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报道了危害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的主要害虫种类及3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蓼龟象甲1年发生2代,主要以成虫在寄主根部附近土层中越冬,亦有少数蛹及老熟幼虫在寄主根内越冬,成虫咬食叶片,幼虫钻蛀于根部危害;黎叶蜂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作茧越冬;甘蓝夜蛾1年发生2代,以蛹在田埂和根部附近土下5-10cm深度越冬。可采取轮作、诱杀、药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桃小食心虫是湖北资丘木瓜的主要食心虫。它在湖北资丘木瓜上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作冬茧在树盘周围土中越冬,4月中旬,越冬幼虫破冬茧出土化夏茧羽化,五月上旬出现越冬代成虫,五月中旬初孵幼虫开始入果,6月中旬,老熟幼虫从果实中脱果,大部分作冬茧越冬,少部分作夏茧羽化,7月上旬出现第一代成虫。7月份木瓜采收,木瓜上不发生第二代。防治上抓住老熟幼虫出土期羽化期和初孵幼虫入果期开展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3.
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的寄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桑天牛卵啮小蜂 (Aprostocetusprolixus)是一个新种 ,对桑天牛有较高的寄生率。观察发现该寄生蜂 1年 2~ 3代 ,老熟幼虫以休眠状态越冬。 6月下旬越冬代的成虫开始羽化 ;第 1代成虫 7月下旬开始羽化 ,8月上中旬为盛期 ;第 2代幼虫一部分以老熟幼虫直接越冬 ;第 2代成虫 8月下旬至 9月中旬羽化 ,8月底与 9月初为盛期 ,所产小蜂幼虫从 9月中下旬开始陆续以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探明了该寄生蜂的羽化时间、交配、产卵、寄生等行为习性。  相似文献   

4.
1 为害性 栗实象甲 ,又名板栗象鼻虫 ,是为害板栗果实最严重的害虫。一般两年发生 1代。老熟幼虫在土中筑长椭圆形土室越冬 ,成虫于 7月下旬至9月下旬出土 ,白天活动 ,以嫩枝和幼果的幼嫩组织补充营养 ,随后咬破栗苞并向果实钻孔产卵。一头雌成虫可在 10~ 2 0个栗苞上产卵 ,卵孵化后在果实内为害长达 1~ 3个月。早期被害果实易引起脱落 ,后期被害果不脱落。在果内为害 ,致使果实失去发芽力和食用价值 ,并易引起发霉腐烂。幼虫老熟后 ,咬破果皮钻入土中 4~ 12cm深处 ,作土室越冬 ,第 2年继续滞育于土中 ,直到第 3年 6月化蛹、繁殖和为…  相似文献   

5.
在浙江省义乌市,1988年首次发现梨花蕾蛆(梨花瘿蚊)为害,目前已蔓延全市梨园。受害花蕾似灯笼状逐渐干枯变黑,梨花蕾蛆在义乌1年发生1代,以蛹在0~2.0cm探的土内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越冬蛹羽化成虫出土(气温高时羽化早,气温低时羽化迟),成虫出土后很快交尾产卵,3月中旬为幼虫孵化高峰期,幼虫孵化后为害花蕾。老熟幼虫从变黑的花蕾中爬出,沿枝干爬下或掉入地面,半小时左右即入土,至6~7月便在土中化蛹越夏越冬。梨花蕾蛆在阴湿低洼坡脚及溪边地为害较地势高燥的山地严重。主要为害砂梨,花期越早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龟背天牛 1~ 2年发生一代 ,幼虫和蛹在枝干内越冬。各虫态发育参差不齐 ,从 6月上旬至 9月中下旬 ,均可见到成虫。成虫白天活动 ,咬食荔枝嫩枝、皮层和嫩叶 ,雌成虫多在枝干上产卵 ,卵粒产在皮层下 ,产卵后留有半圆形的伤痕 ,容易识别。初孵化的幼虫在树皮下蛀食 ,逐步蛀入枝干深处 ,形成扁圆筒形的纵向坑道 ,严重时枝干被蛀空 ,使果树长势衰退或枯死。防治方法 :(1)加强荔枝园护理 ,冬、春、夏季剪除虫枝并集中烧毁。(2 )捕杀、药杀成虫 :4~ 5月成虫活动时 ,采用人工捕杀 ;或结合防治其他害虫 ,用 80 %敌敌畏乳油 10 0 0倍液喷杀。(3)成…  相似文献   

7.
山东菏泽地区近几年柿举肢蛾为害日趋严重 ,以幼虫钻食柿果 ,致使幼果干枯 ,大果早熟变红、变软 ,造成大量落果 ,无法食用。一般年份虫果率即达4 5 %~ 6 5 % ,严重影响柿果产量和品质。柿举肢蛾在菏泽地区一年发生 2代 ,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树皮缝隙和根附近 5~ 10cm深的土中越冬 ,少数在树上干果或柿蒂上越冬。越冬代幼虫翌年 4月下旬化蛹 ,蛹期 19天左右 ,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 ,5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 5月下旬第 1代幼虫开始孵化为害幼果 ,6月为为害盛期 ,7月上旬出现第 1代成虫 ,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第 2代幼虫 8月初开始为害柿果 ,直至…  相似文献   

