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 在长期栽培条件的影响下,金丝小枣一般需要15年生左右方能进入开甲结果期,加之多习惯于稀植,因而造成了小枣结果迟、产量低、受益晚。目前,全省枣树平均单株产量仅6斤左右,沧州地区小枣平均单株产量也不超过8斤。为解决金丝小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于1977年开始了小枣矮化密植试验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1980年四年生小枣树亩产鲜枣414斤,相当于全省枣树平均亩产的两倍;1981年亩产鲜枣943.5斤,较1980年增产128%。现将丰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枣树在阿克苏地区已广为栽培,成为经济林的主栽树种之一。为了使枣树提早进入结果年限,我所进行了枣树矮密早丰产试验,使枣树栽培以最短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1990年定植枣实生苗四亩地面积,1270株。于1991年嫁接赞新枣、梨枣、不落酥三个枣树品种。嫁接第二年,(即1992年)赞新枣平均株产3.72公斤,梨枣平均株产3.52公斤,平均亩产鲜枣1143.5公斤,创造了快速成林丰产收益的新成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于后,供林业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西交城县林业科研所,研究成功枣树草园式矮壮,早果,密植栽培高产新技术。是采取选用良砧,带土移栽,弓棚覆膜、稼接良种,疏果环剥,收枣剪树,年年平茬的配套栽培技术。此法管理方便,利用机械操作,挂果早,质量优,产量高。二年生树亩产枣450公斤,三年生树亩产1300公斤。现将我在现场考察,收集到的情况介绍于下: 密植丰产型先培育良种壮苗。把枣树根蘖苗依20×50厘米株行距移入圃地,培育一年,使其长出大量侧根。翌年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移栽到枣园。为双行带状宽窄行三角形法栽植。宽行距1.8米,窄行  相似文献   

4.
枣树的密植丰产栽培枣树在我国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大多因经营粗放而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为此,下面介绍一种密植丰产栽培技术,供参考。1栽植密度及配置双行靠每公顷定值2490株,宽行距3m,窄行距2m,株距2m。第3年株产鲜枣4~5kg,每公顷产鲜枣...  相似文献   

5.
江西有棵四季枣树江西省赣县夏府村,有一棵四季枣树,每年2月和8月开始开花挂果,常年可见枣子。今年元月,村民从这棵枣树上采摘鲜枣6l公斤,7月又采摘到鲜枣55公斤。据县志记载,夏府枣为贡品,有300多年历史。但过去所有的枣树都是一年结一次果。1991年...  相似文献   

6.
枣树栽培历史悠久 ,是不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栽培技术粗放 ,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特别缺乏密植栽培早期丰产技术 ,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一、栽植密度及配置 双行靠每亩定植 1 6 6株 ,宽行距 3m,窄行距 2 m,株距 2 m;第 3年株产鲜枣 4~ 5 kg,亩产鲜枣 75 0 kg左右 ,以后逐年增长 ,此密度可保持 1 0年不需间株。还可每亩定值 2 2 2株 ,株行距 1 m× 3m,第 2年即可有产量 ,第 3年亩产可达 75 0~ 1 0 0 0 kg。但 5年后需隔株移植。二、建立密植园的立地条件 密植枣园必须建在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有灌溉条件 ,地下水位在 1 m以下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主要危害茶、枣、柿、悬铃木、大叶黄杨等,在巨野县主要危害枣树。近几年来,由于该虫的猖獗危害,鲜枣单株产量由原来的30公斤,下降到5公斤以下。1985—1987年我们对日本蜡蚧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防治后鲜枣单株产量达  相似文献   

8.
鸡蛋枣是驰名中外的枣树良种,品质居红枣首位,目前产量与供求差距很大。尤其近几年蜜枣大量出口,多创外汇,已促使溆浦县发展鸡蛋枣基地3.5万亩,分布13个乡。这些树大部为幼树,结果的只有1.87万亩,年产鲜枣850万公斤,平均亩产只413公斤。而1979—1987年在各地调查中发现,产量不高的原因,除了和立地条件有关外,主要是缺乏有效的丰产栽培措施。为了提高鸡蛋枣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在大湾乡牛角冲村建立了速  相似文献   

9.
低质低效枣园是指农民利用枣树根蘖苗栽种的枣树园,品种多为制干类圆枣,随着树龄增大,枣果变小却皮厚核大,商品价值低,枣园经济收入低.这类枣园在我省中部沿黄灌区的景泰、靖远、永登、西固、皋兰、永靖等县区较多.为了尽快提高枣园收入,我们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截冠高接换优技术措施,取得了嫁接当年结果、第2年株产鲜枣3公斤~5公斤的效果,每亩枣园可收入1500元左右,随着接穗生长,进入结果盛期每亩枣园可收入5000元左右,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10.
对双行矮化超密度骏枣(Ziziphus jujuba cv.Junzao)园"三五九"树形和"小冠疏层形树形"2种树形产量、品质、经济效益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五九"树形保持了枣树的密植状态,增加了果园空间利用率,"小冠疏层形"树形扩大了果树的结果面积,但在密植情况下不利于果树的通风透光;"三五九"矮化密植修剪,三五九"树形修剪技术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特级果和一级果的比例,但总体产量下降,"小冠疏层形"树形座果早晚基本一致(早座果时间为7月5日左右),枣果大小差异小、较均匀整齐,无畸形果、单位产量较高,但果品质量较差;"三五九"夏季修剪技术比"小冠疏层形"修剪技术用工多,费用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金丝小枣早期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地膜覆盖、整形修枝、花期喷肥、防治病虫害等。到第二年苗木平均高2.46米,地径2.3厘米,产合格苗2935株;到第三年每亩留幼树666株,亩产鲜枣525公斤;到第四年每亩留幼树333株,产鲜枣1294.8公斤。  相似文献   

