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7,(4):668-670
选用健康本地杂种犬,分为2组,一组手术切除脾脏,另一组未经任何处理,然后2组犬人工静脉接种含犬吉氏巴贝斯虫的病犬血液,接种后观察临床症状、进行实验室检查(血涂片、血常规、病原的PCR检测),检测2组犬人工感染犬吉氏巴贝斯虫后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后2组犬均表现出自然感染犬吉氏巴贝斯虫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涂片中检测到犬吉氏巴贝斯虫虫体,血常规表现出严重的贫血,PCR能扩增出犬吉氏巴贝斯虫的基因片段。2组犬比较显示,切脾组的红细胞感染率和贫血程度均高于未切脾犬。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犬吉氏巴贝斯虫人工感染方法,且脾切除后感染效果优于直接静脉感染。  相似文献   

2.
正吉氏巴贝斯虫是一种犬的血液原虫病,主要经蜱虫叮咬传播,容易导致犬贫血,眼结膜黄染,机体食欲不振,渐进性消瘦,红尿等症状。笔者接触了5例吉氏巴贝斯虫病例,并参与了诊治。本文对临床发生的犬吉氏巴贝斯虫病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关于犬吉氏巴贝斯虫的诊断与治疗体会。吉氏巴贝斯虫是一种寄生于犬红细胞的血液原虫病,虫体很小,多寄生于红细胞的边缘或偏中央,多原点形,一个红细胞内可寄生一个或多个虫体。虫体的发  相似文献   

3.
1 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 1.1 临床症状 犬吉氏巴贝斯虫病是一种血源性原虫病,这种病症主要是由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三种虫类引起的,这些虫能够在犬的红细胞当中寄生,患有这种病症的犬类会呈现出贫血、血红蛋白尿等方面的特征,而当病症较为严重时,则会导致犬类出现贫血、呕吐、腹泻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犬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其病原体为巴贝斯虫或其他焦虫。临床上,本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高度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特征。犬巴贝斯虫病在我国目前发病越来越多。1病原特征据报道,引起本病的病原主要有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及韦氏巴贝斯虫。犬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的感染在我国常见,但韦氏巴贝斯虫在我国尚未见报道。1.1犬巴贝斯虫犬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虫体为梨形,一端尖,另一端圆,内有一个空泡,典型虫体大于1/5红  相似文献   

5.
<正>犬巴贝斯虫是经由蜱传播的血源性原虫,属于巴贝斯科巴贝斯属,包括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韦氏巴贝斯虫,主要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引起大量红细胞破裂,导致严重的贫血性疾病[1]。我国犬巴贝斯虫病主要是由犬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引起的。吉氏巴贝斯虫:为小型虫体,多存在于红细胞的边缘或偏中央,呈环形、椭圆形、原点形、小杆形,偶尔也可见成对的小梨子形虫体。在一个红细胞内可寄生的虫体以1~2个为多。犬巴贝斯虫:为大型虫  相似文献   

6.
正犬吉氏巴贝斯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原虫病,主要侵袭犬红细胞,造成红细胞破裂;病犬主要表现高热、贫血、呼吸困难、黄疸和血尿等。犬肠炎型细小病毒感染主要出现精神萎靡、呕吐腹泻、腹痛拱背、便血等症状。笔者对一例拉布拉多犬细小病毒与吉氏巴贝斯虫混合感染进行成功救治,由于救治及时,处理得当,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7.
正犬巴贝斯虫是通过蜱虫叮咬犬后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该病具有症状不典型、病程短、死亡率高等特点。随着工作犬野外作业使用的增加,尤其是到山林地环境中训练和使用工作的开展,工作犬极易感染巴贝斯虫。本文就野外环境下使用工作犬,如何做好巴贝斯虫的诊断与防治工作进行探讨。一、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犬巴贝斯虫病是由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  相似文献   

