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红灯"甜樱桃对秋季叶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以7年生“红灯”甜樱桃/大青叶为试材,探讨了甜樱桃不同枝类叶片对晚秋叶施^15N-尿素的吸收和翌年的分配及利用特性,研究了晚秋叶面施氮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晚秋对甜樱桃叶面施用浓度为1.00%的^15N-尿素,施用总量的16.30%1-7.27%随落叶脱离树体,其余82.73%8-3.70%进入树体。在翌年,叶片回流贮藏的氮素化合物可迅速转移到新生器官中,不同处理间的^15N分配运转特性存在差异。长枝叶片吸收、回流贮藏的氮素化合物在翌年铃铛花期主要供应至新梢,促进营养生长;随着物候期的推移,表现出明显的极性分配特性。短枝叶片吸收、回流的氮素化合物主要运至花、果等生殖器官中,用于甜樱桃开花、结果。验证试验表明:叶施尿素处理甜樱桃果实单果重较对照增加21.84%;总糖含量、糖酸比分别提高11.98%、21.84%,同时叶施尿素促进了己醛、2-己烯醛(、E)-2-己烯-1-醇、苯甲醛4种果实重要香气成分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在田间条件下以7年生"红灯"甜樱桃/大青叶为试材,探讨了甜樱桃不同枝类叶片对晚秋叶施15N-尿素的吸收和翌年的分配及利用特性,研究了晚秋叶面施氮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晚秋对甜樱桃叶面施用浓度为1.00%的15N-尿素,施用总量的16.30%1~7.27%随落叶脱离树体,其余82.73%8~3.70%进入树体。在翌年,叶片回流贮藏的氮素化合物可迅速转移到新生器官中,不同处理间的15N分配运转特性存在差异。长枝叶片吸收、回流贮藏的氮素化合物在翌年铃铛花期主要供应至新梢,促进营养生长;随着物候期的推移,表现出明显的极性分配特性。短枝叶片吸收、回流的氮素化合物主要运至花、果等生殖器官中,用于甜樱桃开花、结果。验证试验表明:叶施尿素处理甜樱桃果实单果重较对照增加21.84%;总糖含量、糖酸比分别提高11.98%、21.84%,同时叶施尿素促进了己醛、2-己烯醛(、E)-2-己烯-1-醇、苯甲醛4种果实重要香气成分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枣树(Zizyphus jujuba Mill.)叶片内氮素贮藏和循环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曾骧  郝中宁 《核农学报》1991,5(1):37-43
金丝小枣秋季叶施~(15)N-尿素后,研究了氮素在其体内的贮藏部位、形态及循环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幼树秋季叶弛的~(15)N可以输送到树体的各器官,地上部和根系在贮藏氮素上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根系可以利用来自叶片的氮供其生长。枣树春季生长先利用地上部贮藏的氮,而叶片回流的氮则优先用于梢、叶、花的形成。成年树分配到花的氮的比例较幼树大。秋季在成年树枣股叶片施用~(15)N-尿素,次年该枣股中的`(15)N量高于其上、下邻近枣股,表现局部贮藏局部优先利用的特点。氮素有较长时期重复利用的效应,重复利用的氮主要来自叶片。  相似文献   

4.
嘎拉苹果对春施15N-尿素的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以7年生嘎拉苹果(Malus domestica)/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为试材,研究了苹果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盛花期以细根的Ndff值最高,粗根次之;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运转;果实成熟期以果实中Ndff 值最高,新生器官Ndff值普遍高于贮藏器官;果实采收后 15N在粗根和细根中的Ndff值最高,地上贮藏器官次之,新生营养器官下降到较低水平,树体吸收的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积累。不同物候期苹果吸收的15N各器官的分配率存在显著差异,盛花期15N优先分配在根系中;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部15N的分配率不断下降,15N主要向新生营养器官分配;在果实成熟期果实成为新的分配中心;果实采收后15N向贮藏器官回流、积累,15N在树体内的运转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春季土施15N-尿素可被树体快速吸收、利用,氮肥利用率随物候期的推移逐渐提高,采收后的当季利用率为27.540%。  相似文献   

