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该文以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及生物多样性理论对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市城区绿地景观网络不完善,城区内外绿地景观生态格局缺乏足够的连接,城区内的绿地斑块分布不均,新、旧城绿地建设差距较大,同时城区绿地景观特色不明显,绿地景观异质性不高,绿地景观类型单调。因此在今后的城市绿地规划中应注重加强城市绿地景观的连续性,合理安排城区绿地斑块,发展不同功能的特色绿地景观,使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形成"城在林中,绿在城中"的城市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2.
张家界市绿地系统规划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张家界市绿地景观系统现状的调查研究,从旅游城市绿地系统的风貌构建、文化构建和生态构建等三方面的特色进行分析,提出城市绿化应利用城市特有自然条件进行规划布局,寓历史文化于园林绿地规划之中,采用体现特色的植物配置方法来进行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太原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5):805-808
通过提取不同时空尺度下太原市城区绿地景观信息和分析其驱动因素,以期为城市生态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2006,2015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SVM方法进行监督分类,利用Fragstats 4.2软件计算景观格局特征指数。结果表明,在过去近10 a中,城区绿地景观面积比例由30.60%上升到35.41%,新增绿地主要来源于城市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面积分别为3 405,2 710 hm~2,失去的绿地主要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3 444 hm~2;城市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斑块形状更加复杂,景观多样性降低;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调整、城市道路建设和政府政策是城市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能够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景观、反映城市的气质个性.阐述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特色营建的重要性,对特色营建的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思考.规划过程分为宏观和微观2个层次,宏观层次上解决城市绿地景观风貌定位,构建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结构,微观层次上对城市绿地景观风貌感知系统做以控制引导,并以武进中心城区为例进行实践分析.不同层面的绿地景观风貌塑造,目的在于强调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的特色营建,让绿地景观真正融入人们生活的同时,提升整个城市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优化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探讨.立足于绿地景观格局优化,提出在城市绿地建设中,通过增加绿地关键点、增强绿地生态网络化结构、促进绿地景观的连通性和完整性建设是维持物种生存和各种生态过程的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张家界市绿地景观系统现状的调查研究,从旅游城市绿地系统的风貌构建、文化构建和生态构建等三方面的特色进行分析,提出城市绿化应利用城市特有自然条件进行规划布局,寓历史文化于园林绿地规划之中,采用体现特色的植物配置方法来进行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对张家界市滨水区人工景观建设进行讨论,认为张家界市滨水区人工景观建设应实现休闲场所亲水化、绿地生态化、房屋民族化、灯光适景化、餐饮购物专业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RS和GIS的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QuickBird数据,采用eCognition面向对象技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进行了系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绿地景观分布不均匀,新市区最破碎,水磨沟区最完整,附属绿地、居住绿地较破碎;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较完整,空间分布格局趋向于随机分布;城市绿地景观形状简单,各区绿地廊道分布相差较大.研究结果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2013年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对茂名市(主要为城区)各类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指出传统岭南园林、西方园林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是该市园林绿化的显著特点;城市广场的景观和社会功能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闪光点。提出发挥城市自身特色,切实抓好公园绿地规划、建设和保护工作,对茂名这个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市,将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张家界市永定城区土地利用斑块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空间可达性的原理,采用成本加权距离法对永定城区各类用地斑块赋阻力值,进行绿地现状空间可达性分析,生成永定城区绿地空间可达性图。结果表明,张家界市永定城区绿地系统较为完善,绿地空间可达性较好,但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城市中心的绿地可达性优于城市东部区域。对此提出了张家界市永定城区绿地布局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对三河市绿地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生态和景观规划相关理论,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关规范为依据,在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市区绿地系统进行了规划。对该市区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及分类绿地进行规划和控制,提出"一面一带二网多点"的绿地网络结构和"绿、水、城、林、山"交融一体的绿化原则,并对三河市绿地系统特色景观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适于双城市城市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以公园、滨水和道路3种绿地作为设计实例,对双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实地调研。公园绿地主要强调生产要素和景观要素的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景观空间;滨水绿地主要是为双城市增加景观多样性,打造具有休闲、游憩功能的短暂停留空间;道路绿地主要是与防护、生产绿地结合,塑造生态性与景观性相融合的城市绿线。  相似文献   

13.