8.
粤北桑芽瘿蚊的世代及生活史和习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 :粤北桑芽瘿蚊 1年发生 10代 ,世代重叠现象明显 ,从 5月初一直为害至 11月 ,11月底以结成囊包休眠体的老熟幼虫在桑田土表层中进行越冬 ,但从 6月下旬开始各代均有部分老熟幼虫结成囊包休眠体在桑田土表层中进行越夏、越冬 ;全年以第 1~ 3代发生量最大。各虫态历期 :卵 1~ 2d ,幼虫 5~ 12d ,蛹 5~ 12d ,成虫 1~3d ,完成 1个世代需 15~ 2 6d ,大多要 2 0d左右。雌雄成虫比例 (性比 )约为 2 5 1∶1。  相似文献   

9.
1越各场所在枝稍顶芽及其附近越冬的害虫。以卵粒越冬的有疣蚜;以幼虫越冬的有顶梢卷叶蛾、白卷叶蛾。 在1~2年生小枝上越冬的害虫。以卵粒(块)越冬的有苹果红蜘蛛、黄蚜、蚱蝉和天幕毛虫;以幼虫或老熟幼虫越冬的有枯叶蛾、梨圆蚧、球坚蚧、黑星蚧、梨潜皮蛾、茶翅蝽、苹枝天牛、黄刺蛾、大蓑蛾;以蛹越冬的有苹果剑纹蛾;以成虫越冬的有桃介壳虫。 在枝干及老翘皮隙内越冬的害虫。以卵粒(块)越冬的有苜蓿红蜘蛛、大青叶蝉、黄斑叶蝉、苹果根绵蚜、康氏粉蚧、柿毛虫、褐纹毒蛾;以幼虫或老熟幼虫越冬的有桃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  相似文献   

10.
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 4~ 5代 ,越冬后第一代成虫发生在 5月上旬 (暖冬年份在 4月下旬 ) ,第二代成虫发生在 6月上旬。这两代幼虫主要为害桃形李果实。以后几代为害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以老熟幼虫在这些作物上越冬。成虫白天静息 ,夜间交尾产卵。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光性 ,一般每果实产卵 1~ 3粒 ,多者达 2 0粒左右。一般一果一虫 ,多者一果数虫。2 防治方法冬季及时处理玉米、高粱等作物残株 ,消灭越冬幼虫。果园忌种以上转株寄生作物 ,合理修剪与疏果 ,及时疏去密生枝与密生果 ,使枝间、枝果间及果间互不交接 ,减少产卵场所。…  相似文献   

11.
张建强 《蚕业科学》1995,21(1):20-23
本文描述了长距茧蜂的形态特征,并研究了它的生物学特性,该蜂在重庆地区一年发生7—8代,以老熟幼虫在树隙、落叶、草丛中结茧越冬,可行孤雌生殖,成虫雌性多于雄性,该蜂寄生于桑螟幼龄幼虫、幼虫老熟时被寄生致死,平均寄生率达36%,为寄生于桑螟幼虫体内的优势天敌,该蜂对桑螟的寄生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跟随现象,桑园内人工繁蜂放蜂可提高其寄生率。  相似文献   

12.
柑桔爆皮虫是闽西柑桔产区分布广、为害较重的害虫之一 ,以幼虫蛀害主干或主枝 ,在皮下造成许多虫道 ,被害部位树皮整片爆裂 ,造成大枝枯死 ,严重时整株枯死。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6~ 9mm ,古铜色 ,有金属光泽。卵扁椭圆形 ,长 0 7~ 0 9mm ,初产时乳白色 ,后渐变为土黄色 ,孵化前呈淡褐色。幼虫体扁平细长 ,乳白色或淡黄色 ,老熟幼虫体长 12~ 2 0mm。蛹扁圆锥形 ,体长 8~ 10mm ,初为乳白色 ,渐转淡黄色 ,后期变蓝黑色 ,有金属光泽。2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 1代 ,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树干内越冬。闽西地区 3月上中旬开始化蛹…  相似文献   

13.
山坡地桑园,桑瘿蚊为害较多。桑瘿蚊成虫在桑树顶芽内产卵,孵化后的幼虫汲取顶芽叶液而使其停止生长。为此,顶部的腋芽不断发芽生长起来。通常反覆发芽五至六次,而每次顶芽都受到损害,由此下去整棵桑树尖端部成扫帚状生长,使桑叶产量大大减少。前一年最后世代(九至十月)的幼虫,主要潜伏在植株的地表下二至三厘米处,以老熟幼虫形态越冬。老熟幼虫在次年六月中、下旬(温暖地方六月上、中旬)变成成  相似文献   

