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 1998年 ,笔者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及抗菌素注入奶牛乳房内治疗奶牛乳房炎 80例 ,其中泌乳期患乳房炎 72例、干奶期 2例、分娩期乳房炎 6例。1 治疗方法  先将患病乳房内残留液挤净 ,再用 2 5 %酒精将乳头消毒 ,取加温 5~ 10℃生理盐水 2 0 0~ 40 0mL ,用通乳针注入乳房然后至上而下进行按摩 3~ 5min ,再挤净清洗液。重症者可增加清洗次数 1~ 2次。  用青霉素钠 80~ 12 80万单位、链霉素 10 0~ 80 0万单位、地塞米松磷酸钠 2 5~ 2 0 0mg、生理盐水 5 0~ 40 0mL混合后送入乳房内 ,剂量按炎症程度来加减用量。注入…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奶牛常见的三大病之一,严重影响牛奶产量和质量,严重性急性乳房炎还会导致奶牛败血症或乳房废弃。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使用抗生素类药或化学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类药物在牛乳汁中的残留,使正常乳区乳汁废弃,造成极大的浪费。用鱼腥草注射液灌注治愈后2~3天,虽然检测试剂呈阳性反应,但时间极短(即24h),牛奶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后对人体的健康也无危害。笔者先后两期试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分别采用乳房灌注药物、乳房灌注同时肌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第1期试验牛8头、10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一个疗程用药治愈率达37.5%,好转率62.5%,总有效率达100%。第2期试验牛10头、11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的抗菌药物防治(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抗菌药物的选用及其防治乳房炎的临床药效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临床型乳房炎常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病原菌的确诊只能靠细菌学检查。对于临床型乳房炎,治疗一开始选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通过抗菌药物的联合达到广谱抗菌效果。由于多数革兰氏阴性菌,特别是大肠杆菌引起的乳房感染有较高的自愈率,有时也选用针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卜‘。抗菌药物选用是否恰当,可通过体外药敏试验来确定。与治疗任何感染一样,治疗乳房炎药物必须能在感染的乳房内达到足够浓度以超过对已知病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维持适当时间。因此,…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治疗后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在我国,治疗此病的常规方法是采用抗生素直接经乳头注入患病乳房,从而造成抗生素在牛乳中残留。牛奶中药物残留会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影响食品公共卫生。因此,各国对抗生素在牛奶中的残留有严格限制,不允许可检出抗生素的牛奶上市。随着抗生...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抗生素防治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奶牛乳房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抗生素的应用在奶牛乳房炎控制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从病原微生物—宿主—抗生素三个方面及相互作用关系中论述了奶牛乳房炎抗生素治疗失败的机制,包括:抗生素的选择、吸收、分布及抗生素的细胞内分布;细菌的被动选择、耐药性和细胞内寄生;细菌对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抗生素对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乳腺的重新感染。  相似文献   

6.
赵素牌 《中国乳业》2002,(11):33-34
经常使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会导致疗效降低,寻找一种既有效又能真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药物一直是兽医学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我们研究的出发点是:广泛使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会使这种物质在动物产品中累积,进入到人体和动物体内,引起变态反应、中毒以及微生物固定菌系的形成。在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新型生态安全方法中,激光疗法占据着主导地位。我们研究的目的是判断某些非传统方法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并挑选出其中最好的一种在兽医实践中加以指导和应用。工作是在1994~1999年奥伦堡州国家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场完成的。用“…  相似文献   

7.