张掖市道路绿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宇凡  李青宁  罗凯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77-18279
道路绿化设计是城市道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张掖市道路绿化设计依托总体规划思路,即"以水带绿,以绿融城"的绿色框架,强调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对城市的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进行绿化设计,对类似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济南市历下区为例,以2009年的高分辨率Quickbird影像和Landsat 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其他数据,运用机会成本、市场价值等经济学原理,以Arc GIS软件为平台,建立城市绿地生态价值定量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城市绿地的生态总价值为1.25亿元,其中土壤保持价值为949.93万元,固碳价值为2 356.11万元,热岛缓解价值为5 151.30万元等,模型最终结果以货币的形式展示城市绿地的生态价值,从而为城市绿地规划及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定量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街头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绿色廊道,将城区内外的各类绿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城市绿色网络。笔者通过杭州市西湖区街头绿地典型群落结构的调查和测定,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街头绿地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群落结构调整优化的措施。根据杭州市西湖区植物群落的类型统计结果,表明调查样地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但种类单一,群落结构简单,只是将有限的物种资源进行不同的配置。最后,根据调查地立地条件,对杭州市西湖区植物群落的景观优化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6.
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主体,也是植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研究公园植物多样性可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根据对芜湖市6个公园绿地的调查,分析和总结了芜湖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组成和基本类型,论述了公园绿地物种多样性特征,并对芜湖市的园林绿化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地生态场效应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城市绿地周围存在的生态场,主要研究了草地、林地、复合绿地的温度效应场和湿度效应场。结果表明城市绿地在综合效应场范围内,温度和湿度存在随距离增大的梯度变化,即越靠近绿地变化程度越大。其中林地生态场效应优于草地与复合绿地。在研究绿地生态场的基础上还对其在城市绿地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绿带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绿量对热岛效应的调控功能受到广泛关注。以福州市仓山区道路绿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9月的Landsat-8 OLI/TIRS和12月的GF-1影像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并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和分层分类法提取典型树种,结合实地测定叶面积指数完成对道路绿带绿量的计算,进而分析城市道路绿带绿量与地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道路绿带对周边环境具有一定的降温作用;2)道路绿带的位置与面积差异会对其发挥降温效应产生影响;3)在不同绿带面积范围内,绿量与地温的关系不同。当绿带面积<1 hm2或>10 hm2时,地温分布几乎与绿量无关,在1~10 hm2面积范围内,二者呈负相关;4)绿量在绿带面积为1~4 hm2的降温效率优于在4~10 hm2,单位绿量可分别平均降温0.343℃~0.373℃、0.087 8℃~0.157 2℃。通过分析不同面积范围内城市道路绿带绿量与地温的关系,以期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科学规划城市道路绿地提供新思路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城市作为主要的人为碳排放源受得广泛关注,然而涉及城市绿地的碳排放和固碳功能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文章对近年来城市绿地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城市绿地碳库及通量的概念模型植被碳库、土壤有机碳库、微生物量碳和黑碳碳库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高大的乔木是城市绿地植被碳库的主体,而群落类型、城市功能区和绿地年龄强烈地影响着城市植被碳库的大小;城市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一般高出植被碳储量数倍,而市区的土壤碳密度一般高出郊区和乡村;城市绿地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黑碳的数量受植被类型、城市功能区、土地利用和土层的影响明显.建议今后应加强城市绿地植被的碳库动态的长期定位监测;深入研究城市各种人为干扰活动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机理;建立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城市环境下植物和土壤取样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
概要地介绍了利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指数和法模型,构建克拉玛依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研究区的健康评价体系的过程;同时结合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划分了该市绿地种类。通过各主要权重指标分析了克拉玛依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绿地现状,认为该市绿地系统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而提出该市提高绿地健康指数的管理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