14.
粗狭肋鳃金龟(Holotrichia scrobiculata Brenske)是蓝莓主要害虫,以幼虫在地下啃食根系为害。为掌握该虫在麻江的发生特点,探讨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采用定期定点调查及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粗狭肋鳃金龟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1年发生1代,以蛹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6月下旬成虫羽化出土,5月上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幼虫孵化,12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作蛹室化蛹并在土中越冬。成虫于每晚6点至10点集中出土并转移至壳斗科植物上进行取食或生殖活动,出土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上旬,寿命22.50-24.40 d;晚上20:00-21:00为成虫交配高峰期,交配后4-7天开始产卵,卵期10-20 d,产卵高峰期为6月,单雌产卵量30-50粒,散产;7月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共3龄,历期219-252 d。此外,提出了黑光灯诱杀、人工采虫、冬季深耕翻土等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桑褶翅尺蛾又名桑刺尺蛾、桑褶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以幼虫食害花芽、叶片和幼果。3~4龄幼虫食量最大,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完,幼果吃成缺刻状,造成大量脱落,削弱村势及降低产量。已在部分地区苹果上大面积发生造成严重损失。 桑褶翅尺蛾在河北邢台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果园中石块下、杂草间及树干基部土下紧贴树皮的茧内越冬。3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中旬苹果萌芽时始见初孵幼虫,5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开始结茧化蛹。成虫羽化与降水量关系很大,雨后第2天羽化成虫数量猛增。成虫有假死性,寿命只有5~9天。雄成虫有很强的趋…  相似文献   

16.
1蛴螬蛴螬俗称蛭虫,是金龟子的幼虫,属鞘翅目金龟甲科。蛴螬栖息在土壤中,咬食作物幼根及茎的地下部分,造成植株断根、断茎,枯萎死亡,农田缺苗、断垄严重。成虫2~3年发生1代。以2~3龄的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6月中旬钻到表土层,咬食作物幼根,1头3龄幼虫可连续  相似文献   

17.
鞍象(Neomyllocerus hedini Marshall)是汉江沿岸桑园新发现的食叶害虫。田间调查和实验室观察表明,该虫在陕西省汉中地区1年发生1代,其中:幼虫在土中越冬,生活期长达8~10个月;成虫自从5月上旬至8月下旬食叶危害桑树,危害期长达80~100 d,并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产卵于土壤中。化学防治采用40%辛硫磷(phoxim)1 000倍液,于春蚕期结束后在桑园喷雾杀灭成虫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胎生网尾线虫为牛的肺线虫.是引起犊牛和成年牛寄生虫性肺炎、细支气管肺炎的病因.肺线虫成虫寄生在气管和细支气管,成年雌虫产的虫卵在气管内或在排出之前的粪便中孵化,发育为第3期感染性幼虫仅需5d,然后通过污染的饲草或厩舍褥草被食入.被食入的幼虫穿过肠壁定居在肠系膜淋巴结,1周内发育成第4期幼虫,通过淋巴管和血管移行到肺脏.幼虫到达细支气管后,发育成最后的第5期幼虫.潜伏期约4周,幼虫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才能成熟为能产卵的成虫.……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刺蛾对桃树为害较严重,为害严重时不少叶片被食尽叶肉仅剩叶脉、叶柄,影响花芽分化,削弱树势。1虫态特征黄刺蛾成虫体长13~16mm,体色为黄色或褐黄色。老熟幼虫体背有两端宽中间窄的鞋底状淡紫色斑纹,体侧中部有两条蓝色纵纹。蛹椭圆形,黄褐色。茧灰白色,质地坚硬,形似雀蛋。绿刺蛾成虫体长15~16mm,头胸部绿色。前翅大部分绿色,基部褐色,近外缘黄色,后翅及腹部淡黄色。幼虫体长25mm,头略呈长方形,体黄绿色,头部黄褐色缩于前胸内,体上有毛瘤。腹部末端有4个较大的黑色毛瘤,腹面淡黄绿色。蛹长15mm,椭圆形,暗褐色,似树皮。2发生规律黄…  相似文献   

20.
2006年秋我地区的桑园虫害严重,桑螟虫大面积暴发,晚秋的桑叶可以说是颗粒无收。一眼望去桑园就象一张大大的网。蚕室的墙壁上、蚕匾里、围墙上到处都是桑螟虫,危害相当严重,给蚕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虫害发生桑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一年发生4个世代,成虫、卵、幼虫、蛹、以老熟幼虫越冬。一般在9~10月份危害桑叶,排泄物污染叶片,影响桑叶质量及饲养,还容易导致蚕病发生。成虫清晨羽化,日中隐伏叶下及杂草中,夜间活动有趋光性,飞行迅速。多雾潮湿,有利于螟虫孵化,初孵幼虫在叶背叶脉分叉处取食下表皮及叶肉组织,仅留上表皮。3龄后吐丝折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