5.
以15年生"惠民短枝"(短枝型)和"长富10"(普通型)红富士苹果/平邑甜茶(M.domesticaBorkh.cv.RedFuji/M.hupenensisRhed)为试材,研究其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特性。结果表明,盛花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均以细根中吸收的氮素来源与肥料的比例(Ndff)值最高,分别为0.407%和0.286%,短枝型显著高于普通型;新梢旺长期和花芽分化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运转,短枝型红富士,除叶片外,其余各器官中Ndff值均高于普通型;果实膨大期和果实采收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均以果实中Ndff值最高,短枝型高于普通型;采收后,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均以粗根中Ndff值最高,分别为0.902%和0.792%,短枝型高于普通型。不同物候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吸收的15N在各器官的分配率存在差异,盛花期贮藏器官15N分配率最高,两品种差异不显著;新梢旺长期和花芽分化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贮藏器官15N的分配率不断下降,15N主要向营养器官分配,短枝型低于普通型;果实膨大期和果实采收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生殖器官成为新的分配中心,短枝型显著高于普通型;采收后15N向贮藏器官回流、积累,短枝型红富士贮藏器官能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春季土施15N-尿素,随着物候期的推移,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对15N尿素的吸收利用率逐渐上升,采收后达到最高,分别为24.643%和16.311%;短枝型红富士氮素利用率普遍高于普通型。  相似文献   

6.
晚秋叶施尿素提高矮化苹果翌春生长及果实品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晚秋叶施高浓度尿素对矮化苹果翌年春天氮素吸收、利用及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矮化果园合理施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苹果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5株树,单株为1次重复。用15N-尿素(丰度为10.22%)配成N 1.50%,3.00%和4.50%的水溶液,分别用毛笔涂抹苹果全树叶片的正反两面,每株树用量60 mL。以同样步骤,用普通尿素进行三个浓度的对照试验。于翌年盛花期(4月25日)进行局部取样,春梢生长期(6月15日)进行整株破坏性取样,测定个部位的含氮量和15N丰度,以及叶绿素含量及果实品质,计算肥料氮对该部位氮素吸收的贡献率。【结果】晚秋矮化苹果叶施不同浓度15N-尿素,叶片对叶面引入的氮素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不同叶施处理,植株翌年各器官的Ndff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以N 4.50%处理的最大,N 3.00%处理次之,N 1.50%处理最小,在盛花期,不同处理植株各器官均以多年生枝的Ndff值最高,其次是叶片,花和根,在春梢生长期,不同处理植株各器官均以叶片的Ndff值最高,其次是果实、一年生枝、多年生枝、根,中心干的Ndff值最小。在果实成熟期,不同处理苹果植株叶片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全氮含量均存在差异显著,且均以N 4.50%处理最高,其次N 3.00%和N 1.50%处理,对照处理最小;不同处理植株的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均存在差异显著,且均以N 4.50%处理最高,其次N 3.00%和N 1.50%处理,对照处理最小。【结论】晚秋对矮化苹果叶施不同浓度尿素,均显著增加了当年的贮藏营养,有利于翌年春天的营养生长和花芽分化,而且改善了叶片质量,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对于供试矮化苹果,适宜的喷施浓度是N 4.50%。  相似文献   

7.
管长志  曾骧  孟昭清 《核农学报》1992,6(3):153-158
本文研究了山葡萄对晚秋叶施~(15)N-尿素的吸收、运转、贮藏及再分配利用的特点。结果表明,山葡萄幼树晚秋叶施尿素后可很快被叶吸收并运到树体各部分,Ndff从叶运到根中(距离40cm)只需48小时,且运到根中后即部分形成蛋白质。休眠期80.02%的Ndff贮藏在根中,特别是细根,52.39%Ndff以蛋白态形式贮藏。翌春葡萄开始生长后,Ndff较总N优先用于新梢和叶片等新生器官的生长。不同时期,Ndff%最高的器官不同,一般生长活跃器官的Ndff%高。次年秋季,叶中Ndff仍可部分回流到树体内,第3年春天仍有小量Ndff重新分配到新生器官。Ndff可被山葡萄重复利用3年。  相似文献   