8.
巴贝斯虫是一种原生生物寄生虫,它的中间宿主为各种蜱虫,通过带有子孢子的蜱在吸食犬的血液时进入犬的红细胞内进行寄生。巴贝斯虫在寄生的过程中会破坏宿主红细胞的完整性,造成宿主出现贫血、缺氧,甚至会导致宿主体内各个器官衰竭,最终导致宿主死亡。因此了解巴贝斯虫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其治疗方案就显得极为重要。在2021年10月,笔者接诊到一例拉布拉多幼犬感染巴贝斯虫的病例,根据临床经验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吉氏巴贝斯虫感染,对其展开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反复发作,经过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最终该患犬被彻底治愈。由此得到的诊治经验进行分享,为巴贝斯虫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犬巴贝斯虫病是经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红细胞中的巴贝斯虫引起的。该病临床症状主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此,对于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刻不容缓。本文对重庆动物医院接诊的一例患病犬进行临床观察以及血常规、PCR等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经过治疗后,患病犬病症趋于好转,两周后完全康复。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犬巴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3种病原引起的一种在临床上表现高热、严重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和脾肿大的传染病,此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5~9月,经蜱虫传播的血液寄生虫病。现将笔者所诊治的犬巴贝斯虫病的病例介绍如下,以求与广大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1.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引起的经蜱传播的寄生血液红细胞内的原虫病。临床特征为严重贫血和血红蛋白缺乏。对犬,特别是工作犬危害严重。犬巴贝斯虫属于原生生物界,顶复门,孢子虫纲,梨形虫目,巴贝斯虫科,巴贝斯虫属。引起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即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1.犬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红细胞内,虫体呈多形性,典型的为梨形,一般长约4.5~5μm,最长可达7μm。一端尖,另一端圆,内有空泡。2.吉氏巴贝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进行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研究过程中发现,接种吉氏巴贝斯虫的摘脾犬又感染犬瘟热病毒后,病犬红细胞的吉氏巴贝斯虫染虫率不但不升高,反而随着犬瘟热症状的加剧而染虫率不断下降。现将观察结果简述如下。要提取吉氏巴贝斯虫抗原和核酸,必须首先大量繁殖虫体。一般家犬感染该虫后,只能隐性带虫,红细胞染虫率极低。只有将带虫犬的脾脏摘除才能达到大量增殖虫体的目的。笔者先后将3只接种吉氏巴贝斯虫的家犬摘脾后,观察其血液内虫体的增  相似文献   

13.
《养犬》2015,(2)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引起的经蜱传播的寄生血液红细胞内的原虫病。临床特征为严重贫血和血红蛋白缺乏。对犬、特别是军、警犬危害严重。犬巴贝斯虫属于原生生物界,顶复门,孢子虫纲,梨形虫目,巴贝斯虫科,巴贝斯虫属。引起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即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1犬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红细胞内,虫体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南京地区犬的巴贝斯虫病的病原形态学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发现,该虫在红细胞内呈多形性,其中圆点状、指环形和小杆形虫体为最常见.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表明,该虫与抗吉氏巴贝斯虫血清可发生明显的特异性反应.结合虫体的形态特征,认为流行于南京地区犬的巴贝斯虫病病原为吉氏巴贝斯虫.  相似文献   

15.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蜱传性血液原虫病,由犬巴贝斯虫(Babesia canis)和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引起[1],其中犬巴贝斯虫可根据抗原性质、交叉免疫等将其分为3个亚种[2],即犬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canis)、韦氏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vogeli)和罗氏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rossi)。患犬常表现为贫血、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现将1例警犬韦氏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家庭宠物犬养殖数量的急剧增加,犬吉氏巴贝斯虫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患犬如治疗不及时可在数日内因贫血死亡,严重威胁犬只生命安全。本文就一例苏格兰牧羊犬感染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治做一介绍,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以蜱虫为传播媒介,引起溶血性疾病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1]。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患犬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2]。寄生于犬的巴贝斯虫主要是犬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我国主要以吉氏巴贝斯虫为主,呈地方流行性,对犬特别是警犬危害严重[3]。巴贝斯虫病属于人兽共患病,其主要的致病机理是破坏宿主红细胞,导致贫血、黄疸及红细胞的携氧功能受损,从而引起机体器官衰竭甚至死亡[4]。  相似文献   

18.
用基于重组的犬吉氏巴贝斯虫P50蛋白作为ELISA诊断抗原,对来自青海省西宁地区的5个藏獒养殖基地的118份藏獒血清,进行犬巴贝斯虫病的血清学诊断,共检出阳性血清12份,阳性率为10.17%。结果初步表明西宁地区部分藏獒养殖基地中存在犬吉氏巴贝斯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南京地区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来,笔者在宠物门诊工作过程中,通过对161例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与跟踪调查(治愈148只,死亡13只,治愈率达91.93%),总结出发病规律和治疗方案,发现本地区犬巴贝斯虫病主要是由吉氏巴贝斯虫和犬贝斯虫感染所致。其中由吉氏贝斯虫感染的病例为106例,由犬巴贝斯虫感染的病例为55例,未发现韦巴贝斯虫感染的病例。针对犬巴贝斯虫病的发病特点,提出了预防新措施。  相似文献   

20.
犬巴贝斯虫病是以蜱虫为传播媒介,由犬巴贝斯虫或吉氏巴贝斯虫所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2005年以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福建地区犬蜱虫病传播严重,以此为传播媒介的巴贝斯虫病也随之多发。笔者共参与诊治36例,治愈32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