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之一是要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必然,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其中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相当紧要、迫切。就如何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这一难点问题,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农学家卢良恕院士。  相似文献   

2.
吴科全 《畜牧市场》1999,11(3):16-18
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家禽》2005,27(3):48-48
大力发展农产品和农业产业化对于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有效缓解“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与国家财政有关的支持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化的政策,包括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项目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等。同时,中央财政还设立了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4.
胡琴芳 《四川蚕业》2003,31(4):14-16
在当今的中国“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农村中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中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产品的销售不畅、价格低廉进而导致农民收入水平的低下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贫困人口有3000万人(人均收入在625元以下)如果把标准提高200元贫困人口将达到9000万人,  相似文献   

5.
《畜牧市场》2001,(1):4-9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对我国新世纪初的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继续发挥农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是顺利实施“十五”计划的重要保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根据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的实际情况,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人新阶段的重要判断,提出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明确了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遂宁、南充、广安、达州、巴中五市14个县31个乡(镇)的科技工作现状的调查,感到这五个市在加强对农村科技工作领导,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积极探索,作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但是,现在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产品受自然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增长方式由追求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和效益;经营模式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开始向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产业化转变。在新的农村经济形势下,当前农村科技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缓慢。…  相似文献   

7.
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月6日在京闭幕。会议提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 会议指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的条件下提出的,不是简单地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区域布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它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问题,而…  相似文献   

8.
绍兴市地处宁绍平原,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有关部门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畜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位面积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发展畜牧业能加快粮食和其他副产品转化,推动种植业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加速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实施,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三农”问题解决的方向。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特别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战略,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面对国际经济大循环浪潮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面对市场对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多样化需求,面对农产品销售不畅和农民增收缓慢等现实问题,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客观必然。在推进一轮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一、良种苗木盲目引进推广。调整农产品结构,大力实施“良种工程”,这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一环。但一些地方在引进推广国际国内优良品种的时候,却步入了盲目引进推广的误区。一是未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良种本身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恃点,对温度…  相似文献   

11.
2月27日,农业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03年为“全国农业科技年”。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讲话中强调,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农业面临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12.
刘劲哲 《广东奶业》2009,(2):16-17,14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农业农村经济受到的冲击不断加深。首先是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非常困难。进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最终影响我国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影响经济平稳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具体表现在以下在几个方面:农产品价格持续、全面、大幅下跌;民工就业率大降.农民增收问题日益严峻;农产品出口规模大幅下降,农产品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依赖出口的中小企业发展困难加大。  相似文献   

13.
《湖南饲料》2006,(5):1-5
第一条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相似文献   

14.
建国50年以来,特别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大量的农产品不仅初步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并有力地推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为了使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紧密结合,应对农业和食品工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推动食品工业的大飞跃,为国内外提供安全、营养、美味和方便的食品。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大力发展畜牧业,而畜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也必然会有一个产品结构调整的间题,其中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禽业导刊》2006,23(9):43-43
第一章总则 第一夺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制定本法。第二夺本法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话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匣其产品。  相似文献   

16.
《新疆畜牧业》2005,(1):20-21
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农业部在全国推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此项工作是一项事关广大老百姓健康的民心事业和工程。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畜牧厅领导都非常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为此,自治区畜牧厅党组专门成立了新疆无公害畜产品质量安全委员会。为了让全区畜牧工作者和广大农牧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无公害农(畜)产品有关知识,本编辑部特聘该委员会编写了有关无公害知识,以供有关业务部门和专业人士学习与交流。  相似文献   

17.
一实施标准化,创名牌产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因而,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是当前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体制的出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业生产主体的活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的长足发展。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告别了全面短缺时代,转向了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性地区性相对过剩,其结果是农产品仅靠产量扩张来增加收入的路径遇到了强有力的市场约束,农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越来越明显,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现象非常普遍。在这种市场形势下,各地越来越多地采用“公司+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相关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农业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9.
叶夏裕  李龙  陈涛  汪萍 《中国蚕业》2006,27(2):71-72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标准化问题已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温家宝总理指出,优势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回良玉副总理在首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没有农业的标准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农业部杜青部长提出,实行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主攻方向,要精心组织,力求突破并取得实效。因此,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都把农业标准化工作确立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蚕桑业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传统产业,茧丝绸又是我国的优势农产品。总结和分析我国各蚕茧主…  相似文献   

20.
自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跌,尽管政府一再强调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这种状况仍未改变。带着疑惑,笔者于今年2月份调查了农业小镇一湖北黄冈堵城镇,重点采访了该镇农技站站长冯向群同志。笔者认为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要充分发挥农技站的作用。 农技站是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简称。顾名思义,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农民推广农业技术以及新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背景下,农技站也负责替农户收集、传递市场信息并收购部分农产品。 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极不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