12.
新郑的人工枣林约1.33万公顷,位于郑州市东部,背靠黄河,处以豫西丘陵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整个枣区年产鲜枣2000万公斤,产蜂蜜100余万公斤,是我国北方有名的红枣产区之一。悠久的栽培历史,培育出甘甜似蜜的新郑枣,有三十多个品种,所产灰枣、鸡心枣以果脆肉厚,核小皮薄,甘甜致密,适于干制而驰名。新郑枣区的人工枣林何时形成?众说纷云。考古学家以枣核的发现,推断该地枣树源远于8000年  相似文献   

13.
彬县现有枣园3万多亩,年产鲜枣800万公斤,年产值400多万元。近几年,枣园以每年500亩的速度发展,但成活保存率只有30%。为了找到提高枣树根蘖苗成活率的有效办法,1996年用ABT生根粉在枣树定植建  相似文献   

14.
据我们在山西省太谷县的调查,枣麦间作的效益远远高于纯麦种植。太谷县南张村后干旱丘陵区,全村2630亩耕地,耕地里有零星枣树。本村农民曹丙五全家有耕地3.6亩,零星枣树17株,年可产鲜枣2000kg左右,价值4000元,产小麦750kg,其经济效益是一般纯粮田的3倍多。1986年村干部总结了曹丙五的经验,结合工程造林和红枣基地建设,规划1000亩枣麦间作,株行距为4mXsin,品种选用太谷壶瓶枣。经过10年的管理,到1995年平均树高达到665cm,地径13.4cm,枝下高115cm,冠幅185X185cm,单株产鲜枣25kg,亩产500kg,产值达2000元;小麦亩产300kg…  相似文献   

15.
来锡福 《甘肃林业科技》1998,23(3):10-14,19
对枣树早期栽培采用了不同密度、施肥量,研究其与生长量、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沙漠边缘地区,采用密植栽培、增大施肥量是实现枣树早期丰产和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密植栽培第5年,平均每公顷产鲜枣6190kg,最高可达11800kg。早期适宜密度为每公面3333 ̄6667株;较适宜的施肥量为2年生枣树,株施纯磷20 ̄27g,纯氮40 ̄45g;3年生枣树,株施纯磷40 ̄50g,纯氮81 ̄110g;4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甘肃河西地区枣树优质产区适宜的良种,以5年生枣树为材料,测定外在品质指标及含糖量、含酸量等内在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从外在品质的综合指标分析,"马牙白""蜂蜜罐枣""七月鲜"的表现最好,"小梨枣"的总糖含量最高,"六月鲜""马铃脆枣"的脆度最好,"蜂蜜罐枣""小梨枣"的水分最多。综合分析得出:适宜于甘肃河西地区栽培的鲜食枣树品种有"蜂蜜罐枣""马牙白""小梨枣""黄骅冬枣"。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探索枣树生产的发展新途径,充分开发利用盐碱荒地,于l987年春至l991年秋,进行了盐碱地密植栽培金丝小枣早期丰产技术研究。5年生金丝小枣,平均每公顷产鲜枣7436.25千克,实现了早期丰产,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枣业稳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果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既美味可口,又可入药,还是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枣树适应性很强,分布很广。我国栽培面积约700万亩,年产鲜枣约8亿公斤。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5省,其枣产量占全国枣总产量的90%左右。 我国有几百种枣树品种,目前主要栽培的名贵品种有:山东省的金丝小枣,河南的灰枣、鸡心枣,山西的稷山板枣,陕西的木枣、油枣等,这些构成我国枣树发展的主导品种。目前栽培的主要方式是枣粮间作。  相似文献   

19.
榆林地区红枣基地建设呈现勃勃生机,截止1995年全区红枣面积已达71.54刀亩,枣区人均拥有枣树1亩多。改造低产园22.1万亩,平均亩产由92公斤上升到130公斤,增产41%。培训农民技术员6.3万人次,通过带动幅射,实现了村村有技术员,户户有明白人。1995年被评为全省科技扶贫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20.
一、栽植技术。采用矮化密植方式,可促进早结果,提高产量。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于春季枣芽萌发前移栽枣树。栽植不宜过深,以免影响枣树生根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