8.
不同时期施氮矮化苹果对15N的吸收、 分配及利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施氮对矮化苹果氮素吸收、 分配及利用的影响,以期为矮化果园合理施肥、 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苹果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3个时期施氮对15N-尿素的吸收、 分配及利用特性。试验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为1株,重复3次,分别在萌芽期(3月20日)、 春梢缓长期(6月5日)和秋梢生长期(7月10日)3个时期进行施肥, 每次每株施15N-尿素(丰度10.14%)10 g,普通尿素150 g。果实成熟期(10月15日)取全株样品进行氮的分析测定。【结果】不同时期施肥,植株不同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差异显著。萌芽期施肥,植株在盛花期根的Ndff值最高,多年生枝次之; 从春梢缓长期到果实膨大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转运,果实成熟前期各器官Ndff均达到较高水平; 到果实成熟期,果实的Ndff值最高。春梢缓长期施肥,秋梢生长期根的Ndff值最高; 果实成熟期新生器官的Ndff均达到较高水平,其中果实的Ndff值最高。秋梢生长期施肥,根和多年生枝等贮藏器官的Ndff值在各测定时期都处于较高水平,随着物候期推移,一年生枝、 叶片和果实等地上部新生器官的Ndff值逐渐增大,到果实成熟期,一年生枝、 叶片和果实等新生器官的Ndff均达到最高水平,但此期果实对15N吸收征调能力相对减弱。在果实成熟期,不同施肥处理植株各器官的15N分配率存在显著差异。萌芽期施肥,营养器官的15N分配率最大; 春梢缓长期施肥,生殖器官的15N分配率最大; 秋梢生长期施肥,贮藏器官的15N分配率最大。在果实成熟期,3个施肥时期处理间植株的总氮量、 吸收15N的量及15N肥料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均以春梢缓长期施肥处理最大,分别为86.34 g、 1.38 g和30.07%; 秋梢生长期次之,分别为75.64 g、 1.25 g和27.22%; 萌芽期施肥处理最小,分别为72.82 g、 1.09 g和23.63%。【结论】在土壤比较贫瘠的果园中进行矮化栽培,生产上应制定合理的施肥次数,做到少量多次,在春季少施氮肥,初夏(果实膨大期)追施氮肥,同时加强当年贮藏营养,施肥时期适当后移,既能够满足树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而且还能够尽量减少因灌溉和降水等造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损失等,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以3年生盆栽红富士苹果 (Malus domestica Borkh.cv. Red Fuji)/平邑甜茶 (Malus hupehensis)为试材,研究了主枝开张角度对盆栽红富士苹果对13C分配及15N-尿素分配、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13C分配率随主枝开张角度的增大而减少,在秋梢生长期对照、枝条水平和枝条下垂3处理根系的13C分配率分别为46.39%、36.39%和26.73%;而叶片13C分配率则随主枝开张角度的加大而增大,3处理叶片的13C分配率分别为30.15%、42.40%和54.97%。主枝开张角度降低了植株15N利用率,在秋梢生长期差异显著。对照、枝条水平和枝条下垂3处理植株15N利用率分别为5.29%、3.87%和4.05%,对照显著高于开张角度处理。在春梢旺长期和秋梢生长期,主枝开张角度处理新梢的15N分配率显著降低,叶片15N分配率有所升高;春梢停长期,主枝开张角度处理地上部多年生枝干与新梢的15N分配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大田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土施和枝干涂抹15N-尿素对氮素在甜樱桃树不同部位分配及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果实采收期测定两种不同施肥方式各器官的Ndff%存在差异,土壤施肥处理细根的Ndff%最高为2.36%; 枝干涂抹处理短梢的Ndff%最高为4.26%。土壤施肥处理粗根的15N分配率最高为22.23%,其次为短梢叶和果实; 枝干涂抹处理中心干皮部的15N分配率最高为26.14%,其次为中心干木质部和果实。两种不同施肥方式下植株营养器官和贮藏器官的15N分配率差异极显著。果实采收期测定枝干涂抹处理和土壤施肥处理的15N利用率分别为20.64%和14.74%。  相似文献   

