到一位养蜂史不长的蜂友来信,述及他定地饲养的6群意蜂,新近罹病,群势急降,要求提供治疗的指导。我专程到他蜂场观察,发现蜂场四周有很多软弱爬行的病蜂,失去飞翔力。病蜂大部分身翅健全,小部分有卷翅现象,那是螨害的后遗症状。初步估计是受近年江浙流行所谓的“爬蜂病”期间感染了螨患。在我的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每年6月中旬左右,部分蜂群都会出现轻重不等的爬蜂现象,被蜂农称为“六月病”。严重的蜂场80%椴树采集蜂被爬光,当年养蜂效益全无,笔者对“六月病”几十年有防治体验,蜂群基本上未受损失。一、症状发病的工蜂行动迟缓,腹部拉长,翅膀微上翘,前期呈跳跃式飞行,后期失去飞行能力,在地上爬行,最后抽搐死亡,死蜂吻伸出翅膀张开,后腿不带花粉团,死蜂多在蜂箱周围、坑洼、潮湿的地方集结在一起死亡。  相似文献   

10.
蜜蜂“爬蜂病”1988年由南繁蜂场到长白山区采椴树蜜传入,1990年由于受气候异常和蜜粉源条件不佳的影响,加剧了疫病的暴发和传播,罹病蜂场轻者群势下降,重者全群甚至全场覆灭,蜂农频频告急。针对这一紧急情况,为控制疫病蔓延,我们提出了采取与患病蜂场隔离、选用蜜粉源丰富的放蜂场地、饲养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几年,蜂农朋友普遍反映蜂难养,容易爬蜂,病害多发。特别是春天,需要蜜蜂采蜜的时候,蜂群发展不起来,病多。2016年春季安徽、浙江、江苏等地许多蜂场爬蜂。2018年春季,湖北的蜂群多病,许多蜂场发生白垩病。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秋季治螨不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最让蜂农伤脑筋的蜂病就是爬蜂病,严重时会使幼蜂、青壮年蜂,甚至老年蜂同时往蜂箱外爬,其蔓延速度令蜂农措手不及,爬蜂病高发时期,蜂场可以在一周左右连爬带盗全场崩溃,蜂尸遍地,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3.
吴维强 《蜜蜂杂志》2010,30(7):28-28
<正>2010年《蜜蜂杂志》第3期《爬蜂之我见》一文,认为爬蜂病与喷施使用灭草剂有关,我认为爬蜂病与喷施灭草剂无关。因为我曾经在自己的蜂场喷施过灭草剂除草,蜂场附近的旱地与水田也会经常喷施灭草剂除草,但是从未引起蜂群患爬蜂病。  相似文献   

14.
蜜蜂爬蜂病的预防与治疗药物由于气候反常,蜜蜂“爬蜂病”在各地蜂场蔓延,一年四季都有发生,蜂群群势下降很快,甚至造成全群覆没,蜂场倒闭,严重影响养蜂生产发展。一、症状和诊断蜜蜂“爬蜂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患病蜜蜂爬出箱外,在地面上爬行,行动迟缓,尔后死亡...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蜂场距离本县城一条小河不过百米,最近2~3年来,由于县城人口急剧增加,全县的生活污水没经治理全排到该河段。前几年,各蜂场春繁普遍爬蜂时,我的蜂场倒没觉得爬蜂多严重,最近两年春繁时,别的蜂场基本上没有爬蜂了,而我的蜂场则爬蜂遍地。用尽各种药物效果不佳,并且连续两年春繁垮场,洋槐滴蜜无收,经我们分析认为可能是污染水源所致。2018年越冬场地就选择远离污水3km以上的地段,2019年春繁结束没发生爬蜂,4月5日南繁的蜂场将300箱强群放到离我蜂场不足500 m处,致我场发生大面积盗蜂,被逼无耐又迁回原场。迁回3天就发生爬蜂遍地,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16.
田蕊 《中国蜂业》2005,56(9):41
春末,笔者在个别蜂箱巢门处发现许多死蜂。经观察,死蜂个体瘦小,头腹部呈暗黑色透明,腹部有积存物;在箱底边角处也发现多个体貌特征相似的病蜂,行动迟缓,颤翅。这是典型的病菌或病毒性爬蜂病。利用杀螨的机会,在杀螨剂中加入山西卫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卫鹏菌毒清”,对蜂群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杀螨灭菌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7.
更正     
杨华 《蜜蜂杂志》2006,26(7):22-22
放蜂场地的选择除了蜜粉源充足外,有干净的水源供蜂饮用非常重要。一旦放蜂场地选择不当,周围有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水和臭坑死水,蜜蜂饮用后易患“爬蜂病”。2000年春天,我和东明县张蜂友去菏泽市郊采蜜,蜂群前期发展较好,子脾面积逐渐扩大,但不知什么原因早晨有大肚采集蜂爬出箱外,不能飞翔,还有些采集蜂在回巢途中降落后不能再次飞起而死亡。3周后新蜂出房,爬蜂也逐渐增多,后来“爬蜂病”暴发,大量蜜蜂爬出箱外,腹部膨大,失去飞翔能力,行动迟缓,阴雨天转晴后更显严重。用手拉出病蜂中肠观察:中肠膨大,失去弹性,环纹不明显,后肠有棕色、绿色…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底到现在,广东省从化县的良口、大岭、吕田等地,在中蜂的工蜂体内发现了寄生虫。据初步调查,发病的蜂场几乎100%的蜂群都出现。病蜂群的工蜂发病率达到14%以上,病区现有中蜂万群以上。其症状是工蜂行动迟缓,飞行时跌落于地面爬行,呈现麻痹状态。解剖病蜂,在腹部发现有一条蛆虫,最大的长度超过10mm。发病蜂群群势急剧下降。根据有关资料,我们初步判断,为蜂麻蝇为害。该寄生虫在中蜂发生,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因此,须进一步深入研究。现在,患病蜂场范围逐渐扩大,目前又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只建议蜂农毁灭病蜂,蜂农十分担忧,急盼有关…  相似文献   

19.
宛希平 《蜜蜂杂志》2011,30(1):20-20
2010年7月后,我地蜂场不同程度的发生了爬蜂,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我地蜂场的爬蜂病与除草剂无关,而是传染病。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20.
邢志云 《中国蜂业》2003,54(1):23-23
从北方放蜂回家后 ,从《中国养蜂》杂志上看到 :因我国出口的蜂蜜中氯霉素残留超标 ,欧、美、日各国相继中止进口我国的蜂蜜。这是我国养蜂业的一件重大事件 ,我们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蜂农都应当进行认真思考 ,为国家 ,更为我们蜂农自己找找产生问题的原因 ,并及时进行改正。我是一位老蜂农 ,反思之后 ,我认为蜂蜜中抗生素残留超标的问题主要出在生产方面。以治爬蜂病用药为例。现在每年各地蜜蜂爬蜂病的发病率相当高 ,而每当发生爬蜂病时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我们的蜂农都用氯霉素或氟哌酸进行治疗 ,这是很错误的做法 ,因为就目前情况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