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杂交水稻甬优12病虫害发生特点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甬优12杂交稻在余杭区病虫害发生特点,对甬优12与常规粳稻秀水134等的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曲病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同一防治水平下,甬优12田块稻纵卷叶螟虫苞量比秀水134高26.43%,虫口数量高45.03%;在不同时段稻飞虱百丛虫量分别是对照品种的5.4倍、5.1~11.0倍和4.7~6.6倍;在直播条件下,甬优12和秀水134感染稻曲病病穗数分别为6.60个·m-2和0.40个·m-2,可见甬优12杂交稻易受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曲病危害,需要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水稻主栽品种病虫侵害风险和综合抗性,采用田间多点自然诱发法对杭州地区11 个水稻主栽品种的主要病虫害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用多目标综合评价和决策方法,对田间主要病虫的综合抗性强弱排序为:‘甬优538’>‘甬优12 号’>‘秀水134’>‘甬优15 号’>‘浙优18 号’>‘丰两优香1号’>‘甬优8 号’>‘甬优9 号’>‘中浙优1 号’>‘中浙优8 号’>‘天优华占’,表现为高抗、中抗的品种分别为4 个、5 个,中感、高感各1 个;2 个试验点在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当年田间发生量大的病虫抗性分析结果较一致,而零星发生的病虫上表现的抗感程度有差异。经多目标决策法分辨各目标性质并作相应变换,两地各品种的总体抗性评价排序较一致,父本亲缘关系相近的水稻品种具有相近的综合抗性。根据品种结构与抗性变化制定综合防治策略,可为不同品种布局下的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水稻主栽品种病虫侵害风险和综合抗性,采用田间多点自然诱发法对杭州地区11 个水稻主栽品种的主要病虫害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用多目标综合评价和决策方法,对田间主要病虫的综合抗性强弱排序为:‘甬优538’>‘甬优12 号’>‘秀水134’>‘甬优15 号’>‘浙优18 号’>‘丰两优香1号’>‘甬优8 号’>‘甬优9 号’>‘中浙优1 号’>‘中浙优8 号’>‘天优华占’,表现为高抗、中抗的品种分别为4 个、5 个,中感、高感各1 个;2 个试验点在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当年田间发生量大的病虫抗性分析结果较一致,而零星发生的病虫上表现的抗感程度有差异。经多目标决策法分辨各目标性质并作相应变换,两地各品种的总体抗性评价排序较一致,父本亲缘关系相近的水稻品种具有相近的综合抗性。根据品种结构与抗性变化制定综合防治策略,可为不同品种布局下的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取秀水05、秀水09、秀水414、秀水519、镇稻15、镇稻18、皖稻84、皖稻86、甬优9号和春优84等10个粳稻品种,研究庐江县不同参试品种单季晚粳稻机插秧产量以及抗性情况。结果表明:秀水09、甬优9号、镇稻18、皖稻84、皖稻86和春优84这6个粳稻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庐江县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选取浙江省绍兴、宁海、温岭三地,通过镉胁迫试验,研究4个水稻品种甬优538、春优84、嘉禾218和秀水134镉吸收积累特性。结果表明:4个水稻品种均表现出Cd低积累的特性,甬优538、春优84、嘉禾218、秀水134稻米Cd含量开始超标时所对应的处理中土壤Cd浓度分别为>1.41、1.41、0.91、0.52 mg·kg-1。4个水稻品种稻米中的Cd含量与土壤Cd全量之间的关系可用直线回归方程拟合。不同水稻品种安全生产的土壤Cd临界值表现为甬优538>春优84>嘉禾218>秀水134,按土壤类型表现为黏质脱潜水稻土>涂泥渗育水稻土>涂泥潴育水稻土。试验所得水稻安全生产土壤Cd临界值略高于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相似文献   

6.