蒲公英散与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治疗奶牛乳房炎,凸显出了药物残留、耐药性等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进行了蒲公英散与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蒲公英散的治愈率显著高于抗生素,也解决了抗生素治疗的残留、耐药、休药、弃奶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辽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分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治疗临床型乳房炎主要采取抗生素疗法。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又带来严重的“乳中残留”和“耐药菌产生”等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用青霉素治疗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的初次治愈率达50%,第2次治愈率为25%,第3次治愈率为15%以下。因此,抗生素治疗率降低,病原产生普遍的耐药现象,使该病的治疗变得更加被动。试验在对通辽地区科尔沁奶牛及蒙古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进行分离的基础上,对药物敏感性进行了调查,为当地有效治疗该病,乃至科学合理地使用治疗药物,减少由乳房炎造成的生产损失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小乳房炎对奶牛业的危害,提高奶牛的泌乳量及品质,对120头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3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A组采用中草药进行治疗,为50头奶牛;B组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为50头奶牛;C组为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为20头奶牛。结果表明:①A组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共治愈40头,治愈率高达80%,有效头数为47头,有效率高达94%,差异极显著(P<0.01);B组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15d后共治愈17头,治愈率为34%,有效头数为22头,有效率为44%,差异显著(P<0.05);C组不使用任何药物,2头自愈,1头好转。②A组在治疗前,平均每头奶牛产奶量为18.5kg,经过15d用药后,产奶量增加到27.5kg,净增加9kg,差异极显著(P<0.01);B组在治疗前,平均每头奶牛产奶量为19.5kg,经过15d治疗后,产奶量为22.5kg,增加3kg,差异显著(P<0.05);C组不使用任何治疗措施,由于病情的加重,产奶量由原来的18.5kg降到了14.5kg,下降了4kg,损失较严重。结果:中草药治疗隐性乳房炎是目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一直多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乳腺炎,但乳品中抗生素残留问题,更被社会关注。近年来,我们试用中药制剂“顽乳必宁注射液”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乳房炎是当前奶牛业最严重的病症之一。目前,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基本药物是抗生素.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抗生素肌肉注射或乳头内注入。但是,现在感染奶牛乳腺的细菌比较复杂.对临床上单纯使用的青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索、四环素、红霉素、蒽诺沙星等药物不太敏感.且时间长能产生耐药性,而且对于牛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和中兽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中草药的免疫调节和严格的泌乳期和干奶期乳房抗生素预防和乳头药浴.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有所下降,但由于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较为复杂、病因也很多.受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的影响,导致临床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和危害性仍然居高不下,也给乳房炎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在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乳房炎致病菌不同,其感染乳房的部位也不同;细菌的药敏性不同,对抗生素的选择也不同。本文通过对临床型乳房炎的抗生素疗法根据病原菌的不同、用药途径的差异、药物理化性质、到达乳腺组织有效浓度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选取合适的药物,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第一次试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8头泌乳奶牛,10个临床型乳房炎区,采用乳管内注入药物和乳管内灌注的同时肌肉内注射的两种用药途径。结果显示,一个疗程乳炎区治愈率达30%,好转率70%,总有效率达100%。同样的药物,进行第二期治疗试验10头11个乳区,总体治愈率33.3%,好转率100%,而乳房灌注结合肌肉内注射组乳炎区治愈率80%。将第一期好转病例改用抗生素治疗1~2次后,很快治愈。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主要通过抗生素来治疗。对于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传统的方法是用抗生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乳头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全身的治疗.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进行乳房治疗的同时,也要建立无菌的概念,其中有一个“3mm”概念,即进针只能进3mm。临床型乳房炎在干奶期治疗效果更好一些,因为干奶期治疗可以大浓度、长时间的进行抗生素治疗,并且可以4个乳头同时治疗,不需要考虑药物残留。另外还有一些新的方法.就是用催产素进行激活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乳炎消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多采用抗生素药物,由于动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用药剂量越来越,大疗效越来越差,且导致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药物残留,严重影响牛奶质量。近年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需求“无抗奶”(无抗生素残留的奶)的意识逐渐增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解决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问题,已成为畜牧兽医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杭州元亨畜牧兽医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研制成功了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纯中药制剂-乳炎消油剂。为验证其治疗效果。笔者于1999年夏季用其治疗奶牛乳房炎作对比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上接2012年第5期(总159期)疫病防制栏目6乳房炎的治疗控制乳房炎的发病率,象对待其它传染性疾病一样,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发病要做到准确诊断,迅速隔离,及时治疗。对疗效不明显的乳房炎患牛,要果断淘汰以消灭乳房炎的传染源。6.1用药原则临床实践表明用抗生素彻底治愈乳房炎难度很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对患牛体细胞以及其它临床指标的检测和观察,评估了复合蛋白酶注入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按照1支/乳区·次,连续用药3次,每次间隔12 h给药的临床使用方案,推荐剂量组(糜蛋白酶8 mg+胰蛋白酶8 mg组)制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有效率达到88.2%,治愈率高达70.6%;对患病乳区病原菌菌株数清除作用减少50%以上;奶牛乳房炎评分均值从5.70提升到7.90;体细胞均值从138.20万个/m L降低到75.40万个/m L。与传统抗生素药物的治疗比较,虽然治疗效果不及有些种类的抗生素的效果,但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复合蛋白酶制剂用做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药物,不仅避免了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而且为复合酶制剂的开发和应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观察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奶牛乳房炎时,生产的奶在市场上已经受到限制。本试验选用中草药进行灌服,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各30头,主要观察治疗效果,对奶质的影响,经济成本。结果是治疗效果好,对奶质无影响,经济效益高于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结论:中草药作为绿色药品,在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奶牛因其废弃奶的产生,以及治疗和淘汰等相关费用的增加,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奶牛临床性乳房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生素,而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耐药性病原菌的产生和牛奶中的药物残留等问题.作为抗生素的潜在替代品,乳酸菌在防治病原微生物方面很有潜力,现综述了乳酸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