11.
范爽  高东升  赵海亮 《核农学报》2006,20(3):241-244,240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示踪方法研究了设施桃树果实不同发育时期14C-同化物的运转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分配到果实中的14C-同化物均最多,且随着果实生长,分配到果实中的14C-同化物增加。叶片的自留量小于果实获得的14C-同化物量,且随果实生长,叶片的自留量越少。在各器官中果实的竞争势最强,其次叶片与根系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势。14C-同化物在各器官的分配状况与各器官积累的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相对应。  相似文献   

12.
Total nitrogen (N) concentration (N%), N derived from 15N-fertilizer (Ndff%), amount of 15N uptake (ANU) in main organs (leaves, shoots, roots, fruits), and N use efficiency (NUE) were measured to assess N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d Fuji apple trees across two years using a 15N-enriched urea method. The N% in leaves and fruits decreased while those in shoots and roots increased in both years. The Ndff% and ANU in roots were highest at fruitlet stage than those in leaves, shoots and fruits at mature stages. This suggested that the absorbed 15N by roots was redistributed to new organs. The N% was lower while Ndff% and ANU were greater in 2008 than 2007. The most 15N absorbed was accumulated in the trunks, main and coarse roots and smaller in the fine roots and biennial branches. The NUE in 2007 and 2008 reached 9.9% and 12.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3.
旱地覆膜对冬小麦花后14C-同化物转运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14CO2示踪研究了覆膜对旱地冬小麦花后14C-同化物在灌浆期转运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同化的14C在标记后24h约78%已储存在茎鞘和穗轴中,11%已转运至籽粒,11%还滞留在叶片中;成熟时叶片的14C-同化物几乎都外运了,茎鞘和穗轴中还滞留约28%,70%已转运分配到籽粒中。覆膜小麦的14C-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比对照慢。另外,研究还表明覆膜小麦花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MDA含量比对照低,叶片衰老延缓,同化能力强,干物质多,籽粒产量高。因此,覆膜使小麦增产的原因在于小麦中前期生长加快,后期衰老延缓,同化能力增强,最终使得同化的干物质总量大大增加;但并不促进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分配。  相似文献   

14.
生长模型和15N示踪评价施肥处理对苹果树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果树氮肥利用率,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氮肥利用评价方法,该研究以田间5年生延长红("长富2号"芽变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生长模型和15N示踪技术对比分析不施氮肥(CK)、常规高氮(N800)、优化减氮(N400)和有机无机配施(N200+O200)处理下苹果树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情况以及各器官氮素的分配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苹果的产量没有显著性的影响(31.7~37.3 t/hm2);各施氮处理基于生长模型和15N示踪技术的果树氮肥利用率分别为13.13%~31.94%和11.64%~32.40%;基于生长模型,N400和N200+O200处理果树的氮肥利用率比N800处理高84.92%和143.26%;基于15N示踪技术,N200+O200处理的果树氮肥利用率比N800和N400高178.35%和69.28%;不同施肥处理对各器官氮素分配没有显著性的影响。两种评价方法对于果实和叶片的氮肥利用率、各器官氮素的分配情况分别存在显著差异(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但对植株总体氮肥利用率的评价结果无显著差异,平均仅相差3.10%。基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利用生长模型可以估算苹果树的氮肥利用率。研究结果可为农田管理措施改善以及果树氮肥利用率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