开展植保无人机防治甬优系列杂交稻纹枯病的试验,对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和用水量等飞防参数进行测试,并在大田开展了全程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在甬优系列杂交稻生长后期,增大用水量和添加助剂可以提高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示范结果显示,植保无人机与常规植保器械对二化螟、纹枯病和稻曲病等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相近,产量无明显差异,可替代常规植保器械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秀水134直播稻高产示范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催芽、除草、定量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相应栽培密度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浙江省主栽籼粳杂交水稻(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和常规粳稻(秀水134)的个体和单位面积群体产量、产量构成,及其对氮肥施用的响应特性,同时对其干物质和氮素的累积、转运特性,以及氮素利用效率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的个体、单位面积群体及日产量均高于秀水134,其中,个体产量优势更明显。尽管籼粳杂交稻单位面积穗数和结实率相对较低,但其穗大粒多。随施氮量增加,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产量呈增加趋势,而秀水134产量在施氮量超过200 kg·hm-2后即呈下降趋势。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个体和单位面积群体的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均高于秀水134,其中个体差异更明显。整体而言,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单位面积群体齐穗期后干物质和氮素转运量较少,转运效率较低。甬优12和嘉优中科6号的氮素利用效率高于秀水134,然而主要表现为氮素吸收效率高,生理利用效率差异不明显。由此可见,籼粳杂交稻的干物质形成和氮素吸收能力高于常规粳稻,但转运量和转运效率较低。另外,与氮素吸收效率相比,籼粳杂交稻的氮素生理利用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选取4个籼粳杂交水稻品种,对其进行稻曲病防治药剂、防治时间试验,考察小区的病穗率和平均每穗病粒数两个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爱苗乳油防治浙优18稻曲病效果较好;阿米妙收悬浮剂防治甬优15稻曲病效果较好;阿米妙收悬浮剂、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甬优12稻曲病效果较好;爱苗乳油和拿敌稳水分散粒剂防治甬优538稻曲病效果较好。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可适当减少农药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10.
根据温岭市近年来甬优6号病虫发生危害情况,总结出主要病虫如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曲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比常规水稻品种发生重、危险性大等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余姚(平原)、临海(丘陵)、龙泉(山区盆地)和景宁(山区梯田)进行单季稻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实践。减肥主要包括减少总施氮量、氮肥后移、增施钾肥和优化氮磷钾比例。以浙粳 88、甬优18、甬优1540和中浙优2838为材料,比较减肥和当地习惯施肥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肥可以明显减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稻飞虱密度、稻纵卷叶螟卷叶率、稻曲病和纹枯病病株率分别平均减轻64.79%、30.57%、14.76%和64.82%。余姚、临海和龙泉3地在平均减施氮肥19.31%和减施磷肥31.80%的情况下,水稻产量平均增加5.88%,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分别提高50.26%、28.93%和44.29%。在景宁的山区梯田稻田减肥略有减产,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降低2.62%;但当增苗20%时增产16.67%,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8.05%。试验证明,稻田减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和降低主要病虫发生,同时还能增产。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在浙江省的各个稻区都较适应,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防控盐城市水稻主要病虫害,从发生危害规律入手,提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明确水稻播前、苗期、分蘖拔节期、孕穗破口期需防控的主要病虫害。根据2016 年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分析气候条件特殊是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扎实开展水稻病虫害应用研究的迫切性,应用研究工作到位可大幅减少农药的使用。2016 年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示范,进行总结疏理,其效果十分优良,大幅减少了田间用药量。  相似文献   

13.
杂交稻新组合“甬优9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福鼎市引进甬优9号籼粳交晚稻新品种,连续两年试种表现高产、稳产,稻米品质优;但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易感基腐病、稻曲病、稻飞虱,熟期耐寒性较粳稻弱,较感青枯病。栽培上应注意种子消毒,培育壮秧,大田插足基本苗,加强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确保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优质稻甬优9号在德化县百亩示范片的种植表现,并从播种育秧、大田移栽、田间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分析总结几年来海南省昌江县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稻病虫害的生存、发育和繁殖甚至大暴发流行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本文系统总结了近20年来广东省化州市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成果,分析该项目创新与突破,并与国内同类技术进行了比较,旨在为未来水稻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控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将农业措施、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优化,并于2014—2016年在漩涡镇进行集成示范720 hm2,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汉阴县病虫发生特点、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扬州市近年来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玉金  刘学儒  丁涛  杨进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18-1322
文章简要总结了扬州市近年来水稻灰飞虱、稻纵卷叶螟、褐飞虱、螟虫、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水稻纹枯病等病虫的发生概况及特点,从水稻品种布局、栽培制度、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重发病虫的原因。提出加强病虫测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指导防治;坚持合理防治、综合防治策略;开展专业化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和防治质量等水稻重发病虫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